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树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乳酸树脂组合物.pdf(2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643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 CN 104364314 A (21)申请号 201380027494.6 (22)申请日 2013.05.28 2012-122687 2012.05.30 JP C08L 67/04(2006.01) B29C 45/00(2006.01) C08K 5/29(2006.01) C08K 5/3492(2006.01) C08K 5/523(2006.01) C08L 101/16(2006.01) (71)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涩谷玲 岸本洋昭 (74)专利代理机。
2、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54) 发明名称 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是在 聚乳酸树脂中配合相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 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的磷酸三芳 基酯、 10100质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 以及碳 二亚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得的聚乳酸树脂 组合物,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 数1或2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与 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 ) 为 0.2 3。本发明的聚乳酸 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合用作信息家电的壳体等家电。
3、 部件。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11.2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3/064753 2013.05.28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80120 JA 2013.12.05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2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2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64314 A CN 104364314 A 1/2 页 2 1.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是在聚乳酸树脂中配合相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
4、质量 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的磷酸三芳基酯、 相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 以及碳二亚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得的聚乳酸树 脂组合物,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所述磷酸三 芳基酯与所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即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为 0.2 3。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 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0.1 10 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碳二亚胺化合物为芳香族聚碳。
5、 二亚胺化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配合于聚乳酸树脂 组合物的碳二亚胺化合物与磷酸三芳基酯的质量比即碳二亚胺化合物 / 磷酸三芳基酯为 0.01 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与三聚 氰胺化合物的总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40 120 质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 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38 质量份,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 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60 质量份。 7.根。
6、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 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5 38 质量份,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 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60 质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聚乳酸树脂包含交联 聚乳酸树脂, 所述交联聚乳酸树脂是通过预先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在 180 230 下进行混炼并冷却而得到的。 9.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是在交联聚乳酸树脂中配合相对于该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的磷酸三芳基酯以及相对于该交联聚乳酸树 脂 100 。
7、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得的聚乳酸树脂组 合物,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所述磷酸三芳基 酯与所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即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为 0.2 3。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或 9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交联聚乳酸树脂的羧基末端 浓度为 3 20mmol/kg。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为选 自磷酸三 ( 二甲苯酯 )、 磷酸三 ( 甲苯酯 )、 二 ( 二甲苯基 ) 苯基磷酸酯、 二 ( 甲苯基 ) 苯基 磷酸酯、 。
8、二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及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中的 1 种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三聚氰胺化合物为 三聚氰胺氰脲酸酯或三聚氰胺异氰脲酸酯。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与三 聚氰胺化合物的总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40 120 质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还配合有有机晶核剂。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的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64314 A 2 2/2 页 3 合量相对于。
9、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38 质量份,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 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60 质量份。 16.根据权利要求815的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的 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5 38 质量份,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 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60 质量份。 17. 一种成形体, 其是将权利要求 1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 成形而得到的。 18. 一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其将权利要求 1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供给至 180 220的料筒。
10、, 并向 30 110的模具内进行注射成形。 19.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其将包含聚乳酸树脂、 磷酸 三芳基酯、 三聚氰胺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相 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 三聚氰胺化合物相对于 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与所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即磷酸三芳基 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为 0.2 3。 20. 一种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
11、制造方法, 其将包含交联聚乳酸树脂、 磷酸三芳基酯及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相对于该交联 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 三聚氰胺化合物相对于该交联 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所述磷酸三芳基酯与所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即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为 0.2 3。 21.使用对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得的成 形体的、 抑制所述磷酸三芳基酯从该成形体渗出的抑制方法。 权 利 要 求 书 。
12、CN 104364314 A 3 1/22 页 4 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 涉及可以适合用作信息家电的 壳体等家电部件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以及对该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得的成形体。 背景技术 0002 聚乳酸树脂具有如下特征, 因此目前该聚乳酸树脂的利用备受期待, 即所述特征 为 : 作为原料的 L- 乳酸使用从玉米、 马铃薯等提取的糖分并利用发酵法来生产, 因此较为 廉价 ; 原料来源于植物, 因此二氧化碳排出量极少 ; 以及作为树脂特性, 使刚性较强, 透明 性较高等。 0003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 其为了得到。
13、成形性、 机械特性、 耐热性、 阻 燃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而含有聚乳酸树脂和选自溴系阻燃剂、 氯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 氮 化合物系阻燃剂、 硅酮系阻燃剂及其他无机系阻燃剂中的至少 2 种阻燃剂。 0004 此外, 专利文献 2 中公开了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为了提供耐热性 优异、 阻燃且耐冲击性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而将以聚乳酸树脂为主要成分且含有 3 30 质量的磷酸三苯酯类、 0.01 5 质量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化合物、 0.001 质量以上的 过氧化物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 0005 专利文献 3 中公开了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为了提供阻燃性与渗出性的平衡 。
14、优异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而含有聚乳酸树脂、 金属氢氧化物、 磷化合物和除上述磷化合物 以外的挥发性化合物, 并且使上述磷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乳酸树脂的总量 100 质量 份为 10 质量份以下。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4-190025 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8-101084 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 3 : WO2011/155119 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涉及下述 1 7 。 0012 1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是在聚乳酸树脂中配合相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5、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的磷酸三芳基酯、 相对于该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 份为 10 100 质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以及碳二亚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得的聚乳 酸树脂组合物,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上述磷 酸三芳基酯与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 ) 为 0.2 3。 0013 2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其是在交联聚乳酸树脂中配合相对于该交联聚乳酸 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的磷酸三芳基酯以及相对于该聚乳酸树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4 2/。
16、22 页 5 脂 100 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得的聚乳酸树脂组 合物,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上述磷酸三芳基 酯与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 ) 为 0.2 3。 0014 3 一种成形体, 其是将上述 1 或 2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 得到的。 0015 4 一种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其将上述 1 或 2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供给至 180 220的料筒, 并在 30 110的模具内对其进行注射成形。 0016 5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17、, 其将包含聚乳酸树脂、 磷酸三芳基酯、 三 聚氰胺化合物及碳二亚胺化合物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 其中, 磷酸三芳基酯相对于该聚乳 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 三聚氰胺化合物相对于该聚乳酸树 脂 100 质量份为 10 100 质量份,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 的烷基芳基,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与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 胺化合物 ) 为 0.2 3。 0017 6 一种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其将包含交联聚乳酸树脂、 磷酸三芳基酯 及三聚氰胺化合物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 磷酸三芳基酯相对。
18、于该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 份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以下, 三聚氰胺化合物相对于该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 份为10100质量份,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含有1个以上具有碳数1或2的烷基的烷基芳基, 上述磷酸三芳基酯与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 ) 为 0.2 3。 0018 7 使用对上述 1 或 2 所述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进行注射成形而得的成形体 的、 抑制磷酸三芳基酯从该成形体渗出的抑制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在专利文献 1 中虽然记载了使用多种阻燃剂的技术方案, 但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 机械特性, 此外, 在专利文献 2 的。
19、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中存在从所得成形体渗出阻燃剂的课 题。在专利文献 3 中虽然记载了能够抑制磷化合物渗出的技术方案, 但是磷化合物的配合 量受到限定, 存在耐冲击性及耐久性不充分的课题。 0020 本发明涉及满足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并同时抑制渗出、 且具有耐久性的聚乳酸树脂 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 0021 本发明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满足阻燃性和耐冲击性并同时使渗出性优 异、 且耐久性也优异的成形体。 0022 本发明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是 : 在聚乳酸树脂中配合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的磷酸三芳基酯、 三聚氰胺化合物和碳二亚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 而。
20、成的树脂组合物 ; 或者在交联聚乳酸树脂中配合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 烷基芳基的磷酸三芳基酯、 和三聚氰胺化合物并进行熔融混炼而成的树脂组合物。 另外, 在 本说明书中 “配合” 是指 “配合或含有” 。 0023 在本发明中发现 : 按照特定比例配合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 芳基的磷酸三芳基酯、 和三聚氰胺化合物, 并进一步配合碳二亚胺化合物, 由此抑制渗出的 产生, 并且使阻燃性、 耐冲击性和耐久性进一步提高。其理由还尚不明确, 但是认为该理由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5 3/22 页 6 如下 : 特定的磷酸三芳基酯会提。
21、高三聚氰胺化合物对聚乳酸树脂或交联聚乳酸树脂的亲和 性, 使磷酸三芳基酯和三聚氰胺化合物在聚乳酸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 由此使阻燃性、 耐冲 击性和耐渗出性均优异。此外还认为 : 该效果在使用碳二亚胺化合物时会因碳二亚胺化合 物的共存而得以提高、 并得以长期维持。 0024 以下, 记载各成分。 0025 聚乳酸树脂 0026 作为聚乳酸树脂, 除了市售的聚乳酸树脂 ( 例如三井化学公司制、 商品名 : LACEA H-100、 H-280、 H-400、 H-440 等 ; NatureWorks 公司制、 商品名 : NatureWorksPLA/NW3001D、 NW4032D等)以外, 。
22、还可列举由乳酸或丙交酯按照公知的方法合成的聚乳酸树脂。 从提高强 度、 耐热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光学纯度优选为 90以上、 更优选为 95以上的聚乳酸树脂, 例如, 优选分子量较高且光学纯度高的 NatureWorks 公司制聚乳酸树脂 (NW4032D 等 )。光 学纯度是指 : 在聚乳酸树脂中 L 体或 D 体所占的摩尔比例。 0027 此外, 在本发明中, 除了上述聚乳酸树脂以外, 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 内适当配合其他生物降解性树脂。作为其他生物降解性树脂, 可列举聚琥珀酸丁二醇酯等 聚酯树脂、 聚羟基链烷酸等。 此外, 也可以将上述聚乳酸树脂的一部分或全部以由上述其他 生物降。
23、解性树脂或聚丙烯等非生物降解性树脂与聚乳酸掺混而成的聚合物合金的形式进 行配合。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生物降解性” 是指 : 在自然界中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为低分子 化合物的性质, 具体而言, 是指基于 JIS K6953(ISO14855)“受控需氧堆肥条件下的最终需 氧生物降解度及衰变度试验 ( 制御好気的条件好気的究極的 生分解度及崩壊度試験 ) 的生物降解性。 0028 此外, 在本发明中, 从耐冲击性、 耐久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使聚乳酸树脂中含有预 先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在 180 230下进行混炼 ( 也称作熔融混炼 ) 并冷却而得 的交联聚乳酸树脂。即, 聚乳酸树脂的一部分或全。
24、部为预先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在 如下温度下进行混炼而得的交联聚乳酸树脂, 即, 优选 180以上、 更优选 190以上、 进一 步优选195以上 ; 优选230以下、 更优选220以下 ; 并且优选180230。 包含交联聚 乳酸树脂的聚乳酸树脂中, 交联聚乳酸树脂的含量 ( 交联聚乳酸树脂与未交联聚乳酸树脂 的总量中的交联聚乳酸树脂的含量 ) 优选为 30 100 质量、 更优选为 50 100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80 100 质量。 0029 作为聚碳二亚胺, 具体而言, 可列举 : 聚 (4, 4 - 二苯基甲烷碳二亚胺 )、 聚 ( 对亚 苯基碳二亚胺 )、 聚 ( 间亚苯基碳。
25、二亚胺 )、 聚 ( 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 )、 聚 ( 聚异丙基苯 基碳二亚胺)等芳香族聚碳二亚胺 ; 聚(二环己基甲烷碳二亚胺)等脂环族聚碳二亚胺 ; 脂 肪族聚碳二亚胺。从提高与聚乳酸树脂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芳香族聚碳二亚胺及脂 环族聚碳二亚胺, 更优选选自聚(二环己基甲烷碳二亚胺)及聚(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 中的至少 1 种。这些聚碳二亚胺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30 在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进行混炼时, 从耐冲击性、 耐久性、 耐渗出性的观点 出发, 聚碳二亚胺的使用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 更优选为 0.25 质量份以上、 。
26、进一步优选为 0.5 质量份以上, 优选为 5 质量份以下、 更优选为 2 质量份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 且优选为0.15质量份、 更优选为0.252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0.25 1.5 质量份、 更进一步优选为 0.5 1.5 质量份。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6 4/22 页 7 0031 聚乳酸树脂与聚碳二亚胺的混炼可以利用公知的熔融混炼机来进行。作为熔融 混炼机, 可以使用单轴或双轴的连续混炼机、 利用辊磨机的间歇式混炼机、 开放辊型混炼机 等, 优选单轴或双轴型连续混炼机。作为这样的混炼机, 适合使用例如神户制钢所公司制 KTK 型双螺杆挤出机。
27、、 东芝机械公司制 TEM 型挤出机、 KCK 公司制双螺杆挤出机、 BUSS 公司 制捏合机、 池贝铁工所公司制 PCM 型双螺杆挤出机等。 0032 聚乳酸树脂与聚碳二亚胺的混炼温度(熔融混炼温度)优选为180230、 更优 选为 190 220、 进一步优选为 195 220。在使用熔融混炼机时, 是指进行熔融混炼 时的混炼机的设定温度。 此外, 在进行熔融混炼之前, 也可以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进 行均匀地机械性混合。 将聚乳酸树脂和聚碳二亚胺进行均匀地机械性混合的方法可以使用 具有通常的搅拌翼的混合机等在通常的条件下进行, 其手段并无特别限制。 0033 混炼时间也由熔融混炼机的规。
28、模来决定, 但优选为 10 秒 5 分钟左右, 更优选为 20 秒 3 分钟左右。 0034 混炼的完成可以通过羧基末端浓度的测定来确认。 从耐冲击性及耐久性的观点出 发, 所得的交联聚乳酸树脂的羧基末端浓度优选为20mmol/kg以下、 更优选为15mmol/kg以 下、 进一步优选为12mmol/kg以下、 更进一步优选为10mmol/kg以下, 下限并无特别限制, 但 是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 其下限优选为 3mmol/kg 以上, 从以上这些观点出发, 所得的交联 聚乳酸树脂的羧基末端浓度优选为 3 20mmol/kg、 更优选为 3 15mmol/kg、 进一步优选 为 3 12mmo。
29、l/kg、 更进一步优选为 3 10mmol/kg。另外, 羧基末端浓度可以利用以下的 方法来测定。 0035 0036 使试样聚乳酸树脂 3g 溶解于氯仿 100mL 中, 向其中加入苄醇 50mL 和少量的酚酞 乙醇溶液, 用 0.05N 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 由此求得羧基末端浓度。 0037 从兼顾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强度和挠性、 提高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 聚乳酸树脂 组合物中的聚乳酸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 30 质量以上、 更优选为 40 质量以上、 进一步 优选为 50 质量以上, 优选为 80 质量以下、 更优选为 70 质量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60 质量以下, 优选为 30 。
30、80 质量、 更优选为 40 70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50 60 质 量。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构成时, 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中的 交联聚乳酸树脂的配合量优选为与上述相同的配合量。在本说明书中, 仅表示为聚乳酸树 脂的情况、 例如聚乳酸树脂包含交联聚乳酸树脂的情况是指包含交联聚乳酸树脂的聚乳酸 树脂整体, 此时, 聚乳酸树脂的配合量是指交联聚乳酸树脂与未交联的聚乳酸树脂的总量。 聚乳酸树脂也可以是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此外, 记载为交联聚乳酸树脂的情况 是指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另外, 在本说明书中,“配合量” 是指 “含量或配合量” 。 00。
31、38 磷酸三芳基酯 0039 本发明中使用的磷酸三芳基酯只要是含有 1 个以上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 芳基的磷酸三芳基酯 ( 以下, 也简称为磷酸三芳基酯 ) 即可, 其中, 优选以下的通式所示的 化合物。 0040 (R1R2ArO)x(ArO)3-xPO 0041 ( 式中, Ar 表示苯环, R1、 R2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 或者碳数 1 或 2 的烷基, 但 是两者均为氢原子的情况除外。x 表示 1 3 的整数。)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7 5/22 页 8 0042 作为上述式中的R1、 R2, 从耐冲击性、 耐久性、 阻燃性、 耐渗出性的观点出发。
32、, 优选R1 和 R2均为甲基的情况、 R1为乙基且 R2为氢原子的情况、 R1为甲基且 R2为氢原子的情况。 0043 上述式中的 x 表示 1 3 的整数, 但是, 从耐冲击性、 耐久性、 阻燃性、 耐渗出性的 观点出发, 优选为 1 2 的整数、 更优选为 1。即, 上述式所示的化合物为含有 1 个以上、 优 选 1 2 个、 更优选 1 个具有碳数 1 或 2 的烷基的烷基芳基的化合物。 0044 作为上述式所示的磷酸三芳基酯的具体例, 可列举磷酸三 ( 二甲苯酯 )、 磷酸三 ( 甲苯酯 )、 二 ( 二甲苯基 ) 苯基磷酸酯、 二甲苯基苯基磷酸酯、 苯二甲基二苯基磷酸酯及甲 苯基二。
33、苯基磷酸酯。这些磷酸三芳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即, 只要为选自 磷酸三 ( 苯二甲酯 )、 磷酸三 ( 甲苯酯 )、 二 ( 苯二甲基 ) 苯基磷酸酯、 二 ( 甲苯基 ) 苯基 磷酸酯、 苯二甲基二苯基磷酸酯及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中的 1 种以上即可, 若考虑到含有 磷酸三芳基酯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 耐冲击性、 耐渗出性、 耐久性, 则优选磷酸三 ( 苯二甲 ) 酯和 / 或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 0045 对于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中的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而言, 从耐冲击性和耐渗出性 的观点、 以及阻燃性、 耐冲击性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 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4、超过 10 质量份、 优选为 11 质量份以上、 更优选为 15 质量份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 20 质量份以上、 更进一步优选为 25 质量份以上, 从耐渗出性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 为 50 质量份以下、 优选 为 42 质量份以下、 更优选为 38 质量份以下。此外, 该配合量为超过 10 质量份且 50 质量份 以下、 优选为 11 50 质量份、 更优选为 15 42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15 38 质量份、 更 进一步优选为 20 38 质量份、 更进一步优选为 25 38 质量份。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构成时, 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可以相对于交联聚乳。
35、酸树脂 100 质量份来进行规定, 优选为与上述相同的配合量。 0046 三聚氰胺化合物 0047 本发明中使用的三聚氰胺化合物为在结构中具有三聚氰胺骨架的化合物, 其形成 盐。作为三聚氰胺化合物的例子, 可列举 : 磷酸三聚氰胺、 磷酸二 ( 三聚氰胺 )、 多磷酸三 聚氰胺、 焦磷酸三聚氰胺、 邻苯二甲酸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酰亚胺、 硼酸三聚氰胺、 磷酸三聚氰胺合铵、 聚磷酸三聚氰胺合铵、 三聚氰胺氰脲酸酯、 三聚氰胺异氰脲酸酯等。若 考虑到包含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 阻燃性、 耐久性、 耐渗出性, 则优选这些三聚氰胺化合物中的聚磷酸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氰脲酸。
36、酯及三聚氰胺异氰脲酸 酯, 更优选三聚氰胺氰脲酸酯和 / 或三聚氰胺异氰脲酸酯。 0048 对于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中的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而言, 从阻燃性及耐渗出性 的观点出发, 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0 质量份以上、 优选为 20 质量份以上、 更优 选为 33 质量份以上, 从耐冲击性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 为 100 质量份以下、 优选为 70 质量 份以下、 更优选为 60 质量份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55 质量份以下。此外, 该配合量为 10 100 质量份、 优选为 20 70 质量份、 更优选为 20 60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33 60 质量 份、 更进一步优。
37、选为 33 55 质量份。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 构成时,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可以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来进行规定, 优 选为与上述相同的配合量。 0049 因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从耐冲击性、 阻燃性、 耐久性、 耐渗出性的观点 出发,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8 6/22 页 9 0050 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1 50 质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70 质量份, 0051 更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
38、0 质量份为 15 42 质量 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70 质量份, 0052 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5 38 质 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60 质量份, 0053 更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38 质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60 质量份, 0054 更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5 38 质量份、 三聚氰胺化。
39、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55 质量份。 0055 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构成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 实施方式, 从耐冲击性、 阻燃性、 耐久性、 耐渗出性的观点出发, 0056 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1 50 质量 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70 质量份, 0057 更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5 42 质 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70 质量份,。
40、 0058 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15 38 质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60 质量 份, 0059 更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0 38 质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60 质量份, 0060 更进一步优选使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25 38 质量份、 且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为 33 55 质量份。 0061 此外, 对于。
41、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中的磷酸三芳基酯与三聚氰胺化合物的质量比 ( 磷 酸三芳基酯 / 三聚氰胺化合物 ) 而言, 从阻燃性、 耐冲击性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 为 0.2 以 上、 优选为 0.3 以上、 更优选为 0.4 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 0.5 以上, 从阻燃性及耐渗出性的观 点出发, 为 3 以下、 优选为 2 以下、 更优选为 0.9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0.8 以下。此外, 该质 量比为 0.2 3、 优选为 0.3 2、 更优选为 0.4 2、 进一步优选为 0.4 0.9、 更进一步优 选为 0.5 0.8。 0062 进而, 对于磷酸三芳基酯和三聚氰胺化合物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
42、0 质量份的总配 合量而言, 从阻燃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 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 进一步优 选为 70 质量份以上, 从耐渗出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 120 质量份以下、 更优选为 90 质量份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85 质量份以下, 从以上这些观点出发, 优选为 40 120 质量份、 更优选 为 50 90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70 85 质量份。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 联聚乳酸树脂构成时, 磷酸三芳基酯与三聚氰胺化合物的总配合量可以相对于交联聚乳酸 树脂 100 质量份来进行规定, 优选为与上述相同的配合量。 0063 碳二亚胺化合物 说 明 。
43、书 CN 104364314 A 9 7/22 页 10 0064 从耐久性、 耐冲击性、 耐渗出性、 阻燃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在本发明中使用碳二亚 胺化合物。 在此, 碳二亚胺化合物是在与上述的磷酸三芳基酯、 上述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及聚 乳酸树脂一起进行熔融混炼时与聚乳酸树脂分开进行配合的物质。作为碳二亚胺化合物, 可列举单碳二亚胺化合物或与用于制备上述交联聚乳酸树脂的聚碳二亚胺化合物相同的 聚碳二亚胺化合物。 0065 作为单碳二亚胺化合物, 可列举 : 二苯基碳二亚胺、 二 (2, 6- 二甲基苯基 ) 碳二亚 胺、 二 (2, 6- 二乙基苯基 ) 碳二亚胺、 二 (2, 6- 二异丙基。
44、苯基 ) 碳二亚胺、 二 (2, 6- 二叔丁 基苯基 ) 碳二亚胺、 二邻甲苯基碳二亚胺、 二对甲苯基碳二亚胺、 二 (2, 4, 6- 三甲基苯基 ) 碳二亚胺、 二 (2, 4, 6- 三异丙基苯基 ) 碳二亚胺、 二 (2, 4, 6- 三异丁基苯基 ) 碳二亚胺等芳 香族单碳二亚胺化合物 ; 二 ( 环己基 ) 碳二亚胺等脂环族单碳二亚胺化合物 ; 二异丙基碳 二亚胺、 二 ( 十八烷基 ) 碳二亚胺等脂肪族单碳二亚胺化合物等。 0066 这些碳二亚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2 种以上。其中, 从耐冲击性及耐 久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聚碳二亚胺化合物, 更优选芳香族聚碳二亚胺化合。
45、物及脂环族聚碳 二亚胺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为芳香族聚碳二亚胺化合物。 0067 对于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而言, 从耐久性、 阻燃性、 耐冲击性、 耐渗出性的观 点出发, 相对于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优选为 0.1 质量份以上、 更优选为 0.2 质量份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 0.3 质量份以上, 从碳二亚胺的分散性降低、 耐久性降低的观点出发, 相对于 聚乳酸树脂 100 质量份优选为 10 质量份以下、 更优选为 5 质量份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3 质 量份以下, 此外, 优选为 0.1 10 质量份、 更优选为 0.2 5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0.3 3 质量份。另外, 碳二亚胺化。
46、合物的配合量是指配合于本发明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碳二 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 在不含用于制备交联聚乳酸树脂的聚碳二亚胺且存在多种碳二亚胺 化合物时, 是指总配合量。在下述的配合质量比的计算中也相同。此外, 在聚乳酸树脂由 100 质量的交联聚乳酸树脂构成时, 碳二亚胺化合物的配合量可以相对于交联聚乳酸树 脂 100 质量份来进行规定, 优选为与上述相同的配合量。 0068 对于配合于聚乳酸树脂组合物的碳二亚胺化合物与磷酸三芳基酯的配合质量比 ( 碳二亚胺化合物 / 磷酸三芳基酯 ) 而言, 从耐久性、 阻燃性、 耐冲击性、 耐渗出性的观点 出发, 优选为 0.01 以上、 更优选为 0.02 以。
47、上、 进一步优选为 0.025 以上、 更进一步优选为 0.028 以上, 从碳二亚胺的分散性提高、 耐久性提高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 0.1 以下、 更优选为 0.05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0.04以下、 更进一步优选为0.038以下, 此外, 优选为0.010.1、 更优选为 0.02 0.05、 进一步优选为 0.025 0.04、 更进一步优选为 0.028 0.038。 0069 增塑剂 0070 本发明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也可以进一步配合增塑剂来进行熔融混炼。 通过配合 增塑剂, 可以提高聚乳酸树脂或交联聚乳酸树脂的塑性而促进结晶化, 并且使耐冲击性更 优异。 0071 作为增塑剂, 并。
48、无特别限定, 例如, 优选具有聚氧亚烷基的酯化合物和 / 或具有聚 氧亚烷基的醚化合物。 其中, 从与聚乳酸树脂或交联聚乳酸树脂的亲和性的观点出发, 更优 选具有聚氧亚烷基的酯化合物。 0072 作为具有聚氧亚烷基的酯化合物, 优选构成该酯化合物的至少 1 种醇成分是与每 1 个羟基对应加成有 ( 或具有 ) 平均 0.5 5 摩尔的碳数 2 3 的环氧烷的醇的酯化合物, 说 明 书 CN 104364314 A 10 8/22 页 11 其中, 更优选构成该酯化合物的至少 1 种醇成分是与每 1 个羟基对应加成有 ( 或具有 ) 平 均 0.5 5 摩尔的碳数 2 3 的环氧烷的醇且分子中具有 2 个以上酯基的酯化合物, 进一 步优选构成该酯化合物的至少 1 种醇成分是与每 1 个羟基对应加成有平均 0.5 5 摩尔的 碳数 2 3 的环氧烷的醇且为分子中具有 2 个以上酯基的多元醇酯或多元羧酸醚酯的酯化 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