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输送带支架.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534283
  • 上传时间:2018-02-21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44.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20792.8

    申请日:

    1998.09.28

    公开号:

    CN1212945A

    公开日:

    1999.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9.28|||公开

    IPC分类号:

    B65G39/16; B65G43/00

    主分类号:

    B65G39/16; B65G43/00

    申请人:

    斯科皮奥输送机产品(私人)有限公司;

    发明人:

    A·J·布林克

    地址:

    南非威特班克

    优先权:

    1997.09.29 ZA 97/868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备麟;黄力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两个向上延伸的枢轴式转动安装的支撑臂(18);悬挂在支撑臂上端之间的输送带托辊(24)的索环;用于每一支撑臂的相应抵压装置(40),所述抵压装置仅当支撑臂向相应抵压装置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预定负载时,使得该支撑臂向着另一支撑臂枢轴式转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部件(18), 该支撑部件支撑至少一个输送带托辊(2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抵压装置(40),该装置设置成承受一个预定的负载并以下述方式作 用于支撑部件(18)上,即:仅当支撑部件向抵压装置(40)施加的 力超过预定负载后,支撑部件才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抵压装置包括多 个弹性环(40),它们相互轴向对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向弹 性环(40)施加大小等于所述预定负载的轴向力的装置(26,32,38, 42,44)。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用于调整支撑部件取向的装置(26,28,36)。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抵压装 置(40)连接到支撑部件(18)上的装置(26),该装置可调节以将 支撑部件定位于所需方向。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18)在枢轴(20)处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结构上。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 部件(18A)的长度可以调整。
    8: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包括:一个基座部件(12);至 少一个支撑部件(18,18A),它安装在基座部件上;支撑部件上用 于与至少一个输送带托辊(24)配合的装置(22,64),其特征在于, 该支撑部件可枢轴式转动地安装在基座部件上;承受预定负载的抵压 装置作用在基座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并且当支撑部件施加到抵压装 置上的力超过预定负载时可沿第一方向(46)移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60, 62)以至少下述方式之一进行调节:在相对于基座部件(12)的方向 上;在基座部件和所述配合装置之间的长度上。
    10: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两个相隔开的支撑部件 (18),输送带托辊(24)位于其间并安装在支撑部件的上端,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可转动地将各支撑部件的下端与位于下面的支撑结 构(12)相连的装置(20);以及用于每一支撑部件(18)的相应抵 压装置(40),所述抵压装置承受预定负载,并且仅当支撑部件向各 抵压装置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预定负载时,抵压装置使得相应支撑部件 沿从输送带一侧向其下面倾斜的方向(46)转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60, 62)在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长度可以调整。
    12: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两个向上延伸的枢轴 式转动安装的支撑臂(18);悬挂在各支撑臂上端之间的输送带托辊 (24)的索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每一支撑臂的相应抵压装置 (40),所述抵压装置仅当支撑臂向相应抵压装置施加的力超过所述 预定负载时,使得该支撑臂向着另一支撑臂(18)枢轴式转动。

    说明书


    输送带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支架。

        输送带在加载点处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例如,运送矿石的输送带可能要承受标称大小超过150mm、从4米高落下的岩石的冲击。这样,输送带所受的冲击力超过每小时2000吨,除非采用适当的装置,否则这么大的冲击力可能会使输送带或者支撑结构损坏。

        用于克服上述负面影响的冲击吸收装置的结构大小必须能够使之安装到有效空间内。在一定的安装条件下,空间是非常宝贵的,并且作为一般原则,冲击吸收系统的宽度应不超过普通输送带支撑结构的宽度。

        另一个因素是在通常的工作条件下,一旦将输送带设置到所需的或者最佳的工作高度上,冲击吸收装置应不影响带的高度。

        另外,常需要将输送带设置在后部滑轮处或者接近该滑轮的地方,即位于将输送带从平整的后部滑轮传送到完全凹陷承载状态的区域内。因此,冲击吸收装置应该带有调整装置,该装置可依据输送带在承载区域中的变截面设计而进行调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至少一个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支撑至少一个输送带辊;抵压装置,该装置设置成承受一个预定的负载,并以下述方式作用于支撑部件上,即仅当支撑部件向抵压装置施加地力超过预定负载后,支撑部件才能移动。

        支撑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撑输送带辊。

        还可以提供用于调整预定负载的值或者量级的装置。

        抵压装置可以采用任何一种适当形式,例如,可以包括或者由一个或多个弹性或金属部件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中,抵压装置包括多个部件,这些部件组装起来,以达到所需的弹性。例如每一部件可包括一个弹性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形式中,抵压装置包括几个弹性环,它们相互轴向对齐。

        在另一种替换形式中,采用了金属杯形垫圈或者适当形式的弹簧。

        通过向弹性环直接施加等于所述预定负载的轴向力,可将抵压装置设置成承受所述预定的负载。

        在抵压装置和支撑部件之间可以设置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以相对于抵压装置调整,以将支撑部件定位于所需的方向。

        支撑部件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安装到适当的支撑纵梁和横梁上,最好是支撑部件可枢轴转动地安装于其上。

        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特别适应于支撑输送带托辊的索环,尽管应该理解到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特殊应用。

        在本发明支撑结构的最佳实施例中,包括:一个基座部件;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它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基座部件上;支撑部件上用于与至少一个输送带托辊配合的装置;以及抵压装置,它可承受预定负载,并作用在基座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并且当支撑部件施加到抵压部件上的力超过预定负载时该抵压装置可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方向可以是斜向下方。

        支撑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调整长度,例如以伸缩方式,以便适应输送带变化的凹陷角度。

        支撑结构可以包括用于调整支撑部件相对于基座部件的方向的调整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两个相隔开的支撑部件,输送带托辊位于其间并安装在支撑部件的上端;可转动地将各支撑部件的相应下端与位于下面的支撑结构相连的装置,用于每一支撑部件的相应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设置成承受预定负载,并且仅当支撑部件向各抵压装置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预定负载时,抵压装置才使得各支撑部件沿从输送带一侧向其下面倾斜的方向转动。

        本发明还扩展到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支撑结构,它包括:两个向上延伸的枢轴式转动安装的支撑臂;悬挂在各支撑臂上端之间的输送带托辊索环;用于每一支撑臂的相应抵压装置,所述抵压装置仅当支撑臂向各抵压装置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预定负载时,才使得各支撑臂朝另一支撑臂枢轴式转动。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形式的支撑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2表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支架。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形式的输送带支撑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1表示了输送带支架的纵梁10,其上安装有基座部件12。该基座部件具有向下悬垂的连接器14,该连接器安装在横向延伸的梁16上。

        图1表示了本发明支撑结构的左侧部分。应理解到其右侧部分也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且右侧的梁16也连接到相似的连接器及基座部件上,所述连接器和基座部件与图示的部件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大致等于被该结构所支撑的输送带的宽度。

        支撑部件或者臂18在枢轴点20处安装在基座部件12上,并且从基座部件向上延伸。支撑臂上端有一个部件22,输送带托辊24的索环以公知的方式悬挂在该部件上。

        一根杆26在板28和板32的斜面30之间延伸,所述板28固定在支撑臂上,而板32焊接在固定于基座部件12的角板34上。该杆上攻有螺纹,两个螺母36与杆啮合并将杆固定到板28上。靠近杆的下端有一与之啮合的板38,所述板向下压靠在几个环40上,这些环40拧在杆上并靠在板32上。螺母42和44与杆26啮合。上部螺母42将板38压靠在环上,而下部螺母44将杆固定到板32上。通过调节螺母36、42和44,可以改变支撑臂18的方向,并且通过调节螺母42和44,可以改变环上的压力。

        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中,这些环40由具有所需刚性的适当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具有适当硬度的橡胶。所采用的环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变化,以赋予该装置所需的弹性或者刚性。通过沿杆转动螺母42和44,可使板38相对于板32沿杆的轴向移动,将环偏压至较大或较小的程度。实际上,位于输送带每一侧的环都被压缩以承受预定负载,这些预定负载之和等于托辊的索环在无需移动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冲击负载。

        调整螺母42和44可以改变支撑臂18的方向。如果这样的话,可调整螺母36而使支撑臂位于所需位置。

        附图所示的支撑结构拟用于在装载点处支撑输送带,该输送带在托辊的索环上运行,所述装载点即为将物料倾倒到由索环支撑的输送带上的位置。当该输送带承载上物料时,支撑臂上受到一个力,该力将趋向使支撑臂沿箭头46的方向绕枢轴点20转动。然而,支撑臂不能沿箭头方向移动,直到支撑臂施加给环40的力超过预定偏移负载时。

        如果将施加到位于输送带相对侧的两个支撑臂上的预定偏移负载之和选择成对应于在输送带的正常工作条件下索环所承受的最大负载,则很明显,对于从零到所述最大负载的所有负载来说,支撑臂都不会从其正常工作位置偏移。

        另一方面,如果被索环支撑的输送带承受外来的冲击,该冲击负载通过支撑臂施加到各组偏移环40上且它超出了预定偏移力之和,则每一个臂将从输送带的一侧朝向输送带的下面沿向下倾斜的方向枢轴式转动,这样,冲击负载被吸收,从而使输送带或其支撑结构被损坏的可能性降低了。

        本发明的支撑结构能够用于在通常有效的空间内在加载区域支撑输送带。因此,应注意到梁16在相对的纵梁10之间延伸,支撑臂18向上延伸且与纵梁10共线。另外,支撑臂的高度为法向高度,即输送带托辊24的索环借助于支撑臂被定位在索环通常被支撑的那个高度。

        如上所述,仍希望为了调整冲击吸收条件而做好准备,或者更一般地说,希望在滑轮与下凹的承载状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给输送带设置支撑装置以提供适当的支撑。应该注意到,过渡区域的长度将随不同的安装情况而变化。凹陷的程度也可能显著地变化。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机构,从而可以把这些变化考虑在内来进行现场调整。

        图2包括两个视图,这两个视图相互成直角关系,即一个是另一个的侧视图,图示支撑臂18A能够代替图1所示的臂18。该臂具有:一个下部部件60,所述下部部件带有下部枢轴点20;和一个上部部件62,它与下部部件可伸缩地配合,在部件62的上端具有钩形凹槽64,用于容纳输送带托辊索环的一端,所述托辊索环未在图中表示。

        板28朝向斜下方并固定在从下部部件60延伸的角板66上。

        部件60的上端被纵向延伸的狭长切口68切开,两个并排的凸缘70和72分别位于切口的相对两侧。这两个凸缘具有对正的孔74。

        支撑臂18A的有效长度能够通过相对于下部部件60伸缩移动上部部件62来调整。一旦臂18A达到所需长度,则各部件能够借助于螺栓锁定,所述螺栓在图中没有表示,螺栓穿过孔74并且在拧紧后能够使部件60的狭长切口的上端与部件62的外周部紧紧地摩擦配合。

        已经强调了通过使臂18A绕点20转动可以调整其倾角,并且通过使用与图1所示结构相似的结构,使臂18A保持在所需的角度方向上。

        这样,就可以调整支撑臂的高度和角度方向,以适应臂安装时的精确位置,并考虑被支撑的输送带的凹陷程度。在不影响前述冲击吸收特性的情况下,这一目的能够得以实现。

        可以用作用于板32和38之间的任何适当部件、例如金属杯形垫圈或者螺旋弹簧、液压装置和任何这种适当部件的恰当组合来代替橡胶环。

    关 键  词:
    输送带 支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输送带支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42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