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5247827
  • 上传时间:2018-12-29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1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81065.0

    申请日:

    2016.10.09

    公开号:

    CN106517010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C 25/00申请日:20161009|||公开

    IPC分类号:

    B66C25/00; B66C13/00

    主分类号:

    B66C25/00

    申请人:

    广州市中潭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蒙泽喜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228号广州市荔湾区宜车城汽车配件市场二层200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包括底板、第一电缸装置、第一升降装置、支撑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二电缸装置、第三升降装置、电机装置及固定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滚轮、第一竖板、第一横杆、第一垫块及第一支架,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第一推动杆、第二支架、第一定位杆、第一移动块,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横板、第三支架、第一移动杆、第一顶靠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二移动杆、第二顶靠杆,支撑装置包括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缸、第二推动杆、第二移动块、第二横板、第四支架、第一固定杆。本发明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起吊作业,提高其起吊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
    重吊装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左侧的
    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方的支撑装置、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升降
    装置上方的第二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左侧的第三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
    缸装置上方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左侧的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
    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竖
    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垫块及位于其右侧的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
    动杆左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第
    一移动块,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
    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
    杆下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的第
    二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左侧的第二顶靠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竖板、位于所述
    第二竖板左侧的第三竖板、位于所述第三竖板右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
    第四弹簧,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第三电缸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
    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第二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右侧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
    二横板上方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
    三电缸、位于所述第三电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
    于所述第三电缸左侧的第三推动杆、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左侧的第一推板、位
    于所述第二定位杆左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方的第六弹簧,所述第三升降
    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下方的第三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
    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端的第二竖杆、
    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上端的第三滚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
    撑杆上的第三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下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左侧的
    限定杆、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上方的第八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板、位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
    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
    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架之
    间的弹性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的第九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十弹簧、位于所述
    第十弹簧上方的固定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
    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
    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
    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
    述第一竖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
    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
    置,所述第一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
    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缸
    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右表
    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
    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
    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
    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
    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
    第一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
    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
    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
    一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
    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顶
    靠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
    靠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
    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
    二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杆的
    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右表面上且与其
    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顶靠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左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的左端顶靠在第一移动块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
    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
    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板的下端与
    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
    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
    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缸
    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
    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
    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竖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
    移动块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二横板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竖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
    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
    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
    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
    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
    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竖
    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呈长
    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
    所述第一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
    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弹簧的右
    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
    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
    架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上端呈倾斜状且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移动块的
    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三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的左表面与所
    述第二移动块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移动块的右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轴
    转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
    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
    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
    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竖杆轴转连
    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
    杆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
    置,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贯
    穿所述第一竖杆的左右表面,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限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移动杆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八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八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八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
    述第三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
    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
    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
    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的一
    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三滚
    轮及第二滚轮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
    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与所述
    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弹性杆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杆
    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设有两个且
    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
    述第九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弹簧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
    接,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
    的左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
    统。

    背景技术

    电站扩建或是改造工程中起吊设备常使用吊车,普通吊车体积大,在带电设备区
    域使用其起重臂的摆动和抬升受到现场地理位置和周围带电设备的限制,使用很不方便,
    存在安全隐患,有时不得不扩大停电范围以满足使用条件,影响人们的生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
    重吊装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所述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
    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左侧的第一升降装
    置、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上方的支撑装置、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方的
    第二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左侧的第三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上方
    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左侧的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
    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下方的第一滚轮、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竖板、位于所述
    第一竖板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垫块及位于其右侧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电
    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
    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左侧的第一移动块,所
    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
    方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下方的第
    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右侧的第二移动杆、位
    于所述第二移动杆左侧的第二顶靠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二竖板左
    侧的第三竖板、位于所述第三竖板右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右侧的第四弹簧,所
    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第三电缸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
    推动杆上方的第二移动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右侧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上方
    的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第三电缸、位于
    所述第三电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
    电缸左侧的第三推动杆、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左侧的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二
    定位杆左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方的第六弹簧,所述第三升降装置包括第
    一移动架、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下方的第三移动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端的第二滚
    轮、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端的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
    第二竖杆上端的第三滚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
    三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下方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左侧的限定杆、位于
    所述第三移动杆上方的第八弹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支
    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
    二固定块之间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所述固
    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弹性
    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的第九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十弹簧、位于所述第十弹簧
    上方的固定环。

    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
    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板呈
    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
    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
    块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
    呈水平状。

    所述第一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
    与所述第一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
    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状
    且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
    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
    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
    底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两
    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
    动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贯穿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
    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
    动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右表面固
    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
    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
    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
    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呈长方
    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
    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移
    动杆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顶靠杆的右端与所
    述第二移动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的左端顶靠在第一移动块的右表面上且
    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
    二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
    所述第三竖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
    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
    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

    所述第二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
    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
    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竖
    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
    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与所
    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
    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
    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
    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
    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
    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三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连接,所
    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定
    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弹簧呈水
    平状,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六
    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上端呈倾斜状且设有第二凹
    槽,所述第三移动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移动架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
    第一推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三
    移动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架轴转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
    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
    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
    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
    与所述第二竖杆轴转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电缸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
    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
    接,所述第三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竖杆的左右表面,所述第六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移动
    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移动杆的左端与所述限
    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八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
    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板呈
    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
    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
    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
    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电机的侧
    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顶
    靠在所述第三滚轮及第二滚轮上。

    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
    固定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弹性杆
    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杆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第九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第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
    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弹簧的两端与
    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左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
    装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起吊作业,提高其起吊的效率,并
    且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能够很好的满足电站扩建或者改造工程中电力设备起吊作业的需
    要,不存在安全隐患,也不会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
    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
    上方的第一电缸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电缸装置2左侧的第一升降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升降
    装置3上方的支撑装置4、第二升降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上方的第二电缸装置6、
    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6左侧的第三升降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电缸装置6上方的电机装置8
    及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左侧的固定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
    侧的第一固定块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位于其上方的第一竖板13、
    位于所述第一竖板13右侧的第一横杆14、位于其上方的第一垫块15及位于其右侧的第一支
    架16。所述第一固定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
    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
    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
    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竖板13呈长方体且竖
    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板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4呈长方体
    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1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板1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
    1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垫块15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一支架16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6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
    16的上端呈水平状。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2包括第一电缸21、位于所述第一电缸21左侧的第
    一推动杆2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22左侧的第二支架2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下方的第一
    定位杆24、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左侧的第一移动块25。所述第一电缸2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
    一垫块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21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6的上端与所述
    第一电缸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2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
    2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2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2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2左右移
    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3呈凹
    字形,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一移
    动块2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24的
    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24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
    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25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移动块25的下表面与所
    述底板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25的侧面呈倾斜状。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包括第一横板31、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下方的第
    三支架32、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1下方的第一移动杆3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3右侧的第一
    顶靠杆34、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3下方的第一弹簧35、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34上方的第二
    弹簧36、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3右侧的第二移动杆37、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37左侧的第二
    顶靠杆38。所述第一横板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32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
    3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3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
    所述第一移动杆3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2贯穿所
    述第一移动杆3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33可以在所述第三支架
    32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横杆14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杆33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
    接。所述第一顶靠杆3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顶靠杆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33的右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34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移动块25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
    接。所述第一弹簧35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
    簧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33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移动杆33起到支撑作
    用。所述第二弹簧36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支架32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弹簧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3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
    所述第二移动杆3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2贯穿所述
    第二移动杆37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移动杆37可以在所述第三支架32
    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移动杆37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
    接。所述第二顶靠杆38呈水平状,所述第二顶靠杆38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37的左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杆38的左端顶靠在第一移动块25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竖板41、位于所述第二竖板41左侧的第三竖
    板42、位于所述第三竖板42右侧的第三弹簧43、位于所述第三弹簧44右侧的第四弹簧44。所
    述第二竖板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板
    4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板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
    所述第三竖板4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设有两个,
    所述第三弹簧43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弹簧44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44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
    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包括第二电缸51、位于所述第二第三电缸51上方
    的第二推动杆5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上方的第二移动块53、位于所述第二移动块53右
    侧的第二横板54、位于所述第二横板54上方的第四支架55、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架55上的第
    一固定杆56。所述第二电缸51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
    缸51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5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下端与所
    述第二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1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推动
    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横截面呈直角三
    角形,所述第三竖板42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
    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移动块53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第二横板54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板5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右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横板5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竖
    板4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横板54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
    板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横板5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四支架55呈L型,所
    述第四支架5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55的上端呈水平
    状。所述第一固定杆5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56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架55
    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6包括第三电缸61、位于所述第三电缸61下方的第
    一支撑杆6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2左侧的第二固定杆63、位于所述第三电缸61左侧的第
    三推动杆65、第二定位杆64、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65左侧的第一推板66、位于所述第二定位
    杆64左侧的第五弹簧67、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杆64上方的第六弹簧68。所述第三电缸61与电
    源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缸61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四支架5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61的
    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62的下端与所
    述第二横板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电缸61的下表面固
    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电缸6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5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
    杆6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固定杆63的右
    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6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右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6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
    横板5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6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65的
    右端与所述第三电缸61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电缸61带动所述第三推动杆65左右移动,所述
    第三推动杆6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推板6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65贯穿所述第
    二定位杆64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65可以顺利的左右移动。所
    述第一推板6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弹簧67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弹簧67的右端与
    所述第二定位杆64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68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68的下端与所述第
    二定位杆64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升降装置7包括第一移动架71、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1下方
    的第三移动块72、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1上端的第二滚轮73、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架71上
    方的第一竖杆7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74上端的第二竖杆75、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杆75上端的
    第三滚轮76。所述第一移动架71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移动架71的上端呈倾斜状且设
    有第二凹槽711。所述第三移动块72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移动块72的上表面与
    所述第一移动架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7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的
    上表面滑动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移动块7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推板66的左表面与所
    述第二移动块72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7的左端与所述第三移动块72的右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7处于拉伸状态,使其向右拉动所述第三移动块72。所述第二滚轮
    73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7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711内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架71轴转连接,
    使得所述第二滚轮73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711内旋转。所述第一竖杆7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
    置,所述第一竖杆7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7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架71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74采用采用摩擦系数较小即较为光滑的材料制成。所述第
    二竖杆7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7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竖杆74的上端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竖杆75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751,所述第三凹槽75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滚轮
    76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76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751内且与所述第二竖杆75轴转连接,使
    得所述第三滚轮76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75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8包括第二支撑杆8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1上的第
    三移动杆82、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82下方的第七弹簧83、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82左侧的限
    定杆84、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杆82上方的第八弹簧8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1上方的第三横
    板8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81左右两侧的第三固定杆87、位于所述第三横板86上方左右两
    侧的第二固定块88、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88之间的电机89、设置于所述电机89上的输出轴
    80及设置于所述输出轴80上的拉线801。所述第二支撑杆81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
    支撑杆8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电缸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1的上端与所述第
    三横板8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8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81
    贯穿所述第三移动杆8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移动杆82可以上下移
    动,所述第三移动杆82贯穿所述第一竖杆74的左右表面,使得所述第一竖杆74可以在所述
    第三移动杆82上左右移动,所述第六弹簧68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移动杆82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六弹簧68处于拉伸状态,使其向下拉动所述第三移动杆82。所述限定杆84呈长方
    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移动杆82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8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防止所述第
    一竖杆74向左移动时脱离所述第三移动杆82。所述第八弹簧85呈水平状,所述第八弹簧85
    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7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85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杆84的右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85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其享有推动所述第一竖杆74。所述第三
    横板8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87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杆87呈倾斜状,所
    述第三固定杆87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8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87的下端与
    所述第二支撑杆8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88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88呈长
    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固定块8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固定块88的侧面与所述电机89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9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板86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9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输出轴80呈圆柱体,
    所述输出轴80的一端与所述电机89连接,使得所述电机89带动所述输出轴80旋转。所述拉
    线801的右端与所述输出轴801固定连接,所述拉线801顶靠在所述第三滚轮76及第二滚轮
    73上。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9包括支撑板91、位于所述支撑板91上方左右两侧的固
    定架92、位于所述固定架92之间的弹性杆93、设置于所述弹性杆93上的第九弹簧94、设置于
    所述固定架92上的第十弹簧95、位于所述第十弹簧95上方的固定环96。所述支撑板91呈长
    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91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从而可以支撑电器设备。所述固定架
    92设有两个,所述固定架92呈L型,所述固定架9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91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固定架92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固定架9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杆93设有两
    个,所述弹性杆93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9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9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弹性杆9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九弹簧9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
    于所述弹性杆93与所述固定架92之间,所述第九弹簧9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92固定连接,
    所述第九弹簧94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杆93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94处于压缩状,使其向
    中间推动所述弹性杆93。所述第十弹簧95处于所述固定架92之间,所述第十弹簧95的两端
    与所述固定架92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弹簧95处于拉伸状态,使其向中间拉动所述固定架92。
    所述固定环96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96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架9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
    拉线801的左端与所述固定环9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吊
    起的电力设备抬起放置在所述支撑板91上,然后使得弹性杆93的上端顶靠在电力设备的侧
    面上,此时所述第十弹簧95向中间拉动所述固定架92,所述固定架92向中间推动第九弹簧
    94,进而使得所述弹性杆93可以紧紧的顶靠在电力设备上,固定的较为牢固。然后启动第一
    电缸21,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2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架23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
    述第一移动块25向左移动。由于第一顶靠杆3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移动块25的左表面滑动连
    接,使得所述第一顶靠杆34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33向上移动,同时由于所述
    第二支架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37的右表面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杆33向上移动
    使得所述第一横板31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横板31也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杆37向上移动,所
    述第二移动杆37与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端发生相对滑动,同时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端对所
    述第二移动杆37起到支撑作用当所述第一横板31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所述支撑板91向上
    移动,进而可以将电力设备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启动第二电缸51,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52
    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移动块53及第二横板54向上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所述支撑板
    91向上移动,所述第二竖板41及第三竖板42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移动块53及第二横板54
    只能向上移动,进而可以将所述支撑板91再次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启动第三电缸61,使得
    所述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65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推板66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
    第三移动块72向左移动,由于所述第三移动块72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发生相对滑动,且所
    述第三移动块72与所述第二移动块53接触的面呈倾斜状,使得所述第三移动块72向左移动
    时,同时也在向上移动,此时所述第五弹簧67向右拉动所述第三移动块72,对所述第三移动
    块72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所述第一竖杆74及第二竖杆75向左移动的同时也在向上移动,使
    得所述第三移动杆82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三移动杆8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81发生相对
    滑动,所述第三移动杆82可以对所述第一竖杆74及第一移动架71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第
    三移动块72向上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一移动架71也在向上移动,进而可以提升所述支撑板
    91的高度,将其再次提升至一定高度,所述第六弹簧68及第七弹簧83处于拉伸状态,对所述
    第三移动杆82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启动电机89,使得所述输出轴80旋转,进而使得所述拉线
    801被拉紧,然后使得所述固定环96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固定架92及支撑板91向上移
    动,直至将其再次提升一定高度,以便满足使用的需要。至此,本发明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
    起重吊装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电力 领域 器械 起重 吊装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电力领域的器械起重吊装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4782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