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5298612
  • 上传时间:2019-01-02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1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28160.5

    申请日:

    2015.09.28

    公开号:

    CN106554449A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210/16申请日:20150928|||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10/16; C08F2/34; C08K3/32; C08K5/053; C08L23/08; B29C47/06; B29C55/14

    主分类号:

    C08F210/16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白弈青; 高达利; 邹浩; 张师军; 初立秋; 权慧; 徐凯; 邵静波; 徐萌; 吕芸; 侴白舸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王崇;李婉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含有组分A、组分B、组分C以及阻燃剂;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5g/10min,密度ρA为0.880-0.936g/cm3;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3.6-14.9g/10min,密度ρB为0.910-0.930g/cm3;组分C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5-150g/10min,密度ρC为0.880-0.930g/cm3。将该聚乙烯组合物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乙烯薄膜时,拉伸倍率大、成膜速率高,成膜性非常好,并且得到的聚乙烯薄膜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含有组分A、
    组分B、组分C以及阻燃剂;所述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
    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
    0.01-3.5g/10min,密度ρA为0.880-0.936g/cm3;所述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
    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
    MIB为3.6-14.9g/10min,密度ρB为0.910-0.930g/cm3;所述组分C为乙烯/α
    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
    指数MIC为15-150g/10min,密度ρC为0.880-0.930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以所述组分A、组分B
    和组分C的总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阻燃剂的含量为0.5-2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在温度为
    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g/10min,所述组分B在温
    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4-10g/10min,所述组分C
    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5-100g/10min;优选
    地,所述组分A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
    0.01-2g/10min,所述组分B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
    MIB为4-5g/10min,所述组分C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
    数MIC为20-6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
    为0.910-0.930g/cm3,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3-0.928g/cm3,所述组分C
    的密度ρC为0.905-0.928g/cm3;优选地,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为
    0.915-0.926g/cm3,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3-0.924g/cm3,所述组分C的
    密度ρC为0.910-0.926g/c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
    组份A、组份B和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之间的关系满足-0.04≤ρA-ρB
    ≤0.02,且-0.04≤ρA-ρC≤0.0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在所述
    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25-90重量份,所述组分B
    的质量份数WB为0.1-10重量份,所述组分C的质量份数WC为10-75重量
    份;优选地,在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30-80
    重量份,所述组分B的质量份数WB为0.5-8重量份,所述组分C的质量份
    数WC为20-7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
    数WA和组分C的质量份数WC与组分A的熔融指数MIA的关系满足4.6×
    lgMIA+10.4≥WA/WC≥0.18×lgMIA+0.7,优选满足1.8×lgMIA+4.7≥WA/WC
    ≥0.22×lgMIA+0.9。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
    乙烯组合物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0.1-20g/10min,
    优选为0.5-10g/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
    分A和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Mw/Mn≤8.0,且所述组分C的分子量
    分布指数满足Mw/Mn≤4.5;优选地,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数
    满足3.5≤Mw/Mn≤6.0,且所述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2.0≤
    Mw/Mn≤4.2;优选地,所述组分A和组分B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得
    到,且所述组分C采用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阻
    燃剂为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水合物、磷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锑系阻燃剂
    和膨胀型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其中,所述聚
    乙烯组合物中还含有偶联剂;优选地,以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
    总含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偶联剂的含量为1-1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
    偶联剂为钛酸酯类偶联剂。
    12.一种阻燃薄膜,所述阻燃薄膜至少包括一层由权利要求1-11中任
    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燃薄膜,其中,所述阻燃薄膜具有上表
    层、芯层和下表层的复合结构,且至少所述芯层为由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形成
    的聚乙烯层;优选地,当所述阻燃薄膜具有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的复合结
    构时,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各自独立地为所述阻燃薄膜厚度的1-25%。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燃薄膜,其中,所述阻燃薄膜为由平膜
    双向拉伸法制备得到双向拉伸薄膜;优选地,在采用平膜双向拉伸法制备所
    述双向拉伸薄膜的过程中,纵向拉伸倍率≥4倍,横向拉伸倍率≥5倍;在
    采用平膜双向拉伸法制备所述双向拉伸薄膜的过程中,横向拉伸速率≥
    50%/s。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阻燃薄膜,其中,所述阻燃
    薄膜的厚度为10-200μm,优选为10-100μm。

    说明书

    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ethylene,BOPE)薄膜是具有
    特殊分子结构的聚乙烯(PE)树脂经双向拉伸工艺成型的薄膜材料。在BOPE
    薄膜的成型加工过程中,薄膜经拉伸处理后,PE大分子链和结晶结构发生
    高度取向,从而显著提高了薄膜的拉伸强度,降低了拉伸断裂伸长率,并使
    得薄膜的雾度更低、光泽度更高且透明性更好。此外,与现有技术的挤出吹
    塑工艺和挤出流延工艺制备的聚乙烯薄膜制品相比,BOPE薄膜具有力学强
    度高、抗穿刺和抗冲击性能好、光学性能优良、节能环保性等优势。因此,
    BOPE薄膜可被广泛用于包装袋、重包装袋、真空热封膜、低温包装膜、复
    合膜、医药卫生用品、农用膜等方面。

    目前采用的塑料薄膜的双向拉伸加工方法有平膜拉伸法和管泡拉伸法。
    平膜拉伸法已经应用在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等薄膜材料的加工中,工艺较为成熟。与管泡拉伸法相比,平膜拉
    伸法的拉伸倍率大(横向拉伸倍率可达10倍以上)、成型速度快(最高收卷
    速度可达数百米/分钟)、生产效率高,并且得到的薄膜的力学强度、光学性
    能和厚度均匀性均更佳,但是薄膜成型受工艺条件波动影响显著,薄膜拉伸
    加工难度大,对于薄膜原料有着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双向拉伸聚乙烯原料基
    本均只适用于管泡拉伸法制备BOPE薄膜,而将现有的这些聚乙烯原料采用
    平膜拉伸法制备BOPE薄膜时,存在成膜性差(拉伸速度和拉伸倍率很低)、
    膜容易出现破裂的缺陷,即,基本不适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薄膜。

    此外,聚乙烯的耐燃性能差,氧指数低,仅为17.4%,属于易燃材料,
    在燃烧时热释放速率大,热值高,极易传播火焰,引起火灾,这些极大地限
    制了聚乙烯薄膜制品在电器、化工、机械、军品等行业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将现有的聚乙烯原料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
    乙烯薄膜时存在成膜性差、膜容易破裂,即不适用于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薄
    膜,且得到的聚乙烯薄膜的阻燃性能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聚乙烯组
    合物及由该聚乙烯组合物制成的阻燃薄膜。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含有组分A、组分B、组分C以及
    阻燃剂;所述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
    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5g/10min,密度ρA为
    0.880-0.936g/cm3;所述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
    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3.6-14.9g/10min,密度
    ρB为0.910-0.930g/cm3;所述组分C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5-150g/10min,密
    度ρC为0.880-0.930g/cm3。

    本发明提供的阻燃薄膜至少包括一层由上述聚乙烯组合物形成的聚乙
    烯层。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将上述具有特定熔融指数和密度
    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以及阻燃剂配合使用而得到的聚乙烯组合物采
    用平膜拉伸法制备聚乙烯薄膜时,具有拉伸倍率大、成膜速率高的优点,能
    够满足平膜拉伸法对聚乙烯原料的较高要求,并且由其制得的聚乙烯薄膜还
    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在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组分A的质
    量份数WA为25-90重量份,组分B的质量份数WB为0.1-10重量份,组分
    C的质量份数WC为10-75重量份时,和/或当所述组分A和组分C的分子量
    分布指数满足Mw/Mn≤8.0且所述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Mw/Mn≤4.5
    时,和/或当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组份A、组份B和组份C的密度ρA、ρB和
    ρC之间的关系满足-0.04≤ρA-ρB≤0.02且-0.04≤ρA-ρC≤0.02时,该聚乙烯组
    合物在具有较好成膜性和阻燃性的基础上,由该聚乙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薄
    膜还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强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为用于制备聚乙烯组合物的多反应器并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反应器;2-第二反应器;3-第三反应器;4-固/液(气)分离器;
    5-均化料仓;6-熔融造粒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含有组分A、组分B、组分C以及阻燃剂;
    所述组分A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在温度为190℃、载
    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5g/10min,密度ρA为
    0.880-0.936g/cm3;所述组分B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
    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3.6-14.9g/10min,密度
    ρB为0.910-0.930g/cm3;所述组分C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其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5-150g/10min,密
    度ρC为0.880-0.930g/cm3。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分A在温度为190℃、
    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0.01-3g/10min,所述组分B在温度为
    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B为4-10g/10min,所述组分C在温
    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C为15-100g/10min。更优选地,
    所述组分A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MIA为
    0.01-2g/10min,所述组分B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
    MIB为4-5g/10min,所述组分C在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
    数MIC为20-60g/10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熔融指数均按照GB/T3682-200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
    定,其中,测试条件包括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为
    0.910-0.930g/cm3,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3-0.928g/cm3,所述组分C的
    密度ρC为0.905-0.928g/cm3。更优选地,所述组分A的密度ρA为
    0.915-0.926g/cm3,所述组分B的密度ρB为0.913-0.924g/cm3,所述组分C的
    密度ρC为0.910-0.926g/cm3。特别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组份A、组
    份B和组份C的密度ρA、ρB和ρC之间的关系满足-0.04≤ρA-ρB≤0.02,且-0.04
    ≤ρA-ρC≤0.02,这样能够使得到的聚乙烯组合物在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阻燃
    性的基础上,由该聚乙烯组合物制得的薄膜还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强度。

    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均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其中,线性结构是指分子链中仅含有短支链结构,而不含有长支链结构
    和交联结构,其由聚合单体和聚合工艺条件所决定,具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公知,在此不作赘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为了使得到的聚乙烯组合物在具有良
    好成膜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优选地,在
    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25-90重量份,所述组
    分B的质量份数WB为0.1-10重量份,所述组分C的质量份数WC为10-75
    重量份;更优选地,在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
    30-80重量份,所述组分B的质量份数WB为0.5-8重量份,所述组分C的质
    量份数WC为20-70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分A的质量份数WA和组分
    C的质量份数WC与组分A的熔融指数MIA的关系优选满足4.6×lgMIA+10.4
    ≥WA/WC≥0.18×lgMIA+0.7,更优选满足1.8×lgMIA+4.7≥WA/WC≥0.22×
    lgMIA+0.9,这样能够使得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在平膜法薄膜双向拉伸加工中具
    有更大的拉伸倍率和更高的拉伸速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特别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在温
    度为190℃、载荷为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0.1-20g/10min,最优选为
    0.5-10g/10min。在将具有上述特定熔融指数和密度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
    C以及阻燃剂配合使用的基础上,将所述聚乙烯组合物整体的熔融指数控制
    在该优选范围内,能够使得到的聚乙烯组合物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成膜性、
    阻燃性和拉伸强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分
    子量分布指数满足Mw/Mn≤8.0,且所述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
    Mw/Mn≤4.5;更优选地,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3.5≤
    Mw/Mn≤6.0,且所述组分C的分子量分布指数满足2.0≤Mw/Mn≤4.2。具体
    地,为了获得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
    和组分B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得到,且所述组分C采用茂金属催化
    剂聚合得到。其中,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种类可以为
    本领域的常规选择,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通常由镁/钛化合物和有机铝化
    合物以及任选的给电子体组成,所述茂金属催化剂通常由茂金属化合物和有
    机铝化合物以及任选的给电子体组成,具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不
    作赘述。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将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聚合得到的具有上述熔融指数和密度的组分A和组分B以及采用茂金属催
    化剂聚合得到的具有上述熔融指数和密度的组分C与阻燃剂配合使用,得到
    的薄膜在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基础上,由该聚乙烯组合物制成的
    薄膜还具有力学性能优异的优点。

    本发明对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中α烯烃共聚单体的含量没有
    特别地限定,例如,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中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
    尔含量可以各自独立地为0.2-15mol%,优选为1.5-10mol%。在本发明中,α
    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是指由α烯烃聚合形成的结构单元的摩尔量占总单
    体结构单元的摩尔量的比例。此外,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中的α
    烯烃各自独立地为C3-C20烯烃中的至少一种。从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发,所
    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中的α烯烃优选为丙烯、1-丁烯、2-丁烯、3-甲
    基-1-丁烯、4-甲基-1-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
    甲基-1-戊烯、3,4-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1-己烯、4-甲基-1-己
    烯、5-甲基-1-己烯、1-庚烯、2-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
    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和1-二十(碳)烯中的至少一种,更优
    选为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对所述阻燃剂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地,所述阻燃剂选自
    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水合物、磷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锑系阻燃剂和膨胀
    型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水合物可以为铝、
    镁、硼、锌的氢氧化物以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至少一种。所述磷系阻燃
    剂可以为红磷、磷酸盐、聚磷酸盐和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硼系阻燃剂
    可以为硼酸、硼酸铵和硼酸锌的至少一种。所述锑系阻燃剂可以为三氧化二
    锑、五氧化二锑和锑酸钠的至少一种。所述膨胀型阻燃剂可以为磷酸、硫酸、
    硼酸、磷酸铵盐、硼酸盐、磷酸酯、季戊四醇及其二聚物、三聚物、丁四醇、
    环己六醇、山梨醇、葡萄糖、麦芽糖、淀粉、间苯二酚、聚磷酸铵、双氰胺、
    三聚氰胺、尿素、密胺、甘氨酸、可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的至少一种。此外,
    以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阻燃剂的
    含量可以为0.5-200重量份,优选为2-15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聚乙烯组合物还含有偶
    联剂,这样能够改善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与阻燃剂之间的相容性,
    从而使得到的聚乙烯组合物具有更好的成膜性和阻燃性。所述偶联剂的种类
    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所述偶联剂可以选自钛酸酯类偶联剂,具
    体可以为单烷氧基型钛酸酯、单烷基焦磷酸酯型钛酸酯、配位型钛酸酯、螯
    合型钛酸酯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钛酸四丁酯和/或钛酸四异丙酯。此外,
    以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偶联剂的
    含量可以为1-10重量份,优选为2-6重量份。

    此外,所述聚乙烯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任何现有的各种在聚乙烯树脂、
    聚乙烯薄膜中通常使用的其他助剂,且所述其他助剂基本不会对本发明提供
    的聚乙烯组合物的拉伸成膜性、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所述
    其他助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剂、爽滑剂、防粘剂等中的至少一种。此外,
    所述其他助剂的用量均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
    知悉,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可以按照现有的各种方法制备得到,例如,先分别制
    备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然后将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与阻燃
    剂以及选择性含有的偶联剂和其他助剂按照配比在机械混合设备中进行机
    械混合,然后加入熔融共混设备中进行熔融共混。其中,所述机械混合设备
    例如可以为高速搅拌机、捏合机等。所述熔融共混设备例如可以为双螺杆挤
    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开炼机、密炼机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在如图1所示的多
    反应器并联装置中制备得到,所述多反应器并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器1、第
    二反应器2、第三反应器3、固/液(气)分离器4、均化料仓5和熔融造粒
    系统6,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器1、第二反应器2和第三反应器3并联连接,
    所述固/液(气)分离器4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与第一反应器1、第二反应器
    2和第三反应器3连通,由第一反应器1制备的组分A、由第二反应器2制
    备的组分B以及由第三反应器3制备的组分C分别在不同的在固/液(气)
    分离器4中进行相分离,然后将经相分离后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按
    比例输送至均化料仓5中并与阻燃剂以及任选的偶联剂和其他添加剂一起混
    合均匀,之后送入熔融造粒系统6中进行挤出造粒。其中,各反应器中的聚
    合可以是间歇聚合,也可以是连续聚合。当采用多反应器并联聚合时,下文
    中的WA、WB和WC为各组分在相应反应器中的单位时间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阻燃薄膜至少包括一层由上述聚乙烯组合物形成的聚乙
    烯层。

    所述阻燃薄膜可以具有单层结构,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当所述阻燃薄
    膜为多层结构时,至少芯层(通常为厚度最大的层)为由所述聚乙烯组合物
    形成的聚乙烯层。例如,所述阻燃薄膜可以具有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的复
    合结构,且至少所述芯层为由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层。通常来说,
    所述阻燃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0-200μm,优选为10-100μm。此外,当所述阻
    燃薄膜具有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的复合结构时,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
    度各自独立地为所述阻燃薄膜厚度的1-25%。

    此外,所述阻燃薄膜可以为单向拉伸薄膜,也可以为双向拉伸薄膜,优
    选为双向拉伸薄膜,更优选为由平膜双向拉伸法制备得到的双向拉伸薄膜。

    采用平膜双向拉伸法制备双向拉伸薄膜的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
    具体地,先将上述聚乙烯组合物加入到流延设备中进行挤出流延铸片,然后
    将得到的铸片在薄膜双向拉伸设备中进行拉伸成型。在挤出流延的过程中,
    铸片模头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的膜的结构进行选择,例如,当需要获得具有单
    层结构的薄膜时,可以采用单层模头;当需要获得具有多层结构的薄膜(具
    有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三层结构的薄膜)时,可以采用多层结构复合模头,
    并且所述多层结构复合模头中至少一层(芯层)与装有上述聚乙烯组合物的
    挤出机料斗连通,这样能够使得到的薄膜中的至少一层(芯层)为由上述聚
    乙烯组合物形成的聚乙烯层。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温度可以为160-260℃,
    流延急冷辊的温度可以为15-85℃。此外,所述双向拉伸可以采用同步法拉
    伸工艺(即同时进行薄膜纵向(MD)和横向(TD)拉伸),也可以采用分
    步法拉伸工艺(即先进行薄膜纵向拉伸,再进行薄膜横向拉伸)。所述同步
    法拉伸的具体工艺为:所述铸片经充分预热后,同时进行纵向和横向方向拉
    伸,其中,预热温度可以为75-165℃,拉伸温度可以为75-160℃,纵向(MD)
    拉伸倍率≥4倍,横向(TD)拉伸倍率≥5倍,横向拉伸速率≥50%/s。所
    述分步法拉伸的具体工艺为:所述铸片经充分预热后,先进行纵向拉伸,之
    后进行横向拉伸,其中,预热温度可以为65-158℃,拉伸温度可以为65-155
    ℃,纵向(MD)拉伸倍率≥4倍,横向(TD)拉伸倍率≥5倍,横向拉伸
    速率≥50%/s。此外,薄膜拉伸成型后可以不进行定形处理,也可以进行退
    火定形处理。当进行退火定形处理时,薄膜定形处理温度可以为80-165℃。
    最后,薄膜还可以进行表面电晕处理、裁边和收卷处理,最终得到本发明所
    述的阻燃薄膜。

    本发明提供的阻燃薄膜具有较好的成膜性,拉伸倍率大、拉伸速率高,
    并且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在采用平膜拉伸法制备所述双向拉伸薄膜的过
    程中,如上所述,所述阻燃薄膜的纵向(MD)拉伸倍率≥4倍,横向(TD)
    拉伸倍率≥5倍。拉伸倍率越大,则阻燃薄膜的力学强度越高。所述阻燃薄
    膜的横向(TD)拉伸速率≥50%/s,优选为60-100%/s,这样能够保证工业
    化连续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薄膜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好的阻燃性能。所述双向拉
    伸薄膜性能可满足:纵向(MD)拉伸强度≥50MPa,优选为≥55MPa;横
    向(TD)拉伸强度≥55MPa,优选为≥60MPa;拉伸断裂伸长率≤350%,
    优选为≤300%;氧指数≥20%,优选为≥22%。在本发明中,所述纵向拉伸
    强度和横向拉伸强度以及拉伸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1040.3-2006中规定的
    方法进行测定。所述氧指数按照GB/T 2406-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阻燃薄膜的厚度可以为10-200μm,优选为
    10-100μm。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薄膜双向拉伸设备购自德国Brückner公司,型号为Karo IV。

    所述聚乙烯组合物和薄膜性能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试:

    (1)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采用英国Polymer Laboratories公司
    的PL-GPC 22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结合IR5型红外检测器进行测定,色谱柱
    为3根串联Plgel 10μm MIXED-B柱,溶剂及流动相为1,2,4-三氯苯,柱温为
    150℃,流速为1.0mL/min,采用PL公司的EasiCal PS-1窄分布聚苯乙烯标
    样进行普适标定;

    (2)熔融指数(MI):按照GB/T 3682-200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其中,测试温度为190℃,载荷为2.16kg;

    (3)密度:按照GB/T 1033.2-2010中规定的方法并采用密度梯度柱法
    进行测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1)聚乙烯组合物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组分C和阻燃剂组成,
    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均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其中,组分A和组分B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得到(所述齐格勒-纳塔
    催化剂体系为由CN101838351A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
    系,下同),组分C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得到(所述茂金属催化剂体系为
    由CN102453124A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下同)。具体
    步骤如下:

    将乙烯、α烯烃、氢气和氮气(乙烯、α烯烃、氢气和氮气均为聚合级,
    经脱除水、氧后使用,下同)加入到流化床气相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催化剂
    体系,之后在温度为84-88℃、压力为1.8-2.0MPa的条件下聚合,分别得到
    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熔融指数的
    控制通过调节氢气的加入量而实现,密度的控制通过调节α烯烃的种类和加
    入量而实现。制备组分A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己烯,制备组分B的过
    程中所用α烯烃为1-己烯,制备组分C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丁烯。

    经检测,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性能如下:

    组分A的熔融指数MIA=2.0g/10min,密度ρA=0.913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6.4,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8.9mol%;

    组分B的熔融指数MIB=4.0g/10min,密度ρB=0.913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5.7,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8.9mol%;

    组分C的熔融指数MIC=15g/10min,密度ρC=0.905g/cm3,分子量分布指
    数Mw/Mn=3.5,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9.1mol%。

    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铵(APP,购自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下同)
    和季戊四醇(PER,购自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下同)。

    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比进行称重并混合,其中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80
    重量份,组分B的质量份数WB为10重量份,组分C的质量份数WC为20
    重量份,WA/WC=4(满足4.6×lgMIA+10.4≥WA/WC≥0.18×lgMIA+0.7,也
    满足1.8×lgMIA+4.7≥WA/WC≥0.22×lgMIA+0.9),且以所述组分A、组分B
    和组分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聚磷酸铵的用量为20重量份,季戊四
    醇的用量为10重量份。之后将混合物加入到高速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再将
    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器中,物料经由
    喂料器进入双螺杆中,加工过程中螺杆的温度保持在160-210℃之间,经螺
    杆熔融混合均匀、挤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组合物粒料,经检测其熔
    融指数MI=2.4g/10min。

    (2)阻燃薄膜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1)制得的聚乙烯组合物粒料进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
    Labtech公司的型号为LCR400的多层挤出流延机的芯层挤出机以及上、下
    表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流延铸片,其中,所述上、下表层挤出机中还
    需加入无机防粘剂(纳米二氧化硅,购自上海西盟化工有限公司QS-L150,
    下同),并且上、下表层挤出机中加入的防粘剂与聚乙烯组合物粒料的重量
    比均为0.005:1,在流延铸片过程中,将流延急冷辊温度设定为25℃,制成
    聚乙烯厚铸片,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

    将上述聚乙烯厚铸片放入到薄膜双向拉伸设备的拉伸夹具中,采用先纵
    向(MD)拉伸后横向(TD)拉伸的双向分步拉伸工艺成型,各步工艺条件
    如下:MD预热温度为105℃,MD拉伸温度为110℃,MD拉伸倍率为4倍;
    TD预热温度为105℃,TD拉伸温度为115℃,TD拉伸倍率为5倍,薄膜
    TD拉伸速率为60%/s;薄膜定形温度为120℃,得到平均厚度为25μm的薄
    膜,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本实施例的聚乙烯组合
    物,且上表层和下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均为0.5μ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1)聚乙烯组合物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由组分A、组分B、组分C和阻燃剂组成,
    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均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其中,组分A和组分B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得到,组分C采用茂金
    属催化剂制备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将乙烯、α烯烃、氢气和氮气加入到流化床气相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催
    化剂体系,之后在温度为84-88℃、压力为1.8-2.0MPa的条件下聚合,分别
    得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其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熔融指
    数的控制通过调节氢气的加入量而实现,密度的控制通过调节α烯烃的种类
    和加入量而实现。制备组分A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丁烯,制备组分B
    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丁烯,制备组分C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己烯。

    经检测,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性能如下:

    组分A的熔融指数MIA=0.01g/10min,密度ρA=0.930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5.5,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2.1mol%;

    组分B的熔融指数MIB=10.0g/10min,密度ρB=0.930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4.8,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2.8mol%;

    组分C的熔融指数MIC=60g/10min,密度ρC=0.922g/cm3,分子量分布指
    数Mw/Mn=2.9,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3.8mol%。

    所述阻燃剂为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

    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比进行称重并混合,其中组分A的质量份数WA为55
    重量份,组分B的质量份数WB为5重量份,组分C的质量份数WC为55
    重量份,WA/WC=1(满足4.6×lgMIA+10.4≥WA/WC≥0.18×lgMIA+0.7,也
    满足1.8×lgMIA+4.7≥WA/WC≥0.22×lgMIA+0.9),且以所述组分A、组分B
    和组分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聚磷酸铵的用量为20重量份,季戊四
    醇的用量为10重量份。之后将混合物加入到高速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再将
    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到W&P公司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器中,物料经由
    喂料器进入双螺杆中,加工过程中螺杆的温度保持在180-240℃之间,经螺
    杆熔融混合均匀、挤出、造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组合物粒料,经检测其熔
    融指数MI=0.9g/10min。

    (2)阻燃薄膜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1)制得的聚乙烯组合物粒料进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
    Labtech公司的型号为LCR400的多层挤出流延机的芯层挤出机以及上、下
    表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流延铸片,其中,所述上、下表层挤出机中还
    需加入无机防粘剂,并且上、下表层挤出机中加入的防粘剂与聚乙烯组合物
    粒料的重量比均为0.005:1,在流延铸片过程中,将流延急冷辊温度设定为
    85℃,制成聚乙烯厚铸片,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

    将上述聚乙烯厚铸片放入到薄膜双向拉伸设备的拉伸夹具中,采用先纵
    向(MD)拉伸后横向(TD)拉伸的双向分步拉伸工艺成型,各步工艺条件
    如下:MD预热温度为130℃,MD拉伸温度为126℃,MD拉伸倍率为4倍;
    TD预热温度为130℃,TD拉伸温度为128℃,TD拉伸倍率为6倍,薄膜
    TD拉伸速率为100%/s;薄膜定形温度为130℃,得到平均厚度为25μm的
    薄膜,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本实施例的聚乙烯组
    合物,且上表层和下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均为1μ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1)聚乙烯组合物的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用图1所示的多反应器并联装置聚合得
    到,其中第一反应器1聚合制备组分A、第二反应器2聚合制备组分B、第
    三反应器3聚合制备组分C,这三种组分均为乙烯/α烯烃共聚的线性低密度
    聚乙烯(LLDPE),其中,组分A和组分B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得
    到,组分C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将α烯烃、正己烷和氢气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并将聚合反应器加热到
    预设的聚合温度,之后将乙烯单体和催化剂体系同时加入到聚合反应器中,
    其中组分A和组分B在温度为240℃、压力为14.8MPa的条件下聚合得到;
    组分C在温度为140℃、压力为2.5MPa的条件下聚合得到。其中,组分A、
    组分B和组分C的熔融指数的控制通过调节氢气的加入量而实现,密度的
    控制通过调节α烯烃的种类和加入量而实现。制备组分A的过程中所用α
    烯烃为1-辛烯,制备组分B的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丁烯,制备组分C的
    过程中所用α烯烃为1-丁烯。

    在制备过程中将第一反应器1中组分A的单位时间产量WA、第二反应
    器2中组分B的单位时间产量WB与第三反应器3中组分C的单位时间产量
    WC的重量比维持在WA:WB:WC=75:2:35,其中WA/WC=2.1(满足4.6
    ×lgMIA+10.4≥WA/WC≥0.18×lgMIA+0.7,也满足1.8×lgMIA+4.7≥WA/WC
    ≥0.22×lgMIA+0.9)。

    经检测,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性能如下:

    组分A的熔融指数MIA=0.1g/10min,密度ρA=0.920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5.8,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2.5mol%;

    组分B的熔融指数MIB=12.0g/10min,密度ρB=0.920g/cm3,分子量分布
    指数Mw/Mn=4.5,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5.3mol%;

    组分C的熔融指数MIC=25g/10min,密度ρC=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
    数Mw/Mn=3.2,α烯烃共聚单体的摩尔含量=5.1mol%。

    将上述制得的各组分按单位时间产量比例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固/液(气)
    分离器4中进行相分离并进而输送到带有搅拌的均化料仓5中,然后按配比
    加入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进行混合均化。其中,以上述组分A、组分
    B和组分C的质量之和为100重量份计,聚磷酸铵的用量为20重量份,季
    戊四醇的用量为10重量份。之后将经均化料仓5均化的混合物加入到W&P
    公司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器中,物料经由喂料器进入双螺杆中,加工
    过程中螺杆的温度保持在170-230℃之间,经螺杆熔融混合均匀、挤出、造
    粒并烘干,得到聚乙烯组合物粒料,经检测其熔融指数MI=0.6g/10min。

    (2)阻燃薄膜的制备:

    将上述步骤(1)制得的聚乙烯组合物粒料进行干燥,之后加入到瑞典
    Labtech公司的型号为LCR400的多层挤出流延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并流延铸
    片,在流延铸片过程中,将流延急冷辊温度设定为35℃,制成聚乙烯厚铸片,
    该铸片为单层结构。

    将上述聚乙烯厚铸片放入到薄膜双向拉伸设备的拉伸夹具中,采用先纵
    向(MD)拉伸后横向(TD)拉伸的双向分步拉伸工艺成型,各步工艺条件
    如下:MD预热温度为116℃,MD拉伸温度为118℃,MD拉伸倍率为4倍;
    TD预热温度为120℃,TD拉伸温度为120℃,TD拉伸倍率为5倍,薄膜
    TD拉伸速率为100%/s;薄膜定形温度为122℃,得到平均厚度为25μm的
    单层薄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不同的是,所用
    的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用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替代,且以组分A、组
    分B和组分C的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氢氧化镁的用量为50重量份,氢
    氧化铝的用量为50重量份,得到平均厚度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层、
    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本实施例的聚乙烯组合物,且上表层和下
    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均为0.5μ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不同的是,所述
    组分A的用量WA为80重量份,组分B的用量WB为1重量份,组分C的
    用量WC为29重量份,WA/WC=2.8(不满足4.6×lgMIA+10.4≥WA/WC≥0.18
    ×lgMIA+0.7,也不满足1.8×lgMIA+4.7≥WA/WC≥0.22×lgMIA+0.9),得到
    平均厚度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
    本实施例的聚乙烯组合物,且上表层和下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
    表层的厚度均为0.5μ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不同的是,聚乙
    烯组合物还含有偶联剂钛酸四丁酯,且以所述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
    总重量为100重量份计,所述钛酸四丁酯的用量为5重量份,得到平均厚度
    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本实施例
    的聚乙烯组合物,且上表层和下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
    度均为0.5μm。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聚乙烯原料以及阻燃薄膜。

    (1)聚乙烯原料:

    本对比例所用的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的薄膜级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牌号7042,催化剂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熔融指数MI=2.0g/10min,密
    度ρ=0.920g/cm3,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4.5。

    (2)阻燃薄膜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阻燃薄膜,不同的是,将所述聚乙烯组合物粒
    料用相同重量份的本对比例步骤(1)的聚乙烯原料替代,经多次尝试均出
    现拉伸破膜的情况,无法拉伸成膜。此外,将阻燃薄膜制备过程中的TD拉
    伸速率降至50%/s后,经多次尝试仍然出现拉伸破膜的情况,无法拉伸成膜。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和阻燃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
    乙烯组合物中不加入阻燃剂,得到平均厚度为25μm的薄膜,其由上表层、
    芯层和下表层构成,各层原料均为本对比例的聚乙烯组合物,且上表层和下
    表层中还含有防粘剂,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均为0.5μm。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聚乙烯原料及其薄膜。

    (1)聚乙烯原料:

    本对比例所用的聚乙烯原料与对比例1的相同。

    (2)阻燃薄膜的制备:

    本对比例的阻燃薄膜采用德国DR.COLLIN公司的上吹法吹膜设备挤
    出吹塑成型得到,具体方法如下:将上述步骤(1)选取的聚乙烯原料加入
    到上吹法吹膜设备挤出机的料斗中,原料经挤出机充分熔融塑化后,由机头
    的环形口模挤出制成熔体膜管,之后经压缩空气吹胀(吹胀比为2.5倍),并
    经风环冷却后制成阻燃薄膜,其中薄膜为平均厚度为25μm的单层结构。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和阻燃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
    乙烯组合物中不加入组分B。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尝试,双向拉伸薄膜的最
    大拉伸倍率仅为2倍(TD)×2倍(MD),薄膜TD最高拉伸速率仅为10%/s,
    即,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均过低,拉伸成膜性较差,不具备实用性。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聚乙烯组合物及其薄膜。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聚乙烯组合物和阻燃薄膜,不同的是,所述聚
    乙烯组合物中不加入组分C。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尝试,双向拉伸薄膜的最
    大拉伸倍率仅为2倍(TD)×2倍(MD),薄膜TD最高拉伸速率仅为10%/s,
    即,拉伸倍率和拉伸速率均过低,拉伸成膜性较差,不具备实用性。

    测试例

    测试例用于说明阻燃薄膜和参比阻燃薄膜性能的测试。

    (1)薄膜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1040.3-2006中规定
    的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2)氧指数:按照GB/T 2406-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的结果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组合物制备双向拉
    伸PE薄膜,与现有技术的薄膜相比具有成膜倍率大、拉伸速率快、力学强
    度高、阻燃性能好的优点,所制备薄膜的性能均能满足纵向(MD)拉伸强
    度≥50MPa,横向(TD)拉伸强度≥55MPa,拉伸断裂伸长率≤350%,氧指数
    ≥2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关 键  词:
    一种 聚乙烯 组合 以及 阻燃 薄膜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聚乙烯组合物以及阻燃薄膜.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986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