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5279509
  • 上传时间:2018-12-3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57.1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26240.3

    申请日:

    2016.10.24

    公开号:

    CN106472391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3/00申请日:20161024|||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3/00(2017.01)I; 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0

    申请人:

    陈思恬

    发明人:

    陈思恬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凤山镇党校路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和沉淀池,所述养殖池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污板和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水平最低处设有抽水管;所述沉淀池侧壁连接有两个以上的长方形沉淀板,在池体内最上端沉淀板的上方的池体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连接;所述底壁中心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道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设有沉淀池循环净化养殖池内的水,从而完成对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使得水产养殖环保化,从而可以提升养殖产量,该养殖系统大大减少了换水量,节约了水源与电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和沉淀池,所述养殖池底部设有
    倾斜的集污板,所述集污板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固定在养殖池内壁上,所述下端悬空
    设置,所述下端的下方对应设有倾斜的长条形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水平最低处设有抽
    水管;所述收集槽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V型;
    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四面的侧壁和倒锥形的底壁,所述侧壁竖直方向
    上依次连接有多个倾斜的长方形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板的固定端与侧壁连接,另一端为自
    由端,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板的固定端分别连接相对的两面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循环进
    水口,所述循环进水口位于相邻两个沉淀板之间;所述抽水管一端连接养殖池,另一端连接
    沉淀池的循环进水口;在池体内最上端的沉淀板的上方的池体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
    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连接;
    所述底壁中心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包括进水管,
    所述进水管与循环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集污板上端的上方,所述进水管上设有
    朝向集污板方向出水的喷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出水口上盖设有
    过滤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板上方设有网
    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底部安装有恒
    温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和增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板相对于水平面
    5-15度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内还设有监控
    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及氨氮传感器。

    说明书

    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虾池换水时间较长,换水较少,养虾池内的水质较差,对虾存活率较低,若
    频繁注入新的水,或者换水量增加,会使池内水温变化明显,特别是越冬季节,对虾存活率
    降低,使得对虾产量减少,导致养殖虾的积极性不高,虾养殖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的
    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体净化,低成本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
    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
    统,包括养殖池和沉淀池,所述养殖池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污板,所述集污板包括上端和下
    端,所述上端固定在养殖池内壁上,所述下端悬空设置,所述下端的下方对应设有倾斜的长
    条形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水平最低处设有抽水管;所述收集槽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V
    型;

    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四面的侧壁和倒锥形的底壁,所述侧壁竖直
    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多个倾斜的长方形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板的固定端与侧壁连接,另一端
    为自由端,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板的固定端分别连接相对的两面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循
    环进水口,所述循环进水口位于相邻两个沉淀板之间;所述抽水管一端连接养殖池,另一端
    连接沉淀池的循环进水口;在池体内最上端的沉淀板的上方的池体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
    述循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连接;

    所述底壁中心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设有沉淀池循环净化养殖
    池内的水,从而完成对养殖污水循环处理,使得水产养殖环保化,从而可以提升养殖产量,
    该养殖系统大大减少了换水量,节约了水源与电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另外,养殖
    的虾类药物需求小,养殖出的虾类安全有机、无毒,有益人体健康且养殖环境绿色生态,提
    高了虾类的成活率,为养殖户增加了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养殖池;11、集污板;111、上端;112、下端;12、收集槽;13、抽水管;14、网板;15、
    进水管;

    2、沉淀池;21、沉淀板;211、固定端;212、自由端;22、循环进水口;23、循环出水口;
    24、底壁;25、排污口;26、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发明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设有沉淀池循环净化养
    殖池内的水,从而完成对养殖污水循环处理。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和沉淀池2,所述养殖池
    1底部设有倾斜的集污板11,所述集污板11包括上端111和下端112,所述上端111固定在养
    殖池1内壁上,所述下端112悬空设置,所述下端112的下方对应设有倾斜的长条形的收集槽
    12,所述收集槽12的水平最低处设有抽水管13;所述收集槽12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V型;

    所述沉淀池2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四面的侧壁和倒锥形的底壁24,所述侧壁竖
    直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多个倾斜的长方形的沉淀板21,所述沉淀板21的固定端211与侧壁连
    接,另一端为自由端212,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板21的固定端211分别连接相对的两面侧壁;所
    述侧壁上开设有循环进水口22,所述循环进水口22位于相邻两个沉淀板21之间;所述抽水
    管13一端连接养殖池1,另一端连接沉淀池2的循环进水口22;在池体内最上端的沉淀板21
    的上方的池体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1连接;

    所述底壁24中心设有排污口25,所述排污口25与排污管道连接。

    上述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工作时,首先养殖池的污物由于重力作用在集污板11和
    收集槽12上汇集,由抽水管13抽吸,V型的收集槽12可以更好的收集集污板11上落入收集槽
    12的污物,使污物更快速的向收集槽12最低处汇集。

    污水由沉淀池侧壁上开设的循环进水口22至沉淀池,污物在循环进水口22下端的
    沉淀板汇集从开口落入沉淀池底部,因为循环进水口22上下都设有相互错开的沉淀板,污
    物由于重力从开口落下后不容易再翻涌上来,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沉淀池上方设有循
    环出水口与养殖池连接,将沉淀后的水抽入养殖池重复循环使用。而排污口25可定期排出
    污物,可制备成肥料等进行利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池还包括进水
    管15,所述进水管15与循环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15设置在集污板11上端的上方,所述进
    水管15上设有朝向集污板11方向出水的喷水口。上述结构中,进水管15上设有朝向集污板
    11方向出水的喷水口,喷水口可以定时分区域开关,使进水管15的水对集污板11上的各个
    地区的污物进行水流推动,使污物流向收集槽12。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循环出水口上盖设
    有过滤海绵26。可以更有效的过滤重力较轻的污物。

    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集污板11上方设有网板14。所述网板14的网眼大小
    根据不同时期虾的大小设置,用于避免虾集中到抽水管13处被抽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底部安装有
    恒温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和增氧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集污板11相对于水
    平面5-15度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内还设有监
    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及氨氮传感器。主要用
    于监测水池中的水温、pH值、溶氧量和氨氮量,为虾的水质生存环境提供保证,并为养殖池
    抽入沉淀池的水量和时间提供参考。

    实施例1

    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和沉淀池2,所述养殖池1底部设有倾斜的
    集污板11,所述集污板11包括上端111和下端112,所述上端111固定在养殖池1内壁上,所述
    下端112悬空设置,所述下端112的下方对应设有倾斜的长条形的收集槽12,所述收集槽12
    的水平最低处设有抽水管13;所述收集槽12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V型;

    所述沉淀池2包括长方形的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四面的侧壁和倒锥形的底壁24,所
    述侧壁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有多个倾斜的长方形的沉淀板21,所述沉淀板21的固定端211
    与侧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212,相邻两个所述沉淀板21的固定端211分别连接相对的两
    面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循环进水口22,所述循环进水口22位于相邻两个沉淀板21之间;
    所述抽水管13一端连接养殖池1,另一端连接沉淀池2的循环进水口22;在池体内最上端的
    沉淀板21的上方的池体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1连接;

    所述底壁24中心设有排污口25,所述排污口25与排污管道连接。

    上述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的养殖池还包括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与循环出水
    口连接,所述进水管15设置在集污板11上端的上方,所述进水管15上设有朝向集污板11方
    向出水的喷水口,所述养殖池底部安装有恒温装置、水质检测装置和增氧装置,养殖池内还
    设有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溶氧量传感器及氨氮传感器。
    所述循环出水口上盖设有过滤海绵26。所述集污板11上方设有网板14。集污板11相对于水
    平面5-15度倾斜。循环进水口22上方设有两个沉淀板21。

    本发明提供的虾养殖池的养殖池的V型的收集槽12可以更好的收集集污板上落入
    收集槽12的污物,使污物更快速的向收集槽12最低处汇集。

    进水管15上设有朝向集污板方向出水的喷水口,喷水口可以定时分区域开关,使
    进水管15的水对集污板上的各个地区的污物进行水流推动,使污物流向收集槽。

    集污板上方设有网板14。所述网板14的网眼大小根据不同时期虾的大小设置,用
    于避免虾集中到抽水管处被抽走。

    沉淀池因为循环进水口上下都设有倾斜的沉淀板,污物由于重力从开口落下后不
    容易再翻涌上来,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沉淀池上方设有循环出水口与养殖池连接,将沉
    淀后的水抽入养殖池重复循环使用。循环出水口上盖设有过滤海绵。可以更有效的过滤重
    力较轻的污物。

    排污口可定期排出污物,可制备成肥料等进行利用。从而完成对养殖污水循环处
    理,使得水产养殖环保化,从而可以提升养殖产量,该养殖系统大大减少了换水量,节约了
    水源与电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另外,养殖的虾类药物需求小,养殖出的虾类安全
    有机、无毒,有益人体健康且养殖环境绿色生态,提高了虾类的成活率,为养殖户增加了利
    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
    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循环 对虾 养殖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795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