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5249229
  • 上传时间:2018-12-2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80.9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31191.5

    申请日:

    2016.09.19

    公开号:

    CN106515743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1B 1/00申请日:20160919|||公开

    IPC分类号:

    B61B1/00

    主分类号:

    B61B1/00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华兵; 袁晓萍; 林永红; 赵强; 朱婕; 陈先文

    地址:

    4321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程殿军;张瑾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地铁线路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换乘站沿深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通过采用麻花状的隧道,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减小用地宽度,车站结构宽度可减小为20m左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换乘站深度方向设置
    的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
    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
    路的停靠点;
    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
    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
    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
    向线路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
    斜穿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且所述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下方
    的所述站台层对应;
    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且所述地
    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站台层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站中同一所述站台层的所
    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
    别位于所述换乘站中上下所述站台层的对立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站中两层所述站台层之上
    设置有公共区域层。

    说明书

    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线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
    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时、舒适、高效等特点
    得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网络日趋复杂,线路间相互影响逐渐增大。不同线路之间的客流交
    换需要在车站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需要在线路相交处实现。因此地铁线路相交处换乘站
    设计、联络线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换乘站客流的运营组织、换乘便捷性以及网络的资源共
    享、应急救援等。然而受车站周边环境、线路条件、建筑功能要求的制约,使换乘不便捷,联
    络线设置困难。目前常见的线路相交形式有十字型、L型、T字型、平行、上下重叠等,两线路
    四方向换乘是利用通道加楼扶梯实现。本研究针对的是两条线路换乘车站两端,通过区间
    隧道立交转换相对关系,两条线路四线交叉上下重叠实现同方向同站台换乘。两线路之间
    加设联络线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方案的实
    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给出的实施例中,线路1的双向路线设置于线路2的双向路线的中
    间,两条线路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车站结构宽度较大,结构宽度一般需约45m。然而
    城市老城区既有道路宽度较窄,周边建筑物密集,高楼林立,人流、车流复杂时,车站开挖宽
    度太大,会造成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困难、道路两侧拆迁量过大、施工风险过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至少可克
    服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包括沿换乘站深度
    方向设置的两个站台层,一个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
    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所述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
    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

    于所述换乘站其中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
    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

    于所述换乘站另一端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
    一方向线路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所述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
    路的上方,且所述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站台层对应;

    所述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穿过所述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且所
    述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站台层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换乘站中同一所述站台层的所述地铁线路1和所述地铁线路2的线
    路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所述换乘站中上下所述站台
    层的对立侧。

    进一步地,所述换乘站中两层所述站台层之上设置有公共区域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针对两条线路换乘
    车站双岛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占地宽度大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两条线路换乘站
    台双岛上下重叠两两同方向同站台换乘的方案,采用了“麻花”状的隧道,即数次交叉换位,
    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
    减小用地宽度,立交条件较好,最大纵坡28‰,车站整体埋深约23m,车站结构宽度可以由
    45m左右减小为25m左右,尤其适用于用地宽度受到限制的地理条件的地铁建设方案中。

    考虑实际使用中人流情况,将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
    设置相同,实现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同站台换乘,使换乘距离短,并且更加便捷。

    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换乘站中上下站台层的对立侧,乘客需
    要进行不同方向的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时,只需要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使换使换乘距离短,
    并且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方案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沿平行于地面
    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垂直于地面方向
    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的图,由图2可
    知,该线路布置结构中:换乘站沿深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站台层,其中一个站台层的两侧设置
    有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另一站台层的两侧设置有地铁线路
    1和地铁线路2的另一个方向的线路的停靠点。

    在换乘站其中一端的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过地铁线路1其中一个方
    向线路的上方;

    在换乘站另一端的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越过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
    的下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针对两条线路换乘
    车站双岛四方向(线)平行同站台换乘占地宽度大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两条线路换乘站
    台双岛上下重叠两两同方向同站台换乘的方案,采用了“麻花”状的隧道,即数次交叉换位,
    将相同方向的隧道由水平并行布置改为上下叠层布置,实现便捷换乘,同时利用地下空间
    减小用地宽度,立交条件较好,最大纵坡28‰,车站整体埋深约23m,车站结构宽度可以由
    45m左右减小为25m左右,尤其适用于建设用地宽度受到限制的地理条件。

    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沿
    平行和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优选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斜穿地铁
    线路1其中一个方向线路的上方时,地铁线路1的该方向线路应与位于下方的站台层对应;
    对应地,当地铁线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穿过地铁线路1另一方向线路的下方时,则地铁线
    路1的该方向线路应与位于上方的站台层对应。在这种施工方式中,相当于地铁线路2两个
    方向的线路整体刚好位于地铁线路1的两个线路方向之间,且在对应换乘站的位置,地铁线
    路2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与两个站台层对应,即采用这种施工方式时,只需对地铁线路2
    的两个方向线路在两个站台层处进行弯折延伸,施工相对比较简单,施工深度较小。

    优选的,换乘站中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考虑实际使用中人流情
    况,同一站台层的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的线路的方向相同,实现两条地铁线路同方向同
    站台换乘,使换乘距离短,并且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同一地铁线路的两个方向的线路分别位于换乘站中上下站台层的对立
    侧。

    乘客需要进行不同方向的两条地铁线路换乘时,只需要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使
    换乘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中,换乘站中两
    层站台层之上设置有公共区域层,两层站台层的行车方向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
    互换,图1、图2和图3给出的实施例中,换乘站的地下一层为公共区域层,地下二层和地下三
    层为站台层,位于地下二层的站台层的左侧为地铁线路1左线,右侧为地铁线路2左线,位于
    地下三层的站台层的左侧为地铁线路1的右线,右侧为地铁线路2的右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地铁 线路 换乘 布置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两条地铁线路换乘的线路布置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492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