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860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N 104286032 A (21)申请号 201410449924.X (22)申请日 2014.09.04 A01N 63/04(2006.01) A01P 3/00(2006.01) C12N 3/00(2006.01) C12R 1/645(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青岛农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楼 B 座 325 (72)发明人 咸洪泉 张军霞 李雅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2、 代理人 苏雪雪 (54) 发明名称 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黄色篮 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它 包括黄色篮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分生孢 子粉、 载体和助剂, 所述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中 的活菌含量为 5l08cfu/g 5l09cfu/g, 所述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大于 75, 润湿 时间小于 60 秒, 含水量小于 6。本发明优化了 黄色篮状菌 qw12 菌株的孢子发酵工艺 ; 以黄色篮 状菌孢子为活性成分, 创制出黄色篮状菌可湿性 粉剂, 提供了一种黄色篮状菌生防制剂的生产技 术和方便。
3、实用的新剂型。该发明为黄色篮状菌可 湿粉剂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加 速黄色篮状菌在生物防治中的推广应用进程, 具 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86032 A CN 104286032 A 1/1 页 2 1. 一种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黄色篮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分生孢子粉、 载体和助剂, 所述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中的活菌含量为 5l08cfu/ g 5。
4、l09cfu/g, 所述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大于 75, 润湿时间小于 60 秒, 含 水量小于 6。 所述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50。 所述载体选自 硅藻土、 皂土、 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载体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40 93 ; 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 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 ; 所述润湿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 吐温 80 中的 一种, 润湿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分散剂在 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 所述紫外保护剂选自糊精和甲基纤维素中的一 种, 紫外保护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0.5 2。 2。
5、.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按量称取可湿性粉剂中各组分 ; (2) 将载体和固体助剂粉碎, 过 325 目筛 ; (3) 各种固体助剂按比例加入到硅藻土中混匀, 然后加入润湿剂混匀, 最后将干燥的黄 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 即获得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3. 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篮状菌为黄色 篮状菌 qw12, 其保藏号为 CGMCC 5067。 4. 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黄色篮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6、) 分生孢子粉中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含量为 5109 1.421011个 /g, 含水量小于 12, 活孢率大于 90。 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为黄色蓝状菌的固体发酵结束后, 固体培养物干燥、 粉 碎后过 200 目筛 ; 或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收集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 5. 一种利用黄色篮状菌 qw12 制备分生孢子粉的发酵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 固体基质 / 水 10/4 10/10, 碳源为基质的 0.5 4, 硫酸铵为基质的 0.1 4, 无机盐为基质的 0.5 5。 所述的固体基质为麸皮和玉米秸秆粉, 其中麸皮在固体基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20 100 ; 所述的碳源选自。
7、葡萄糖、 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的无机盐选自 MgSO4、 ZnSO4、 FeSO4、 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发酵条件为黄色篮状菌 qw12 种子的接种量为 3 -22, 每天 12h 24h 光照, 25 30, 发酵时间为 5 13d, 发酵结束后, 将固体培养物干燥、 粉碎后过 200 目筛 ; 或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收集的 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黄色篮状菌qw12制备分生孢子粉的发酵培养方法, 其特 征在于所述黄色篮状菌种子为浓度 1106个 /mL 1108个 /mL 的黄色篮状菌孢子悬浮 液或 1106cfu/mL 1109cfu/。
8、mL 的黄色篮状菌培养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86032 A 2 1/13 页 3 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 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 方法,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色篮状菌孢子粉发酵及制备方法, 以及该黄色篮状菌 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农药在防治植物病虫害, 保证农业稳产和增产、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改善人民的生 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农药在控制农作物病害和保护农业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
9、如广泛应用化学农药出现的 “3R” 问题等等, 严重影 响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003 微生物农药是用生物活体或者代谢产物制成的能够防治作物病、 虫和杂草的制 剂, 防治的对象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选择性强、 对人畜及天敌较安全, 繁殖较快, 可以利用农 副产品、 工农业废水以及废弃物等来广泛生产, 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首选药剂。目前, 已开 发成为产品、 投入实际使用的杀虫细菌主要有 4 种, 即球形芽孢杆菌、 日本金龟子芽孢杆 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 ; 已经记载的杀虫真菌有 100 个多个属、 800 多个种, 研 究最多的是白僵菌和绿僵菌。木霉菌 (Trihoderma)。
10、 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是 研究最多的真菌杀菌剂, 已开发为木霉菌农药制剂。 0004 为了便于微生物农药的保存、 运输和使用, 提高药效, 需将其制成一定的剂型的制 剂。 微生物农药加工比化学农药困难, 首先微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一般是活的生物体, 其疏 水性直接影响到制剂的分散性、 悬浮性和润湿性等物理性能 ; 其次微生物与各类助剂的生 物相容性一般都比较差 ; 另外生物体对湿度、 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比较敏感, 制剂贮存稳定性 差, 需要添加保护剂等助剂。 0005 微生物农药的剂型包含了可湿性粉剂、 颗粒剂、 悬浮剂、 微粒剂等。可湿性粉剂 (Wettable Powders, 。
11、WP) 具备使用、 贮存及运输方便, 不添加有机溶剂和加工操作相对容易 等特点, 是人们在制剂开发中的首选剂型。 可湿性粉剂由原药、 载体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组 成, 助剂对农药制剂具有重要影响, 直接影响到农药药效。 尤其在真菌孢子制剂中对助剂具 有更高的要求, 除了要求助剂的性能优良外, 还必须不能影响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 长, 因此筛选与真菌具有优良生物学相容性的助剂对菌剂的研制尤为重要, 针对特定菌株 筛选适宜的助剂是真菌可湿性粉剂生产的关键。 0006 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齐整 小核菌 (。
12、Sclerotium rolfsii)、 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等多种病原菌产生的 菌核有重寄生作用, 此外对大丽轮枝菌 (Verticillum dahliae) 和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该菌生防机制多样, 主要包括重寄生 作用、 竞争作用、 溶菌作用等 ; 其中重寄生作用是黄色篮状菌是最重要的作用机制, 在与寄 主真菌互作中, 可以被诱导产生几丁质酶、 纤维素酶、 -1,3- 葡聚糖酶等多种葡萄糖氧化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3 2/13 页 4 酶和水解。
13、酶。黄色篮状菌生长温度和 pH 的范围广泛, 可在我国南、 北方不同的生态条件下 生存和繁殖, 对菌核病及黄萎病等重要植物真菌病害有明显防治作用, 是一种重要的生防 因子, 具有良好的生防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0007 黄色篮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作为重要的生防菌之一, 目前国内尚无该菌 相应的制剂开发研究, 极大地制约了黄色篮状菌在生物防治中的使用和推广。我们从土壤 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黄色篮状菌 qw12( 保藏编号是 : CGMCC 5067, 特征基因 GenBank 登陆号 : JN602366), 它对杨树腐烂菌、 立枯丝核菌和玉米纹枯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
14、强的抑制 作用。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 发酵及制备方法, 以及该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10 一种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它包括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分生孢子 粉、 载体和助剂, 所述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中的活菌含量为 5l08cfu/g 5l09cfu/g, 所述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大于 75, 润湿时间小于 60 秒, 含水量小于 6。 0011 所述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5-50。所述载体 选自硅藻土、。
15、 皂土、 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载体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40 93 ; 所述助剂包括润湿剂、 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 ; 所述润湿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 吐温 80 中的一种, 润湿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 分散 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 所述紫外保护剂选自糊精和甲基纤维素的 一种, 紫外保护剂在可湿性粉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0.5 2。 0012 如上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13 (1) 按量称取可湿性粉剂中各组分 ; 0014 (2) 将载体先用粉碎机粉碎, 过 325 目筛 ; 0015 (3) 按。
16、比例依次将载体、 润湿剂、 分散剂、 紫外保护剂和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充 分混合均匀, 即获得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0016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黄色篮状菌为黄色篮状菌 qw12。 001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黄色篮状菌(Talaromyces flavus)分生孢子粉中黄色 篮状菌分生孢子含量为 5109 1.421011个 /g, 含水量小于 12, 活孢率大于 90。 0018 所述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为黄色蓝状菌的固体发酵结束后, 固体培养物干 燥、 粉碎后过 200 目筛 ; 或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收集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 0019 一种利用黄色篮状菌 qw12。
17、 制备分生孢子粉的发酵培养方法, 培养基中固体基质 / 水 10/4 10/10, 碳源为基质的 0.5 4, 硫酸铵为基质的 0.1 4, 无机盐为基 质的 0.5 5。 0020 所述的固体基质为麸皮和玉米秸秆粉, 其中麸皮在固体基质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20 100 ; 所述的碳源选自葡萄糖、 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两种 ; 所述的无机盐选自 MgSO4、 ZnSO4、 FeSO4、 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21 发酵条件为黄色篮状菌 qw12 种子的接种量为 3 22, 每天 12h 24h 光照,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4 3/13 页 5 25 30, 发酵。
18、时间为 5 13d, 0022 发酵结束后, 将固体培养物干燥、 粉碎后过 200 目筛 ; 或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收 集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 002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所述黄色篮状菌种子为浓度 1106个 /mL 1108个 /mL 的黄色篮状菌孢子悬浮液或 1106cfu/mL 1109cfu/mL 的黄色篮状菌培养液。 0024 本发明优化了黄色篮状菌 qw12 菌株的孢子发酵工艺 ; 以黄色篮状菌孢子为活性 成分, 创制出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提供了一种黄色篮状菌生防制剂的生产技术和方便 实用的新剂型。该发明为黄色篮状菌可湿粉剂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加速 黄色。
19、篮状菌在生物防治中的推广应用进程, 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 1 0026 黄色篮状菌 qw12 固体发酵条件 0027 1、 固体发酵基质确定 0028 分别设置3种单一物质的培养基 : 麸皮、 玉米秸秆粉、 玉米粉 ; 4种混合物质的培养 基 : 麸皮 + 玉米秸秆粉、 麸皮 + 玉米粉、 玉米秸秆粉 + 玉米粉、 麸皮 + 玉米秸秆粉 + 玉米粉, 混合物质培养基中的不同成分等比例混合。料水比 1:1, 121灭菌 30min, 接种 1106 个 /mL 的孢子悬浮液, 接种量 5 ; 28培养 7d, 每天翻曲 1 次。每个处理设三个重复。发 酵结束后。
20、取 0.5g 固体发酵培养物, 加入无菌水, 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5min, 用血球计数板 在显微镜下统计孢子的数目。结果表明 : 培养基为单一基质时, 麸皮效果最好, 产孢量达到 5.66109个/g ; 混合基质中, 麸皮与秸秆粉组合效果最佳, 产孢量达到6.10109个/g(表 1) ; 进一步研究发现 ( 表 2), 麸皮与秸秆粉按 4:1 配比效果最好, 产孢量可达 7.80109个 /g。 0029 表 1 不同的固体培养基对产孢量的影响 0030 0031 表 2 麸皮与玉米秸秆的不同配比培养基对产孢量影响 0032 0033 2、 料水比对产孢量的影响 0034 在固体发酵基础。
21、培养基中分别设料水比为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进行试验, 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计数孢子数并计算平均产孢量。 试验结果表明 ( 如表 3), 以料水比为 5:4 的处理产孢量最高。 0035 表 3 料水比对产孢量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5 4/13 页 6 0036 0037 3、 矿质元素对产孢的促进作用 0038 在固体发酵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固体基质 1的矿质元素 MgSO4、 ZnSO4、 FeSO4、 CuSO4、 CaSO4、 K2SO4, 设不添加矿质元素作为对照, 每种处理重复 。
22、3 次, 显微镜下计算平均产 孢量。 结果如表4所示, 添加的不同矿质元素对黄色篮状菌qw12的产孢量的影响有所不同, 添加Cu元素对该菌产孢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产孢量最高 ; 并且在培养基中添加3CuSO4为 最佳 ( 表 5)。 0039 表 4 不同产孢促进剂对产孢量的影响 0040 0041 表 5 CuSO4浓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0042 0043 4 补加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 0044 在固体基础培养基中按固体基质质量的 1添加外加碳源蔗糖、 葡萄糖、 麦芽糖 3 种碳源 ; 对照为不外加碳源的固体基础培养基。 与对照相比, 外加碳源菌株的产孢量有所增 加, 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的产孢量。
23、最高, 其次是麦芽糖, 如表 6 所示。 0045 在保持发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分别按固体基质质量的 0.5、 1、 2、 3、 4 添加葡萄糖, 如表7所示,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黄色篮状菌qw12产孢量影响不同, 随着葡萄 糖添加量的增加黄色篮状菌的产孢量依次升高, 而添加量超过 3时产孢量降低, 故以添加 3葡萄糖的效果最佳。 0046 表 6 不同碳源对产孢量的影响 0047 0048 表 7 葡萄糖浓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0049 0050 5、 外加氮源对产孢量的影响 0051 在固体基础培养基按固体基质质量的 1添加无机氮源 ( 硝酸铵、 硫酸铵、 尿素 ) 及有机氮源 ( 酵母膏、。
24、 蛋白胨、 豆饼粉 ), 对照为不外加氮源的固体基础培养基, 并保持其它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6 5/13 页 7 发酵条件不变。六种外加氮源中以添加硫酸铵的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 其它处理的产孢量 比对照菌株的产孢量低, 如表 8 所示。在保持发酵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在培养基中分别按固 体基质质量的 0.1、 0.5、 1、 2、 3、 4添加硫酸铵, 如表 9 所示, 不同浓度的硫酸铵 对黄色篮状菌 qw12 产孢量影响不同, 随着硫酸铵添加量的增加黄色篮状菌的产孢量依次 升高, 而添加量超过 3时产孢量降低, 故以添加 3硫酸铵的效果最佳。 0052 表 8 不同氮源。
25、对产孢量的影响 0053 0054 表 9 硫酸铵浓度对产孢量的影响 0055 0056 6、 接种量对产孢量的影响 0057 分别按 3、 5、 10、 14、 18、 22接种量进行接种, 试验结果表明, 固体发酵 基础培养基中接种量为 18时最为理想, 如表 10 所示。 0058 表 10 接种量对产孢量影响 0059 0060 7、 光照条件对产孢量的影响 0061 将接种后的固体发酵基础培养基分别置于光照条件为 24h 光照、 12h 黑暗和 12 小 时光照、 24h 黑暗条件下培养, 显微镜下计数孢子数并计算平均的产孢量。其中 24h 光照可 以显著提高黄色篮状菌 qw12 的。
26、产孢量, 如表 11 所示。 0062 表 11 光照对产孢量影响 0063 0064 8、 培养基正交试验筛选 0065 选择麸皮与玉米秸秆粉比例、 料水比、 硫酸铵和接种量做 4 因素 3 水平 (L9(34) 的正交试验 ( 表 12), 优化产孢培养条件。 0066 表 12 正交因素试验水平设计 0067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7 6/13 页 8 0068 在所选取的水平范围内, 因素 A、 B、 C、 D 对产孢量影响大小依次为 : D B A C, 最优组合为 A3B2C1D3( 表 13), 经过进一步试验筛选及验证得到最佳配方为麸皮比例为 100, 料水。
27、比为 10:7, 接种量为 14, 硫酸铵浓度为 3, 最终孢子量达到 8.391010个 / g。 0069 表 13 (L9(34) 正交设计及结果 0070 0071 9、 黄色篮状菌固体发酵时间确定 0072 采用正交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黄色篮状菌, 每天观察菌的生长状况, 并 检测产孢量, 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果如表 14 所示, 第 10 天黄色篮状菌的产孢量最大。 0073 表 14 产孢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0074 0075 实施例 2 : 黄色篮状菌孢子粉的制备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8 7/13 页 9 0076 优化的黄色篮状菌产孢培养基在 12。
28、1下灭菌 20-30min 接种 106个 /mL 的孢子悬 浮液, 28黑暗培养 10d。待发酵结束后, 将固体培养基在 35烘箱中烘干水分, 固体培养 物干燥、 粉碎后过 200 目筛 ; 或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孢子, 过 200 目筛 ; 收集的黄色篮状 菌分生孢子粉。 0077 称取 0.05g 黄色篮状菌孢子粉悬于 20mL 无菌水中,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30min 后, 用血球计数板来测定孢子悬液浓度, 计算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的含孢量。3 次重复, 计算 孢子粉平均的含孢量。 0078 称取 1g 黄色篮状菌孢子粉于 100烘 2h 后, 使其自然冷却, 再次将黄色篮状菌孢 子粉。
29、称重, 重复 3 次,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 0079 活孢率测定 : 将孢子粉用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 106个 /ml 的悬浮液, 吸取 1mL 该悬 液接入 9mL 萌发液中, 置于 28摇床, 120r/min 振荡培养 24h 后, 稀释培养液 ( 每个视野 100 个分生孢子左右 ), 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记录培养液中萌发与未萌发的孢子数, 重 复取样 3 次, 计算孢子的平均萌发率, 即为活孢率。孢子萌发标准为芽管长度大于或等于孢 子直径的1/2。 孢子萌发液配方为1胰蛋白胨, 2葡萄糖, 无菌水1000mL, 105115灭 菌 15min。 0080 结果表明, 固体培养物干燥、。
30、 粉碎后过 200 目筛, 黄色篮状菌孢子粉含孢量为 5109 1.21010个 /g, 含水量为 10, 活孢率为 92.3 ; 用真菌孢子分离器分离孢子、 过200目筛, 收集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含孢量为9.81091.01011个/g, 含水量为 9.7, 活孢率为 95.31, 可用于后续可湿性粉剂的加工。 0081 实施例 3 : 助剂的筛选 0082 1 载体的筛选 0083 载体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高岭土、 滑石粉、 皂土、 硅藻土按照 5mg/mL、 10mg/mL 的浓度比例与 PDA 培养基混合后灭菌, 并在无菌条件下制成平板。取 1.0103个 /ml 的黄。
31、色篮状菌 qw12 孢子悬浮液 0.1mL 于含有不同载体的平板上涂布, 无载体的 PDA 培 养基为对照, 每个处理设置 4 次重复, 28下培养, 48h 后观察并计数在含有不同载体的平 板上孢子萌发所形成的菌落数。 0084 载体对黄色篮状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将直径0.5cm黄色篮状菌qw12菌块置于上述 方法制作的含不同载体的平板的中心, 以无载体的 PDA 培养基为对照, 每个处理 4 次重复, 28下培养, 72h 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计算菌落的日均生长速率。 0085 菌落生长速率 ( 最终菌落直径起初菌落直径 )/ 菌落生长天数 0086 结果表明 : 不同载体对黄。
32、色篮状菌日均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影响存在差异 ( 表 15, 表 16), 硅藻土、 皂土、 高岭土可作为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 其中硅藻土更优。 0087 表 15 载体对黄色篮状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088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9 8/13 页 10 0089 表 16 载体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0090 0091 注 : 孢子萌发形成的菌落数 cfu 值由平均值 标准误差 (SE) 表示。同一助剂不 同质量浓度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形成菌落的差异用大写字母表示, 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 异显著(P0.05)。 同一质量浓度不同助剂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形成单孢菌落数。
33、的差异 用小写字母表示, 小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0.05), 下同。 0092 2、 润湿剂的筛选 0093 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和吐温 80 分别按照 500g/mL、 1000g/mL、 2000g/mL的浓度比例与PDA培养基混合后灭菌, 制成平板。 涂布 接种黄色篮状菌 qw12 的孢子悬浮液, 以无润湿剂的 PDA 培养基为对照, 每个处理设置 4 次 重复, 28下培养, 48h 后观察并计数在含不同润湿剂的平板上孢子萌发所形成的菌落数, 测定润湿剂的生物相容性。菌丝生长率的测定方法同载体菌丝测定。润湿时间按照 GB/ T5451-200。
34、1 来测定。 0094 以生物相容性和润湿时间为判别指标, 木质素磺酸钠、 吐温 80 可作为黄色篮状菌 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 ; 其中吐温 80 更优, 可促进菌丝生长、 对孢子萌发影响最小、 润湿时间 最短 ( 表 17-19)。 0095 表 17 润湿剂对黄色篮状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096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0 9/13 页 11 0097 表 18 润湿剂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0098 0099 表 19 润湿时间测定结果 0100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1 10/13 页 12 0101 3、 分散剂的筛选 0102 分散剂聚乙烯。
35、醇、 聚乙二醇分别按照 500g/mL、 1000g/mL、 2000g/mL 的浓度 比例与 PDA 培养基混合后灭菌, 制成平板。生物相容性测定方法同润湿剂。 0103 分散力的测定 : 将上述分散剂配制成 500g/mL、 1000g/mL、 2000g/mL 浓度的 母液, 制备黄色篮状菌qw12孢子悬浮液, 使其浓度为l07个/ml, 取10mL该悬液加入到90mL 母液中, 充分摇匀, 待 0h、 1h、 4h 后从悬浮液的上、 中、 下层分别取样, 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 数板来计数, 以未加入分散剂溶液作为对照。并按照下列公式来计算分散指数 (I) : 0104 0105 样本平均。
36、数 ; 标准差 0106 I 1, 孢子随机分布 ; I1, 孢子聚集分布, 当 I1, 孢子均匀分布。 0107 以生物相容性和分散力为判别指标, 聚乙二醇可促进菌丝生长、 对孢子萌发影响 最小、 分散能力较强、 相对较稳定, 确定润湿剂为聚乙二醇。 0108 表 20 不同分散剂对黄色篮状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0109 0110 表 21 不同分散剂对黄色篮状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2 11/13 页 13 0111 0112 表 22 分散剂对黄色篮状菌孢子的分散性能 0113 0114 4、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0115 紫外保护剂糊精、 腐植酸、 甲基。
37、纤维素、 黄原胶、 海藻糖分别按照 500g/mL、 1000g/mL、 2000g/mL的浓度比例与PDA培养基混合后灭菌, 制成平板。 生物相容性测定 方法同润湿剂。 0116 保护剂保护效能的测定 : 配置黄色篮状菌 qw12 的孢子悬浮液, 浓度为 1.0103个 /ml, 将该悬液涂布于含紫外保护剂的 PDA 平板上, 在 30W、 光强为 120lx 的紫外灯下 20cm 处开盖照射平板 30s 后, 28下黑暗培养该处理的平板, 48h 后观察并计数孢子萌发所形成 的菌落数。 筛选出保护效能最佳的紫外保护剂, 再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 通过孢子萌发的方 法, 来确定最合适的比例。以。
38、进行紫外照射但不加入保护剂平板为对照 1( 用来计算残存活 孢率), 以不进行紫外照射也不加保护剂平板为对照2(用来计算理论活孢率), 每个处理设 置 4 次重复, 并按照下列公式来计算保护效能指数 : 0117 保护效能指数 ( 照射后活孢率 - 残存活孢率 )/( 理论活孢率 - 残存活孢率 ) 0118 在 3 种浓度的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 黄色篮状菌 qw12 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 2000g/mL 时已经达到 (1.0030.017)cm/d。糊精和海藻糖也能促进黄色篮状菌 qw12 菌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3 12/13 页 14 丝生长, 与对照比较差异不。
39、显著, 黄原胶和腐植酸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黄色篮状 菌 qw12 的孢子在含五种紫外保护剂培养基上都能较好萌发, 在含黄原胶、 糊精、 甲基纤维 素、 腐植酸培养基上, 孢子的萌发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含 500g/mL 的甲基纤维素 培养基上孢子的萌发率最高。 黄原胶、 糊精、 海藻糖、 甲基纤维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有较好 的相容性。5 种紫外保护剂对黄色篮状菌 qw12 分生孢子保护效能指数间存在差异。糊精和 甲基纤维素的保护效能较好, 最高达到 0.3( 表 23)。 0119 表 23 不同紫外保护剂的保护效能 0120 0121 实施例 4 :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
40、的质量检测 0122 1,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孢子粉 5、 10、 30、 50, 润湿剂吐温 80 为 3, 分散剂聚乙二醇 1, 紫外保护剂甲基纤维素 1, 载体硅藻土补足 100; 将载体和固 体助剂先粉碎, 过 325 目筛 ; 各种固体助剂按比例加入到硅藻土中混匀, 然后加入润湿剂混 匀, 最后将干燥的黄色篮状菌分生孢子粉加入到混合物中混合均匀, 即获得黄色篮状菌可 湿性粉剂。 0123 2, 质量检测 0124 含孢量测定 : 同实施例 2。 0125 含水量的测定 : 将试验用的器皿在 120烘箱烘 15min 后称重, 称取 5g 黄色篮状 菌可湿性粉剂于 120。
41、烘 2h 后, 使其自然冷却, 再将黄色篮状菌孢子粉和烘干的器皿称重, 重复 3 次,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含水量 ( ) (5 烘干后的质量 )/5100 0126 润湿时间测定参照 GB/T5451-2001 来测定完全润湿的时间。 0127 悬浮率测定参照 GB/T14825-2006 来测定孢子悬浮率。 0128 pH 测定 : 称取 2g 可湿性粉剂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 用磁力搅拌器迅速搅拌 1min, 然后再静置 1min, 用 pH 计来测定样品的 pH 值, 每个样品重复 3 次, 每次结果相差绝对值小 于 0.1, 并计算平均值。 0129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中活孢子。
42、含量为 8.4108cfu/g 9109cfu/g, 含水量为 0.96 4.89, 润湿时间为 17s 23s, 悬浮率为 81.73 86.46, pH 值为 7.27 7.49, 以上指标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 表 24)。 0130 表 24 黄色篮状菌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指标测定 0131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4 13/13 页 15 013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 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这些修改或替 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86032 A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