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喹烯酮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喹烯酮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喹烯酮(Quinocetone)化学名称:3-甲基-2-肉桂酰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分
子式C18H14N2O3,分子量306.32,为黄色粉末,不溶于水,略溶于部分有机溶剂,对光敏感,
较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喹烯酮属喹恶啉类药物,可促进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多种肠道
致病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畜禽腹泻发生率。
兽医临床上常将喹烯酮与载体混合制成预混剂,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目前,国内外
喹烯酮预混剂的主要制备方法为:直接将喹烯酮原料药与碳酸钙或/和玉米淀粉等适宜辅
料均匀混合制得粉末状喹烯酮预混剂。这种粉末状预混剂存在明显的缺陷:流动性差、在饲
料中分散不均匀,而且保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吸湿结团。另外,喹烯酮半衰期较短,其吸收半
衰期仅为28min,经口服给药后吸收进入血液和组织的药物很少,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胃肠
道排出,导致其生物利用率低,需频繁给药。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喹烯酮制剂,改善药物
在饲料中的分散均匀性,并使其发挥缓释作用,以提高喹烯酮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喹烯酮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烯酮缓释微丸,由丸芯和缓释包衣层组成,
所述的丸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喹烯酮5~50%、沸石粉30~
90%、助流剂0.5~5%、崩解剂0.5~6%、黏合剂0.5~5%;
所述的缓释包衣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辅料制备而成:包衣剂50~80%、延迟释
放基质10~25%、致孔剂0.5~5%、胃肠道滞留剂1~5%、增塑剂1~5%;
其中,缓释包衣层重量为丸芯的10~50%。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衣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辅料组成:柠檬酸三乙酯112~192份、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28~4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衣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辅料组成:柠檬酸三乙酯192份、乙基
纤维素水分散体4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Aquacoat、Surelease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延迟释放基质为乙基纤维素。
进一步地,所述的致孔剂为氯化钠、蔗糖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胃肠道滞留剂为明胶、果胶、卡波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一种
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塑剂为聚乙二醇、聚山梨酯、聚氯乙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
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助流剂为滑石粉;所述的崩解剂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
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黏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蔗糖浆、淀粉浆、聚维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喹烯酮缓释微丸由丸芯和缓释包衣层组成,
所述的丸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喹烯酮20%、沸石粉66.5%、滑
石粉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5%;
柠檬酸三乙酯64%、Surelease 16%、乙基纤维素12.3%,蔗糖2.7%、聚氯乙烯
2.5%、卡波姆2.5%;
其中,缓释包衣层重量为丸芯的3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喹烯酮、沸石粉、助流剂和崩解剂,置于湿法制粒机中混合;
b、加入黏合剂制软材,备用;
c、将软材进行挤出滚圆,制备成微丸,干燥,过筛,得含药丸芯,备用;
d、将包衣剂、延迟释放基质、致孔剂、增塑剂和胃肠道滞留剂溶解于水中,得到包
衣液,备用;
e、将含药丸芯进行流化床包衣,干燥,即得。
进一步地,a步骤搅拌转速设置600rpm,搅拌时间5min;b步骤设置搅拌速度
1200rpm、剪切速度800rpm,加入浓度为1%w/w的黏合剂水溶液,软材制备时间3min;c步骤
挤出转速40rpm,筛板孔径0.4mm,滚圆转速1900rpm,滚圆时间5min;c步骤制得的微丸在65
℃以下干燥,过24~80目筛;d步骤包衣液的固含量为10%w/w;e步骤包衣温度设置45℃,雾
化压力设置0.1MPa,风机频率为40Hz,喷液泵流速设定1.0±0.1mL/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喹烯酮缓释微丸,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明显改善药物在饲料中的分散均匀性;
2、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在选用特定辅料种类及用量的条件下,本发明制备的喹
烯酮微丸能够较好地发挥缓释作用,可提高喹烯酮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频率;
3、另外,本发明制剂处方中各辅料与喹烯酮原料相容性较好,制剂质量稳定性佳。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
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制备
1、含药丸芯制备
混合:准确称取喹烯酮500g,沸石粉400g,滑石粉50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45g,置
于湿法制粒机中混合,搅拌转速设置600rpm,搅拌时间5min。
制软材:设置搅拌速度1200rpm、剪切速度800rpm,用喷枪持续加入1%羧甲基纤维
素钠水溶液500g,软材制备时间3min。
制备丸芯:将制备的软材进行挤出滚圆,挤出转速40rpm,筛板孔径选择0.4mm,滚
圆转速1900rpm,滚圆时间5min,制得的丸芯在65℃下干燥、过24~80目筛,得含药丸芯。
2、缓释包衣层制备:
包衣液配制:将缓释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120g、苏丽丝(surelease)30g,延迟释
放基质乙基纤维素20g,致孔剂氯化钠10g,增塑剂PEG6000 10g,胃肠道滞留剂明胶10g加入
搅拌着的纯化水中,溶解使其形成固含量为10%w/w的溶液。
流化床包衣:将1步骤得到的含药丸芯1000g进行包衣,包衣温度设置45℃,雾化压
力设置0.1MPa,风机频率为40Hz,喷液泵流速设定1.0±0.1mL/min。包衣液用量为1000g。包
衣结束后再干燥,得到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产品收率为92%以上。
实施例2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制备
1、含药丸芯的制备
混合:准确称取喹烯酮50g,沸石粉820g,滑石粉50g,交联聚维酮30g,羧甲基纤维
素钠40g置于湿法制粒机中混合,搅拌转速设置600rpm,搅拌时间5min。
制软材:设置搅拌速度1200rpm、剪切速度800rpm,用喷枪持续加入2%的聚维酮
K30 500g,软材制备时间3min。
制备丸芯:将制备的软材进行挤出滚圆,挤出转速40rpm,筛板孔径选择0.4mm,滚
圆转速1900rpm,滚圆时间5min,制得的丸芯在65℃下干燥、过24~80目筛,得含药丸芯。
2、缓释包衣层制备:
包衣液配制:将缓释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112g、苏丽丝(surelease)28g,延迟释
放基质乙基纤维素40g,致孔剂蔗糖5g,增塑剂聚山梨酯-8010g,胃肠道滞留剂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5g加入搅拌着的纯化水中,溶解使其形成固含量为20%w/w的溶液。
流化床包衣:将1步骤得到的含药丸芯1000g进行包衣,包衣温度设置45℃,雾化压
力设置0.1MPa,风机频率为40Hz,喷液泵流速设定1.0±0.1mL/min。包衣液用量为1000g,包
衣结束后再干燥,得到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产品收率为90%以上。
实施例3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制备
1、含药丸芯的制备
混合:准确称取喹烯酮200g,沸石粉665g,滑石粉5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60g,羟
丙基甲基纤维素10g置于湿法制粒机中混合,搅拌转速设置600rpm,搅拌时间5min。
制软材:设置搅拌速度1200rpm、剪切速度800rpm,用喷枪持续加入3%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水溶液500g,软材制备时间5min。
制备丸芯:将制备的软材进行挤出滚圆,挤出转速40rpm,筛板孔径选择0.4mm,滚
圆转速1900rpm,滚圆时间5min,制得的丸芯在65℃下干燥、过24~80目筛,得含药丸芯。
2、缓释包衣层制备:
包衣液配制:将缓释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192g、苏丽丝(surelease)48g,延迟释
放基质乙基纤维素37g,致孔剂蔗糖8g,增塑剂聚氯乙烯7.5g,胃肠道滞留剂卡波姆7.5g加
入搅拌着的纯化水中,溶解使其形成固含量为25%w/w的溶液。
流化床包衣:将1步骤得到的含药丸芯1000g进行包衣,包衣温度设置45℃,雾化压
力设置0.1MPa,风机频率为40Hz,喷液泵流速设定1.0±0.1mL/min。包衣液用量为1200g,包
衣结束后再干燥,得到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产品收率为90%以上。
以下通过实验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体外溶出度
将实施例1、2、3的样品分别进行体外溶出实验,采用桨叶法,每组做6个平行样,溶
质为水,用量900ml,温度37℃±0.5℃,转速为50rpm。每个样称取2g,分别在2h、4h、8h、12h、
24h取样,其检测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体外溶出度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本发明制备的喹烯酮微丸均能在24h内缓慢释放,24h时溶出度可达到
85%以上;其中,实施例3喹烯酮微丸释放最慢,缓释效果最佳。
实验例2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原辅料相容性实验
将原辅料按照1:5比例进行相容性实验,在高温60℃、光照4500±500LX、高湿
92.5%条件下对喹烯酮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包衣粉各组分按1:1配比视为整体进行
相容性实验,其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喹烯酮缓释微丸的原辅料相容性实验结果
由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喹烯酮原料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含量与有关物质均发生
变化(含量有下降趋势,总杂质增加),而在高温60℃与高湿RH=92.5%其含量与有关物质
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喹烯酮原料与其他辅料按1:1比例混合后同等情况下考察,含量与有关
物质变化趋势与单一喹烯酮原料变化趋势相同,即在光照4500±500LX条件下,含量下降,
有关物质增加,而在高温60℃与高湿RH=92.5%其含量与有关物质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处方中各辅料与喹烯酮原料相容性较好,不会影响原
料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