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棒驱动杆解锁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棒驱动杆解锁工具.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038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3003888 A *CN103003888A* (21)申请号 201180035283.8 (22)申请日 2011.06.06 61/352,484 2010.06.08 US 13/151,305 2011.06.02 US G21C 19/10(2006.01) (71)申请人 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72)发明人 LJ蒂尔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罗闻 (54) 发明名称 控制棒驱动杆解锁工具 (5。
2、7) 摘要 一种 CRDS 解锁工具 (2) , 包括支承组件 (4) 和 栓锁组件 (6) , 其中, 所述支承组件以所述栓锁组 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移动的方式接收在所 述栓锁组件内。所述支承组件具有多个栓锁指状 件 (8) 和至少一个销, 所述栓锁指状件中的每一 个能够在栓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在 所述栓锁位置, 所述栓锁指状件构造为接合且保 持 CRDS, 在所述解锁位置, 所述栓锁指状件构造 为不接合 CRDS。所述栓锁组件包括第一套筒构件 (90) 和第二套筒构件 (68) , 所述第二套筒构件具 有至少一个槽 (78) ,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销可移动 地接收在所述至少一。
3、个狭槽内。所述栓锁组件能 够从栓锁状态移动到解锁状态, 其中所述栓锁指 状件由所述第一套筒构件致动。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1.1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1/039204 2011.06.0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1/156244 EN 2011.12.15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8 页 1/2 页 2 1. 一种用于解锁核反应堆容器的控制棒驱动杆的工。
4、具 (2) , 包括 : 支承组件 (4) , 所述支承组件构造为在其第一端部接收所述控制棒驱动杆, 所述支承组 件具有位于其第一端部处的多个栓锁指状件 (8) 和位于其第二端部处的至少一个销, 所述 栓锁指状件中的每一个能够在栓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 在所述栓锁位置, 所述 栓锁指状件构造为当所述控制棒驱动杆接收在所述第一端部中时接合且保持所述控制棒 驱动杆, 在所述解锁位置, 所述栓锁指状件构造为当所述控制棒驱动杆接收在所述第一端 部中时不接合所述控制棒驱动杆 ; 以及 栓锁组件 (6) , 其中, 所述支承组件以所述栓锁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移动的方 式接收在所述栓锁组件。
5、内, 所述栓锁组件包括位于其第一端部处的第一套筒构件 (90) 和位 于其第二端部处的第二套筒构件 (68) , 所述第二套筒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槽 (78) , 其中, 所 述至少一个销可移动地接收在所述至少一个槽内, 其中, 所述栓锁组件能够以解锁方式从 栓锁状态移动到解锁状态, 其中所述栓锁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沿第一方向滑动且导致 所述第一套筒构件与每个栓锁指状件相接合, 并且将每个栓锁指状件从所述栓锁位置移动 到所述解锁位置, 并且其中, 所述栓锁组件能够以栓锁方式从所述解锁状态移动到所述栓 锁状态, 其中所述栓锁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 且导致所述第一。
6、套筒构件与每个栓锁指状件相接合并且将每个栓锁指状件从所述解锁位 置移动到所述栓锁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支承组件构造为选择性地抓握和保持控制 棒驱动杆的顶部分, 以及将控制棒驱动杆从核反应堆容器的支架脱离。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多个选择性移动的按钮指状 件, 所述按钮指状件构造为抓握和保持 CRDS 的所述顶部分以及将所述 CRDS 从蜘蛛形支架 中脱离。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按钮指状件被选择性地气压致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具, 其中, 在以解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
7、也相对于 所述支承组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 并且其中, 在以栓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也相 对于所述支承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槽为倒 J 形槽, 其中, 在以解锁方 式运动期间所述至少一个销从所述倒J形槽的第一终端部移动到所述倒J形槽的第二终端 部, 并且其中, 在以栓锁方式运动期间所述至少一个销从所述倒 J 形槽的所述第二终端部 移动到所述倒 J 形槽的所述第一终端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销为第一销和第二销, 其中, 所述 至少一个槽为在其中接收所述第一销的第一。
8、倒 J 形槽和在其中接收所述第二销的第二倒 J 形槽, 其中, 在以所述解锁方式运动期间所述第一销从所述第一倒 J 形槽的第一终端部移 动到所述第一倒 J 形槽的第二终端部, 并且所述第二销从所述第二倒 J 形槽的第一终端部 移动到所述第二倒 J 形槽的第二终端部, 并且其中, 在以所述栓锁方式运动期间所述第一 销从所述第一倒J形槽的所述第二终端部移动到所述第一倒J形槽的所述第二终端部并且 所述第二销从所述第二倒J形槽的所述第二终端部移动到所述第二倒J形槽的所述第二终 端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工具, 其中, 在以所述解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首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9、103003888 A 2 2/2 页 3 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随后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且随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并且 其中, 在以所述栓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首先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随后沿所述第 二旋转方向旋转并且随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工具, 其中, 在以所述解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首先 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随后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且随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并且 其中, 在以所述栓锁方式运动期间, 所述栓锁组件首先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 随后沿所述第 二旋转方向旋转并且随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
10、工具, 其中, 在所述栓锁状态, 以所述支承组件从所述栓锁 组件悬挂的方式, 所述第一销抵靠所述第一倒 J 形槽的所述第一终端部安置, 而所述第二 销抵靠所述第二倒 J 形槽的所述第一终端部安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一套筒构件包括多个 L 形槽 (96) , 其中, 每个 L 形槽接收所述栓锁指状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的凸轮部分 (102) 。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具, 还包括锁定销构件 (88) , 其中, 所述第二套筒构件 包括栓锁孔 (82) , 其中所述支承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包括接收孔 (21) , 其中在所述栓锁状 态, 所述接收孔与所述栓。
11、锁孔对准, 并且所述接收孔和所述栓锁孔构造为接收所述锁定销 构件, 以防止在所述栓锁组件与所述支承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工具, 其中, 所述第二套筒构件包括解锁孔 (86) , 其中在所 述解锁状态, 所述接收孔与所述解锁孔对准, 并且所述接收孔和所述解锁孔构造为接收所 述锁定销构件, 以防止在所述栓锁组件与所述支承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3888 A 3 1/6 页 4 控制棒驱动杆解锁工具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根据 35USC119(e) 要求 2010 年 6 月 8 日提交的名称为 “机械控制。
12、棒驱动 杆解锁工具” 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352,484的优先权, 该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参引的 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 例如但不限于加压水反应堆 (PWR) 型核电厂, 并且具体地涉及 用于解锁和移除位于核反应堆容器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的工具。 背景技术 0004 在核能发电时, 反应堆容器是在其中产生用于生产蒸汽的热量的主容器。反应堆 容器通常包括带凸缘本体, 其具有螺栓连接在其上部分上以用于形成密封外壳的带凸缘 的、 可移除的上封头。位于燃料组件内的燃料芯块设置在反应堆容器内以用于产生受控的 核裂变反应, 核裂变反应又产生热量。由裂变反应所产生的热量加。
13、热在反应堆容器内容纳 的硼酸处理过的水。在本领域中通常被称为主回路的处理管道附接到反应堆容器上。加热 后的硼酸处理过的水从反应堆容器中流出且穿过主回路到蒸汽发生器, 以用于将其热量传 递到次级回路, 其中如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 产生蒸汽以用于最终产生电力。 硼酸处理过 的水随后经由主回路返回到反应堆容器中, 重复上述过程。在压水反应堆 (PWR) 中, 与沸水 反应堆 (BWR) 相比, 主回路中的压力防止硼酸处理过的水在反应堆内沸腾。 0005 在每个燃料组件内发生的裂变反应的速率借助于关联的控制棒组件进行调节。 每 个控制棒组件由含有中子吸收物质 (例如银、 铟或镉) 的不锈钢管阵列形成。
14、。这些不锈钢管 (在本领域中被称为 “调节棒 (rodlet) ” ) 悬挂于蜘蛛形支架上, 并且控制棒驱动杆 (CRDS) 连接到蜘蛛形支架上。每个 CRDS 也联接到由封头承载的控制棒驱动机构 (CRDM) 上。每个 CRDM 构造为将关联的控制棒组件的调节棒更深地插入关联的燃料组件内或者从关联的燃 料组件中进一步抽出, 以调节由此所产生的热量。 0006 定期性地, 核反应堆必须添加燃料, 这是一个其中反应堆的燃料组件的一部分必 须被替代的过程。在核反应堆的燃料添加期间, 将封头移除, 用水充灌反应堆容器, 并且将 反应堆容器的上内部构件移除。 但是, 当这样做时, 需要将调节棒保留在反。
15、应堆容器内的适 当位置。 因此, 在移除反应堆容器的上内部构件之前, 每个CRDS (其由上内部构件承载) 必须 与其所附接的调节棒束断开, 使得调节棒将不会由驱动杆带走而是将保留在适当位置。更 具体地, 每个蜘蛛形支架具有开槽的圆形套圈接口, 并且每个 CRDS 的底部具有接收在套圈 中的一对指状件, 以将 CRDS 联接到蜘蛛形支架上。这种连接必须被释松, 使得能够将 CRDS 从反应堆容器中移除, 同时将调节棒留在适当位置。 0007 有一段时间, 现有技术的 CRDS 解锁工具已经用来释松在 CRDS 与蜘蛛形支架之间 的连接。该工具使用第一气动机构以致动设置在按钮杆上的第一组栓锁指状。
16、件, 并且使用 第二气动机构以致动第二组栓锁指状件, 所述第一组栓锁指状件与 CRDS 的顶部分相接合 说 明 书 CN 103003888 A 4 2/6 页 5 且将CRDS与蜘蛛形支架脱开 (这导致所述指状件从套圈接口中释松) , 所述第二组栓锁指状 件与 CRDS 的外表面相接合且容许其在被移除的同时由工具保持。该现有技术工具的问题 是其非期望地容许工具操作者在将工具栓锁到 CRDS 上的同时无意中致动所述第二气动机 构的气压缸, 从而使 CRDS 能够从工具中脱落。应理解, 这有可能造成对 CRDS 本身和附近设 备的昂贵损坏和 / 或附近人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0008 在一个实施。
17、例中, 提供了用于解锁位于核反应堆容器中的控制棒驱动杆的工具, 所述工具包括 : 构造为在其第一端部接收控制棒驱动杆的支承组件 ; 和栓锁组件, 其中, 所 述支承组件以所述栓锁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移动的方式接收在所述栓锁组件内。 所述支承组件具有设置在其第一端部处的多个栓锁指状件、 以及设置在其第二端部处的至 少一个销, 所述栓锁指状件中的每一个能够在栓锁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 在所述 栓锁位置, 所述栓锁指状件构造为当所述控制棒驱动杆接收在所述第一端部中时接合和保 持所述控制棒驱动杆, 在所述解锁位置, 所述栓锁指状件构造为当所述控制棒驱动杆接收 在所述第一端部中时不接合所。
18、述控制棒驱动杆。 所述栓锁组件包括位于其第一端部处的第 一套筒构件和位于其第二端部处的第二套筒构件, 所述第二套筒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槽, 其 中, 所述至少一个销可移动地接受在所述至少一个槽内, 其中, 所述栓锁组件能够以解锁方 式从栓锁状态移动到解锁状态, 其中所述栓锁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且导致所述第一套筒构件与每个栓锁指状件相接合并且将每个栓锁指状件从所述栓锁位 置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 并且其中, 所述栓锁组件能够以栓锁方式从所述解锁状态移动到 所述栓锁状态, 在栓锁状态所述栓锁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承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 二方向滑动, 且导致所述第一套筒构件与每个栓锁。
19、指状件相接合并且将每个栓锁指状件从 所述解锁位置移动到所述栓锁位置。 0009 当参照附图考虑下面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 特征 和特点、 以及相关结构元件的操作方法和功能、 和部件的组合以及制造的经济性将变得更 加明显, 所有这些都形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各个附图中的对 应部件。 但是, 还清楚理解的是, 附图仅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非旨在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制的定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时,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 否则 “一” 、“一 个” 和 “所述” 的单数形式包括复数指代。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和图 2 是根据本发明。
2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 CRDS 解锁工具的示意图 ; 0011 图 3 是图 1 和图 2 的 CRDS 解锁工具的上部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 0012 图 4 是图 3 的上部支承组件沿着图 3 的线 4-4 截取的截面图 ; 0013 图 5 是图 1 和图 2 的 CRDS 解锁工具的下部支承组件的侧视图 ; 0014 图 6 是图 5 的下部支承部件沿着图 5 的线 6-6 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文所用的方向用语, 例如但不限于顶、 底、 左、 右、 上、 下、 前、 后以及它们的衍生 说 明 书 CN 103003888 A 5 3/6 页 6 词涉及附图中所示元件。
21、的取向, 并且除非在其中明确记载, 不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 0016 在本文采用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部件 “联接” 到一起的表述指的是零件直 接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居中零件或部件结合到一起或一起操作。 0017 在本文采用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部件彼此 “接合” 的表述指的是零件直接 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居中零件或部件对彼此施加力。 0018 在本文采用时, 术语 “数量” 指的是一或者大于一的整数 (即, 复数) 。 0019 图1和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CRDS解锁工具2的示意图。 在图 1 中, CRDS 解锁工具 2 示出为处于栓锁状态下, 其中其构造为与 CR。
22、DS 的外表面相接合且牢 固地保持 CRDS, 而在图 2 中, CRDS 解锁工具 2 示出为处于解锁状态下, 其中 CRDS 未由工具 保持。如本文更详细描述的, CRDS 解锁工具 2 提供替代上述现有技术的气动操作的栓锁夹 持器组件 (即, 第二气动机构) 的机械栓锁功能。更具体地, 且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CRDS 解锁工具 2 结合有机械互锁以防止工具操作者在操作期间无意中将 CRDS 从 CRDS 解锁工具 2 解锁。 0020 CRDS 解锁工具 2 包括设置在机械栓锁组件 6 内的 CRDS 支承组件 4。如本文详细 描述的, CRDS 支承组件 4 构造为与 CRDS 的。
23、顶部分相接合且将 CRDS 从蜘蛛形支架脱开, 而 机械栓锁组件 6 构造为致动与 CRDS 的外表面相接合的栓锁指状件 8, 且使其能够在被移除 的同时由 CRDS 解锁工具 2 保持。 0021 参照图 3- 图 6, CRDS 支承组件 4 包括联接到下部支承组件 12 上的上部支承组件 10。图 3 为上部支承组件 10 的侧视图, 而图 4 为上部支承组件 10 沿着图 3 的线 4-4 截取 的截面图。图 5 为下部支承组件 12 的侧视图, 而图 6 为下部支承组件 12 沿着图 5 的线 6-6 截取的截面图。 0022 参照图 3 和图 4, 上部支承组件 10 包括护罩 1。
24、4, 护罩 14 附接有第一内管部分 16。 另外, 附接有联接件 20、 22 的气压缸 18 联接到护罩 14 的顶部上。定位销 19A 和 19B 从护 罩 14 的相反两侧延伸, 而孔 21 设置在护罩 14 的下端部中。定位销 19A 和 19B 以及孔 21 的功能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护罩 14 还包括至少一个窗口 24。上部支承组件 10 还包括可 移动地容置在第一内管部分16内的上部按钮杆构件26。 上部按钮杆构件26延伸穿过护罩 14, 并且通过联接件 28 可操作地联接到气压缸 18 上。通过阀组件 (未示出) 联接到气压源 上的气压缸18由此能够沿着其纵向轴线选择性地驱动。
25、位于第一内管部分16内的上部按钮 杆构件 26。螺纹适配器 30 设置在第一内管部分 16 的远端部和上部按钮杆构件 26 处。螺 纹适配器 30 的功能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 0023 参照图5和图6, 下部支承组件12包括联接到适配器34的下部壳体32, 适配器34 限定有 CRDS 接收孔 36。具有窗口 40 的护罩 38 联接到下部壳体 32 的另一端部上。第二内 管部分 42 通过适配器 44 联接到护罩 38 上。下部支承组件 12 还包括可移动地容置在第二 内管部分 42 内的下部按钮杆构件 46。下部按钮杆构件 46 通过联接件 50 联接到具有致动 器壳体 52 的致动器 4。
26、8 上。如在图 6 中所见, 弹簧 54 设置在下部壳体 32 内, 并且构造为将 致动器 48 朝向适配器 34 和 CRDS 接收孔 36 向前偏置。致动器 48 可操作地联接到按钮指 状件 56 上, 使得当致动器 48 抵抗弹簧偏置 (如在本文其他地方所述) 被向后拉动时, 将导致 按钮指状件 56 枢转且延伸穿过设置在致动器 48 的圆筒形构件 60 中的孔 58, 以抓握且保 持 CRDS 的顶部分, 并且将 CRDS 从蜘蛛形支架脱开 (如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的, 其导致 CRDS 说 明 书 CN 103003888 A 6 4/6 页 7 的下部指状件从蜘蛛形支架的套圈接口释松。
27、) 。另外, 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的栓锁指状件 8 (其构造为接合且保持 CRDS 的外侧) 可枢转地保持在下部壳体 32 内。栓锁指状件 8 被选择 性致动的方式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 在图示实施例中, 下部壳体32包括三个栓锁指状件8, 不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在下部壳体32中设置更多或更少的栓锁指状件8。 焊接适配器 62 设置在第二内管部分 42 的远端部和下部按钮杆构件 46 处。焊接适配器 62 的功能在本 文其他地方描述。 0024 再次参照图 1 和图 2, 机械栓锁组件 6 包括上部栓锁构件 64 和下部栓锁构件 66。 上部栓锁构件 66 包括上部栓锁壳体 (套筒) 68。具有。
28、吊环 72 的吊环板 70 附接到栓锁护罩 68 的顶端部上 (优选地通过焊接) 。上部管 74 附接到上部栓锁壳体 68 的底端部上 (优选地 通过焊接) 。上部栓锁壳体 68 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至少一个窗口 76。倒 J 形槽 78A 设置在上 部栓锁壳体 68 的第一侧上。相似的倒 J 形槽 78B 设置在上部栓锁壳体 68 的与第一侧相反 的第二侧上。栓锁孔 80 和 82 以及解锁孔 84 和 86(均构造为接收销构件 88 的相应端部) 也在上部栓锁壳体 68 的底端部附近设置在上部栓锁壳体 68 内。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功 能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 0025 下部栓锁构件 66 包括。
29、下部栓锁壳体 (套筒) 90。下部管 92 附接到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顶端部上 (优选地通过焊接) 。下部栓锁壳体 90 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窗口 94A、 94B。另外, 3 个倒 L 形槽 96 设置在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下端部上。如图 1 和图 2 中所见, L 形槽 96 构 造为与栓锁指状件 8 对准。 0026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 CRDS 解锁工具 2 组装如下。首先, 通过上部管 74 将上部支 承组件 10 插入上部栓锁构件 64 内, 并且通过下部栓锁壳体 90 将下部支承组件 12 插入下 部栓锁构件66内。 当这样做时, 允许上部支承组件10的端部略微延伸出上部管74。
30、, 并且允 许下部支承组件 12 的端部略微延伸出下部管 92。接着, 如图 7 和图 8 中所示, 上部支承组 件 10 和下部支承组件 12 彼此联接。更具体地, 如图 7 和图 8 中所见, 下部按钮杆构件 46 和上部按钮杆构件 26 使用定位销 9 彼此联接。接着, 联接件半部 98A、 98B 围绕螺纹适配器 30 和焊接适配器 62 的接合部设置, 且使用任意合适的装置例如多个螺钉彼此固定。接着, 上部栓锁构件64和下部栓锁构件66朝向彼此滑动, 并且通过将两个部件经凸缘100A、 100B 螺栓连接到一起而彼此固定, 凸缘100A、 100B优选地通过焊接分别设置在上部管74和。
31、下部 管 92 的端部上。另外, 当如此组装时, 每个定位销 19A、 19B 通过相应的倒 J 形槽 78A、 78B 接收。而且, 每个栓锁指状件 8 与相应的 L 形槽 96 对准。 0027 现在将讨论 CRDS 解锁工具 2 的操作。在 CRDS 解锁工具 2 的操作期间, 其不同状 态将通过两件事情确定 :(i) 栓锁指状件 8 的位置, 即, 它们是否定位于内侧以便接合且抓 握 CRDS 的外表面 (栓锁) 或者定位于外侧以便与 CRDS 的外表面脱开接合 (解锁) , 以及 (ii) 由上部按钮杆构件 26 和下部按钮杆构件 46 所形成的按钮杆的位置, 即, 其是否在 CRD。
32、S 支 承组件 4 内被向上或向下气动驱动。当按钮杆被向上驱动时, 将导致按钮指状件 56 枢转且 延伸穿过设置在致动器 48 的圆筒形构件 60 中的孔 58, 以抓握和保持 CRDS 的顶部分, 并且 相反地, 当按钮杆被向下驱动时, 将导致按钮指状件 56 从孔 58 枢转出。 0028 为了描述 CRDS 解锁工具 2 的操作, 下面将从处于如图 2、 图 9、 图 10 和图 11 中所 示的解锁的、 按钮向下状态中的 CRDS 解锁工具 2 开始讨论。在解锁的、 按钮向下状态中, 机 械栓锁组件 6 处于升高的向上位置中, 使得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底部分朝向下部壳体 32 的 说。
33、 明 书 CN 103003888 A 7 5/6 页 8 顶端部定位。在这种状态下, L 形槽的较长部分的底部将与每个栓锁指状件 8 的顶部 (在其 上部 102 处) 相接合, 且导致每个栓锁指状件在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下面向外延伸并且延伸 出下部壳体 32 的内部腔室。另外, 每个定位销 19A、 19B 将定位在关联的 J 形槽 78A、 78B 的 底部终端部处且抵靠该底部终端部 (图 2 和图 11) 。此外, 在这种状态下, 上部栓锁壳体 68 的位置将导致孔 86 与护罩 14 的孔 21 对准且位于孔 21 的上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销构 件 88 的第一端部被插入孔 8。
34、6 和 21 内, 而销构件 88 的第二端部被插入孔 84 内。销构件 88 由此用作锁定机构, 其防止机械栓锁组件 6 相对于 CRDS 支承组件 4 运动, 直到销构件 88 被 移除为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销构件 88 通过系索 106 附接到吊环 72 上。 0029 接着, 为了移除 CRDS, 以其中 CRDS 通过 CRDS 接收孔 36 接收到下部壳体 32 的内 部腔室内的方式将 CRDS 解锁工具 2 布置在 CRDS 上。随后将销构件 88 从孔 86、 21 和 84 移 除。CRDS 解锁工具 2 随后移动到如图 1、 图 7、 图 12 和图 13 中所示的栓锁。
35、的、 按钮向下状 态。这通过以下进行 : 降低机械栓锁组件 6(将其朝向图 11 的右边移动) 、 使其顺时针旋转 (通过旋转吊环 72) 、 并且将其略微提升以栓锁。在该过程期间, 定位销 19A 和 19B 将横过关 联的 J 形槽 78A、 78B 的长度, 使得每个定位销终止在图 1 和图 13 中所示的位置中, 其中每 个定位销在由此形成的凹口中设置在关联的 J 形槽 78A、 78B 的顶部的、 相反终止端部处且 抵靠该终止端部。而且在该过程期间, 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底部分将朝向下部壳体 32 的底 端部移动, 如图 1 中所示。在该运动期间, 下部栓锁壳体 90 的底部边缘将。
36、与位于每个栓锁 指状件 8 的外侧上的下部凸轮 104 相接合, 并且将栓锁指状件 8 迫压到下部壳体 32 的内部 腔室内, 如图12中所示, 使得栓锁指状件8将接合且保持CRDS。 此外, 每个栓锁指状件的上 部凸轮 102 将被接收在如图 1 和图 12 中所示的 L 形槽的较短部分内。在该状态下, 上部栓 锁壳体 68 将以其中孔 82 与护罩 14 的孔 21 对准且设置在孔 21 的上方的方式设置。操作 者随后将销构件 88 的第一端部插入孔 82 和 21 内, 且将销构件 88 的第二端部插入孔 80 内 以将 CRDS 解锁工具 2 锁定在栓锁状态下。 0030 接着, 通过。
37、将由上部按钮杆构件 26 和下部按钮杆构件 46 所形成的按钮杆向上朝 向 CRDS 解锁工具 2 的顶部气动驱动 (如在本文其他地方描述) 而将 CRDS 解锁工具 2 移动到 如图 14 中所示的栓锁的、 按钮向上状态。当这样做时, 致动器 48 抵抗如本文其他地方描述 的弹簧偏置而被向后拉动, 并且导致按钮指状件 56 枢转且延伸穿过设置在致动器 48 的圆 筒形构件 60 中的孔 58, 以抓握和保持 CRDS 的顶部分且将 CRDS 从蜘蛛形支架中断开。当 CRDS 从蜘蛛形支架中断开且由栓锁指状件 8 保持时, CRDS 解锁工具 2 并且由此其所保持的 CRDS 就可以被安全地从。
38、反应堆容器移除 (例如, 使用联接到吊环 72 上的升降机) 并且移动 到存储位置。位于机械栓锁组件 6 内部的弹簧 108 用来在 CRDS 栓锁工具 2 由操作者移动 时支承 CRDS 栓锁组件 6 的重量。一旦从反应堆容器安全移除, 上面刚刚描述的过程就反转 以将 CRDS 解锁工具 2 移动回到解锁的、 按钮向下状态, 其中销构件 88 位于解锁位置 (位于 孔 84 和 86 中) , 使得 CRDS 解锁工具 2 能够与 CRDS 分离 (例如, 再次使用联接到吊环 72 上 的升降机) 并且用来移除另一 CRDS。刚刚描述的机械栓锁和解锁机构替代了需要两个阀操 作的气缸以使栓锁组。
39、件严格上下运动的现有技术的设计。 0031 由此, 应当理解的是, CRDS 解锁工具 2 减小了 CRDS 脱落的危险。更具体地, 这种 危险被减小是由于 CRDS 支承组件 4 悬挂于机械栓锁组件 6 而每个定位销 19A、 19B 位于关 联的倒 J 形槽 78A、 78B 的水平部分的端部处的凹口中。该特征将不会容许 CRDS 从 CRDS 解 说 明 书 CN 103003888 A 8 6/6 页 9 锁工具 2 中解锁, 除非 CRDS 靠置于 (即, 断开于) 或位于 (即, 联接于) 控制杆接口 (蜘蛛形支 架) , 或者 CRDS 搁置在例如安装在燃料添加腔的壁上的 CRD。
40、S 存储放置位置上。该动作容许 机械栓锁组件略微下降以使倒 J 形槽 78A、 78B 向下且远离与定位销 19A、 19B 的接触移动。 这仅仅在操作者将单件式销构件 88 从锁定位置 (孔 80 和 82) 中移除时为可能的。如上述, 通过系索 106 防止销构件 88 脱落。 0032 尽管已经为了说明的目的基于目前被认为是最实用且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 本发明, 但是应当理解的是, 这些细节仅用于该目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而 是相反, 旨在覆盖位于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和等同布置。 例如, 应当理解的 是, 本发明构想的是, 在可能的范围内, 任意实施例中的一个。
41、或多个特征能够与任意其他实 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相结合。 说 明 书 CN 103003888 A 9 1/8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0 2/8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1 3/8 页 1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2 4/8 页 13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3 5/8 页 14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4 6/8 页 15 图 9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5 7/8 页 16 图 11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6 8/8 页 17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3888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