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pdf(3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506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50628 A *CN103050628A* (21)申请号 201210472547.2 (22)申请日 2012.11.20 H01L 51/48(2006.01) C07D 333/70(2006.01) C07D 333/56(2006.01) C07D 333/60(2006.01) C07D 495/04(2006.01) C07D 307/85(2006.01) C07D 307/80(2006.01) C07D 209/12(2006.01) (71)申请人 溧阳市生产力促。
2、进中心 地址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大街 182 号 (72)发明人 张俊 丛国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12 代理人 查俊奎 (54) 发明名称 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 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制备紫外探测器件 ; 从紫外 探测器件上引出引脚 ; 将紫外探测器件封装在 外壳中 ; 其中, 所述紫外探测器件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准备柔性衬底 ; 2)在柔性衬 底表面沉积活性层 ; 3)在活性层表面沉积透明 叉指电极 ; 其中, 活性层的材料为苯并五元不 饱和杂环化合物, 其具。
3、有如通式 I 所示结构, 。本发明实现了紫外探测 器的透明化、 柔性化, 可以应用在信息、 电子、 生物 或其交叉领域。 由于该器件具有柔软的特性, 可以 随着物体的外表面轮廓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且其 透明的特性不会影响紫外探测器对物体外观的影 响, 应用的范围较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7 页 说明书 2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7 页 说明书 22 页 1/7 页 2 1. 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备方法, 包括制备紫外探测器件, 从紫外探测器件上引出引 脚, 将紫外探测器件封装在外壳中 ; 其中所述制备紫外探测器件包括如下。
4、步骤 : 1) 准备柔性衬底 ; 2) 在柔性衬底表面沉积活性层 ; 3) 在活性层表面沉积透明叉指电极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层的材料为苯并五元不饱和杂环化合物, 其具有如通式 I 所示 结构, 式中, X 代表 O、 S 或 NR7, 其中 R7代表 H、 烃基、 卤代烃基、 羰基烃基、 羟基烃基、 氨基烃 基或烃氧基 ; Y 代表 CO 或 CR1 OH ; R1 代表以下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 基、 磺酸基 ; R1代表以下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 磺酸基、 CH2S(O) n。
5、R8、 R9取代苯丙烯基 ; 其中 R8代表 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卤代烃基、 羟基烃基或烃氧基, n 1-2 ; R9代表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 且 R1可以与 R1 相同, 也 可以与 R1 不同 ; R2代表以下基团 : 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卤素、 酰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磺酸 基、 腈基或酰基烃氧基等 ; R3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基、 酰 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R4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6、 氨基 或取代的氨基、 酰胺 基、 酰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R5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基、 酰 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R6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基、 酰 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或者, R4与 R5通过碳、 氧或氮连接在一起形成 5-7 元环结构或带有取代基 R10的 5-7 元环结 构, 其中 R10代表 H、 烃基、 卤代烃基、 羰基烃基、 羟基烃基、 氨基烃基或烃氧基 ; 所述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为 : A、 当式 (I) 中的 X 为 S, 。
7、Y 代表 CO 或 CR1 OH, R1为 CH2S(O)nR8或 R9取代苯丙烯基结构 时, 采用路线 1 或路线 2 所示方法首先得到中间体 (IV), 其中, R2, R3, R4, R5, R6, R8, R9, n, R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2 2/7 页 3 的定义如上所述, R11代表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或磺酸基 ; 路线 1 :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硝基苯甲醛 (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使用巯基 乙醇进行芳香的亲核取代反应, 原料的 NO2被乙硫基取代, 生成中间体 (III。
8、) ; 在碱性试剂 催化下, 卤代试剂 (Z代表离去基团), 与中间体(III)反应, 得到2-取代酰基苯 并噻吩的衍生物 (IV) ; 路线 2 :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硝基苯甲醛 (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与巯基试 剂直接进行反应得 2- 取代酰基苯并噻吩的衍生物 (IV) ; 进一步, 所述中间体 (IV) 可分别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物 : a. 当 R3, R4, R5, R6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酯基时, 中间体 (IV)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羧酸 衍生物 (V), 其中 R3 , R4 , R5 , R6 分别相应于 R3, R4, R5, R6水。
9、解后的基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3 3/7 页 4 b. 中间体 (IV) 经还原得到相应的羟基衍生物 (VI) c. 当 R11为甲基时, 中间体 (IV) 与 R9取代的苯基甲醛中间体 (VII) 进行羟醛缩合, 得 到 2 位为 R9取代苯丙烯酰的化合物 (VIII) d. 当 R11为烷氧基时, 中间体 (IV) 可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物 : 中间体 (IV) 在强碱与加热下, 与亚磺酰甲基衍生物反应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甲基 亚砜 ) 酰基苯并噻吩衍生物 (IX), 继续进行氧化和还原分别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甲砜 乙酰基。
10、 ) 苯并噻吩衍生物 (X) 和 2-(2 - 取代甲砜或甲基亚砜 -1 - 羟基 ) 乙基苯并噻吩 衍生物 (XI) ; B、 当式 (I) 中的 X 为 O, Y 代表 CO 或 CR1 OH, R1为 CH2S(O)nR8时, 其合成采用路线 3 所 示方法得到中间体 (XIII), 其中, R2, R3, R4, R5, R6, R8, n, R1 的定义如上所述, R12代表以下 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 磺酸基 路线 3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4 4/7 页 5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羟基苯甲。
11、醛 (X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与卤代试 剂 (Z 代表离去基团 ) 进行反应, 生成 2- 羰基类 (XIII) 化合物 ; 其中, 当 R12为烷氧基时, 中间体 (XIII) 可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物 : 中间体 (XIII) 再在强碱与加热下, 与亚磺酰甲基衍生物反应得到 2-(2 - 取代甲基亚 砜 ) 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 (XIV), (XIV) 继续进行氧化和还原分别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 砜基 ) 乙酰苯并呋喃衍生物 (XV) 和 2-(2 - 取代甲砜或甲基亚砜 -1 - 羟基 ) 乙基苯并呋 喃衍生物 (XVI) ; C、 当式 (。
12、I) 中 X 为 NR7, Y 代表 CO, R1为 R9取代苯丙烯基结构时, 其合成采用路线 4 所 示方法, 其中, R2, R3, R4, R5, R6, R7, R9的定义如上所述 ; 路线 4 :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 N-R7-2- 乙酰吲哚 (XV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与取 代的苯基甲醛中间体(VII)进行羟醛缩合, 得到2位为R9取代的苯丙烯酰目标物(XVIII)。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5 5/7 页 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为 : 2-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2 - 甲基。
13、亚砜基 )- 乙酰苯并噻吩 2-(2 - 甲砜基 ) 乙酰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2 - 甲砜基 ) 乙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 苯并呋喃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4- 氯 - 苯并噻吩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基 )- 乙基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4-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6-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14、 2- 乙氧甲酰 -7-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7- 氟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5, 7- 二氯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 乙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 乙酰 -5- 羧基 - 苯并噻吩 2- 乙酰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 乙酰 -6- 羧基 - 苯并噻吩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4- 氯 - 苯并噻吩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4-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2 - 。
15、甲基亚砜基 ) 乙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6-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7-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 乙氧甲酰 -6- 二乙氨基 - 苯并呋喃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基 ) 乙基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1 - 羟基 ) 乙基 -5。
1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1 - 羟基 ) 乙基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 肉桂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3” , 4” - 三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3” , 4” - 三甲氧基苯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 肉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6 6/7 页 7 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氯苯基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氯苯 。
17、基 ) 丙烯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氯苯基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3” , 4” - 二甲氧基苯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3” , 4” - 二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2-(2 - 甲砜基 ) 乙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 ) 乙基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E)-1- 甲基 -2-3 -(4” - 甲氧基。
18、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E)-1- 氯乙基 -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E)-1- 乙酰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E)-1-(2 - 羟乙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E)-1-(2 - 氨基乙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E)-1-(2 - 甲氧基乙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2- 乙氧甲酰 -4- 甲基 - 苯并。
19、噻吩 2- 庚酰 -5, 6- 二甲基 - 苯并噻吩 2- 戊氧甲酰 -5, 6- 二氨基苯并噻吩 2- 酮酸 - 苯并噻吩 2-(1 , 2 - 二羰基 ) 戊基苯并噻吩 2-( 丁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氨基 - 苯并噻吩 2-(4 - 氯庚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4 - 氯己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6 - 羟基己基 ) 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6 - 羟基戊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6 - 甲氧基己基 ) 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
20、并噻吩 2-(6 - 甲氧基戊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 乙基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2 - 氯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1 - 羟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1 - 氨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氧甲酰 -5, 6-(1 - 甲氧基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2- 乙酰苯并噻吩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 苯并噻吩 或者 2- 乙酰 - 苯并呋喃。 3.如权利要求1或2。
2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衬底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酯薄膜、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聚醚砜树脂薄膜或有机玻璃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柔性衬底表面蒸发或升华沉积活 性层, 沉积时间为 30 200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7 7/7 页 8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层的厚度为 50nm 200n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活性层表面沉积透明叉指电极的 具体步骤为 : 将带有叉指图形的金属掩膜固定在活性层上面, 并将其放置到磁控溅射生。
22、长 室,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活性层上沉积透明叉指电极, 溅射过程在低压高纯氩气中进行, 气 压维持在 5Pa 20Pa, 溅射功率在 80W 200W, 溅射时间为 30min 200min。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叉指电极是掺杂锡的铟氧 化物、 掺杂氟的锡氧化物或掺杂铝的锌氧化物。 8.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叉指电极的厚度为 100nm 300nm, 叉指间距为 10m 1000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50628 A 8 1/22 页 9 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
23、及一种光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紫外光是指波长在 200nm 到 400nm 之间的电磁波, 它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广 泛存在。 紫外探测技术是继红外探测、 激光探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探测技术, 广泛应用 于环境监测、 天文学、 国防军事和天际通信等领域。 0003 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的紫外探测器件以真空光电倍增管和紫外增强型硅光电二 极管为主, 前者体积大、 工作电压高 ; 后者需要昂贵的滤光片来减小可见光及红外光的影 响, 给实际应用带来困难。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也进行了大量 研究, 并利用宽带隙半导体材料,。
24、 例如 ZnO 和 GaN 等材料制备了紫外探测器件, 由于 ZnO 和 GaN 等半导体材料具有激子束缚能高、 生长温度低和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 可以制备高性能 的紫外探测器件。 但是这类器件不透明、 不可弯曲, 且制备过程需要加热处理, 工艺复杂, 制 备成本较高。 0004 而随着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加剧, 辐照到地球表面的紫外光越来越强, 人们开始关 注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时准确地检测外界环境紫外光辐射强度, 便可以采取有 效的防护措施, 降低病变的发生, 因此便携式紫外探测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同时, 随着 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低成本、 柔性、 低重量、 便携式。
25、的电子产品的需求 越来越大。 随着生物交叉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各种透明或半透明器件也具有更多的需求。 而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基于无机半导体材料的探测器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可以实现这些 特性的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器件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探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该装置中的紫外探测器件透明、 柔 性、 重量小, 可以提高紫外探测器的应用范围, 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6 本发明的紫外探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0007 制备紫外探测器件 ; 从紫外探测器件上引出引脚 ; 将紫外探测器件封装在外壳 中 ; 0008 其中, 所述紫外探测器件。
26、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0009 1) 准备柔性衬底 ; 0010 2) 在柔性衬底表面沉积活性层 ; 0011 3) 在活性层表面沉积透明叉指电极 ; 0012 其中, 活性层的材料为苯并五元不饱和杂环化合物, 其具有如通 式 I 所示结构, 0013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9 2/22 页 10 0014 式中, X 代表 O、 S 或 NR7, 其中 R7代表 H、 烃基、 卤代烃基、 羰基烃基、 羟基烃基、 氨 基烃基或烃氧基 ; 0015 Y 代表 CO 或 CR1 OH ; R1 代表以下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
27、烷氧基、 磺酸基 ; 0016 R1代表以下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 磺酸基、 CH2S(O)nR8、 R9取代苯丙烯基 ; 其中 R8代表 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卤代烃基、 羟基烃基或 烃氧基, n 1-2 ; R9代表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 且 R1可以与 R1 相同, 也可以与 R1 不同 ; 0017 R2代表以下基团 : 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卤素、 酰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磺酸基、 腈基或酰基烃氧基等 ; 0018 R3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28、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 基、 酰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0019 R4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 或取代的氨基、 酰 胺基、 酰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0020 R5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 基、 酰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0021 R6代表以下基团 : H、 烃基、 烷氧基、 卤素或卤代烷基、 羧基、 氨基或取代的氨基、 酰 基、 酰胺基、 酯基或磺酸基等 ; 或者, 0022 R4与 R5通过碳、 氧或氮连接在一起形成 5-7 元环。
29、结构或带有取代基 R10的 5-7 元 环结构, 其中 R10代表 H、 烃基、 卤代烃基、 羰基烃基、 羟基烃基、 氨基烃基或烃氧基 ; 0023 该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为 : 0024 A、 当式 (I) 中的 X 为 S, Y 代表 CO 或 CR1 OH, R1为 CH2S(O)nR8或 R9取代苯丙烯基 结构时, 采用路线 1 或路线 2 所示方法首先得到中间体 (IV), 其中, R2, R3, R4, R5, R6, R8, R9, n, R1 的定义如上所述, R11代表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或磺酸基 ; 0025 路线 1 : 002。
30、6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0 3/22 页 11 0027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硝基苯甲醛 (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使用 巯基乙醇进行芳香的亲核取代反应, 原料的 NO2被乙硫基取代, 生成中间体 (III) ; 在碱性 试剂催化下, 卤代试剂 (Z 代表离去基团 ), 与中间体 (III) 反应, 得到 2- 取代 酰基苯并噻吩的衍生物 (IV) ; 0028 路线 2 : 0029 0030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硝基苯甲醛 (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与巯 基试剂 直接进行反应得 2- 取代酰基苯并噻吩的衍生物 (IV)。
31、 ; 0031 进一步, 所述中间体 (IV) 可分别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物 : 0032 a. 当 R3, R4, R5, R6中的一个或多个为酯基时, 中间体 (IV)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 羧酸衍生物 (V), 其中 R3 , R4 , R5 , R6 分别相应于 R3, R4, R5, R6水解后的基团 0033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1 4/22 页 12 0034 b. 中间体 (IV) 经还原得到相应的羟基衍生物 (VI) 0035 0036 c. 当 R11为甲基时, 中间体 (IV) 与 R9取代的苯基甲醛中间体 (VII) 进行羟醛缩 。
32、合, 得到 2 位为 R9取代苯丙烯酰的化合物 (VIII) 0037 0038 d. 当 R11为烷氧基时, 中间体 (IV) 可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物 : 0039 0040 中间体 (IV) 在强碱与加热下, 与亚磺酰甲基衍生物反应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 甲基亚砜 ) 酰基苯并噻吩衍生物 (IX), 继续进行氧化和还原分别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 甲砜乙酰基 ) 苯并噻吩衍生物 (X) 和 2-(2 - 取代甲砜或甲基亚砜 -1 - 羟基 ) 乙基苯并 噻吩衍生物 (XI) ; 0041 B、 当式 (I) 中的 X 为 O, Y 代表 CO 或 CR1 O。
33、H, R1为 CH2S(O)nR8时, 其合成采用路线 3 所示方法得到中间体 (XIII), 其中, R2, R3, R4, R5, R 6, R8, n, R1 的定义如上所述, R12代表 以下基团 : H、 OH、 含有 1-18 个碳的烃基、 羧基、 酰基、 烷氧基、 磺酸基 0042 路线 3 : 0043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2 5/22 页 13 0044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邻羟基苯甲醛 (X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下, 与卤 代试剂 (Z 代表离去基团 ) 进行反应, 生成 2- 羰基类 (XIII) 化合物 ; 0045 其中, 当。
34、 R12为烷氧基时, 中间体 (XIII) 可进行如下反应得到相应的通式 I 化合 物 : 0046 0047 中间体 (XIII) 再在强碱与加热下, 与亚磺酰甲基衍生物反应得到 2-(2 - 取 代甲基亚砜 ) 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 (XIV), (XIV) 继续进行氧 化和还原分别得到化合物 2-(2 - 取代砜基 ) 乙酰苯并呋喃衍生物 (XV) 和 2-(2 - 取代甲砜或甲基亚砜 -1 - 羟基 ) 乙基苯并呋喃衍生物 (XVI) ; 0048 C、 当式 (I) 中 X 为 NR7, Y 代表 CO, R1为 R9取代苯丙烯基结构时, 其合成采用路线 4 所示方法, 其中, R2,。
35、 R3, R4, R5, R6, R7, R9的定义如上所述 ; 0049 路线 4 : 0050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3 6/22 页 14 0051 合成方法为 : 以取代的 N-R7-2- 乙酰吲哚 (XVII) 为起始原料, 在碱性试剂催化 下, 与取代的苯基甲醛中间体 (VII) 进行羟醛缩合, 得到 2 位为 R9取代的苯丙烯酰目标物 (XVIII)。 0052 以上定义中所述的 : 0053 “烃基” 可以是指碳原子数在 1-18 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环烷基, 例如, 甲基、 乙 基、 异丙基、 正丙基、 正丁基、 异丁基、 仲丁基、 叔丁基、 正戊基、 。
36、异戊基、 正己基、 异己基等或 其相应的环烷基。 0054 “烷氧基” 可以是碳原子数在1-18的烷氧基, 例如, 甲氧基、 乙氧基、 异丙氧基、 正丙 氧基、 正丁氧基、 异丁氧基、 仲丁氧基、 叔丁氧基、 正戊氧基、 异戊氧基、 正己氧基、 异己氧基 等。 0055 “酰基” 可以是具有1-18个碳的烃取代酰基或芳基酰基, 例如甲酰基、 乙酰基、 异丙 基酰基、 正丙基酰基、 烯丙基酰基、 环丙基酰基、 正丁基酰基、 异丁基酰基、 仲丁基酰基、 叔丁 基酰基、 正戊基酰基、 异戊基酰基、 正己基酰基、 异己基酰基、 苯基酰基、 甲苯基酰基等。 0056 “酯基” 可以是具有 1-18 个碳。
37、的烃取代酯基 ( 烃基酰氧基 ) 或芳基酯基, 例如甲酰 氧基、 乙酰氧基、 异丙基酰氧基、 正丙基酰氧基、 烯丙基酰氧基、 环丙基酰氧基、 正丁基酰氧 基、 异丁基酰氧基、 仲丁基酰氧基、 叔丁基酰氧基、 正戊基酰氧基、 异戊基酰氧基、 正己基酰 氧基、 异己基酰氧基、 苯基酰氧基、 甲苯基酰氧基等。 0057 “酰氨基” 可以是具有 1-18 个碳的烃取代酰氨基或芳基酰氨基, 例如甲基酰氨基、 乙基酰氨基、 异丙基酰氨基、 正丙基酰氨基、 烯丙基酰氨 基、 环丙基酰氨基、 正丁基酰氨基、 异丁基酰氨基、 仲丁基酰氨基、 叔丁基酰氨基、 正戊基酰氨基、 异戊基酰氨基、 正己基酰氨 基、 异己。
38、基酰氨基、 苯基酰氨基、 甲苯基酰氨基等。 0058 作为非限定性示例, 本发明用作紫外探测器活性层的化合物可以选自下列具体化 合物 : 0059 2-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60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苯并噻吩 0061 2-(2 - 甲砜基 ) 乙酰 - 苯并噻吩 0062 2- 乙氧甲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063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064 2-(2 - 甲砜基 ) 乙酰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065 2- 乙氧甲酰 - 苯并呋喃 0066 2-(2 - 甲基亚砜基 。
39、)- 乙酰苯并呋喃 0067 2- 乙氧甲酰 -4- 氯 - 苯并噻吩 0068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基 )- 乙基 - 苯并噻吩 0069 2- 乙氧甲酰 -4-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70 2- 乙氧甲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71 2- 乙氧甲酰 -6-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72 2- 乙氧甲酰 -7-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73 2- 乙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074 2- 乙氧甲酰 -7- 氟 - 苯并呋喃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4 7/22 页 15 0075 2- 乙氧甲酰 -5, 7- 二。
40、氯 - 苯并呋喃 0076 2- 乙氧甲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77 2- 乙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78 2- 乙氧甲酰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79 2- 乙酰 -5- 羧基 - 苯并噻吩 0080 2- 乙酰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81 2- 乙酰 -6- 羧基 - 苯并噻吩 0082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4- 氯 - 苯并噻吩 0083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4-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84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85 2-(2 - 甲基亚砜基。
41、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086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6-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87 2-(2 - 甲基亚砜基 ) 乙酰 -7-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088 2- 乙氧甲酰 -6- 二乙氨基 - 苯并呋喃 0089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0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1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基 ) 乙基 -5, 6-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092 2-(1 - 羟基 ) 乙基 -5- 甲。
42、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3 2-(1 - 羟基 ) 乙基 -6- 甲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4 (E)-2- 肉桂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5 (E)-2-3 -(2” , 3” , 4” - 三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6 (E)-2-3 -(2” , 3” , 4” -三甲氧基苯)丙烯酰-6-乙氧甲酰-苯并噻吩(E)-2-肉 桂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7 (E)-2-3 -(2” - 氯苯基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E)-2-3 -(2” - 氯 苯基 ) 丙烯酰 -5- 甲氧甲酰 - 苯并噻。
43、吩 0098 (E)-2-3 -(2” - 氯苯基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099 (E)-2-3 -(3” , 4” - 二甲氧基苯 ) 丙烯酰 -6-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100 (E)-2-3 -(3” , 4” - 二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乙氧甲酰 - 苯并噻吩 0101 2-(2 - 甲砜基 ) 乙酰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102 2-(1 - 羟基 -2 - 甲基亚砜 ) 乙基 -5- 甲氧基 - 苯并呋喃 0103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0104 (E)-1- 甲基 -2。
44、-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0105 (E)-1- 氯乙基 -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0106 (E)-1- 乙酰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6- 二甲氧基 - 吲哚 0107 (E)-1-(2 - 羟乙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0108 (E)-1-(2 - 氨基乙基 )-2-3 -(4” - 氟苯 )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0109 (E)-1-(2 - 甲氧基乙基 )-2-3 -(4” - 氟苯 )。
45、 丙烯酰 -5- 乙酰氧基 - 吲哚 0110 2- 乙氧甲酰 -4- 甲基 - 苯并噻吩 0111 2- 庚酰 -5, 6- 二甲基 - 苯并噻吩 说 明 书 CN 103050628 A 15 8/22 页 16 0112 2- 戊氧甲酰 -5, 6- 二氨基苯并噻吩 0113 2- 酮酸 - 苯并噻吩 0114 2-(1 , 2 - 二羰基 ) 戊基苯并噻吩 0115 2-( 丁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氨基 - 苯并噻吩 0116 2-(4 - 氯庚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117 2-(4 - 氯己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
46、噻吩 0118 2-(6 - 羟基己基 ) 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119 2-(6 - 羟基戊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120 2-(6 - 甲氧基己基 ) 氧甲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121 2-(6 - 甲氧基戊基亚砜基 ) 乙酰 -5, 6- 二甲氧基 - 苯并噻吩 0122 2- 乙氧甲酰 -5, 6- 乙基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123 2- 乙氧甲酰 -5, 6-(2 - 氯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124 2- 乙氧甲酰 -5, 6-(1 - 羟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12。
47、5 2- 乙氧甲酰 -5, 6-(1 - 氨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126 2- 乙氧甲酰 -5, 6-(1 - 甲氧基乙基 ) 亚甲基二氧 - 苯并噻吩 0127 2- 乙酰苯并噻吩 0128 (E)-2-(3 -(4” - 甲氧基苯 ) 丙烯酰 )- 苯并噻吩 或者 0129 2- 乙酰 - 苯并呋喃。 0130 优选地, 柔性衬底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聚醚砜 树脂薄膜或有机玻璃薄膜。 0131 优选地, 在柔性衬底表面蒸发或升华沉积活性层, 沉积时间为 30 200 分钟 ; 0132 优选地, 活性层的厚度为 50nm 200nm。 0133 优选地, 在活性层表面沉积透明叉指电极的具体步骤为 : 将带有叉指图形的金属 掩膜固定在活性层上面, 并将其放置到磁控溅射生长室,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活性层上沉 积透明叉指电极, 溅射过程在低压高纯氩气中进行, 气压维持在 5Pa 20Pa, 溅射功率在 80W 200W, 溅射时间为 30min 200min。 0134 优选地, 透明叉指电极是掺杂锡的铟氧化物、 掺杂氟的锡氧化物或掺杂铝的锌氧 化物。 0135 优选地, 透明叉指电极的厚度为 100nm 300nm, 叉指间距为 10m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