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侧盖的结构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11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
申请第10-2014-157129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
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载货车辆的侧盖的结构,更特别地,涉
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侧盖的结构,其中上把手和两个上铰链组件安
装在侧盖的上部,下把手和两个下铰链组件安装在侧盖的下部,从而
使得侧盖可以选择性地向上打开或向下打开。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载货车辆例如大型货车的情况下,发动机室安装在前侧,
驾驶室安装在发动机室之上,所述驾驶室限定出车辆的外形同时封闭
发动机室,并且驾驶员可以乘坐在驾驶室中。
通常,不像乘用车,在大型货车中没有单独的行李舱空间,并且
在前车门的后部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储存用来检查或维修
车辆的工具、不适合储存在车辆内部的脏污的物品以及其它物品等。
为了防止在车辆行驶的时候储存在容纳空间中的物品从容纳空间
中出来并保护容纳在容纳空间中的物品,侧盖可打开地安装于容纳空
间。
侧盖在通过铰链组件进行转动的时候打开或关闭,并且基于侧盖
打开的方向普遍分类为向前打开类型侧盖和向上打开类型侧盖。
在向前打开类型侧盖的情况下,铰链组件设置在侧盖的左侧或右
侧,从而使得侧盖从右侧向左侧打开或从左侧向右侧打开。在向上打
开类型侧盖的情况下,铰链组件设置在侧盖的上侧,从而使得侧盖从
下侧向上侧打开。
向前打开类型侧盖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但是缺点在于:由于
侧盖妨碍驾驶员观察车道界线,使得在驾驶员在侧盖打开的情况下在
驾驶员座椅中想要拿起物品的时候,驾驶员是不方便的。
向上打开类型侧盖的优点在于,向上打开类型侧盖防止雨水在雨
天落入至容纳空间中并且防止容纳空间中的物品淋湿,但是缺点在于
其结构复杂。
在相关技术中的侧盖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侧盖是什
么类型,没有可以用来作为搁架的结构,结果是,当使用者用双手握
住物品的时候或者当使用者将物品放置在搁架上之后想要整理容纳空
间中的物品的时候,使用者是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侧盖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使用
者可以选择性地向上或向下打开侧盖,从而使得使用者在雨天方便地
使用侧盖,并使得使用者在将轻的物品放置在侧盖上之后方便地进行
工作。
本发明还致力于提供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侧盖的结构,通过该结
构使用者可以在同时或按次序地操作上把手和下把手时完全地移除侧
盖之后进行工作,从而使得使用者方便地进行工作。
本发明中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如下描述显而易见地理解任何其它未提到的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侧盖的结构,所述侧盖用于在
车身中形成的容纳空间,包括:上铰链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侧盖的上
部并通过缆线连接至上把手;以及下铰链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侧盖的
下部并通过缆线连接至下把手,其中,所述侧盖可以配置为通过下把
手而向上打开并通过上把手而向下打开。
上铰链组件和下铰链组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母部件,其联
接至所述侧盖并包括第一端连接至缆线的的轴,所述轴能够滑动地容
纳在母部件中;以及公部件,其联接至车身并具有通孔部,该通孔部
形成为容纳所述轴。
具有倾斜角度的第一倾斜表面可以在所述轴的第二端形成,并且
第二倾斜表面可以形成在公部件的端部,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具有与所
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所述把手可以包括:把手部,其通过把手销能够旋转地连接至与
侧盖联接的固定部的第一侧;以及杆部,其通过杆销联接至固定部的
第二侧以便当把手部转动的时候而被转动,所述杆部具有连接至缆线
的端部。
在从把手部延伸的延伸部的一侧可以形成有凹进部,所述凹进部
具有与杆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根据具有上述配置的本发明,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与下把手连接
的下铰链组件而向上打开侧盖或通过操作与上把手连接的上铰链组件
而向下打开侧盖,从而根据情况适当地确定侧盖打开的方向。
特别地,使用者可以在雨天向上打开侧盖,从而防止容纳空间中
的物品被雨淋湿,当使用者用双手握住物品的时候或当使用者在将轻
的物品放置在侧盖上之后想整理容纳空间中的物品的时候,使用者可
以向下打开侧盖,从而像搁架一样使用侧盖。
根据本发明,当使用者同时操作上把手和下把手的时候或当使用
者操作上把手和下把手中的一个然后操作另一个的时候,侧盖可以完
全地从车身移除,从而使得当使用者进行工作的时候使用者的交通标
线可以不被侧盖遮挡。
本发明可以通过利用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的铰链组件和把手而打
开和关闭侧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及工作步骤的次数,并通过立即消
除使用侧盖的使用者的不满而提高车辆的可销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了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盖的车
辆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组装起来的铰链组
件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分解的铰链组件的
分解立体图。
图4A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链组件的公部
件与铰链组件的母部件分离开的横截面图。
图4B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链组件的公部
件进入铰链组件的母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4C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链组件的公部件与铰
链组件的母部件完全接合的横截面图。
图5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组装起来的把手的
立体图。
图6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分解的把手的分解
立体图。
图7为显示了图6中示出的把手的部分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8为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与铰链组
件连接的把手的使用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从而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
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将不
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将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件从而清楚描述本发明,在整个说明书中,
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应当被解
释为一般含义及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发明人能够正确限定术语概念的
原则的基础上,被解释为遵从于本发明的精神的意思和概念,以便以
最好的方式描述他/她自己的发明构思。
图1为显示了其中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侧盖的车
辆的部分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
链组件200组装起来的外形的立体图,图3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
例性实施方案的分解的铰链组件2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中所示,容纳空间(未示出)形成在车身110的侧边部中
以便容纳物品,且容纳空间通过侧盖100而被打开或关闭。
两个上铰链组件200联接至侧盖100的上部的两侧(左侧和右侧),
且上铰链组件200借助于由图中的点划线所表示的缆线600而与上把
手300连接,上把手300联接至侧盖100的上部的中间。
两个下铰链组件400联接至侧盖100的下部的两侧,且下铰链组
件400借助于缆线600而与下把手500连接,下把手500联接至侧盖
100的下部的中间。
当使用者通过操纵上把手300而操作上铰链组件200时,侧盖100
的上部向下打开同时与车身110分离,当使用者通过操纵下把手500
而操作下铰链组件400时,侧盖100的下部向上打开同时与车身110
分离。
当使用者通过同时地或按次序地操纵上把手300和下把手500而
操作上铰链组件200和下铰链组件400两者的时候,可以完全地将侧
盖100从车身110移除。
在这种情况下,上铰链组件200和下铰链组件400在侧盖100上
对称地设置为彼此面对,上把手300和下把手500可以安装在侧盖100
的外部,上铰链组件200和下铰链组件400可以安装在侧盖100的内
部。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上铰链组件200和下铰链组件400
以相同的形状形成,上把手300和下把手500以相同的形状形成,并
且铰链组件和把手的构造(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以相同的或相似的
方式应用至其他铰链组件和其他把手。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链组件200可以
包括母部件210以及公部件230;该母部件210联接至侧盖100且在该
母部件210中可滑动地容纳轴220,该轴的一端与缆线600连接;该公
部件230联接至车身110且具有通孔部231,该通孔部231形成为使得
轴220贯穿通孔部231。
当容纳在母部件210中的轴220贯穿地联接至形成在公部件230
上的通孔部231的时候,侧盖100固定至车身110并关闭容纳空间,
当轴220与通孔部231分离的时候,侧盖100与车身110分离并打开
容纳空间。
特别地,如图3中所示,母部件210具有进入部211以及支撑部
212,该进入部211形成为使得形成在公部件230上的通孔部231可以
进入或者退出进入部211,该支撑部212形成为支撑给轴220提供弹性
力的弹簧222。
轴220具有突出部221,该突出部221与进入部211接触并且限制
轴的移动,弹簧222安装在突出部221(形成于轴220)与支撑部212
(形成于母部件210)之间并且为轴220提供弹性恢复力。
连接至缆线600的支架224借助于支架销225联接至轴220的一
端(在所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左端),当牵引或释放缆线600的
时候,轴220在母部件210上向左地或向右地移动。
通孔232形成在通孔部231(其形成于公部件230)中,通孔232
的直径等于或相对地稍稍大于轴220的直径,当公部件230进入母部
件210的时候,轴220插入通孔232中。
图4A为显示了公部件与母部件分离开的配置形式的横截面图,图
4B为显示了公部件进入母部件的配置形式的横截面图,图4C为显示
了公部件与母部件完全接合的配置形式的横截面图。
如图4A中所示,在公部件230进入母部件210之前,轴220通过
弹簧222的弹性力朝着右侧移动,从而使得突出部221保持为与母部
件210的进入部211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预定倾斜角度的第一倾斜表面223形成在轴
220的另一端(在所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右端),具有与轴220
的第一倾斜表面223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第二倾斜表面233形成在
通孔部231(其形成在公部件230上)的端部(在所显示的示例性实施
方案中为下端)处。
当公部件230与母部件210分离开的时候,形成于轴220的第一
倾斜表面223设置在母部件210的进入部211之间,形成于公部件230
的第二倾斜表面233可以被置于第一倾斜表面223之上。
如图4B中所示,当公部件230进入母部件210的时候,轴的第一
倾斜表面223和通孔部的第二倾斜表面233接触到彼此,且在克服弹
簧222的弹性力的时候轴220朝着左侧缓慢地移动。
如图4C中所示,当公部件230完全地进入母部件210的时候,轴
220通过弹簧222的弹性力再次朝着右侧移动,轴220的端部插入形成
在通孔部231的通孔232中,从而使得车身110和侧盖100联接至彼
此。
图5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组装起来的把手的
立体图,图6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分解的把手的
分解立体图,图7为显示了图6中示出的把手的部分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8为示意性地显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铰链组件连
接的把手的使用状态的视图。
如图5和图6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把手300
包括把手部310以及杆部330;该把手部310借助于把手销314可旋转
地连接至固定部320的一侧,该固定部320联接至侧盖100;该杆部
330借助于杆销331联接至固定部320的另一侧并随着把手部310的转
动而被转动,该杆部330具有连接至缆线600的一端。
特别地,如图6中所示,把手部310包括把持部311以及延伸部
312;该把持部311形成为使得使用者可以用手握住把持部311并可以
操纵把持部311;该延伸部312从把持部延伸并连接至缆线600。
两个孔形成在把持部311中,把持部311借助于把手销314联接
至固定部320。第一扭力弹簧315联接至把手销314并为把手部310
提供弹性恢复力。
如所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看到的,杆部330的中间形成为
弯的,第二扭力弹簧332联接至杆销331(与固定部320联接)并为杆
部330提供弹性恢复力。
凹进部313在延伸部312(从把手部310延伸)的一侧形成为凹陷
的且具有与杆部33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杆部330在被凹进部313
卡住的时候被旋转。
特别地,如图5和8中所示,把手300借助于缆线600与两个面
对彼此设置的铰链组件200连接,并且缆线600分别连接至把手300
的把手部310和杆部330。
当使用者握住把手部310并沿图8中所示的下面的箭头方向牵引
把手300时,整个把手部310绕着把手销转动,延伸部312被操作为
以右箭头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设置在图8中的左侧的铰链组件200
工作。
同时,随着把手部310转动,杆部330被把手部卡住然后以图8
中所示的左箭头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设置在图8中的右侧的铰链组
件200工作。
因此,当使用者操纵图1中所示的上把手300的时候,与上把手
300连接的上铰链组件200被操作,从而使得侧盖100向下打开,并且
当使用者操纵下把手500的时候,与下把手500连接的下铰链组件400
被操作,从而使得侧盖100向上打开,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适当
地决定侧盖打开的方向。
前面提及的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和附图,并且对本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进行各种替代形式、
修改形式和改变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