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
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光学产业的不多发展,拥有多光谱不共光路特点的光学
仪器设备不多涌现,其中评价这类仪器设备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独立光
学系统间光轴的平行性。
调整不共光路的光学系统间光轴平行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方式
是采用平行光管调整光轴之间的平行度,这种方式调整平行度精度较
高,能够融合多种检测模块,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和数据处理,
但这种调整方法局限性比较大,对不同测试距离下光轴的平行度调整需
要不同孔径的光管进行模拟,如果调节的光学系统中采用电视化的光学
系统,还需要在外部架设指示光源耦合到电视式光学系统中,不宜操作,
而且还会引进耦合光路带来的额外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调整方法局限性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粗精
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设备;
在距离光学系统不同距离处放置两块靶屏,在距光学系统较近的靶
屏上安装垂直指示器;
第二步: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
对第一步安装的设备进行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
如上所述的安装设备步骤,提供精视场的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望
远系统,激光经过卡塞格林次镜反射到达主镜后由主镜出射;提供粗视
场的光学系统为电视化的观瞄望远镜,用观瞄望远镜观测靶屏。
如上所述的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扩束聚焦镜光轴引出;
(2)观瞄镜光轴引出;
(3)观瞄镜与扩束聚焦镜光轴平行性调整;
(4)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位置是否变化;
(5)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移动中位置是否明显变
化。
如上所述的扩束聚焦镜光轴引出步骤,将指示激光进行准直扩束变
成直径75mm平行光。
如上所述的扩束聚焦镜光轴引出步骤,指示激光器采用裸纤输出的
光纤激光器,光纤模式是单模;准直扩束镜将指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
行扩束准直;将经过扩束准直的平行光耦合到扩束聚焦望远镜的次镜输
入孔,经过次镜反射后到达扩束聚焦望远镜的主镜,经扩束聚焦望远镜
的主镜反射后出射;在距离扩束聚焦望远镜350m处放置接收靶屏,调
整扩束聚焦望远镜进行聚焦动作,使指示激光在接收靶屏上聚焦,记录
聚焦位置参考点。
如上所述的准直扩束镜采用焦距为250mm,口径为75mm的标准
傅里叶变换透镜实现;扩束聚焦望远镜的主镜为直径280mm,焦距为
1400mm的抛物面反射镜,次镜为直径80mm焦距为650mm的抛物面
反射镜。
如上所述的观瞄镜光轴引出步骤,将观瞄镜置于扩束聚焦镜筒上,
调整观瞄镜与扩束聚焦镜光轴平行;调整观瞄镜焦距,使其能够对50m
处靶屏清晰成像,并记录观瞄镜十字丝瞄准靶屏的位置,此时作为观瞄
位置参考点;并记录扩束聚焦镜与观瞄镜在靶屏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观瞄镜与扩束聚焦镜光轴平行性调整步骤,将靶屏移动
至60m位置,调整垂直指示器,使垂直指示器铅垂线穿过两固定参考
点,以扩束聚焦镜光轴作为基准,调整观瞄镜方位和俯仰,使十字丝位
置与50m处观瞄镜参考点位置重合;将靶屏移动到50m处,重新记录
垂直指示器铅垂线方向上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位置是否变化步骤,判断
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50m到60m移动中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若变化,跳转至步骤(3);若不变化,进入下一步。
如上所述的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移动中位置是否
明显变化步骤,将接收靶屏从50m移动到97m处,观察聚焦参考点和
观瞄参考点偏移量,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移动中位置是
否变化,若明显变化,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调整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通过在不同距离处放置靶屏,在屏上承接两光轴目标
点,获取目标点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光轴平行性。调整精度估算,若
光轴相对位置在50m至97m调整过程中偏离不大于10mm,此时调整
误差为100m范围内20mm,则在1km范围内两光轴的偏移量能够控制
在200mm,而实验中靶屏接收面积为500mm,能够满足1km距离聚焦
瞄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安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靶屏,2.观瞄望远镜,3.扩束聚焦望远镜,4.垂直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
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装设备;
如图2所示,在距离光学系统不同距离处放置两块靶屏1,在距光
学系统较近的靶屏上安装垂直指示器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精视场的
光学系统采用卡塞格林望远系统,激光经过卡塞格林次镜反射到达主镜
后由主镜出射。提供粗视场的光学系统为电视化的观瞄望远镜2,用观
瞄望远镜2观测靶屏1。垂直指示器4采用铅锤实现。
第二步: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
对第一步安装的设备进行粗精视场光轴平行性调整,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
(1)扩束聚焦望远镜光轴引出;
将指示激光进行准直扩束变成直径75mm的平行光。在本实施例
中,指示激光器采用裸纤输出的光纤激光器,光纤模式是单模;准直扩
束镜将指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行扩束准直,准直扩束镜采用焦距为
250mm,口径为75mm的标准傅里叶变换透镜实现。将经过扩束准直
的平行光耦合到扩束聚焦望远镜3的次镜输入孔,经过次镜反射后到达
扩束聚焦望远镜3的主镜,经扩束聚焦望远镜3的主镜反射后出射。扩
束聚焦望远镜3的主镜为直径280mm,焦距为1400mm的抛物面反射
镜,次镜为直径80mm焦距为650mm的抛物面反射镜。在距离扩束聚
焦望远镜350m处放置接收靶屏1,调整扩束聚焦望远镜3进行聚焦动
作,使指示激光在接收靶屏1上聚焦,记录聚焦位置作为参考点,即聚
焦位置参考点。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激光为633nm或者1064nm。
(2)观瞄望远镜光轴引出;
将观瞄望远镜2置于扩束聚焦望远镜3镜筒上,调整观瞄望远镜2
与扩束聚焦望远镜3光轴平行。调整观瞄望远镜2焦距,使其能够对
50m处靶屏1清晰成像,并记录观瞄望远镜2十字丝瞄准靶屏1的位置,
此时作为观瞄位置参考点;并记录扩束聚焦望远镜3与观瞄望远镜2
在靶屏1的位置。
(3)观瞄望远镜与扩束聚焦望远镜光轴平行性调整;
将靶屏1移动至60m位置,调整垂直指示器4,使垂直指示器4
铅垂线穿过两固定参考点,以扩束聚焦望远镜3光轴作为基准,调整观
瞄望远镜2方位角和俯仰角,使十字丝位置与50m处观瞄望远镜2参
考点位置重合;将靶屏1移动到50m处,重新记录垂直指示器4铅垂
线方向上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的位置。
(4)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位置是否变化;
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50m到60m移动中相对位置不发
生变化,若变化,跳转至步骤(3)。若不变化,进入下一步。此处的不
变化是指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50m到60m移动中对位置变化小
于5mm。
(5)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1移动中位置是否明显
变化;
将接收靶屏1从50m移动到97m处,观察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
点偏移量,判断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1移动中位置是否变
化,若明显变化,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调整完毕。在本实施例中,
聚焦参考点和观瞄参考点在靶屏1从50m到97m移动过程中位置变化
小于10mm时,说明没有明显变化。
本发明采用通过在不同距离处放置靶屏1,在屏上承接两光轴目标
点,获取目标点的相对位置关系,调整光轴平行性。调整精度估算,若
光轴相对位置在50m至97m调整过程中偏离不大于10mm,此时调整
误差为100m范围内20mm,则在1km范围内两光轴的偏移量能够控制
在200mm,而实验中靶屏1接收面积为500mm,能够满足1km距离聚
焦瞄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