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蛙繁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蛙繁育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72354.3 (22)申请日 2014.10.23 A01K 67/02(2006.01) (71)申请人 赖国友 地址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月湾乡海 峰村胡村 92 号 (72)发明人 赖国友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54) 发明名称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57) 摘要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涉及石蛙养殖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种蛙的选择, 达到性 成熟, 体重要求在250400g, 雌雄比为21 ; 繁 殖, 在养石蛙的池底铺上石块, 产卵期水。
2、温控制在 18 22, 性成熟的亲蛙在繁殖季节排在石块上 发出求偶的鸣叫声, 雄蛙伏于雌蛙背上, 雌蛙产卵 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卵子上 ; 孵化, 孵化池面积 一般在45m2, 池深8090cm, 温度控制在20 26, 水位控制在 70 80cm, 放卵密度为每平方 米 900 1100 粒, 保持活水注入, 一天换水一次, 2 3 天可孵出蝌蚪。本发明石蛙繁育环境的清 洁度、 氧气、 温度控制合理, 石蛙的产卵受精率高, 受精卵的孵化率也较高, 有利于提高饲养石蛙经 济效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
3、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01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30149 A 1/1 页 2 1.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种蛙的选择 选择经过 10 12 个月饲养, 达到性成熟, 体重要求在 250 400g, 无伤无病者作为种 蛙, 采用自然繁殖法, 雌雄比为 2 1 ; 繁殖 采用自然繁殖, 在养石蛙的池底铺上石块, 石蛙从5月上旬开始产卵, 直至9月底结束,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为盛产期, 产卵期水温控制在 18 22, 性成熟的亲蛙在繁殖季节排 在石块上发出求偶的鸣叫声, 借以招引对方, 接触后双双抱对, 雄蛙。
4、伏于雌蛙背上, 雌蛙产 卵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卵子上 ; 孵化 孵化池面积不宜太大, 一般在 4 5m2, 池深 80 90cm, 温度控制在 20 26, 水位控 制在 70 80cm, 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 900 1100 粒左右, 保持活水注入, 一天换水一次, 2 3 天可孵出蝌蚪, 刚孵出的蝌蚪很小, 呈舌状, 3 5 天后变成头大尾小的蝌蚪。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繁殖所产的蛙卵不 能在土池中孵化, 以防蛙卵跌落池底被泥土覆盖而造成胚胎死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孵化刚出的蝌蚪怕 激烈振。
5、荡, 要尽量保持孵化环境安静, 保持饵料充足营养丰富, 水温控制在 19 22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0149 A 2 1/2 页 3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石蛙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竹石蛙 (Quasipaa spinosa) 标准名棘胸蛙, 又名石蛤、 石鸡、 山鸡、 石冻、 飞鱼、 石 鳞、 石蛤蟆、 石虾蟆、 石坑蛙、 石乱、 木槐 ( 川南 ) 等, 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石蛙 蝌蚪躯体成长条状, 尾巴肥厚, 肤色暗黄, 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 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 面向下看有黑色的 “V”。
6、 字样花纹, 蝌蚪的吻突发达, 吸附能力很强, 石蛙体大而粗壮。 成蛙一 般体长 10-13 厘米, 体重 150-250 克以上, 大的可以达到 500 克以上, 石蛙皮肤粗糙, 背部皮 肤成暗灰色, 上面长有许多油, 石蛙的头又宽又扁, 吻端成圆型, 突出于下颌, 两鼻孔之间的 距离与两眼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 同龄石蛙雄性大于雌性, 性成熟后的雄蛙前肢极为粗壮, 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 腹部呈淡黄色, 雌性胸部无棘刺, 腹而光滑呈白色。刚孵化出膜的小 蝌蚪, 在 4 5 天内靠孵黄囊营养, 当孵黄被消耗之后便开始觅食。在人工饲养石蛙繁育的 过程中, 石蛙繁育对环境的清洁度、 氧气、 温度等条。
7、件的要求特别高, 现有技术中石蛙的产 卵受精率低, 受精卵的孵化率也较低, 导致饲养石蛙经济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产卵受精率高, 受精卵孵化率高的石蛙 繁育方法。 0004 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种蛙的选择 0007 选择经过 10 12 个月饲养, 达到性成熟, 体重要求在 250 400g, 无伤无病者作 为种蛙, 采用自然繁殖法, 雌雄比为 2 1 ; 0008 繁殖 0009 采用自然繁殖, 在养石蛙的池底铺上石块, 石蛙从 5 月上旬开始产卵, 直至 9 。
8、月底 结束,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为盛产期, 产卵期水温控制在 18 22, 性成熟的亲蛙在繁殖季 节排在石块上发出求偶的鸣叫声, 借以招引对方, 接触后双双抱对, 雄蛙伏于雌蛙背上, 雌 蛙产卵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卵子上 ; 0010 孵化 0011 孵化池面积不宜太大, 一般在 4 5m2, 池深 80 90cm, 温度控制在 20 26, 水 位控制在 70 80cm, 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 900 1100 粒左右, 保持活水注入, 一天换水一 次, 2 3 天可孵出蝌蚪, 刚孵出的蝌蚪很小, 呈舌状, 3 5 天后变成头大尾小的蝌蚪。 0012 所述的繁殖所产的蛙卵不能在土池中孵化,。
9、 以防蛙卵跌落池底被泥土覆盖而造成 胚胎死亡。 0013 所述的孵化刚出的蝌蚪怕激烈振荡, 要尽量保持孵化环境安静, 保持饵料充足营 说 明 书 CN 104430149 A 3 2/2 页 4 养丰富, 水温控制在 19 22时。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石蛙繁育环境的清洁度、 氧气、 温度控制合理, 石蛙 的产卵受精率高, 受精卵的孵化率也较高, 有利于提高饲养石蛙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6 实施例 1 0017 一种石蛙繁育方法, 包括以下。
10、步骤, 0018 种蛙的选择 0019 选择经过 10 12 个月饲养, 达到性成熟, 体重要求在 250 400g, 无伤无病者作 为种蛙, 采用自然繁殖法, 雌雄比为 2 1 ; 0020 繁殖 0021 采用自然繁殖, 在养石蛙的池底铺上石块, 石蛙从 5 月上旬开始产卵, 直至 9 月底 结束,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为盛产期, 产卵期水温控制在 18 22, 性成熟的亲蛙在繁殖季 节排在石块上发出求偶的鸣叫声, 借以招引对方, 接触后双双抱对, 雄蛙伏于雌蛙背上, 雌 蛙产卵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卵子上 ; 0022 孵化 0023 孵化池面积不宜太大, 一般在 4 5m2, 池深 8。
11、0 90cm, 温度控制在 20 26, 水 位控制在 70 80cm, 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 900 1100 粒左右, 保持活水注入, 一天换水一 次, 2 3 天可孵出蝌蚪, 刚孵出的蝌蚪很小, 呈舌状, 3 5 天后变成头大尾小的蝌蚪。 0024 繁殖所产的蛙卵不能在土池中孵化, 以防蛙卵跌落池底被泥土覆盖而造成胚胎死 亡。 0025 孵化刚出的蝌蚪怕激烈振荡, 要尽量保持孵化环境安静, 保持饵料充足营养丰富, 水温控制在 19 22时。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4430149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