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9442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9442ACN102319442A21申请号201110196344022申请日20110714A61K49/00200601A61K47/42200601A61K47/02200601A61K47/04200601A61K47/2020060171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地址130022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72发明人刘丽炜谭勇吴云李昌立王悦张喜和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001代理人马守忠54发明名称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制备的核壳型的。
2、纳米颗粒是内核材料为金纳米棒;中间层为二氧化硅及表面受体;外壳为水性CDTE量子点和生物分子的偶联体。将具有磁电特性的纳米粒子进行层层包裹,利用微观复合法水相合成制成的核壳型纳米颗粒的量子产率高达60、毒性小、成本低,解决了纳米粒子水溶性问题,稳定性大于6个月;通过改变硅酸乙酯的量控制二氧化硅的厚度及二氧化硅与金纳米棒间距。同时提高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及磁特性,每个界面厚度均可达到35NM,磁电灵敏度提高10,提高了复合纳米颗粒的生物兼容性。所述的核壳型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生物显像剂、分子生物探针和靶向载药载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
3、图1页CN102319445A1/2页21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其是内核材料为金纳米棒;中间层为二氧化硅及表面受体;外壳为水性CDTE量子点和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所述的金纳米棒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31;所述的包裹金纳米棒的中间层二氧化硅的厚度为210NM,金纳米棒与二氧化硅的间距控制在35NM;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平行巯基氨基苯、异硫氰酸脂或2萘磺酚;利用电荷相吸法使表面受体结合到金纳米棒上;所述的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有免疫球蛋白或8抗体;1内核材料金纳米棒,利用种子生长合成法制备以HAUCL4为原料,以NABH4为。
4、还原剂,首先还原AU3,得到直径为34NM的金种子,HAUCL4与NABH4的摩尔比为50002;以AG为辅助离子,加入AGNO3,HAUCL4与AGNO3的摩尔比为504;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HAUCL4与十六烷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50004;AGNO3和六烷基溴化铵均加入金种子溶液之后放入温度为33的水浴箱中,24小时后获得金纳米棒;2用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棒用离心法洗去步骤1得到的金纳米棒表面层的十六烷基溴化铵,离心后的金纳米棒加入液相色谱纯级水,将金纳米棒水溶液浓度调制为2MM,再将其加入浓度为10MM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中,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
5、0208,调PH值为9,搅拌20秒并等待30分钟作为一个周期,重复23个周期,静置24小时,获得金纳米棒/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3表面受体引入利用电荷相吸法,常温下,把表面受体溶于液相色谱纯级水中调节浓度为2MM,注入步骤2所制备的浓度为6MM的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复合纳米颗粒溶液中,表面受体与二氧化硅/金纳米棒的摩尔比为23,搅拌,反应4060秒,使表面受体结合到二氧化硅/金纳米棒上;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平行巯基氨基苯、异硫氰酸脂或2萘磺酚;4利用水相法制备水性CDTE量子点以TE粉和NABH4混合物作为前驱体,TE与NABH4摩尔比为0625;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巯基丙酸与氯。
6、化镉混合液为反应物;其中,TE巯基丙酸CDCL2摩尔比是032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30小时,得到水性CDTE量子点;5水性CDTE量子点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的结合按水性CDTE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摩尔比为601配制水性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混合溶液;把所述的混合溶液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混合,所述的金纳米棒与水性CDTE量子点的摩尔比为120,常温下反应3060分钟,获得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1内核材料金纳米棒,利用种子生长合成法制备以HAUCL4为原料,以NABH4为还原剂,首先。
7、还原AU3,得到直径为34NM的金种子,HAUCL4与NABH4的摩尔比为50002;以AG为辅助离子,加入AGNO3,HAUCL4与AGNO3的摩尔比为504;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HAUCL4与十六烷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50004;AGNO3和六烷基溴化铵均加入金种子溶液之后放入温度为33的水浴箱中,24小时后获得金纳米棒;2用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棒用离心法洗去步骤1得到的金纳米棒表面层的十六烷基溴化铵,离心后的金纳米棒权利要求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2/2页3加入液相色谱纯级水,将金纳米棒水溶液浓度调制为2MM,再将其加入浓度为10MM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中。
8、,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2,调PH值为9,搅拌20秒并等待30分钟作为一个周期,重复23个周期,静置24小时,获得金纳米棒/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3表面受体引入利用电荷相吸法,常温下,把表面受体溶于液相色谱纯级水中调节浓度为2MM,注入步骤2所制备的浓度为6MM的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复合纳米颗粒溶液中,表面受体与二氧化硅/金纳米棒的摩尔比为23,搅拌,反应40秒,使表面受体结合到二氧化硅/金纳米棒上;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4利用水相法制备水性CDTE量子点以TE粉和NABH4混合物作为前驱体,TE与NABH4摩尔比为0625;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巯。
9、基丙酸与氯化镉混合液为反应物;其中,TE巯基丙酸CDCL2摩尔比是032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小时,得到水性CDTE量子点;5水性CDTE量子点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的结合按水性CDTE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摩尔比为601配制水性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混合溶液;把所述的混合溶液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混合,所述的金纳米棒与水性CDTE量子点的摩尔比为120,常温下反应30分钟,获得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3;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50。
1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平行巯基氨基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40分钟;其余的同权利要求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4;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6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异硫氰酸脂;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6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45分钟;其余的同权利要求3。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6;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6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2萘磺酚;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8。
11、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50分钟;其余的同权利要求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8;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4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60分钟;其余的同权利要求3。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5;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5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0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30分钟;其余的同权利。
12、要求3。权利要求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1/5页4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制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复合型纳米颗粒的制法,具体涉及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背景技术0002纳米颗粒是指粒径在1到100纳米范围内的微小颗粒,由于这个尺度下物质所呈现的特有磁、电、光等特性和功能,使纳米颗粒的研究和应用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生物成像及检测应用更为广泛,为了达到作为荧光标记的生物应用,制备水溶的、稳定性分散性好的半导体量子点是十分必要的。0003金纳米棒具有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良性质,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点其激发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且波长可连续分布,其可以在同一激。
13、发光源下,同时激发尺寸不同的同种晶体的量子点,可得到不同的可见光的发射光谱,进行多元系列的荧光检测。PENG等人PENGXG,SCHLAMPMC,KADAVANICHAV,EPITAXIALGROWTHOFHIGHLYLUMINESCENTCDSE/CDSCORE/SHELLNANOCRYSTALSWITHPHOTOSTABILITYANDELECTRONICACCESSIBILITY,JAMCHEMSOC1997,1193070197029用CDCH32等有机金属化合物作原料,在CDSE表面覆盖适当厚度的CDS或ZNS制得核/壳结构的CDSE/CDS或CDSE/ZNS量子点,但是,得到的核壳。
14、型量子点虽然单分散性好,稳定性强,量子产额高,但是光谱信号不强,也不易进行生物检测。油性量子点需要氯仿溶解才能转为水性才能与生物分子结合,而水性量子点可以离心后就可直接与生物分子结合省去了繁琐的转换步骤。本发明利用水性量子点对金纳米棒进行层层包裹制备复合型的纳米颗粒,此发明未见报道。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0005一、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和条件如下0006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见附图1,所述的核壳型纳米颗粒是内核材料为金纳米棒;中间层为二氧化硅及表面受体;外壳为水性CDTE量子点和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所述的金纳米棒长度为5。
15、0NM,长径比为231;所述的包裹金纳米棒的中间层二氧化硅的厚度为210NM,金纳米棒与二氧化硅的间距控制在35NM;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平行巯基氨基苯PABT、异硫氰酸脂RBITC或2萘磺酚2NAT;利用电荷相吸法使表面受体结合到金纳米棒上;所述的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有免疫球蛋白IGG或8抗体ANTICEA8。00071内核材料金纳米棒,利用种子生长合成法制备以HAUCL4为原料,以NABH4为还原剂,首先还原AU3,得到直径为34NM的金种子,HAUCL4与NABH4的摩尔比为50002;以AG为辅助离子,加入AGNO3,HAUCL4与AGNO3的摩尔比为504;加入十六烷基。
16、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HAUCL4与十六烷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50004;AGNO3和六烷基溴化铵均加入金种子溶液之后放入温度为33的水浴箱中,24小时后获得金纳米棒;说明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2/5页500082用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棒0009用离心法洗去步骤1得到的金纳米棒表面层的十六烷基溴化铵,离心后的金纳米棒加入液相色谱纯级水,将金纳米棒水溶液浓度调制为2MM,再将其加入浓度为10MM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中,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208,调PH值为9,搅拌20秒并等待30分钟作为一个周期,重复23个周期,静置24小时,获得金纳米棒/。
17、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00103表面受体引入利用电荷相吸法,常温下,把表面受体溶于液相色谱纯级水中调节浓度为2MM,注入步骤2所制备的浓度为6MM的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复合纳米颗粒溶液中,表面受体与二氧化硅/金纳米棒的摩尔比为23,搅拌,反应4060秒,使表面受体结合到二氧化硅/金纳米棒上;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平行巯基氨基苯、异硫氰酸脂或2萘磺酚;00114利用水相法制备水性CDTE量子点以TE粉和NABH4混合物作为前驱体,TE与NABH4摩尔比为0625;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巯基丙酸与氯化镉混合液为反应物;其中,TE巯基丙酸CDCL2摩尔比是032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
18、时间为130小时,得到水性CDTE量子点;00125水性CDTE量子点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的结合按水性CDTE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摩尔比为601配制水性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混合溶液;把所述的混合溶液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混合,所述的金纳米棒与水性CDTE量子点的摩尔比为120,常温下反应3060分钟,获得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0013二、应用0014本发明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生物显像剂、分子生物探针或靶向载药的载体。0015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物显像剂的用法如下将核壳型纳米颗粒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浓度调制为6MM,制备。
19、成生物显像剂;取100UL生物显像剂静脉注入,利用核壳型纳米颗粒具有强的荧光特性,表面受体有光谱信号,通过生物成像系统观察荧光信号,得到病灶的信息。0016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分子生物探针的用法如下利用亲水性生物高分子壳聚糖CHITOSAN与已制备的核壳型的纳米颗粒包裹制备分子生物探针,利用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强的荧光特性可以进入生物体内细胞结合作为生物探针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其中,将核壳型纳米颗粒和壳聚糖分别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纳米颗粒的浓度为40MG/ML;壳聚糖与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质量比为11,每次注入2ML;0017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靶向。
20、载药的载体的用法如下地塞米松PLGA或叶酸FOLATEACID用来包裹核壳型的纳米颗粒,利用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强荧光特性可以对药物包裹后的纳米颗粒进行生物成像;其中,地塞米松或叶酸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纳米颗粒的浓度为40MG/ML;按药物与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质量比为11,制成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每次注入5ML;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会成功的驻留在癌细胞表面;可以观察到在肿瘤细胞周围有荧光信号,同时获得肿瘤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或者,载药抵达癌细胞达到治疗效果。说明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3/5页60018。
21、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所述的核壳型的纳米颗粒是内核材料为金纳米棒;中间层为二氧化硅及表面受体;外壳为水性CDTE量子点和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本发明是将具有磁电特性的纳米粒子进行层层包裹,利用微观复合法水相合成稳定性大于6个月,量子产率高达60、毒性小、成本低,核壳型纳米颗粒。很好的解决了纳米粒子的水溶性问题。0019通过改变硅酸乙酯TEOS的量可以控制二氧化硅的厚度,从而来达到更好控制二氧化硅与金纳米棒间距的目的。在本发明给定的配比范围内,可以控制在210NM,金纳米棒与二氧化硅的间距控制在35NM。0020用APTMS、MPTMS及PVP等包裹CTAB的稳定金纳米棒制备。
22、二氧化硅层时,金纳米棒表面形成的二氧化硅层是不均匀的。本发明的可以获得包裹均匀结构紧凑的纳米颗粒,同时提高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及磁特性,每个界面厚度均可达到35NM,磁电灵敏度提高10,进一步提高了复合纳米颗粒的生物兼容性。0021本发明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应用于制备生物显像剂、分子生物探针或靶向载药的载体。0022利用核壳型纳米颗粒具有强的荧光特性,表面受体有光谱信号,通过生物成像系统观察荧光信号,得到病灶的信息。0023利用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强的荧光特性可以进入生物体内细胞结合作为生物探针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0024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会成功的驻留在癌细胞表面;可以观察到在肿瘤细胞周。
23、围有荧光信号,同时获得肿瘤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或者,载药抵达癌细胞达到治疗效果。附图说明002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结构示意图。粒粒径可控制在几到十几纳米。0026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棒透射电镜图。0027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发射光谱图。0028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不同制备时间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发射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0029实施例1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和条件如下0030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见附图1,所述的核壳型纳米颗粒是内核材料为金纳米棒;中间层为二氧化硅及表面受体;外壳为水性CDTE量子点和生物分子的。
24、偶联体;所述的金纳米棒长度为50NM,长径比为231;所述的包裹金纳米棒的中间层二氧化硅的厚度为210NM,金纳米棒与二氧化硅的间距控制在35NM;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平行巯基氨基苯PABT、异硫氰酸脂RBITC或2萘磺酚2NAT;利用电荷相吸法使表面受体结合到金纳米棒上;所述的生物分子的偶联体有免疫球蛋白IGG或8抗体ANTICEA8。说明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4/5页700311内核材料金纳米棒,利用种子生长合成法制备以HAUCL4为原料,以NABH4为还原剂,首先还原AU3,得到直径为34NM的金种子,HAUCL4与NABH4的摩尔比为500。
25、02;以AG为辅助离子,加入AGNO3,HAUCL4与AGNO3的摩尔比为504;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HAUCL4与十六烷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50004;AGNO3和六烷基溴化铵均加入金种子溶液之后放入温度为33的水浴箱中,24小时后获得金纳米棒;00322用二氧化硅包裹金纳米棒0033用离心法洗去步骤1得到的金纳米棒表面层的十六烷基溴化铵,离心后的金纳米棒加入液相色谱纯级水,将金纳米棒水溶液浓度调制为2MM,再将其加入浓度为10MM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中,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2,调PH值为9,搅拌20秒并等待30分钟作为一个周期,重复23个周期,静。
26、置24小时,获得金纳米棒/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00343表面受体引入利用电荷相吸法,常温下,把表面受体溶于液相色谱纯级水中调节浓度为2MM,注入步骤2所制备的浓度为6MM的二氧化硅/金纳米棒复合纳米颗粒溶液中,表面受体与二氧化硅/金纳米棒的摩尔比为23,搅拌,反应40秒,使表面受体结合到二氧化硅/金纳米棒上;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00354利用水相法制备水性CDTE量子点以TE粉和NABH4混合物作为前驱体,TE与NABH4摩尔比为0625;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巯基丙酸与氯化镉混合液为反应物;其中,TE巯基丙酸CDCL2摩尔比是032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小时,得。
27、到水性CDTE量子点;00365水性CDTE量子点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的结合按水性CDTE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摩尔比为601配制水性量子点与IGG抗体的混合溶液;把所述的混合溶液与已经引入表面受体的二氧化硅包裹的金纳米棒混合,所述的金纳米棒与水性CDTE量子点的摩尔比为120,常温下反应30分钟,获得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0037实施例2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3;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5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平行巯基氨基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40分钟;其余的同实施例1。00。
28、38实施例3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4;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6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异硫氰酸脂;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6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45分钟;其余的同实施例1。0039实施例4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6;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6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2萘磺酚;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8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50分钟;其余的同实施例1。0040实施例5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8;步。
29、骤3所述的反应为4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60分钟;其余的同实施例1。说明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5/5页80041实施例6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步骤2所述的金纳米棒溶液与所述的乙醇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5;步骤3所述的反应为50秒,中间层引入的表面受体为3氰基苯磺酰氯;步骤4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0小时;步骤5所述的常温下反应30分钟;其余的同实施例1。0042实施例7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0043本发明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用于制备生物显像剂、分子生物探针或靶向载药的载体。0044所述的。
30、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生物显像剂的用法如下将核壳型纳米颗粒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浓度调制为6MM,制备成生物显像剂;取100UL生物显像剂静脉注入,利用核壳型纳米颗粒具有强的荧光特性,表面受体有光谱信号,通过生物成像系统观察荧光信号,得到病灶的信息。0045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分子生物探针的用法如下利用亲水性生物高分子壳聚糖CHITOSAN与已制备的核壳型的纳米颗粒包裹制备分子生物探针,利用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强的荧光特性可以进入生物体内细胞结合作为生物探针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其中,将核壳型纳米颗粒和壳聚糖分别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纳米颗粒的浓度为40MG。
31、/ML;壳聚糖与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质量比为11,每次注入2ML。0046所述的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靶向载药的载体的用法如下地塞米松PLGA或叶酸FOLATEACID用来包裹核壳型的纳米颗粒,利用核壳型的纳米颗粒的强荧光特性可以对药物包裹后的纳米颗粒进行生物成像;其中,地塞米松或叶酸用液相色谱纯级水溶解,纳米颗粒的浓度为40MG/ML;按药物与核壳型的纳米颗粒质量比为11,制成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每次注入5ML;药物与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复合体会成功的驻留在癌细胞表面;可以观察到在肿瘤细胞周围有荧光信号,同时获得肿瘤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或者,载药抵达癌细胞达到治疗效果。说明书CN102319442ACN102319445A1/1页9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194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