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5323804
  • 上传时间:2019-01-0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0.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02462.2

    申请日:

    2011.12.06

    公开号:

    CN103141234A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30612|||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7/00; C12N1/12; C12N1/20; C12R1/89(2006.01)N; C12R1/07(2006.01)N; C12R1/085(2006.01)N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高洋

    发明人:

    高洋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4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型植物的育苗移在,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将植被种植于混以荒漠藻和芽孢杆菌的沙漠边缘地区,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因而与以往单一种植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保护了地中的,而且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由于种子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减少了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了甘草质量;将藻类和微生物联合使用,两者相互作用促进生长,因而,与以往生态修复技术相比,此种方法能更快速、持久的使荒漠土壤形成固沙结构;产生生态环境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荒漠藻和芽孢杆菌联合使用。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荒漠藻为采集土层深厚、地下水低的钙质土或砂质土壤表面结皮,研磨至过80目筛:将此培养样品于紫外灯下照射后,加无菌蒸馏水振荡,制得均一悬浮液,将之稀释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a上,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将藻种挑出后转接到固体培养基b上,直至获得纯化、无污染的荒漠藻种。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a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将硫酸镁0.8~2.0g、硝酸钾0.05~1.2g、柠檬酸0.02~0.05g和磷酸二氢钾0.004~0.008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补加蒸馏水到980ml;将硝酸钙2~4g用2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到上述溶液内;再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0.1~1ppm。
    如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b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在上述液体培养基a中加入1%的琼脂,加热溶化后,15磅压力下灭菌30min。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为胶冻样芽胞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以3~2∶1比例混合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型植物的育苗移栽,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修复地球的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状态。在这种背景下,生态修复这一学科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大。
    我国甘肃民勤冬寒夏热,多风沙、少降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蒸发量增大形成盐碱地,所以属于受损生态系统。有关受损生态的退化以及生态恢复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开展受损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也已有多年,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研究探索。
    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人们在一片空地上种上花草,这就是绿化,但不是生态恢复。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绿化最终不能达到自我维持能力。实际上受损生态系统没有人的帮助,很难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用该方法将适于荒漠种植的植物种植于混以荒漠藻和芽孢杆菌的沙漠边缘地区,将土壤土壤中原本不利吸收的营养元素,通过微生物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从而使得种植植被的同时起到防风固沙作用,不仅给种植农户带来经济利益的还具有生态修复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育苗移栽的生产技术、大田移栽、后续管理,其特征在于:
    一、从土壤结皮中分离和培养荒漠藻:
    采集土层深厚、地下水低的钙质土或砂质土壤表面结皮,除去其中的植物碎片等杂物后,研磨至过80目筛:将此培养样品于紫外灯下照射后,加无菌蒸馏水振荡,制得均一悬浮液,将之稀释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a上,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将藻种挑出后转接到固体培养基b上,直至获得纯化、无污染的荒漠藻种;
    将此纯化的荒漠藻种接入含有液体培养基a的三角瓶中,光照培养并间隙摇动烧瓶,得到的荒漠藻通过离心或过滤收集,收集藻片,粉碎,获得荒漠藻干粉;
    所述液体培养基a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将硫酸镁0.8~2.0g、硝酸钾0.05~1.2g、柠檬酸0.02~0.05g和磷酸二氢钾0.004~0.008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补加蒸馏水到980ml;将硝酸钙2~4g用2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到上述溶液内;再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0.1~1ppm;
    所述固体培养基b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在上述液体培养基a中加入1%的琼脂,加热溶化后,15磅压力下灭菌30min;
    二、芽孢杆菌的选择和培养芽孢杆菌:
    胶冻样芽胞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以3~2∶1比例混合接种于液体培养基c上,按常规方法经过大规模连续发酵液体培养后,离心,倾去上清液,下层的菌体沉淀物冷冻干燥后得到冻干粉,于冰箱保存备用;
    所述的液体培养基c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每升水中加入80~100g马铃薯汁,5g氯化钠,pH 7.0~7.5;
    三、生产技术:
    将步骤一从结皮中分离和培养的荒漠藻干粉和步骤二培养的芽孢杆菌干粉按2~3∶2的质量比混匀,形成固沙剂,并按2.0~4.0g/m2的接种量接种于荒漠流沙中;同时喷洒液体营养调理剂0.1~1g/m2,并用地膜覆盖;
    所述的液体营养调理剂包括液体培养基a、保水剂以5∶1混合;
    四、大田移栽:
    起苗:苗在1cm以内用于移栽;移栽:边起苗,边移栽,沟深25cm以上,每10cm一棵苗,把苗株以40°摆放在犁沟一侧,下次开沟时便将上一沟用土盖住,行距保持在20cm左右,亩保苗达到2.5万株左右。
    本发明所述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将荒漠土壤结皮中广泛存在的荒漠藻与芽孢杆菌联合使用,胶冻样芽胞杆菌为解磷微生物肥料;蜡质芽孢杆菌芽孢杆菌为硅酸盐细菌肥料;具有粘性荚膜,在生长中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这些具有粘性附属物的菌体和粘性质液通过与藻类物质的交连结合从而构成了结皮的基础;而且民勤地区土壤多含磷、硅元素;施用以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硅元素,使其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素供应较充分的微区,为改善作物磷供应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此类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效果,应用前景看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生长环境
    生产环境位于甘肃省民勤县境内。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民勤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多风沙、少雨水、冬冷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土地多为沙质土壤。
    二、种植方法
    1.从土壤结皮中分离和培养荒漠藻:
    采集土层深厚、地下水低的钙质土或砂质土壤表面结皮,除去其中的植物碎片等杂物后,研磨至过80目筛:将此培养样品于紫外灯下照射后,加无菌蒸馏水振荡,制得均一悬浮液,将之稀释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a上,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将藻种挑出后转接到固体培养基b上,直至获得纯化、无污染的荒漠藻种;
    将此纯化的荒漠藻种接入含有液体培养基a的三角瓶中,光照培养并间隙摇动烧瓶,得到的荒漠藻通过离心或过滤收集,收集藻片,粉碎,获得荒漠藻干粉;
    所述液体培养基a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将硫酸镁0.8g、硝酸钾0.05g、柠檬酸0.02g和磷酸二氢钾0.004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补加蒸馏水到980ml;将硝酸钙3g用2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到上述溶液内;再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0.1ppm;
    固体培养基b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在上述液体培养基a中加入1%的琼脂,加热溶化后,15磅压力下灭菌30min;
    2.芽孢杆菌的选择和培养芽孢杆菌:
    胶冻样芽胞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以2∶1比例混合接种于液体培养基c上,按常规方法经过大规模连续发酵液体培养后,离心,倾去上清液,下层的菌体沉淀物冷冻干燥后得到冻干粉,于冰箱保存备用;
    所述的液体培养基c为按下述重量比配制而成:每升水中加入95g马铃薯汁,5g氯化钠,pH 7.0;
    3.生产技术:
    将步骤一从结皮中分离和培养的荒漠藻干粉和步骤二培养的芽孢杆菌干粉按3∶2的质量比混匀,形成固沙剂,并按2.0g/m2的接种量接种于荒漠流沙中;同时喷洒液体营养调理剂0.1g/m2,并用地膜覆盖;
    所述的液体营养调理剂包括液体培养基a、保水剂以5∶1混合;
    4.大田移栽:
    起苗:苗在1cm以内用于移栽;移栽:边起苗,边移栽,沟深25cm以上,每10cm一棵苗,把苗株以40°摆放在犁沟一侧,下次开沟时便将上一沟用土盖住,行距保持在20cm左右,亩保苗达到2.5万株左右。

    关 键  词:
    一种 生态 修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238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