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腊肉腌制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腊肉腌制料。
背景技术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
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是中国腌
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
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传统腊肉的主要原料是利用猪的前后腿肉,经过打条后,辅以适量盐、味精以及香
辛料等佐料搅拌匀后腌制 7-15 天,然后将腌制好的胚条穿线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晾晒
1-2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即可制成。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
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
胃、去寒、消食等功能。传统的腊肉生产方法还存在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且腊肉的口味和
口感也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腊肉腌制料,能够有效提高腊肉的口感和
风味,并能够缩短腌制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腊肉腌制料,包括腌制料和腌缸料,以猪肉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腌制料中各个组分
的重量百分比为:盐:2.8%;味精:0.8%;白糖:2%;黄酒:1.5%;花椒:0.4%;亚硝酸钠:0.15‰;
异抗坏血酸钠:0.5‰;生姜:2%;丁香:0.15%;香叶:0.2%;桂皮:0.18%;
所述腌缸料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70%;盐:1.5-1.8%;亚硝酸钠:0.08%。
进一步,当猪肉采用猪蹄时,所述腌缸内的盐的重量占猪肉重量的百分比为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腊肉腌制料,通过加入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能够有效缩短腌制时间,提
高腌制效率;通过加入生姜、丁香、香叶和桂皮等调味料,能够有效保持和改善腊肉的口感
和风味;使用时,先用腌制料均匀涂抹至猪肉上腌制6小时左右,而且放入腌缸内在4-7℃的
温度条件下腌制2-3天即可,大大缩短了腌制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
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包括腌制料和腌缸料,以猪肉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腌制料中各
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2.8%;味精:0.8%;白糖:2%;黄酒:1.5%;花椒:0.4%;亚硝酸钠:
0.15‰;异抗坏血酸钠:0.5‰;生姜:2%;丁香:0.15%;香叶:0.2%;桂皮:0.18%;
所述腌缸料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70%;盐:1.5%;亚硝酸钠:0.08%。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通过加入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能够有效缩短腌制
时间,提高腌制效率;通过加入生姜、丁香、香叶和桂皮等调味料,能够有效保持和改善腊肉
的口感和风味;使用时,先用腌制料均匀涂抹至猪肉上腌制6小时左右,而且放入腌缸内在
4-7℃的温度条件下腌制2-3天即可,大大缩短了腌制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包括腌制料和腌缸料,以猪肉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腌制料中各
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2.8%;味精:0.8%;白糖:2%;黄酒:1.5%;花椒:0.4%;亚硝酸钠:
0.15‰;异抗坏血酸钠:0.5‰;生姜:2%;丁香:0.15%;香叶:0.2%;桂皮:0.18%;
所述腌缸料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70%;盐:1.6%;亚硝酸钠:0.08%。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通过加入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能够有效缩短腌制
时间,提高腌制效率;通过加入生姜、丁香、香叶和桂皮等调味料,能够有效保持和改善腊肉
的口感和风味;使用时,先用腌制料均匀涂抹至猪肉上腌制6小时左右,而且放入腌缸内在
4-7℃的温度条件下腌制2-3天即可,大大缩短了腌制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包括腌制料和腌缸料,以猪肉的重量为基准,所述腌制料中各
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2.8%;味精:0.8%;白糖:2%;黄酒:1.5%;花椒:0.4%;亚硝酸钠:
0.15‰;异抗坏血酸钠:0.5‰;生姜:2%;丁香:0.15%;香叶:0.2%;桂皮:0.18%;
所述腌缸料中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水:70%;盐:1.8%;亚硝酸钠:0.08%。本实施例
的猪肉采用猪蹄,即腌缸内的盐的重量占猪肉重量的百分比为1.8%。
本实施例的腊肉腌制料,通过加入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能够有效缩短腌制
时间,提高腌制效率;通过加入生姜、丁香、香叶和桂皮等调味料,能够有效保持和改善腊肉
的口感和风味;使用时,先用腌制料均匀涂抹至猪肉上腌制6小时左右,而且放入腌缸内在
4-7℃的温度条件下腌制2-3天即可,大大缩短了腌制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