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湿式常闭制动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速器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速器制动时的湿式常闭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星减速器制动器存在以下问题:制动器内的润滑油循环没有设置专门的进油、
出油的循环通路,只通过外摩擦片与缸体的空隙进行交换,油循环有限,热交换水平较差,
导致制动器热量聚集、温度高,磨损加剧,进而降低制动器甚至是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
润滑油仅通过摩擦片进入齿轮箱,加油效率低,不方便。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制动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专用润滑油通道,可以迅速
带走制动器工作位置的散热水平,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湿式常闭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热交换能力不足导致磨损大、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速器湿式常闭制动器,包括减速器缸体、输入轴、设置在缸体腔内套装在输入轴
上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所述减速器缸体内设置有制动工作腔和包裹在制动工作腔外表面
的润滑油存贮腔,所述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设置在制动工作腔内,所述润滑油存贮腔的油位
高于任意内摩擦片或外摩擦片所在的高度面,所述润滑油存贮腔内设置有与外连通的加油
口。
进一步,所述润滑油存贮腔与制动工作腔之间设置有多个连通油孔,所述油孔在高度方
向上与内摩擦片的外径一一对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
进一步,所述润滑油存贮腔与制动工作腔之间在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对应的圆周区域上
设置有竖直通槽,所述竖直通槽的长度大于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总厚度。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在与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对应的圆周区域上设置有过油孔,所述过
油孔与制动工作腔和润滑油存贮腔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缸体上润滑油存贮腔区域的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内摩擦片为内平光片,所述外摩擦片为外粉片。
进一步,所述外摩擦片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网纹。
进一步,所述内摩擦片上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内摩擦片设置有多个均布在圆周上并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开口,所述内
摩擦片的截面设置为正弦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油位高于摩擦片的润滑油存贮腔,使制动器整体浸泡在滑润油里,直接
交换热量,降低制动器的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使该制动器可以用于更高的转速,延
展其使用场合,避免了现有技术热交换能力不足导致磨损大、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另外,将加油口直接与润滑油存贮腔连通,便于润滑油存贮腔将滑润油直接加入润滑油存贮
腔,使加油方便,快捷。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
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
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
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减速器湿式常闭制动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II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外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的I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速器缸体;2-输入轴;3内摩擦片;4-外摩擦片;5-制动工作腔;6-润滑油存贮腔;
7-加油口;8-油孔;9-过油孔;10-观察窗;11-网纹;12-散热孔;13-开口;14-竖直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
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减速器湿式常闭制动器,包括减速器缸体1、输入轴2、
设置在缸体腔内套装在输入轴2上的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4,所述减速器缸体1内设置有
制动工作腔5和包裹在制动工作腔5外表面的润滑油存贮腔6,所述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4
设置在制动工作腔5内,所述润滑油存贮腔6的油位高于任意内摩擦片3或外摩擦片4所在
的高度面,可使制动器整体浸泡在滑润油里,直接交换热量,提高热交换水平,所述润滑油
存贮腔6内设置有与外连通的加油口7,便于将滑润油直接加入润滑油存贮腔6。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油位高于摩擦片的润滑油存贮腔,使制动器整体浸泡在滑润油里,直
接交换热量,降低制动器的发热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使该制动器可以用于更高的转速,
延展其使用场合,避免了现有技术热交换能力不足导致磨损大、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的问
题,另外,将加油口直接与润滑油存贮腔连通,便于将滑润油直接加入润滑油存贮腔内,使
加油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润滑油存贮腔6与制动工作腔5之间设置有多个连通油孔8,
将润滑油存贮腔6与制动工作腔5直接连通,构成一个专门的滑润油通路,油孔8在高度方
向上与内摩擦片3的外径一一对应设置,在圆周方向上均布设置,由于外摩擦片4和内摩擦
片3是交替重叠设置的,在每一个内摩擦片3的外径处设置油孔8,当滑润油流过每一组内、
外摩擦片时,可迅速带走每一组内、外摩擦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迅速降低整个工
作部位的热量,提高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输入轴2在与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4对应的圆周区域上设
置有过油孔9,所述过油孔9与制动工作腔5和润滑油存贮腔6连通,通过过油孔9可在输
入轴与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4之间设置另一个循环油路,进一步提高其热交换的能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缸体1上润滑油存贮腔区域的观察窗10,可直接观
察润滑油的油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内摩擦片3为内平光片,所述外摩擦片4为外粉片,粉片的
花键分度圆增大,齿数增多,承载能力更强,同时粉片纹路采用网纹11,如图4所示,更有
利于润滑油散热;光片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提升,内花键可以做小,输入轴直径即可减小,
同时光片和粉片重合后剩余的空间增大。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内摩擦片3上设置有散热孔12,如图5所示,有利于摩擦
片层与层间的润滑油流通交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内摩擦片3设置有多个均布在圆周上并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的开口13,所述内摩擦片3的截面设置为正弦形状,如图6所示,使摩擦片更容易脱开形成
油膜,并增加运转过程中的润滑油的流动能力,使润滑油快速将热量带走。
通过以上改进,摩擦片更容易相互脱开形成油膜,润滑油在摩擦片层与层间更好流通,
摩擦片位油和箱体的润滑油更好的对流,形成更好的润滑油流通性,使热交换加快,将热量
带走,降低温度。
第二实施例
如图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润滑油存贮腔6与制动工作腔5之间
设置竖直通槽14,竖直通槽14设置在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4对应的圆周区域上,竖直通
槽14可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竖直通槽14的长度大于内摩擦片3和
外摩擦片4的总厚度,即对所有的摩擦片进行散热,进一步改善制动器的工作环境,提高散
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