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糖酸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降糖酸奶.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71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N 103027112 A *CN103027112A* (21)申请号 201110315593.7 (22)申请日 2011.10.10 A23C 9/13(2006.01) (71)申请人 王虎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雨山路马 纺新村 8 幢 108 号 (72)发明人 王虎 (54) 发明名称 一种降糖酸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糖酸奶, 该降糖酸奶是 在无蔗糖酸奶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维生素 D, 并 由低热值甜味剂取代蔗糖, 同时添加有益生菌和 益生元。该降糖酸奶在。
2、保持酸奶原有风味和营养 价值的同时, 达到降糖、 补充维生素 D 及其它功 效。此外, 已有的 AD 奶市场及本发明降糖酸奶的 低成本使得本发明降糖酸奶更易于市场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在于无蔗糖的酸奶中含有维生素D, 其含量为10130ug/kg。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奶中用低热值甜味剂取代蔗 糖。 3. 如权利 2 所述的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是所述低热值甜味剂取自甜菊糖、。
3、 木糖醇、 大 豆低聚糖、 安赛蜜的一种或多种。 4. 如权利 1 所述的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在于其所述的降糖酸奶中含有益生元和益生 菌。 5.如权利1或4所述的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取自低聚异麦芽糖、 大豆 低聚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木糖、 水溶性膳食纤维之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1或4所述的一种降糖酸奶, 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双歧杆菌、 加利亚乳杆 菌、 嗜酸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7112 A 2 1/5 页 3 一种降糖酸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奶制品, 具体涉及一种降糖酸奶。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
4、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 糖尿病人群比例逐年提高, 经 估算, 我国唐尿病人数已达到 9240 万人, 居全球之冠。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 康。针对这一趋势, 大量各种降糖保健食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人们也在着手研发具备辅 助降糖功能的酸奶制品,“降血糖酸奶最佳配方及工艺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 自然 科学版 )(2005.6) 是在酸奶中加入南瓜粉, 并用木糖醇 . 大豆低聚糖代替白沙糖达到辅助 降糖效果 ; 专利 CN1301655c 或因配入中药等原因长期无市已自动放弃权利 ; 新近开发的专 利 CN100496263c 和专利申请 200710170。
5、873.7 主要是利用降糖功能元素铬, 或因其降糖效 果或因其生产成本, 市面上无其产品销售 ; 目前市面上 “无糖酸奶” 是一种不含蔗糖的酸奶, 但糖尿病人因血糖不稳定, 饮用后并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显著降糖功能、 市场易接受的酸奶。 研究表明, 维生 素 D 具备钙、 磷调节作用, 促进人体对钙、 磷的吸收。因此, AD 钙、 AD 钙酸奶及饮料相继面世 或研发。但这些制品主要目的是强化补充维生素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但该类奶制品都 配入大量白砂糖, 已不适宜糖尿病人饮用。 0004 研究还发现, 维生素 D 缺乏与 2 型糖尿病发生关系密切, 与胰岛。
6、素抵抗呈正相关。 维生素 D 具备调节人体内胰岛素的功能, 是葡萄糖刺激素分泌及维持正常糖耐量的必需 物质。此外, 维生素 D 还具备防癌等诸多功效。因此, 美国食品及营养委员会最近重新修 订了维生素 D 日推荐摄入量, 成年人每日 600 国际单位 (IU)(15ug), 超过 70 岁人群每日 800IU(ug), 为原推荐量 400IU(10ug) 的两倍。此外, 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的维生素 D 最多不 超过 4000IU(100ug), 比之前的 2000IU(50ug) 也提高两倍。 0005 基于此, 本发明开发出一种降糖酸奶, 该酸奶具备显著降糖功能, 兼具人体补充维 生素 D 及。
7、其功效。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在发酵酸奶制作过程中, 添加一定比例维生素 D, 并 用低热值甜味剂取代白砂糖, 同时配入益生元和益生菌。 0007 原料 : 0008 牛奶 : 全脂无抗生素鲜牛奶 ; 0009 维生素 D : D3 微胶囊制剂, 可较好地保证稳定性,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 D 在酸奶中均 匀分布, 为本发明酸奶优选方案之一 ; 0010 低热值甜味剂 : 取自甜菊糖、 木糖醇、 大豆低聚糖、 安赛蜜等一种或多种 ; 其中甜 菊糖是甜叶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 甜度为白砂糖的 200-300 倍, 热值仅为蔗糖的 1/300, 口感纯正且与蔗糖相似、 食用安全, 。
8、经常食用可以预防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肥胖症, 是 说 明 书 CN 103027112 A 3 2/5 页 4 一种蔗糖非常理想的天然替代品, 与其它甜味剂合用可得到甜味剂相乘的效果, 成本价格 比蔗糖低, 可节约成本 60以上, 用其易于降糖酸奶的市场化, 为本发明降糖酸奶的优选方 案之一。 0011 益生元 : ( 功能性低聚糖 ) 是一类非消化性物质, 能选择性增殖肠内益生菌, 起到 增进宿主健康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作用。益生菌种类较多, 如低聚异麦芽糖、 大豆低聚 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木糖、 可溶性膳食纤维等, 具有甜度不一的甜味, 还可作为 功能性甜味剂替代。
9、部分蔗糖。 在众多的益生元中, 低聚木糖具有高稳定性和高耐酸性, 其增 殖双歧杆菌的功能是其它双歧杆菌因子的近 20 倍。酸奶中添加低聚木糖有助于酸奶发酵 减缓乳清析出、 改善组织状态、 提高奶香味。在低聚木糖添加量 0.45g/100ml 时, 就能达到 理想效果, 是目前用量最小的低聚糖, 用其有利于降糖酸奶的市场化, 为本发明降糖酸奶的 优选方案之一。 0012 益生菌 : 包括双歧杆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嗜热链球杆菌等。 益生菌除 了增强人体免疫力、 缓解过敏、 防肥胖、 降血清胆固醇、 促进营养吸收外, 其中乳杆菌可帮助 人体将酸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有利于糖尿病人。
10、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米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及特点, 但本发明的权利保护不局 限于此范围。 0014 配料组成 ( 按重量比 ) : 0015 鲜牛奶 90 96 ; 甜菊糖 万之分 1 10 ; 0016 木糖醇 0 8 ; 低聚木糖 千分之 2 10 ; 0017 维生素 D3 20 250ug/kg ; 复合益生菌总量 0.2 0.5u/kg( 其中双歧杆菌占 50、 利亚保加乳杆菌占 15、 嗜酸乳杆菌占 20、 嗜热链球菌占 15 )(u 为每克活菌总 数 ) ; 复合稳定剂 4 ; 0018 复合稳定剂组成及比例 : ( 琼脂 20、 海藻酸丙二醇脂 3。
11、0、 黄原胶 30 )。 0019 工艺流程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加入甜菊糖、 低聚木糖、 木糖醇、 稳定剂在 7075使其溶解于奶中并混合后, 在18-20MPa压力下均质, 在95下用巴氏杀菌200 300 秒, 冷却至 25 45加入复合菌种 . 维生素 D 进行混合 . 接种发酵, 发酵时间 4 6 小时, 当发酵奶 PH 值达到 4.2 后终止发酵, 冷却至 20时均质罐装, 在 0 5度下冷藏, 检验出厂。 0020 实施例 1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 0021 说 明 书 CN 1。
12、03027112 A 4 3/5 页 5 0022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木糖、 术糖醇、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3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6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 发酵即得含维生素 D 约 42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23 实施例 2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 0024 0025 0026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13、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木糖醇、 低聚木糖、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2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6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 发酵即得含维生素 D 约 60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27 实施例 3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0028 0029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
14、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木糖、 木糖醇、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3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6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 发酵即得含维生素 D 约 95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30 实施例 4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0031 说 明 书 CN 103027112 A 5 4/5 页 6 0032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木。
15、糖、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 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3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 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5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发酵即得含 维生素 D 约 75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33 实施例 5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0034 0035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木糖、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 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
16、菌 3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 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6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发酵即得含 维生素 D 约 135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36 实施例 6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0037 0038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术糖、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 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300 秒, 冷却至 38按上述 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5 小时,。
17、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发酵即得含 维生素 D 约 130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39 实施例 7 配方 ( 每公斤原料 ) 0040 0041 制备工艺 : 原奶检测, 将无抗生素鲜牛奶调整脂肪含量 3.1、 调整蛋白质 2.9、 脂肪物质 8.3的标准, 按上述比例将甜菊糖、 低聚木糖、 木糖醇、 稳定剂在 70下使其溶解于牛奶中混合后, 在 20MPa 压力下均质, 接着在 95下杀菌 300 秒, 冷却至 说 明 书 CN 103027112 A 6 5/5 页 7 38按上述比例加入复合菌种、 维生素 D 接种、 发酵 6 小时, 当发酵奶的 PH 值达 4.2 后终止 发酵即得含维生素 D 约 35ug/kg 的本发明降糖酸奶。 004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使该降糖酸奶在保持了酸奶原有风味、 口感的同时, 提高了酸 奶的营养价值, 达到降糖、 补充维生素 D 及相应的其它功效。已有的 AD 奶市场及本发明酸 奶的低成本使得本发明降糖酸奶更易于市场化。此外, 为增加维生素 D 的稳定性及降糖功 效该降糖酸奶还可加入维生素 E、 维生素 B 族、 维生素 C。 说 明 书 CN 10302711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