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振荡镜的支架、振荡镜和投影仪.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5244405
  • 上传时间:2018-12-29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790.3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50887.5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号:

    CN106681086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21/14申请日:20161229|||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1/14; G02B26/08; G02B7/02

    主分类号:

    G03B21/14

    申请人:

    成都迅达光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佳

    地址: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南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荡镜的支架、振荡镜和投影仪,其中,振荡镜的支架,包括:外框;内框,安装于外框内并与外框转动连接,内框用于供振荡镜的镜片安装;磁条组,安装于外框上;以及线圈绕组,沿内框的周向缠绕至内框上,线圈绕组在通电时带动内框相对外框转动。如此设置,省去了马达的使用,使得振荡镜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进而有利于缩小投影仪的体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振荡镜的支架,用于供振荡镜的镜片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
    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内并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用于供所述振荡镜的镜片
    安装;
    磁条组,安装于所述外框上;以及,
    线圈绕组,沿所述内框的周向缠绕至所述内框上,所述线圈绕组在通电时带动所述内
    框相对所述外框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镜还包括第一弹性臂,所
    述内框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镜还包括第二弹性臂,所
    述内框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另一相对侧通过所
    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与所述内框固
    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
    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与所述内框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部、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的第四
    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的外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
    延伸的环形绕线槽,所述线圈绕组绕至在所述环形绕线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的一侧端设置有挡板,且
    所述挡板的中部贯通形成供所述镜片显露的窗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组包括多个磁条,所述外
    框的内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槽,每一所述磁条嵌设于一所述安装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贯穿
    设置有通孔,另一侧贯穿设置有腰型孔。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和所述内框均呈轴
    对称设置,且所述内框的形状与所述外框的形状相同。
    10.一种振荡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振荡镜的支架,
    所述镜片固定安装于所述振荡镜的支架的内框上。
    11.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荡镜,所述控制
    器与所述振荡镜的线圈绕组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线圈绕组按预设周期通电,以使得所述
    振荡镜的内框相对外框往复摆动。

    说明书

    振荡镜的支架、振荡镜和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荡镜的支架、振荡镜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振荡镜应用于投影仪中,其安装于投影仪的显示芯片和镜头之间。显示芯片和镜
    头之间有棱镜的,也可将振荡镜安装于棱镜和显示芯片之间或者镜头和棱镜之间。该振荡
    镜在投影仪进行投影工作时高频率的往复摆动,以使得从显示芯片射出或通过棱镜反射的
    光经该振荡镜后发生微小角度的偏转,进而使得投影出来的源图像被分成两个子帧图像,
    并且两个子帧图像叠加后得一个与源图像一样的新图像,而新图像的像素是源图像的2倍,
    如此,提高了该投影仪投影出来的画面质量,即画面的分辨率提高了一倍,特别适合小尺寸
    但又需要高分辨率的投影仪。

    现有的振荡镜的摆动都是通过马达的驱动来实现的,即将振荡镜安装至投影仪的
    壳体内时,还需要在投影仪的壳体内安装一马达,来驱动振荡镜往复摆动,由于马达具有一
    定的体积,其安装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如此,则会导致投影仪的体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振荡镜的支架,旨在减小振荡镜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振荡镜的支架,用于供振荡镜的镜片安装,所述振
    荡镜的支架包括:

    外框;

    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内并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用于供所述振荡镜的
    镜片安装;

    磁条组,安装于所述外框上;以及,

    线圈绕组,沿所述内框的周向缠绕至所述内框上,所述线圈绕组在通电时带动所
    述内框相对所述外框转动。

    优选地,所述振荡镜还包括第一弹性臂,所述内框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臂与
    所述外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荡镜还包括第二弹性臂,所述内框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通过所述
    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另一相对侧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与所述内框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外框固
    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与所述内框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部、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的
    第四固定部以及将所述第三固定部和所述第四固定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框的外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绕线槽,所述线圈绕组绕
    至在所述环形绕线槽内。

    优选地,所述内框的一侧端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的中部贯通形成供所述镜片
    显露的窗口。

    优选地,所述磁条组包括多个磁条,所述外框的内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排布的多
    个安装槽,每一所述磁条嵌设于一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框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孔,另一侧贯穿设置有腰型
    孔。

    优选地,所述外框和所述内框均呈轴对称设置,且所述内框的形状与所述外框的
    形状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振荡镜,其包括镜片以及振荡镜的支架,其中,所述振荡镜的支
    架包括:

    外框;

    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内并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用于供所述镜片安装;

    磁条组,安装于所述外框上;以及,

    线圈绕组,沿所述内框的周向缠绕至所述内框上,所述线圈绕组在通电时带动所
    述内框相对所述外框转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投影仪,其包括控制器以及振荡镜,所述振荡镜包括镜片以及
    振荡镜的支架,所述振荡镜的支架包括:

    外框;

    内框,安装于所述外框内并与所述外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用于供所述镜片安装;

    磁条组,安装于所述外框上;以及,

    线圈绕组,沿所述内框的周向缠绕至所述内框上,所述线圈绕组在通交变流电时
    带动所述内框相对所述外框转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线圈绕组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线圈绕组按预设周期通电,以
    使得所述内框相对外框往复摆动。

    本发明通过将将磁条组安装至外框上,将线圈绕组沿内框的周向绕至内框上,并
    将内框置于外框内与外框转动连接。在线圈绕组通电时,线圈绕组会受到磁条组产生磁场
    的作用而产生一个扭矩并发生转动,内框在线圈绕组转动时一同转动,而安装至内框上的
    振荡镜的镜片随内框的转动而转动。如此设置,省去了马达的使用,使得振荡镜占用的安装
    空间更小,进而有利于缩小投影仪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振荡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框与线圈绕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振荡镜
    113
    通孔
    10
    振荡镜的支架
    114
    腰型孔
    20
    镜片
    15
    第一弹性臂
    11
    外框
    16
    第二弹性臂
    12
    内框
    151
    第一固定部
    13
    磁条组
    152
    第二固定部
    14
    线圈绕组
    153
    第一连接部
    131
    磁条
    161
    第三固定部
    121
    环形绕线槽
    162
    第四固定部
    111
    焊盘
    163
    第二连接部
    122
    挡板
    151a
    第一卡爪
    122a
    窗口
    161a
    第二卡爪
    112
    安装槽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
    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缩小振荡镜的体积,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振荡镜的支架,请参照图1,图1示出
    了本发明的振荡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振荡镜100的支架10用于供振荡镜100的镜片20安装,其包括:外框11、内框12、
    磁条组13以及线圈绕组14等部件。

    上述外框11呈环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外框11可以是一个封闭式的环形,也可
    以是留有一缺口的环形,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内框12安装于外框11内并与该外框11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内框12可
    以是通过其两相对端与外框11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与外框11转动连接,在此不做
    具体的限定。该内框12呈环形设置,其可以是一个封闭式的环形,也可以是留有一缺口的环
    形,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该内框12主要是供振荡镜100的镜片20安装。

    上述磁条组13包括多个磁条131,并且多个磁条131沿着外框11的周向安装至外框
    11上。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磁条131可以沿着外框11的周向安装至外框11的内表面、或者沿
    着外框11的周向安装至外框11的外表面、或者沿着外框11的周向安装于外框11的内表面和
    外表面,对于磁条组13的多个磁条131的安装位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线圈绕组14安装于内框12上(请参照图2),该线圈绕组14沿着内框12的周向
    绕至内框12的外表面、或者沿着内框12的周向缠绕至内框12的内表面、或者沿着内框12的
    周向缠绕于内框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对于线圈绕组14的安装位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当绕至于内框12上的线圈绕组14通电时,线圈绕组14会受到
    磁条组13产生磁场的作用而产生一个扭矩并发生转动,内框12在线圈绕组14转动时一同转
    动,而安装至内框12上的振荡镜100的镜片20随内框12的转动而转动,进而使得投影出来的
    源图像被分成两个子帧图像,并且两个子帧图像叠加后得一个与源图像一样的新图像,而
    新图像的像素是源图像的2倍,如此,提高了该投影仪投影出来的画面质量,即分辨率提高
    了一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线圈绕组14与投影仪的控制器(未图示)电性连接,并且该投
    影仪的控制器控制该线圈绕组14按预设周期通交变电压,进而实现了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
    复摆动。

    另外,上述外框11和内框1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塑料制成,优选地,外框11和内
    框12均采用塑料制成,塑料具有密度小、绝缘等特点,密度小使得内框12和外框11的质量均
    小,如此一方面便于降低振荡镜100的支架10的重量,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内框12因重量过大
    而导致内框12无法正常转动的问题发生。绝缘使得内框12和外框11不会因为处于高频变换
    的磁场中而产生涡流效应。

    本发明通过将将磁条组13安装至外框11上,将线圈绕组14沿内框12的周向绕至内
    框12上,并将内框12置于外框11内与外框11转动连接。在线圈绕组14通电时,线圈绕组14会
    受到磁条组13产生磁场的作用而产生一个扭矩并发生转动,内框12在线圈绕组14转动时一
    同转动,而安装至内框12上的振荡镜100的镜片20随内框12的转动而转动。如此设置,省去
    了马达的使用,使得振荡镜100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进而有利于缩小投影仪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上述内框12的外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
    形绕线槽121。具体的,该环形绕线槽121可以是由内框12的外表面部分凹陷形成,也可以是
    由凸设于内框12外表面的两环形凸筋限定出,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线圈绕组14绕至与环形绕线槽121中,该线圈绕组14是由铜线绕置形成的,需
    要说明的是,该线圈绕组14可以是由铜线采用疏绕方式绕置形成、也可以由铜线采用密绕
    方式绕置形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并且该线圈绕组14的匝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
    在此对线圈绕组14的匝数不做具体的限定。

    由于线圈绕组14是由铜线绕置形成,也就是说在绕置线圈绕组14时,只需沿着内
    框12的周向将铜线绕至于环形绕线槽121中即可,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将铜线绕置于环形
    绕线槽121中,也即方便线圈绕组14的绕置;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线圈绕组14凸出内框12的
    外表面设置,进而确保了线圈绕组14不会与外框11接触,保证了内框12能够相对外框11正
    常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外框11上设置有两个焊盘111,上述线圈绕组14具有两个接线端,
    并且两个接线端分别与一焊盘111焊接固定,投影仪的供电电路的导线也可以通过焊接与
    两焊盘111固定连接。如此,方便将线圈绕组14与投影仪的供电电路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绕组14驱动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的角度极小,在本发
    明的实施例中,线圈绕组14驱动内框12相对外框11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0.2°,也就是说内
    框12顺时针转动的最大角度和内框12逆时针转动的最大角度均为0.2°。由于内框12相对外
    框11往复摆动的角度极小,因此,当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时,线圈绕组14的位置几乎
    不会产生变化。当线圈绕组14的接线端足够长时,线圈绕组14的接线端不会因线圈绕组14
    往复摆动而被拉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该内框12的一侧端设置有挡板122,也就是说,
    该内框1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端中的一个开口端被一挡板122封堵,并且该挡板122的贯
    通形成有供镜片20显露的窗口122a。

    该挡板122在镜片20安装至内框12中时,可以起限位的作用,即在安装该镜片20
    时,只需从内框12的开口端放置于内框12内,并压紧该镜片20,以使得镜片20与挡板122相
    互抵接即可,如此设置,方便振荡镜100的支架10与振荡镜100的镜片20的组装。

    显然,还可以在内框12上设置其他定位结构对镜片20进行定位,例如在内框12的
    内表面设置多个沿着该内框12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凸台、或者在内框12的内表面设置沿着内
    框1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定位筋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进一步地,为了是镜片20更牢固的安装至内框12中,还可以在镜片20的周缘和内
    框12的内表面涂设胶水,以使得镜片20安装至内框12内时,镜片20的周缘与内框12的内表
    面还可以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显然,为了将镜片20更牢固的安装于内框12中,还可以在内框12未设置挡板122的
    一侧端盖设一盖板,该盖板、挡板122和内框12共同作用,以使得镜片20在其各个方向都收
    到约束。需要说明的是,该盖板贯穿设置有供镜片20显露的窗口122a,以确保自投影仪的显
    示芯片射出或通过棱镜反射的光能够穿过振荡镜100的镜片2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外框11的内表面凹设有沿其周向排布的多个安
    装槽112,每一安装槽112可以是由外框11的内表面部分凹陷形成,也可以是由凸设于外框
    11的内表面的多个凸筋限定出。磁条组13的每一磁条131对应嵌设于一安装槽112中。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磁条131的厚度与安装槽112的厚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当磁
    条131安装至安装槽112中时,磁条131的两相对侧被安装槽112的两相对槽壁夹持,如此,方
    便了磁条组13的多个磁条131的固定安装。另外,当磁条131嵌设与安装槽112中时,磁条131
    从安装槽112显露出的表面与外框11的内表面共面设置,如此设置,避免了磁条131凸出外
    框11的内表面,进而影响内框12的正常转动的问题发生。

    由于外框11内部的空间比较小,为了方便磁条131的取放,上述每一安装槽112的
    一槽壁贯穿外框11设置,优选地,每一安装槽112邻近外框11的开口端的一槽壁贯穿设置。
    在安装磁条131时,可将磁条131沿着外框11的两开口端相互靠近的方向安装至安装槽112
    中;在取出磁条131时,可将磁条131沿着两开口端相互远离的方向从安装槽112中取出。如
    此设置,避免了因外框11内部的空间过小,而导致磁条131安装不便的问题发生。

    为了使磁条131更牢固的安装至安装槽112中,还可以在磁条131的表面和安装槽
    112的槽壁涂设胶水,当磁条131安装至安装槽112中时,磁条131还可与通过胶水与安装槽
    112的槽壁粘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振荡镜100是安装于投影仪的显示芯片和镜头之间的,显示芯片和
    镜头之间有棱镜的,也可将振荡镜安装于棱镜和显示芯片之间或者镜头和棱镜之间。其通
    过振荡镜100的支架10的外框11与投影仪的壳体连接固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外框11
    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孔113,另一侧贯穿设置有腰型孔114。在将振荡镜100固
    定至投影仪的壳体内时,可以先将一螺钉穿过外框11上的通孔113后锁附至投影仪的壳体
    上,以将外框11定位于投影仪的壳体内;然后在将一螺钉穿过外框11上的腰型孔114后锁附
    至投影仪的壳体上。由于腰型孔114具有一定的长度,如此,使得螺钉可以沿着腰型孔114的
    长度方向调整位置,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投影仪的壳体上的两螺钉孔的相对位置出现偏
    差,而导致外框11上的通孔113和腰型孔114无法与投影仪的壳体上的两螺钉孔对位的问题
    发生,便于了外框11与投影仪壳体的固定连接。

    显然,该腰型孔114还可以开设于投影仪的壳体上,对于腰型孔114所起的作用,在
    此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内框12能够相对外框11发生转动,该外框11和内框12均呈轴对称设置,
    并且该内框12的形状与外框11的形状相同。具体的,该内框12和外框11可以设置为正方形、
    正多边形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将内框12安装至外框11内时,只需要将内框12处于其
    对称轴的两端或者将内框12位于其对称轴的一侧与外框11转动连接即可。如此设置,能够
    避免外框11干扰内框12的转动,确保了内框12在线圈绕组14的驱动下能够相对外框11转
    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上述振荡镜100的支架10还包括第一弹性臂15,
    该第一弹性臂15的一端与内框12固定连接,该第一弹性臂15的另一端与外框11固定连接,
    以使得内框12可以绕第一弹性臂15相对外框11转动。

    具体的,该第一弹性臂15的一端与内框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臂15的另一
    端与外框11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或者该第一弹性臂15的一端与内框12的转角处连接,第
    一弹性臂15的另一端与外框11对应的转角处连接。

    由于第一弹性臂1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受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也就是说,内
    框12在线圈绕组14的驱动下,可以绕第一弹性臂15往复摆动;并且在线圈绕组14断电时,内
    框12在惯性的作用下仍会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如此,只要周期性的控制线圈绕组14通电,
    即可使得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从而有利于节省电能的损耗。

    进一步地,为了使内框12能够更平稳的相对外框11摆动,该振荡镜100的支架10还
    设置有第二弹性臂16,该内框12的两相对侧中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臂15与外框11的一侧连
    接固定,该内框12的两相对侧中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弹性臂16与外框11的另一侧连接固定。
    优选地,该内框12位于其对称轴的两相对端中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臂15与外框11连接,另
    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臂16与外框11转动连接。

    由于内框12的两相对端均与外框11连接固定,内框12在线圈绕组14的驱动下,只
    能够沿着第一弹性臂15和第二弹性臂16的连线往复摆动,进而避免了内框12沿其他方向摆
    动而与外框11接触,而导致内框12无法正常摆动的问他发生。

    上述第一弹性臂15包括与内框1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51、与外框11固定连接
    的第二固定部152以及将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二固定部15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53;上述第二
    弹性臂16包括与内框12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部161、与外框11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部162以
    及将第三固定部161和第四固定部16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63。具体的,第一固定部151和第
    三固定部161均通过螺钉与内框12连接固定,第二固定部152和第四固定部162均通过螺钉
    与外框11连接固定。

    上述第一固定部151和第三固定部161均与内框12背对挡板122的侧端连接,并分
    设于两相对侧。并且第一固定部151远离第一连接部15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爪151a,第三
    固定部161远离第二连接部16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爪161a;第一卡爪151a和第二卡爪161a
    均与振荡镜100的镜片20抵接,以对安装于内框12中的镜片20进行限位。如此设置,使得振
    荡镜100的镜片20更稳固的安装于内框12中,避免了振荡镜100的镜片20在内框12相对外框
    11往复摆动时,从内框12中脱落。

    为了方便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将第一连接部153和第二连接部163沿着不
    同的方向弯折,以上第一连接部153所在的平面和第二连接部163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优
    选地,第一连接部153所在的平面与镜片20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连接部163所在的平面与
    镜片20所在的平面垂直。如此设置,能够减小内框12转动所需要的扭力,进而能够减小内框
    12上的线圈绕组14的匝数的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振荡镜100,请参照图1,该振荡镜100包括镜片20和振荡镜的支
    架10,该振荡镜的支架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振荡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
    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
    再一一赘述。其中,镜片20固定安装于振荡镜的支架10的内框12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投影仪,该投影仪包括控制器和振荡镜100,该振荡镜100的具
    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投影仪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
    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振荡镜100
    的线圈绕组14与投影仪的控制器电性连接,投影仪的控制器按照预设周期控制线圈绕组14
    通电,以使得振荡镜100的内框12相对外框11往复摆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振荡 支架 投影仪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振荡镜的支架、振荡镜和投影仪.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4440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