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15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16 CN 103351530 A *CN103351530A* (21)申请号 201310338753.9 (22)申请日 2013.08.06 C08L 23/12(2006.01) C08L 23/06(2006.01) C08K 9/04(2006.01) C08K 3/32(2006.01) (71)申请人 贵州大学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 (北区) 科技处 (72)发明人 刘彤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 公司 52002 代理人 兰艳文 (54) 发。
2、明名称 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及其 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 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它是用改性磷渣与废旧 塑料按照一定重量比混合后热压制成。本发明采 用废旧聚丙烯、 聚乙烯塑料与工业废渣磷渣为主 要原料, 采用适宜的制备方法, 制成高强度复合 板, 既减轻了废旧塑料与磷渣对环境的污染, 又为 建筑工程增加了新材料, 可替代建筑施工中广泛 使用的竹胶合板和木质建筑模板。本发明还利用 偶联剂异丙基三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异丙 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 对磷渣表面进行改性, 将 磷渣表面性质由亲水性改变成为亲油性, 改性磷 渣在有机相中有良好的分。
3、散性能, 使其与废旧塑 料的共混相容性、 结合性的得到较大改善, 提高了 复合板的性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1530 A CN 103351530 A *CN103351530A* 1/1 页 2 1. 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用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混合后热压制成, 废旧聚丙烯塑料 20 50 份, 废旧聚乙烯塑料 20 40 份, 改性磷渣 30 60 份 ; 所述的改性磷渣, 由0.53wt%。
4、偶联剂与97%99.5wt%磷渣组成, 按下述步骤制作 : a、 取磷渣经破碎、 粉磨、 筛分后即得磷渣细粉 ; 所述磷渣细粉粒径 200m ; b、 按 0.5 3wt% 偶联剂、 97% 99.5wt% 磷渣细粉比例取偶联剂与磷渣细粉, 加入与 偶联剂相同重量的液体石蜡, 混合, 在 200C 温度下, 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改性磷 渣。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用 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热压制成, 废旧聚丙烯塑料 25 40 份 , 废旧聚乙烯塑料 20 30 份, 改性磷渣 35 50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
5、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废 旧聚丙烯塑料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遗弃的聚丙烯制品, 如医疗器具、 渔网、 编织袋、 一 次性水杯、 聚丙烯管材与型材、 蓄电池壳。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废 旧聚乙烯塑料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遗弃的聚乙烯制品, 如农用薄膜、 玩具包装、 食品 袋、 垃圾袋、 聚乙烯管材与型材。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偶 联剂为异丙基三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改。
6、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磷渣是化工行业用磷矿石在高温电炉中提取黄磷后排放的工业废渣。 7. 如权利要求 1-6 之一所述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按下述步骤制作 : a、 将废旧聚丙烯塑料、 废旧聚乙烯塑料分类清洗后破碎至 15mm 以下, 与改性磷渣混合 均匀, 得 A 品 ; b、 将 A 品加热到 1800C 2200C 后, 通过模注或压延成型即得成品 ; 或将 A 品放入模具 中, 加热到 1800C 2200C 熔铸或压铸而得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1530 A 2 1/5 页 3 一种改。
7、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涉及一种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建筑模板, 特别是一种 采用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同时也涉及一种用作废旧塑 料填料的改性磷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我国化工行业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渣磷渣逐年增多, 这些磷渣目前除了多用 来生产磷渣砖、 石膏板、 复合肥料外, 还有不少堆放于磷渣的储灰场, 不仅侵占了土地, 还会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此外, 随着我国塑料材料产能和消费量的日益增长, 使得废弃塑料形 成的塑料垃圾产量越来越多, 造成严重的 “白色污染” 。同时目前在建筑。
8、工程中浇注混凝土 时所用的竹胶板、 木模板的损耗量高达 60% 70% 以上,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急待一种废 物利用、 减少污染、 节约资源的新型材料解决问题。本发明人于 2013 年 7 月 22 日申请了申 请号为 201310308067.7 的 废旧塑料与磷渣细粉制成的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 然而在废 旧塑料与磷渣共混过程中由于磷渣属极性无机物, 亲水性, 而废旧塑料属于非极性有机物, 亲油性, 两者在物理形状与化学结构上极不相同, 使两者间缺乏化学键力, 导致两相共混时 无机填料在上述有机物中分散不均匀, 两相相容性差, 从而影响到复合板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所要解。
9、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磷渣与废旧塑料为原料制成的复合 板及其生产方法, 不仅减少了磷渣和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可取代目前建筑工程 使用的竹胶合板和木模板, 以缓解竹材和木材等资源的不足和对资源的过度占用问题。另 一方面, 本发明利用偶联剂对磷渣表面进行改性, 将磷渣表面性质由亲水性改变成为亲油 性, 改性磷渣在有机相中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提供一种改性磷渣及其制备方法, 使其与废旧 塑料的共混相容性、 结合性的得到较大改善, 提高了复合板的性能。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改性磷 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用下述。
10、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后热压制成, 废旧聚丙烯塑料 20 50 份, 废旧聚乙烯塑料 20 40 份, 改性磷渣 30 60 份 ; 所述的改性磷渣, 由0.53wt%偶联剂与97%99.5wt%磷渣组成, 按下述步骤制作 : a、 取磷渣经破碎、 粉磨、 筛分后即得磷渣细粉 ; 所述磷渣细粉粒径 200m ; b、 按 0.5 3wt% 偶联剂、 97% 99.5wt% 磷渣细粉比例取偶联剂与磷渣细粉, 加入与 偶联剂相同重量的液体石蜡, 混合, 在 200C 温度下, 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改性磷 渣。 0005 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用下述重量配比的。
11、原 料混合热压制成, 说 明 书 CN 103351530 A 3 2/5 页 4 废旧聚丙烯塑料 25 40 份 , 废旧聚乙烯塑料 20 30 份, 改性磷渣 35 50 份。 0006 所述废旧聚丙烯塑料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遗弃的聚丙烯制品, 如医疗器具、 渔网、 编织袋、 一次性水杯、 聚丙烯管材与型材、 蓄电池壳。 0007 所述废旧聚乙烯塑料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遗弃的聚乙烯制品, 如农用薄膜、 玩具包装、 食品袋、 垃圾袋、 聚乙烯管材与型材。 0008 所述偶联剂为异丙基三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或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 0009 所述的磷渣是化工行业用磷矿石在高温电炉中提。
12、取黄磷后排放的工业废渣。 0010 所述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板的生产方法, 按下述步骤制作 : a、 将废旧聚丙烯塑料、 废旧聚乙烯塑料分类清洗后破碎至 15mm 以下, 与改性磷渣混合 均匀, 得 A 品。 0011 b、 将 A 品加热到 1800C 2200C 后, 通过模注或压延成型即得成品 ; 或将 A 品放入 模具中, 加热到 1800C 2200C 熔铸或压铸而得成品。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有 以下特点 : (1) 本发明首次采用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遗弃的废旧聚丙烯、 废旧聚乙烯塑料与化 工行业用磷矿石。
13、在高温电炉中提取黄磷后排放的工业废渣磷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适宜的制 备方法, 制成高强度复合板, 既减轻了废旧塑料与磷渣对环境的污染, 又为建筑工程增加了 新材料。 0013 (2) 本发明制出的复合板达到国家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建筑模板标准, 即 混凝土 模板用胶合板 国家标准 (GB/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 可替代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竹胶合板和木质建筑模板, 不仅可 “化害为利、 变 废为宝” , 大大加快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进程, 同时该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廉、 强度高、 耐 冲击、 重量轻、 易脱模等特点, 具有较。
14、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0014 (3) 本发明利用偶联剂对磷渣表面进行改性, 将磷渣表面性质由亲水性改变成为 亲油性, 改性磷渣在有机相中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使其与废旧塑料的共混相容性、 结合性的 得到较大改善, 提高了复合板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性磷渣与废旧塑料制成的复合 板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后。 0016 实施例 1 : 按下述步骤制作改性磷渣 : a、 取磷渣经破碎、 粉磨、 筛分后即得磷渣细粉 ; 所述磷渣细粉粒径 200m ; b、 取 0.5Kg 异丙基三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10。
15、0Kg 磷渣细粉与 0.5Kg 液体石蜡, 混 合, 在 200C 温度下, 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改性磷渣。 说 明 书 CN 103351530 A 4 3/5 页 5 0017 按下述步骤制作复合板 : a、 将200Kg废旧聚丙烯塑料、 200Kg废旧聚乙烯塑料分类清洗后破碎至15mm以下, 与改 性磷渣 300Kg 混合均匀, 得 A 品。 0018 b、 将 A 品加热到 1800C 2200C 后, 通过模注或压延成型即得成品 ; 或将 A 品放入 模具中, 加热到 1800C 2200C 熔铸或压铸而得成品。 0019 对成品进行理化分析, 技术要求按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16、国家标准 (GB/ 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执行, 其检测结果 如表 1 所示。 0020 表 1 复合板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 1 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成品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达到国家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建筑 模板标准, 即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国家标准 (GB/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 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 已实现本发明的目标。 0021 实施例 2 : 按下述步骤制作改性磷渣 : a、 取磷渣经破碎、 粉磨、 筛分后即得磷渣细粉 ; 所述磷渣细粉粒径 200m ; b、 取。
17、 1.5Kg 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 100Kg 磷渣细粉与 1.5Kg 液体石蜡, 混合, 在 200C 温度下, 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改性磷渣。 0022 按下述步骤制作复合板 : a、 将 300Kg 废旧聚丙烯塑料、 250Kg 废旧聚乙烯塑料分类清洗后破碎至 15mm 以下, 与 450Kg 改性磷渣混合均匀, 得 A 品。 0023 b、 将 A 品加热到 1800C 2200C 后, 通过模注或压延成型即得成品 ; 或将 A 品放入 模具中, 加热到 1800C 2200C 熔铸或压铸而得成品。 说 明 书 CN 103351530 A 5 4/5 页 6 0024 。
18、对成品进行理化分析, 技术要求按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国家标准 (GB/ 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执行, 其检测结果 如表 2 所示。 0025 表 2 复合板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 2 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成品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达到国家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建筑 模板标准, 即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国家标准 (GB/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 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 已实现本发明的目标。 0026 实施例 3 : 按下述步骤制作改性磷渣 : a、 取磷渣经破碎、 粉磨、 筛分后即得磷。
19、渣细粉 ; 所述磷渣细粉粒径 200m ; b、 取 3Kg 异丙基三油酸酰氧基钛酸酯、 100Kg 磷渣细粉与 3Kg 液体石蜡, 混合, 在 200C 温度下, 用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改性磷渣。 0027 按下述步骤制作复合板 : a、 将500Kg废旧聚丙烯塑料、 400Kg废旧聚乙烯塑料分类清洗后破碎至15mm以下, 与改 性磷渣 600Kg 混合均匀, 得 A 品。 0028 b、 将 A 品加热到 1800C 2200C 后, 通过模注或压延成型即得成品 ; 或将 A 品放入 模具中, 加热到 1800C 2200C 熔铸或压铸而得成品。 0029 对成品进行理化分析, 技术。
20、要求按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国家标准 (GB/ 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执行, 其检测结果 如表 3 所示。 0030 表 3 复合板性能检测结果 说 明 书 CN 103351530 A 6 5/5 页 7 从表 3 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成品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达到国家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建筑 模板标准, 即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国家标准 (GB/T17656-2008) 与 竹胶合板模板 建筑 工业行业标准 ( JC/T 156-2004) , 已实现本发明的目标。 0031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任 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 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35153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