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共聚酯树脂.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5330952
  • 上传时间:2019-01-0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523.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60906.2

    申请日:

    2013.06.26

    公开号:

    CN103333326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G 63/685登记生效日:2017011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州伊德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00112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工业园金霞路18号C区6号变更后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5号楼506房之二|||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8G 63/685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傅酉 付玉生变更后:段泽智|||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63/685申请日:20130626|||公开

    IPC分类号:

    C08G63/685; C08G63/78

    主分类号:

    C08G63/685

    申请人:

    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傅酉; 付玉生

    地址:

    300112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工业园金霞路18号C区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共聚酯树脂,其含有以下结构:-(L)x-(D)y-,其中L结构单元的结构式如下:D结构单元为聚酯结构单元,x为L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y为D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其中x大于0,小于等于0.1,x+y=1。所述共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可用于纺丝、电子等行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共聚酯树脂,其含有以下结构:‑(L)x‑(D)y‑,其中L结构单元的结构式如下:

    D结构单元为聚酯结构单元,x为L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y为D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其中x大于0,小于等于0.1,x+y=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结构单元是二元酸与二元醇的反应产物,可以是芳香族聚酯结构单元、脂肪族聚酯结构单元或半芳族聚酯结构单元。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对苯二甲酸与对苯二酚的反应产物;所述脂肪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丁二酸、己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的反应产物;所述半芳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的反应产物,或者是丁二酸、己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对苯二酚等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结构单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产物。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D结构单元与L结构单元可以无规或嵌段方式结合。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二元酸、二元醇、邻氨基萘酚、催化剂、消光剂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按常规的聚酯聚合工艺进行聚合,邻氨基萘酚与二元醇的摩尔数量之和,与二元酸的摩尔数相等,其中,邻氨基萘酚的结构式如下: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六氟钛酸钾、草酸钛钾、钛酸四正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为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说明书

    说明书共聚酯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酯树脂,尤其涉及一种耐热性优良的共聚酯树脂。
    背景技术:
    聚酯树脂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高分子化合物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成型工艺性好,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阻燃性和耐热性等,所以,它已成为当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尤其在纺丝、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聚酯树脂存在耐热性不足等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的发明人对普通聚酯树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发出一类全新的共聚酯树脂,其含有以下结构:‑(L)x‑(D)y‑,其中L结构单元的结构式如下:

    D结构单元为聚酯结构单元,x为L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y为D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例,其中x大于0,小于等于0.1,x+y=1。
    其中,聚酯结构单元是二元酸与二元醇的反应产物,可以是芳香族聚酯结构单元、脂肪族聚酯结构单元或半芳族聚酯结构单元。芳香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对苯二甲酸与对苯二酚的反应产物。脂肪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丁二酸、己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的反应产物。半芳族聚酯结构单元可以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丁二醇或己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的反应产物,或者是丁二酸、己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对苯二酚等芳香族羟基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D结构单元与L结构单元可以无规或嵌段方式结合。
    所述共聚酯树脂的熔点范围为300~360℃,粘度为1.2‑1.8。
    所述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二元酸、二元醇、邻氨基萘酚、催化剂、消光剂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按常规的聚酯聚合工艺进行聚合,邻氨基萘酚与二元醇的摩尔数量之和,与二元酸的摩尔数相等。其中,邻氨基萘酚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二氧化锗、六氟钛酸钾、草酸钛钾、钛酸四正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消光剂为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实验表明,在邻氨基萘酚的摩尔分数小于0.1时,该共聚反应可以在常规涤纶树脂的聚合反应装置中进行,聚合工艺条件也类似常规涤纶聚合的工艺条件。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人经过艰辛地研究,令人惊奇地发现在聚酯结构中引入了萘并噁唑结构,由于萘并噁唑结构为刚性棒状结构,力学性能优异,因此该共聚酯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
    同时,本发明在聚酯结构中引入的萘并噁唑结构为耐高温结构,由于萘并噁唑结构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因此该共聚酯的分解温度可达到360℃,大大超过普通涤纶的分解温度(300℃),可以承受较高的纺丝温度。
    另外,本发明整体制备工艺简单,可使用现有的聚酯生产用聚合设备,仅需做工艺上的调整,以及添置少量辅助设备,适于在现有聚酯纤维生产企业推广。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制备的是不含萘并噁唑结构的纯聚酯树脂(PET树脂)。
    将16.6公斤的对苯二甲酸(100摩尔,对苯二甲酸简写为PTA)、6.2公斤的乙二醇(100摩尔,乙二醇简写为EG)、8.3克催化剂三氧化二锑、83克消光剂二氧化钛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按常规的聚酯聚合工艺进行聚合,得到的PET树脂其特性粘度为0.73。
    关于普通聚酯的合成和纺丝工艺,以及所使用的聚合催化剂、消光剂等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和公开报道提及,本对比例中使用的是常规的聚合方法和纺丝工艺,得到的聚酯及其纤维的指标也符合常规的聚酯纤维指标。
    以下是一种含萘并噁唑结构的共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将16.6公斤的PTA(100摩尔)、6.138公斤的EG(99摩尔)、0.21公斤的邻氨基萘酚(1摩尔)、8.3克催化剂三氧化二锑、83克消光剂二氧化钛投入聚合反应釜中,按常规的聚酯聚合工艺进行聚合,得到的共聚酯其特性粘度为1.33,树脂的热分解温度为340℃。共聚酯中,如果以对苯二甲酸摩尔数为1来计算的话,萘并噁唑结构含量为0.01,而乙二醇的含量为0.99。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除了使用16.6公斤的PTA(100摩尔)、5.89公斤的EG(95摩尔)、1.05公斤的邻氨基萘酚(5摩尔)、8.3克催化剂六氟钛酸钾、83克消光剂氧化铝以外,制备共聚酯。
    得到的共聚酯其特性粘度为1.52,树脂的热分解温度为347℃。共聚酯中,如果以对苯二甲酸摩尔数为1来计算的话,萘并噁唑结构含量为0.05,而乙二醇的含量为0.95。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除了使用16.6公斤的PTA(100摩尔)、5.642公斤的EG(91摩尔)、1.89公斤的邻氨基萘酚(9摩尔)、8.3克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和醋酸锑的混合物(两者为1:1)、83克消光剂二氧化钛和氧化硅的混合物(两者为1:1)以外,制备共聚酯。
    得到的共聚酯其特性粘度为1.71,树脂的热分解温度为356℃。共聚酯中,如果以对苯二甲酸摩尔数为1来计算的话,萘并噁唑结构含量为0.09,而乙二醇的含量为0.91。
    上述说明仅是作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来提供的,其仅为示例,不应限定性地解释。本技术领域人员明白本发明的变形例也是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

    关 键  词:
    聚酯树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共聚酯树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3095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