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一种与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5251321
  • 上传时间:2018-12-30
  • 格式:PDF
  • 页数:21
  • 大小:6.6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77857.X

    申请日:

    2014.10.24

    公开号:

    CN104387461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K 14/415申请日:20141024|||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4/415; C12N15/29; C12N15/74; C12N1/21; C12N15/84; A01H5/00

    主分类号:

    C07K14/415

    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发明人:

    朱延明; 孙晓丽; 刘艾林; 端木慧子; 肖佳雷; 于洋; 孙明哲; 段香波

    地址:

    15003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 陈晓庆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耐碱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该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蛋白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蛋白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功能,该蛋白在植物育种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蛋白质。

    2.  与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3)中的任一种:
    B1)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菌、或含有B2)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B1)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

    4.  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相关生物材料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

    6.  一种构建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在出发植物中过表达,进而使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和/或使植物对ABA的敏感性降低。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在受体植物中过表达的方法为:向出发植物中导入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得到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与出发植物相比,抗逆性提高和/或对ABA的敏感性降低。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是序列表序列1中第1-1041位核苷酸的DNA分子。

    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为拟南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与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盐碱胁迫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盐胁迫相比,碱胁迫除了土壤水势降低产生的渗透胁迫和细胞内高浓度盐分累积产生的离子毒害外,还使土壤保持较高pH值(>8.0)。由于碱性盐离子CO32-和HCO3-的存在,可以直接破坏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使Ca2+,Mg2+,H2PO4-离子发生沉淀,从而破坏植物细胞的动态离子平衡。植物应对不利的环境变化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和传导系统,近年来,对植物胁迫应答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调控渗透胁迫的MAPK信号传导途径和介导离子胁迫的SOS信号转导通路。然而大部分机制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盐胁迫中,对碱胁迫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仍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蛋白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与上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3)中的任一种:
    B1)编码上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菌、或含有B2)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菌。
    上述生物材料中,B1)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所述蛋白质或所述相关生物材料在提高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
    本发明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构建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上述蛋白质在出发植物中过表达,进而使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和/或使植物对ABA的敏感性降低。
    上述方法中,所述蛋白质在受体植物中过表达的方法为:向出发植物中导入上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得到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植物与出发植物相比,抗逆性提高和/ 或对ABA的敏感性降低。
    上述方法中,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是序列表序列1中第1-1041位核苷酸的DNA分子。
    上述方法中,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
    上述方法中,所述出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为拟南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植物耐碱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蛋白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功能,该蛋白在植物育种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后观察GsSKP21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
    图2为野生大豆中在盐和碱处理下GsSKP21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变化。
    图3为转基因拟南芥在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对碱胁迫的响应。图3A为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碱胁迫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图3B为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碱胁迫下的萌发率;图3C为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碱胁迫下的展叶率;图3D为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碱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图3E为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碱胁迫下的根长。
    图4为转基因拟南芥成苗与野生型拟南芥成苗在碱胁迫下的生长情况。
    图5为转基因拟南芥在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对ABA的响应。图5A为转基因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ABA处理下的种子萌发情况;图5B为转基因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ABA处理下的萌发率;图5C为转基因与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在ABA处理下的展叶率;图5D为转基因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ABA处理下的生长情况;图5E为转基因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ABA处理下的根长。
    图6为非生物胁迫相关Marker基因在野生型拟南芥和GsSKP21超表达拟南芥中的碱胁迫表达模式。
    图7为AB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野生型拟南芥和GsSKP21超表达拟南芥中的ABA胁迫表达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实验材料为野生大豆G07256种子,在文献“Mingzhe Sun,Xiaoli Sun,Yang Zhao,Hua Cai,Chaoyue Zhao,Wei Ji,Huizi DuanMu,Yang Yu,Yanming Zhu.Ectopic expression  of GsPPCK3and SCMRP in Medicago Sativa enhances plant alkaline stress tolerance and methionine content.PLOS ONE 2014,9(2):e89578”中公开过,公众可以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获得。
    实施例1、野生大豆中耐碱相关蛋白编码基因GsSKP21的获得
    1、植物材料处理
    挑选饱满的野生大豆G07256种子于浓H2SO4中处理10min,去除泥膜。倒净浓H2SO4,用无菌水冲洗3~4遍后放置于湿润的滤纸上,25℃暗培养3d催芽。待芽长到约1~2cm时,将其转移到盛有30%草炭土、70%普通土的育苗盆中,并将其放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待幼苗长至3周龄,迅速取新鲜叶片及根部3cm,置于-80℃保存。
    2、植物总RNA的提取
    RNA提取具体步骤参见TIANGEN公司RNA prep pure试剂盒说明书。
    3、cDNA第一链的合成
    以OligodT为引物进行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方法参见Invitrogen公司SuperScriptTMⅢReverse Transcriptase说明书。
    4、目的基因GsSKP21全长序列的扩增
    以野生大豆总cDNA为模板,采用GsSKP21sense和GsSKP21antisence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GsSKP21。引物序列如下:
    GsSKP21sense:5’-ATGTCAGAAATTGACATGGCAGTTAT-3’;
    GsSKP21antisence:5’-TCAAGCGTTTCGCCTCAGAAAACTAT-3’。
    PCR反应的体系:20μL 5×PrimeSTARTM HS PCR缓冲液、8μL dNTP混合物(A、G、T、C各2.5mM)、2μL上下游引物(10μM)、1μL稀释5倍的通用模板、1μL PrimeSTARTM HS DNA Polymerase、ddH2O补足体积(总体积100μL)。
    PCR反应的条件(采用降落的方法):94℃5min→[94℃30s→65℃30s(-0.5℃/circle)→72℃80s]×20→[94℃30s→55℃30s→72℃80s]×10→72℃10min→4℃。
    将大小符合要求的目的基因电泳条带回收、克隆至pGEM-T载体(购于Promega公司),转化大肠杆菌DH5α(全式金,CD201-01)后送交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DNAMAN分析,确定目的基因的全长序列为1041bp。
    实施例2、GsSKP21在植物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1、洋葱表皮细胞的准备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洋葱剥掉1-2外层葱片,将靠近心部的葱片切成1.5cm x l.5cm左右的小块,小心撕取内表皮,平铺于1/2MS固体培养基上25℃暗培养6小时。
    2、亚细胞定位载体的基因枪轰击
    金粉的洗涤和质粒DNA包埋参见美国Bio-Rad伯乐Helios基因枪系统说明书。采用SalI、BamHI限制性酶切位点,将GsSKP21全长CDS区克隆到亚细胞定位载体pBSK II-eGFP,得到GsSKP21亚细胞定位载体pBSK II-GsSKP21-eGFP。引物序列如下:
    S-GsSKP21sense:5'-GCGTCGACATGTCAGAAATTGACATGGCAG-3'
    S-GsSKP21antisense:5'-CGGGATCCAGCGTTTCGCCTCAGAAAACTA-3'
    采用基因枪轰击介导的瞬时表达方法将构建的pBSK II-GsSKP21-eGFP和pBSK II-eGFP(阴性对照)亚细胞定位载体分别轰击于洋葱表皮上。
    3、转染后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培养
    将轰击了含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洋葱表皮置于新MS培养基上,暗培养12小时以便后续观察。
    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剪取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的激发波长为488nm。结果表明:GsSKP21-e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而阴性对照eGFP则无定位倾向,如图1所示。
    实施例3、GsSKP21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分析
    一、植物材料的处理
    取3周龄的野生大豆幼苗,分别置于200mM NaCl(高盐胁迫)、50mM NaHCO3(模拟碱胁迫)条件下处理0h、1h、3h、6h、12h、24h、48h后迅速剪取幼嫩的叶片和根置于-80℃保存;同时取未处理0h、1h、3h、6h、12h、24h、48h幼嫩的叶片和根作为对照。
    二、野生大豆材料的RNA提取及基因组DNA的去除
    1、取经上述不同方法处理后的野生大豆材料各约100mg,液氮研磨,用plant RNAprep Plant Kit(TIANGEN,cat no:DP402)试剂盒并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RNA。
    2、采用TaKaRa公司的DNase I于37℃反应20-30min,去除RNA中的基因组DNA。反应体系如下:RNA 40μL、10×DNase I Buffer 5μL、DNase I 2μL、RNAase Inhibitor0.5μL、RNAase-free ddH2O 2.5μL。
    3、加入50μL的酚氯仿抽提一次,取上清,用等体积的异丙醇沉淀RNA,用70%乙醇洗沉淀2次,将RNA溶于40μL无菌RNAase-free ddH2O。
    4、通过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的浓度和完整度。
    三、通过Real-time PCR对GsSKP21基因进行表达量检测
    以上述总RNA反转录获得的cDNA为模板,采用R-GsSKP21sense和R-GsSKP21antisense引物序列,通过Real-time PCR对GsSKP21基因进行表达量检测。引物序列如下所示:
    R-GsSKP21sense:5’-GGCTTTGTGAGTTGACATCTGC-3’;
    R-GsSKP21antisense:5’-GTATCTCCTCTGGTGTTTTCCCT-3’。
    PCR反应的体系为:2×SYBR Premix ExTaq 12.5μL、MgCl2(25mM)10μL、5’PCR and 3’PCR Primer(10μM)0.5μL、cDNA模板1μL、PCR-Grade H2O补足总体积至25μL。PCR反应条件为:50℃2min→95℃2min→[95℃15s→60℃30s]×40→95℃1min→55℃30s→95℃30s。
    Real-time PCR采用比较CT法(ΔΔCT)计算基因表达量,以野生大豆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以未经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目标基因表达差异通过经过处理的样本相对于每个时间点未经处理的样本的倍数来表示。每个样品包括3次生物学重复和技术重复,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如果有一个数值的偏差比较大则取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经T-tes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对表达量计算方法:2-ΔΔCT=2-(ΔCT处理-ΔCT对照)=2-[(CT处理目的基因-CT处理内参基因)-(CT对照目的基因-CT对照内参基因)]。
    结果表明:GsSKP21基因在野生大豆根和叶组织中,均可以被盐胁迫和碱胁迫诱导表达,如图2所示。
    实施例4、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及鉴定
    一、GsSKP2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转化
    1、以野生大豆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采用T-GsSKP21-sense和T-GsSKP21-antisense PCR扩增GsSKP21基因的全长CDS区。引物分别引入SalI和BamHI酶切位点。引物序列(下划线代表酶切位点)如下:
    T-GsSKP21-sense:5’-GCGTCGACATGTCAGAAATTGACATGGCAGTTAT-3’;
    T-GsSKP21-antisense:5’-CGGGATCCTCAAGCGTTTCGCCTCAGAAAACTAT-3’。
    2、用限制性内切酶SalI和BamHI分别对获得的目的片段和pCAMBIA-2300载体(购于广州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neseed798)进行双酶切,将酶切产物进行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检测与酶切鉴定,得到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CAM2300-SKP21,并送交测序。
    测序结果表明:插入pCAMBIA-2300载体上SalI和BamHI酶切位点间的外源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2所示。将测序正确的阳性克隆转化至农杆菌LBA4404(购于InvitrogenTM,18313-015),即获得了重 组农杆菌,并经PCR鉴定得到阳性转化子,用于侵染拟南芥植株。
    二、GsSKP21转基因的拟南芥的获得及鉴定
    1、将拟南芥种子(哥伦比亚生态型)4℃春化3-7d后,播种于营养钵中(营养土、君子兰土和蛭石按1:1:1混合),置于温室中培养(22℃,光照16h/天),待拟南芥抽出初生苔后,剪去初生苔,待其抽出更多的次生苔且花开较盛时,可用于下述转化。
    2、挑取转化有pCAM2300-SKP21的重组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5mL YEB(利福平100mg/L、卡那霉素50mg/L)液体培养基中,28℃230rpm培养30h,按1:100转接入500mL新鲜的YEB(利福平100mg/L、卡那霉素50mg/L)液体培养基中,28℃230rpm培养16-24h,测得OD600约为1.5;4℃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然后重悬于500mL的5%蔗糖溶液(含0.02%silwet-77)中。
    3、将已经结夹的花蕾剪掉,把花序倒置浸入所得的含有重组农杆菌的蔗糖溶液30s,转化完毕后,将植株套上塑料袋保湿,水平放置于低光强度下生长24h,即可正常培养。一周后,重复侵染一次,可提高转化效率。
    4、将侵染后所收集的T0代种子进行消毒春化后,播种于含有50mg/L卡那霉素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待种子萌发后,将绿色的阳性植株(T0代)移栽至营养钵(营养土,君子兰土,蛭石按1:1:1混合)中培养,并收集种子进行T1代筛选。
    5、将T1代抗性苗移栽至营养钵中培养,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鉴定。采用Trizol法提取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GsSKP21-sense和GsSKP21-antisense引物序列,通过Real-time PCR对转基因拟南芥的GsSKP21基因进行表达量检测。引物序列如下:
    GsSKP21-sense:5’-GCGGCTATGTGAGTTGACATCT-3’;
    GsSKP21-antisense:5’-CTCGCGTATCTCCTCTGGAG-3’。
    以拟南芥Actin2基因为内参基因,以野生型拟南芥样品作为对照。目的基因表达通过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物样本的差异倍数来表示。每个样品包括3次生物学重复和技术重复,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如果有一个数值的偏差比较大则取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经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6、将RT-PCR阳性的T1代转基因拟南芥单株收种子,并分别播种于含50mg/L卡那霉素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筛选,观察T2代分离情况。如此重复,直至得到T3代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株系。
    实施例5、转基因拟南芥的抗逆功能分析
    一、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碱实验
    1、种子萌发期分析
    选取饱满的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和GsSKP21超量表达的拟南芥纯合体种子,用5%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10min后,于4℃春化3-7d。一部分播种于正常1/2MS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表型并统计萌发率;一部分播种于含有7mM、8mM和9mMNaHCO3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每天观察表型并统计萌发率。所有实验技术重复和生物学重复各3次。
    结果表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比野生型的萌发率高,同时幼苗展叶率也高于野生型,说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植株具有更强的抗碱能力,如图3A、图3B、图3C所示。
    2、幼苗期分析
    选取饱满的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和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纯合体种子,用5%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10min后,于4℃春化3d,播种于1/2MS固体培养基上。1周后,挑选长势一致的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幼苗水平摆放于含有8mM NaHCO3胁迫培养基的平皿中,竖直生长,12d后观察各处理组和非处理组的拟南芥长势,3次生物学重复。统计根长数据。所有实验技术重复和生物学重复各3次。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植株长,叶子也比野生型植株大,说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植株具有更强的抗碱能力,如图3D和图3E所示。
    3、成苗期分析
    选取饱满的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和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纯合体种子,4℃春化3d后,播种于营养钵中(营养土,君子兰土,蛭石按1:1:1混合),置于温室中培养(22℃,光照16h/d)。对于碱处理的苗每3d浇灌一次150mM NaHCO3溶液。14d后观察各处理组和非处理组的拟南芥长势统计存活率。所有实验技术重复和生物学重复各3次。
    结果表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幼苗的生长状态要比野生型植株好,并具有绿色的叶子,说明GsSKP21超量表达能够提高植株的抗碱胁迫能力,如图4所示。
    二、转基因拟南芥对ABA敏感性的检测
    1、种子萌发期分析
    选取饱满的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和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纯合体种子,用5%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10min后,于4℃春化3-7d,一部分播种于正常1/2MS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表型并统计萌发率;一部分播种于含有0.8μM或0.9μM ABA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每天观察表型并统计萌发率。所有实验技术重复和生物学重复 各3次。
    结果表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比野生型的萌发率高,同时幼苗展叶率也高于野生型,说明GsSKP21超量表达降低了拟南芥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如图5A、图5B、图5C所示。
    2、幼苗期分析
    选取饱满的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和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纯合体种子,用5%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10min后,于4℃春化3d,播种于1/2MS 固体培养基上。1周后,挑选长势一致的转基因和野生型拟南芥幼苗水平摆放于含有20μM或30μM ABA胁迫培养基的平皿中,竖直生长,12d 后观察各处理组和非处理组的拟南芥长势,3次生物学重复。统计根长数据。所有实验技术重复和生物学重复各3次。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表明:GsSKP21超量表达拟南芥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植株长,叶子也比野生型植株大,说明GsSKP21超量表达降低了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ABA的敏感性,如图5D和图5E所示。
    3、非生物胁迫及ABA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将14日龄野生型和超量表达植株拟南芥分别置于100μM ABA条件下处理0h、6h后迅速剪取植株幼嫩的部分,置于-80℃保存。采用Trizol法提取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拟南芥Actin2基因为内参基因,以野生型拟南芥未处理(0h)样品作为对照。进行Real-time RT-PCR分析及数据处理。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
    表1 引物序列


    结果表明:GsSKP21基因的超量表达,提高了碱胁迫处理下非生物胁迫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量,同时改变了ABA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说明GsSKP21基因通过ABA通路调控了植物的耐碱能力,如图6和图7所示。





    关 键  词:
    一种 植物 抗逆性 相关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GSSKP21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与植物抗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GSSKP21与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513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