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5333683
  • 上传时间:2019-01-06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1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54493.5

    申请日:

    2014.08.01

    公开号:

    CN105592996A

    公开日:

    2016.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33/02申请日:20140801|||公开

    IPC分类号:

    B29C33/02; B29C33/38; B29C70/44; F03D1/06; B29L31/08

    主分类号:

    B29C33/02

    申请人: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D·拉加辛加姆; D·A·皮诺; O·戴维斯

    地址:

    丹麦奥尔胡斯

    优先权:

    2013.08.02 DK PA20137042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王小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描述了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10)的模具(30)。所述部件包括具有不同的相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具层(38),所述内模具层限定用于支撑所述多个元件的模具表面(40);加热装置(44),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在所述模具表面的下方;以及热分布层(46),所述热分布层邻近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34);构造成支撑所述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36);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35)。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被构造成增强在所述热分布层内向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的热传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所述风轮机部件包括具有不同的相应热容的多
    个元件,并且所述模具包括:
    内模具层,所述内模具层限定用于支撑所述多个元件的模具表面;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在所述模具表面的下方;以及
    热分布层,所述热分布层邻近所述加热装置;
    其中,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
    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
    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
    域;并且
    其中,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被构造成增强在所述热
    分布层内向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的热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在使用中,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位
    于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与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
    容的元件之间的边界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
    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
    和/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
    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
    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中,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以
    及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具有基本相同的导热系数,和
    /或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和/或具有基本相同的网格密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模具包括多个加热控
    制区,每个加热控制区均包括能单独控制的加热装置;并且其中,所述模具的第一区
    域、第二区域和过渡区域位于同一加热控制区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热分布层包括多个子
    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
    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过渡区域中包括更多数量的子
    层。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热分布层包括一个或
    多个网格层。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热分布层至少部分地
    由铝制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
    元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被嵌入所述
    模具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模具包括其中不存在
    所述热分布层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区域。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风轮机部件是风轮机
    叶片。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由含碳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
    的元件是纵向延伸的加强构件。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低热容的元件是相对轻质的芯材料,诸如泡沫和/或轻木元件。
    18.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的方法,所述风轮机部件包括具有不同的相
    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
    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
    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
    个过渡区域;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限定外表面的母模;
    (b)、在所述母模的所述外表面上布置纤维材料以形成所述模具的内模具层;
    (c)、在所述纤维材料上布置加热装置和热分布层,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
    过渡区域中被构造成增强所述热分布层内向所述模具的第一区域的热传递;
    (d)、整合所述内模具层、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热分布层以形成所述模具;以及
    (e)、从所述母模分离所述模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二区域中,
    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
    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
    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
    /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
    以及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具有基本相同的导热系数,
    和/或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和/或具有基本相同的网格密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纤维
    材料上布置多个能单独控制的加热装置,每个加热装置均限定所述模具的加热控制
    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布置所述热分布层,使得第
    一区域、第二区域和过渡区域被配置在同一加热控制区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树
    脂注入处理中,在步骤(b)与步骤(c)之间,向所述纤维材料供给树脂。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步
    骤(b)与步骤(c)之间,加热所述内模具层以使所述树脂固化。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分布层包括多
    个子层,并且所述方法包括:相比于在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域中,在一个或多个所
    述过渡区域中布置所述热分布层的更多子层。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在
    树脂注入处理中向各层供给树脂。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加
    热各层以使所述树脂固化。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各层。
    30.一种按照根据权利要求17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风轮机部
    件的模具。
    31.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具
    制造风轮机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布置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
    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
    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布置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
    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元件;
    围绕这些元件形成密封区域;
    降低所述密封区域中的压力;
    任选地,向所述密封区域供给树脂;以及
    使用所述模具的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模具,以产生朝向所述风轮机部件的所述
    第一元件的净热流,其中,通过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的
    构造而增强朝向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元件的热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风轮机部件是风轮机叶片。
    33.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具
    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而制成的风轮机部件。

    说明书

    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并且涉及一种制造这样的模具的方
    法。尤其但是非排他性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轮机转子叶片的模具。

    背景技术

    图1图示了典型风轮机转子叶片10的横截面。转子叶片10包括由第一半壳14
    和第二半壳16装配的外壳12。半壳14、16是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模制的
    层压结构。每个半壳14、16包括内蒙皮20和外蒙皮18,内蒙皮20和外蒙皮18具
    有诸如纵向延伸的梁帽22(还被称为横梁、承载结构、大梁等)的结构增强元件,
    该结构增强元件由布置在内蒙皮20和外蒙皮18之间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
    拉挤条形成。形成夹心板芯的泡沫板24通常填充结构元件之间的间隙。

    半壳14、16在分离的模具半体25中进行模制,在图2的平面图中图示了其中一
    个实例。一旦每个半壳14、16均已被模制,两个半壳14、16就通过使模具闭合被带
    到一起,并且半壳14、16被结合到一起以形成完整的叶片10。

    为了形成半壳14、16,一个或多个外干型玻璃纤维布层被放置在模具半体25的
    模具表面上。这些层稍后将形成叶片的外蒙皮18。包括梁帽22和泡沫板24的结构
    元件然后被铺放在布上。然后,一个或多个内干型玻璃纤维布层被放置在结构元件上,
    这些将稍后形成叶片的内蒙皮20。

    接着,用密封袋覆盖半壳14、16的元件,以形成包封所有元件的排空腔室。该
    腔室被排空,并且液体树脂供应被连接到该腔室。树脂被引入模具半体25中并且注
    入所述元件之间。

    一旦注入树脂,组件就经历固化周期使树脂硬化,在此期间,模具组件25被加
    热。组件25可由外部加热元件加热;或者另选地,加热元件可嵌入模具中以提供可
    加热模具。

    在这样的可加热模具中,公知的是提供热分布层。例如,US3,387,333描述了布
    置在加热元件与模具表面之间的金属层,使来自加热元件的热量在整个模具表面上均
    匀分布以确保半壳的均匀加热。

    然而,半壳14、16包括由不同材料制成和/或具有不同厚度的不同元件,具有不
    同的热容。尤其是,诸如梁帽22的含碳元件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容,而其它元件(诸
    如碳元件之间的泡沫板24)具有相对较低的热容。

    为了使树脂完全固化,模具25必须被加热直到半壳14、16的所有元件都已达到
    所需的固化温度T固化。该固化温度是使树脂固化所需的温度,并且通常介于约60℃
    和约120℃之间。将了解到,具有高热容的梁帽22需要比具有低热容的泡沫板24更
    多的能量来达到固化温度。多余的热能因此供给至泡沫板24,导致当梁帽22上升至
    固化温度时泡沫板24过热。固化过程因此能效低。此外,在极端的情况下,泡沫板
    24可能超过最大安全暴露温度T最大(约120℃和约150℃之间),这可能损坏泡沫板
    24,并危及叶片10的结构完整性。

    该问题可以通过在模具25内提供多个加热控制区26而减轻至一定的程度,如图
    2所示。每个加热控制区26均包括可以独立控制的加热元件,使得供给至一些加热
    控制区26的热能比其它区的更多。因此,较高热容的区域可能比较低热容的区域供
    给更多的热量。然而,独立控制每个加热控制区26所需的控制系统是昂贵的,并且
    加热控制区26的数量越多,模具25的成本越高。加热控制区26的分辨率因此受限
    于成本,通常控制区26必须是几平方米的面积。在实践中,单个控制区26必须因此
    支撑具有不同热容的几个元件。由此,使用加热控制区26来完全消除多余的热量被
    供给至具有低热容的元件(诸如泡沫板24)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成本有效的模具,其解
    决或减轻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所述部件包括具有不同
    的相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具层,所述内模具层限定用于支撑所述
    多个元件的模具表面;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在所述模具表面的下方;以及
    热分布层,所述热分布层邻近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
    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件
    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
    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
    布层被构造成增强在所述热分布层内向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的热传递。

    表述“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和"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
    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意指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热容高于所
    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

    如上所述,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可以是例如由碳纤维拉挤
    件形成的含碳元件(诸如梁帽)。所述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可以是泡沫元件,诸
    如泡沫板。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的模具,即:凭借接近所述热分布层,由所述加热装置提供的
    热量被传导至所述热分布层。热量被传导至所述热分布层内,以促进所述模具的快速
    加热。此外,凭借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的构造,在所述
    模具内存在横跨所述过渡区域流向所述第一区域的相对较高的净热流,如以下将描述
    的。

    具有所述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充当散热器,并且吸收比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
    更多的热量。热量因此从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流向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并
    且因此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二区域流向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区域。在本发明的所述模
    具中,由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中的构造促进该热流。

    在根据本发明的模具中,热量因此比在常规模具中更快速地流向由所述模具的所
    述第一区域支撑的具有更大热容的元件。从而避免了具有较低热容的元件的过热,并
    且更多的热量流向具有较高热容的元件(这里是最需要的)。所述风轮机部件因此在
    固化过程期间经历更有效的加热,并且所述模具比常规模具需要更少的能量进行固
    化。

    当所述模具在使用中时,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优选地位于所述风轮机部件的
    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与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之间的边界
    的下方。

    优选地,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
    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
    高的网格密度。

    在整个说明书中,网格层的网格密度取意为实体材料(与空的空间形成对照)占
    据的网格层的比例,表达为分数或百分比。

    虽然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中的网格密度大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二区域中
    的网格密度的实施方式中,热分布层是网格层,但是在例如导热系数和/或厚度变化
    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不必如此,并且所述热分布层可以是实心层。然而,优选地,所
    述热分布层是网格层,这在制造所述模具时利于整个模具的树脂注入,并且比实心层
    更便宜。将了解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
    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导热系数、厚度和/或网格密度的任何组合可能
    更大。

    在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过渡区域中的导热系数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更大的实施
    方式中,更高的导热系数导致横跨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所述过渡区域中朝向所
    述第一区域的热流速率更大。在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过渡区域中的厚度和/或网格密
    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厚度和/或网格密度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分布层的垂直
    于热流方向的横截面面积在所述过渡区域中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更大。这种更大的横
    截面面积导致横跨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过渡区域中朝向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区域的
    热流速率更大。

    由此,凭借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过渡区域中的构造,热量横跨所述过渡区域快速
    进行传导,并且与具有均匀热分布层的常规模具比较,从所述第二区域流向所述第一
    区域的热流得以增强。

    为了特别容易地进行制造,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域中,所
    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
    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
    一区域中以及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具有基本相同的导
    热系数,和/或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和/或具有基本相同的网格密度。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包括多个加热控制区,每个加热控制区均包
    括能单独控制的加热装置,并且所述模具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过渡区域位于同一
    加热控制区中。

    为了简单地控制所述热分布层的厚度,并且为了便于所述模具的制造过程,所述
    热分布层可包括多个子层。尤其是,相比于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
    热分布层可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包括更多数量的子层。

    优选地,所述热分布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网格层。以这种方式,树脂可以经由网格
    中的开放空间在所述热分布层内和周围容易地扩散。

    所述热分布层可至少部分地由铝制成,以在相对较高的导热系数与相对较低的成
    本之间提供折衷。然而,可使用其它合适的导热材料。可想到例如所述热分布层在所
    述过渡区域中由铜制成且在其它区域中由铝制成的实施方式。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是电加热元件。在另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可采取
    供诸如水或油的加热流体流通以加热所述模具的管的形式。

    出于成本效率,所述模具可包括其中不存在所述热分布层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区
    域。

    所述风轮机部件可以是风轮机叶片,使得所述模具是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模具。

    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可由含碳材料制成。这些元件可例如
    是纵向延伸的加强构件。

    所述风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可以是相对轻质的芯材料,诸如泡沫
    和/或轻木元件。这些元件可以是夹心板芯。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所述风轮机部件包括具
    有不同的相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包括:内模具层,所述内模具层限定用于支
    撑所述多个元件的模具表面;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在所述模具表面的下方;
    以及热分布层,所述热分布层邻近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
    轮机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部件的
    具有相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
    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热
    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
    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的方法。所述风轮机
    部件包括具有不同的相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
    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
    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限定外表面的母模(masterplug);
    (b)在所述母模的所述外表面上布置纤维材料以形成所述模具的内模具层;(c)在
    所述纤维材料上布置加热装置和热分布层,位于所述模具的过渡区域中的所述热分布
    层被构造成增强所述热分布层内向所述模具的第一区域的热传递;(d)整合所述内模
    具层、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热分布层以形成所述模具;以及(e)从所述母模分离所
    述模具。

    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
    多个过渡区域中可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可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可具有更高
    的网格密度。

    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区域
    中可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可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可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特别容易地进行制造,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以及
    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可具有基本相同的导热系数,和
    /或可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和/或可具有基本相同的网格密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并且特别为了精细控制所述模具的加热,所述方法可包括:
    在所述纤维材料上布置多个能单独控制的加热装置,每个加热装置均限定所述模具的
    加热控制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包括:布置所述热分布层,使得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和过渡区域位于同一加热控制区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树脂注入处理中,在步骤(b)与步骤(c)之
    间,向所述纤维材料供给树脂。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步骤(b)与步骤(c)之间,
    加热所述内模具层以使所述树脂固化。

    为了易于制造,所述热分布层可包括上下叠置地布置的多个子层,并且所述方法
    可包括:相比于在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区域中,在一个或多个所述过渡区域中将更多
    的子层布置在所述纤维材料上。

    步骤(f)可包括:在树脂注入过程中向各层供给树脂。步骤(f)可另选地或另
    外地包括:加热各层以使所述树脂固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各
    层。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的方法。所述风轮机
    部件包括具有不同的相应热容的多个元件。所述模具具有:构造成支撑所述风轮机部
    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构造成支撑所述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低热容的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
    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限定外表面的母模;(b)在所述母
    模的所述外表面上布置纤维材料以形成所述模具的内模具层;(c)在所述纤维材料上
    布置加热装置和热分布层,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所述热分布层
    在所述模具的至少一个过渡区域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
    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d)整合所述内模具层、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热分布层以形
    成所述模具;以及(e)从所述母模分离所述模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根据上述方法制成的风轮机部件的模具。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模具制造用于风轮机的部件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布置所述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
    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布置所述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低热容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元件;围绕所述元件形成密封区域;降低所述密封区域
    的压力;任选地,向所述密封区域供给树脂;以及使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模具,
    以产生朝向所述部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的净热流,其中,通过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
    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中的构造而增强朝向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的热流。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部件是风轮机叶片。

    根据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模具制造用于风轮机的部件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区域中布置所述部件的具有相对较高热容
    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中布置所述部件的具有相
    对较低热容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元件;围绕所述元件形成密封区域;降低所述密封区域
    中的压力;任选地,向所述密封区域供给树脂;以及使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模具,
    以产生朝向所述部件的所述第一元件的净热流,其中,通过所述模具的所述热分布层
    而增强朝向一个或多个第一元件的热流,相比于在所述模具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域
    中,所述热分布层在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
    中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和/或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具有更高的网格密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模具或根据上述方法而制成的风轮机部件。

    还可单独地或另外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适当组合地使用本发明的任何方面的优
    选和/或可选特征。

    附图说明

    已经参考了图示风轮机转子叶片的横截面的图1并且参考了图2,图2是用于风
    轮机部件的常规模具的平面图。为了能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纯粹以实例的方
    式参考其余附图,其中:

    图3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风轮机部件的模具的局部横截面;

    图4是模制风轮机叶片中使用的图3的模具的局部横截面;

    图5是图3和图4的模具的热分布层的局部横截面;

    图6图示了制造图3和图4的模具的方法;

    图7A和图7B是图5的热分布层的网格层的立体图;

    图7C和图7D是分别沿着线A-A和B-B截取的图7A和图7B的网格层的横截
    面;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模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横截面;以及

    图9是模制风轮机叶片中使用的图8的模具的局部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图1所示种类的风轮机转子叶片10的模具30。转子叶片10
    包括具有不同热容的多个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并且参考图1,包括:梁帽22,所述
    梁帽22由碳拉挤件制成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容;以及夹心板芯,所述夹心板芯由轻
    质泡沫板24制成并具有相对较低的热容。边界23被限定在相邻的梁帽22与泡沫板
    24之间的界面处。

    模具30被分成图2所示类型的加热控制区26。在加热控制区26内,模具30被
    分成模具区域32。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被构造成在模制期间支撑叶片10的纵向延
    伸的梁帽22。模具30的第二区域36被构造成在模制期间支撑夹芯夹心板芯的泡沫
    板24。过渡区域35被限定在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与第二区域36之间。

    图3和图4是横跨第一区域34和两个第二区域36截取且因此横跨两个过渡区域
    35截取的模具30的横截面。该横截面揭示,模具30由多个模具层组成。内模具层
    38限定用于支撑并模制叶片10的模具表面40。电加热元件层44布置在内模具层38
    的下方。电加热元件44与内模具层38之间的是热分布层46。

    热分布层46具有变化的厚度。在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中,热分布层46相对较
    厚,而在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热分布层46相对较薄。

    现在参考图5,热分布层46由多个网格层48形成。与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和
    第二区域36中相比,在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中,热分布层46包括更大数量的网格
    层48。换句话说,与在泡沫板24或梁帽22的下方相比,热分布层46在边界23的
    下方更厚。在图示的实例中,热分布层46包括位于过渡区域35中的四个网格层48,
    并且包括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的两个网格层48,使得热分布层46在过渡区
    域35中是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的两倍厚。

    每个网格层48均由热传导材料网格(在本示例中是铝)制成。另选地,网格层
    48可由其它合适的热传导材料(诸如铜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网格层48的厚度
    可介于0.25mm至2mm之间。网格密度的密度通常约为20%密集(即每个网格层
    48的20%包括热传导材料,而网格层48的80%为空的空间)。

    往回参考图4,当使用模具30时,模具30支撑并模制叶片10的半壳。

    为了形成半壳,把半壳的元件铺放在内模具层38的模具表面40上。首先,将凝
    胶涂层施加至模具表面40,把将要形成半壳外蒙皮(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纤维布
    铺放在凝胶涂层的顶部。

    然后,在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上把梁帽22铺放就位,并且在模具30的第二区
    域36上把泡沫板24铺放就位。以这种方式,梁帽22与泡沫板24之间的边界23位
    于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上方。如图4所示,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在梁帽22的下
    方延伸一小段距离,并且在泡沫板24的下方延伸一小段距离,使得过渡区域35具有
    约100mm的宽度d。

    然后,把将要形成半壳内蒙皮的纤维布铺放在模具30中的元件上。然后,向半
    壳的部件注入树脂,并且加热模具30直到树脂在整个铺放过程中达到需要的固化温
    度T固化。

    为了加热模具30,在加热元件44中产生电流。来自加热元件44的热量被传导
    至相邻的热分布层46,进而传导至内模具层38和模具表面40。

    在加热期间,热分布层46执行两个功能。首先,凭借热分布层46的材料的相对
    较高的传导率,热量容易在热分布层46内传导。这确保了热量快速地分布在模具30
    周围,从而加快固化过程。

    其次,凭借其变化的厚度,热分布层46的热量分布与根据模具30的模具区域
    34、35、36不同。

    因为梁帽22的热容高于泡沫板24,所以梁帽22充当散热器,吸收比泡沫板24
    更多的热能。因此,热量趋于从模具30的第二区域36流向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
    该热流由热分布层46促进,在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中具有比模具30的第一区域
    34和第二区域36中更大的厚度。

    因此,热分布层46的构造增加了热量从第二区域36传导至第一区域34的速率,
    使得朝向梁帽22的热流得以增强。这补偿了梁帽22和泡沫板24的相应热容差,使
    得当梁帽22达到固化温度T固化(例如,60℃到120℃)时,泡沫板24尚未超过最大
    安全暴露温度T最大(例如,120℃到150℃)。

    由此,泡沫板24未热量超过安全暴露温度T最大,减少了泡沫板的结构损坏的可
    能性。固化过程也比公知模具中更节能。

    此外,由于实现了稳定状态,热分布层46能够适应不同导热系数的梁帽22(将
    具有相对较高的导热系数)和泡沫板24(将具有相对较低的导热系数),用于分布热
    量以维持适当的温度控制。

    为了制造模具30,如图6所示,设置有限定外表面52的母模50,外表面52模
    仿被模制的半体外壳的外表面。为了通过施加凝胶涂层和玻璃纤维组织层(未示出)
    进行模制,首先制备母模50的外表面52。然后,把内模具层38铺放在母模50的外
    表面52上:把玻璃纤维层和碳纤维层铺放在外表面52上,向纤维层注入树脂,并且
    部分地预固化这些部件。

    接着,把热分布层46铺放在内模具层38上。首先,把两个网格层48铺放在模
    具30的第一区域34、第二区域36和过渡区域35上。然后,仅仅把额外的网格层48
    铺放在过渡区域35上,使得热分布层46在过渡区域35中具有比第一区域34和第二
    区域36中更大的厚度。

    然后,把每个加热元件44铺放在热分布层46上。为此,把形成每个加热元件
    44的一段线缆铺放在热分布层46上,并且以横跨模具30来回延伸(跨越加热控制
    区26的区域)的蜿蜒方式布置成排。薄的玻璃纤维组织层54布置在加热元件44上,
    然后向各部件注入树脂。热分布层46的网格结构便于了这种注入,因为树脂能够渗
    透网格48中的开放空间以包围部件。接着,通过加热使部件部分地预固化。

    然后从母模50除去模具30,并且发生最终固化阶段以使模具30完全固化。在
    该最终固化阶段中,包括在模具30中的加热元件44用于使模具30脉冲固化。以这
    种方式,热分布层46在固化阶段期间将热量传导至模具30周围,从而利于部件的有
    效固化。一旦被完全固化,模具30就准备好用来模制风轮机叶片10。

    当模具30在使用中并被加热而使叶片的半壳固化时,热量在整个过渡区域35
    从第二区域36流向第一区域34的速率Q由下方的公式1给出:


    其中A是热分布层46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横截面面积,k是热分布层46的热传
    导材料在过渡区域35中的导热系数,T最大是泡沫板24的最大安全暴露温度,T固化是
    树脂的固化温度,并且d是过渡区域35的宽度(参见图3)。

    为了成功地操作所述模具,横跨过渡区域35的该热流速率Q必须高于为将热分
    布层46的过渡区域35加热所需要的功率P过渡,功率P过渡由下方的公式2给出:

    P过渡=P线缆d/X公式2

    其中P线缆是供给至形成加热元件44的线缆的功率,d是过渡区域35的宽度,并
    且X是线缆的节距(即相邻两排铺放线缆之间的间距)。

    为了确保横跨过渡区域35的热流速率Q足以满足该标准,可以通过由具有更大
    导热系数k的材料形成网格层48,和/或通过增加热分布层46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横
    截面面积A,而提高热流速率Q。可通过增加层46的厚度,和/或在热分布层46是
    网格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网格密度,而增加横截面面积A。过渡区域35的宽度d也可
    变化,以控制热流速率Q和供给至过渡区域35的功率P过渡两者。

    由此,热分布层46的性能可以适应模具30中被模制的叶片10的具体要求。

    如已经描述的,横跨过渡区域35的热流速率Q受以下参数影响:热分布层46
    在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平面中的横截面面积A(即热分布层46的厚度或网格密度),及
    其导热系数。

    由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模具30的不同区域34、35、36可包括在不
    同区域中具有恒定厚度的热分布层46,但具有变化的网格密度,或具有变化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不同网格密度的网格层48a、48b用在不同的区域34、
    35、36中。具有相对较低网格密度的网格层48a(图7A和图7C所示)用在第一区
    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网格密度的网格层48b(图7B和图7D
    所示)用在过渡区域35中。以这种方式,并且可以从图7C和图7D比较看出的,相
    比于在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具有较低网格密度和相同厚度的网格
    48a,在过渡区域35中具有较高网格密度的网格48b具有更大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横
    截面面积A。由此,如已经描述的,热量横跨过渡区域35从第二区域36流向第一区
    域34。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具有不同热性能的不同材料的网格层48用在不同的区域34、
    35、36中。选择材料使得过渡区域35中的网格层48的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一区
    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的网格层48的材料。由具有相对较高导热系数的材料(诸如
    铜)制成的网格层48用在过渡区域35中,而由具有相对较低导热系数的材料(诸如
    铝)制成的网格层48用在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由此,热分布层46在过渡
    区域35中的导热系数比在第一区域34和第二区域36中的导热系数大,并且如已经
    描述的,热量横跨过渡区域35从第二区域36流向第一区域34。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热分布层46的厚度、网格密度和/或材料的任何组
    合可横跨模具30的区域34、35、36而变化。

    还可以想到这样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热分布层46具有更大的厚度和/或更
    大的网格密度,和/或由在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中以及在模具30的过渡区域35中
    具有更大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

    图8和图9图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的实例,其中热分布层46在模具的第一区域
    34中具有更大的厚度。在该实施方式中,过渡区域35的宽度d增大而与邻接的过渡
    区域35汇合。过渡区域35因此延伸到模具30的第一区域34中,使得热分布层46
    在整个梁帽22下方具有更大的厚度,这在图9中最佳看出。

    将了解的是,虽然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用于风轮机叶片的模具,但是所述模
    具可以是用于包括具有不同热容的元件的任何部件的模具。

    虽然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采取电加热元件的形式,但是所述加热装置
    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所述加热装置可设置成管的形式,诸如水或油的加热
    流体可流过所述管以加热模具。

    具有任何适当厚度的任何数量的网格层可用在热分布层中。模具可另外地包括其
    中热分布层具有不同的第三厚度或网格密度或导热系数的其它区域。所述模具还可包
    括不存在热分布层的其它区域。

    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模具层被铺放为干的纤维层,随后注入树脂。然而,将了
    解到,模具层可另选地是预浸料层,并且树脂注入步骤可略去。

    虽然在制造上述模具的方法中,热分布层布置在内模具层上并且加热元件布置在
    热分布层上,但是将了解到,加热元件和热分布层的布置可逆转,使得加热元件布置
    在内模具层上并且热分布层布置在加热元件上。在一些情况下,热分布层可完全在单
    独的处理阶段中添加,或者在未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模具中可略去该热分布层。

    将了解到,可想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许多其它变化。

    关 键  词:
    用于 风轮 部件 模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风轮机部件的模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336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