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叶菊脱叶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甜叶菊脱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种植甜叶菊的农户普遍采用人工方式对荫干后的甜叶菊植株进行脱叶,虽然不容易弄碎甜叶菊叶子,但脱叶速度慢,浪费人力,有人直接利用大豆脱粒机脱甜叶菊的叶子,但由于甜叶菊脱叶原理与各种普通农作物脱粒原理差别较大,用大豆脱粒机脱甜叶菊叶子碎叶率很高,最高可达50%,而且脱叶速度不够快,脱叶不干净,杂质中含有叶,脱出的叶子中含甜叶菊梗杆和杂质多,脱叶效果不好,由于脱出的甜叶菊叶子品质差,直接影响农户的销售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碎叶率低、脱叶速度快、脱叶干净、脱出的叶子中含甜叶菊梗杆和杂质少、脱叶效果好、脱出的甜叶菊叶子品质好的甜叶菊脱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甜叶菊脱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设有进料口,机架的另一端设有梗杆出口和叶片出口,所述机架内依次设有进料压辊组、脱叶滚筒和出料压辊组,所述进料压辊组和出料压辊组均包括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通过连接杆与设置于机架顶部的弹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紧套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机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脱叶滚筒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脱叶刀,相邻的脱叶刀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滚筒支架,所述进料滚筒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进料滚筒。
优选地,所述梗杆出口处设有梗杆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叶片出口处设有叶片输送板,所述叶片输送板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延伸至脱叶滚筒底部,所述水平段延伸至机架外。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通过锁紧螺母与机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交错设置的脱叶刀的切削作用,可以方便快捷、高速高效的完成叶梗分离,脱叶干净,基本无杂质残留,脱叶速度快,节省人力;2)脱叶后叶片和梗杆从不同出口运输出来,便于分类收集,节省人力;3)上压辊连接有弹性装置,可以调节上下压辊间距,适应不同工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上压辊;3、下压辊;4、连接杆;5、弹性装置;6、固定杆;7、脱叶滚筒;8、脱叶刀;9、进料滚筒支架;10、进料滚筒;11、梗杆支撑板;12、叶片输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照图1,一种甜叶菊脱叶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为金属材料制成,呈外壳封闭的长方体,所述机架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机架1的另一端设有梗杆出口,所述进料口的位置和梗杆出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叶片出口位于梗杆出口下方。
所述机架1内沿着枝杆的运输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压辊组、脱叶滚筒7和出料压辊组,所述进料压辊组和出料压辊组的结构一致,所述进料压辊组的作用在于将进入机架1内的枝杆挤压进行初步整理,避免枝杆上分叉的枝杆太长太宽,所述出料压辊组的作用在于将已经剥除叶片的梗杆顺利引导传送至梗杆出口处。
所述进料压辊组和出料压辊组均包括了上压辊2和下压辊3,所述上压辊2和下压辊3之间的间隙组成了枝杆过料通道,所述上压辊2通过连接杆4与设置于机架1顶部的弹性装置5固定连接,弹性装置5内置有弹簧,这样就可以调节上压辊2与下压辊3的间距,适应生产不同工艺的需求,所述连接杆4上紧套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通过锁紧螺母与机架1固定连接,这样将连接杆4固定。
所述脱叶滚筒7的外圆周上设有若干脱叶刀8,所述脱叶刀8交错设置,这样有利于调整叶杆位置,能切削整个枝杆。
所述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滚筒支架9,所述进料滚筒支架9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进料滚筒10,枝杆在压辊的带动下前行,进料滚筒10可以减少摩擦力,减少压辊的输送压力。
所述梗杆的出口处设有梗杆支撑板11,这样有利于梗杆的出料。
所述叶片出口处设有叶片输送板12,所述叶片输送板12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延伸至脱叶滚筒7底部,所述水平段延伸至机架1外。
所述进料压辊组、脱叶滚筒7和出料压辊组均通过电机和皮带完成运转,皆属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打开电源,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进料压辊组、脱叶滚筒7和出料压辊组转动,将待剥叶的枝杆由进料口送入进料压辊组的上压辊2、下压辊3组成的通道中,在送料过程中,可手动旋转,由脱叶滚筒7完成脱叶后,叶片落入下方的叶片输送板12上,由倾斜段自然落入水平段上,梗杆则由梗杆出口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