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43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8 CN 104354319 A (21)申请号 201410622161.4 (22)申请日 2014.11.07 B30B 9/06(2006.01) B30B 15/30(2006.01) B30B 15/32(2006.01) (71)申请人 四川红七公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龙 亭村六组 (72)发明人 罗定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223 代理人 徐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57) 摘要 本。
2、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 机, 属于压榨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机架、 机架上用 于承载压榨力的压榨平台、 位于压榨平台上的无 底滤筒、 与无底滤筒适配的实心压榨筒、 向无底滤 筒内部送料的进料装置、 与压榨平台无缝衔接的 集料装置、 以及用于无底滤筒移至集料装置上方 的滤筒移动装置 ; 实心压榨筒连接有带动其升降 的提升装置。利用实心压榨筒自身很大的重力对 食材进行压榨、 挤压水分, 压榨平台对其起支撑作 用, 压力大大增加, 消耗的压榨时间少, 提高了生 产效率, 采用沉降式设计, 也不需要额外的施压元 件, 结构更加简单有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54319 A CN 104354319 A 1/1 页 2 1. 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包括机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架上用于承载压榨 力的压榨平台、 位于压榨平台上的无底滤筒、 与无底滤筒适配的实心压榨筒、 向无底滤筒内 部送料的进料装置、 与压榨平台无缝衔接的集料装置、 以及用于无底滤筒移至集料装置上 方的滤筒移动装置 ; 实心压榨筒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提升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 沿实心压榨筒外圆面排布且竖向设置的导向限位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心压榨筒为 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的钢筒, 且顶部设置有吊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移动装置 包括固定在无底滤筒外且连接有滚轮的滤筒支架、 位于压榨平台和集料装置上方的导轨、 驱动滤筒支架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滚轮位于导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分为平滑 段和齿条段, 齿条段上设置有齿条, 滤筒支架上与齿条段对应的一侧的滚轮连接有与齿条 。
5、啮合的齿轮, 另一侧的滚轮位于平滑段。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料装置为出 料输送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设置有出料口的输送料带, 输送料带的两侧设有侧壁, 出料口开设在侧壁上 ; 两个侧壁均转 动连接有位于输送料带上的活动板, 且位于出料口侧的活动板嵌合在出料口, 出料口对侧 的活动板自由端的转动终点位于出料口处 ; 活动板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 ; 出料口 连接有通向无底滤筒的料道。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装置。
6、还包 括位于输送料带上的导流板, 导流板的一端与出料口对侧的侧壁转动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 端并抵在与其同侧的活动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底滤筒沿压 榨平台排列有多个, 出料口与无底滤筒相对应并在侧壁上间隔设置 ;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 缸和铰接杆, 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活动板铰接, 气缸的活塞杆与一侧的活动板的自 由端铰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其特征在于, 位于出料口对侧的 活动板的自由端设置有定位其转动终点的限位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54319 A 2 1/4 页 3 一。
7、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榨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作酱菜或腌菜等食品的过程中, 需要对蔬菜等食材进行压榨脱水处理, 所以 压榨机是食品生产行业的必备设备之一。 现有的用于去除产品中水分的压榨机大多是通过 压板进入一端开口的滤筒内, 对滤筒中的食材进行压榨, 滤筒的筒底为实体来盛放支撑其 内部的食材, 压榨过程中, 水分从滤筒壁上的滤孔排出, 实现压榨脱水。 0003 在向滤筒中添加食材以及压榨后从滤筒中排出食材时, 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 而 且压榨机利用压板对食材压榨脱水, 在压榨过程中, 需要通过。
8、气缸或其他执行元件对压板 持续不断的给压, 使压板始终处于稳定的受压状态, 而且压力由于受到施压执行元件的限 制而普遍较小, 需消耗较长的压榨脱水时间, 压榨效率低, 人力操作环节多, 消耗较多的人 力, 增加了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沉降式设计、 压榨效率高、 无需人工排料、 人力消 耗少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包括机 架, 还包括机架上用于承载压榨力的压榨平台、 位于压榨平台上的无底滤筒、 与无底滤筒适 配的实心压榨筒、 向无底滤筒内部送料的进料装置、。
9、 与压榨平台无缝衔接的集料装置、 以及 用于无底滤筒移至集料装置上方的滤筒移动装置 ; 实心压榨筒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提升装 置。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沿实心压榨筒外圆面排布且竖向设置的导向限位 杆。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实心压榨筒为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的钢筒, 且顶部设置有吊环。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滤筒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无底滤筒外且连接有滚轮的滤筒支架、 位于压榨平台和集料装置上方的导轨、 驱动滤筒支架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滚轮位于导轨 上。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导轨分为平滑段和齿条段, 齿条段上设置有齿条, 滤筒支架上与齿 条段对应的一侧的滚轮连接有与齿条啮。
10、合的齿轮, 另一侧的滚轮位于平滑段。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集料装置为出料输送带。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置有出料口的输送料带, 输送料带的两侧设有侧 壁, 出料口开设在侧壁上 ; 两个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位于输送料带上的活动板, 且位于出料口 侧的活动板嵌合在出料口, 出料口对侧的活动板自由端的转动终点位于出料口处 ; 活动板 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 ; 出料口连接有通向无底滤筒的料道。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位于输送料带上的导流板, 导流板的一端与出料 说 明 书 CN 104354319 A 3 2/4 页 4 口对侧的侧壁转动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
11、端并抵在与其同侧的活动板上。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无底滤筒沿压榨平台排列有多个, 出料口与无底滤筒相对应并在 侧壁上间隔设置 ;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铰接杆, 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活动板铰 接, 气缸的活塞杆与一侧的活动板的自由端铰接。 0014 进一步地, 位于出料口对侧的活动板的自由端设置有限制其转动终点的限位结 构。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一、 实心压榨筒通过提升装置提升到一定高度, 进料装置向无底滤筒内加料, 由于无底 滤筒没有底, 两端都是开放的, 料落在压榨平台上, 实心压榨筒下降进入无底滤筒内, 利用 实心压榨筒自身很大的重力对食材进行压榨、 挤压水分, 压。
12、榨平台对其起支撑作用, 与现有 技术中利用对压板持续施压进行压榨相比, 压力大大增加, 消耗的压榨时间少, 提高了生产 效率, 采用沉降式设计, 也不需要额外的施压元件, 结构更加简单有效 ; 二、 无底滤筒的上端开口即为其加料口, 下端开口即为排料口, 压榨后排料时, 通过滤 筒移动装置带动无底滤筒从压榨平台上移动至集料装置上方, 压榨平台与集料装置衔接, 无底滤筒移动过程中即将位于压榨平台上的食材从该平台上推离, 同时食材通过无底滤筒 的下端落到集料装置上, 实现了自动排料, 无需人工将食材取出, 效率高, 而且集料装置可 设置为出料输送带, 食材经无底滤筒排出后通过出料输送带自动运送, 。
13、自动化程度高, 并 且, 利用齿轮齿条提高了无底滤筒的移动精度及稳定度, 使其更加稳定准确的将压榨平台 上的食材推送排出至出料输送带或其他集料装置, 也更加便于控制 ; 三、 进料时, 两侧的活动板向出料口侧转动, 即可使得出料口打开, 同时出料口对侧的 活动板转动至其自由端位于出料口处, 就形成了直接通向出料口的输送通道, 随着输送料 带的传输便将输送料带上的食材经出料口送出, 从而实现对压榨机的自动进料操作, 无需 人工进行加料、 进料效率高, 减少了人力消耗 ; 四、 出料口对侧的导流板起导流的作用, 出料口对侧的活动板转动后会与侧壁内表面 形成夹角, 由于需要压榨的菜大多成块, 或者丝。
14、状, 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卡在该夹角处而影响 输送, 传输时, 在菜的推送压力作用下, 导流板被自动推动, 其自由端抵在同侧的活动板上, 从而减小了这个夹角的角度, 避免菜卡在夹角处, 使菜不会在夹角处堆积, 输送更加顺畅 ; 五、 在出料口对侧的活动板设置限位结构, 使其转动后能更好的与出料口对应衔接, 便 于引导出料, 而且出料口可根据压榨机不同的进料位置相应设置多个, 实现多处进料, 出料 口设置料道使出料直接经料道引导落入压榨机进行压榨, 本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的自 动化程度高, 结构简单易实施,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本发明提供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的侧视图 ; 。
15、图 2 是图 1 所示压榨机的实心压榨筒提升后下部分的俯视图 ; 图 3 是本发明提供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的进料装置工作时活动板转动的俯视 图 ; 图 4 是图 3 所述进料装置的导流板未抵在活动板上时的俯视图 ; 图 5 是进料装置的活动板包覆在输送料带侧壁上时的剖视图。 说 明 书 CN 104354319 A 4 3/4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 图 1 至图 5 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半自动沉降式泡菜压榨机, 包括机架 1、 机架 1 上 用于承载压榨力的压榨平台 2、 位于压榨平台 2 上的无底滤筒 3、 。
16、与无底滤筒 3 适配的实心 压榨筒 4、 向无底滤筒 3 内部送料的进料装置 5、 与压榨平台 2 无缝衔接的集料装置 6、 以及 用于无底滤筒 3 移至集料装置 6 上方的滤筒移动装置 7 ; 实心压榨筒 4 连接有带动其升降 的提升装置 8。 0019 实心压榨筒 4 为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的钢筒, 使其达到很高的重量, 具体可采用大 约 2t 的实心压榨筒 4, 依靠其自重进行压榨, 也可为其他填充材料的实心筒, 以增加其重 量, 缩短压榨时间, 提高压榨效率。 提升装置8具体可为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固定在机架1的 顶部, 实心压榨筒 4 顶部设置有吊环 41, 电动葫芦通过吊环 41 将实。
17、心压榨筒 4 吊起实现提 升, 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将实心压榨筒 4 提起的提升器件, 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实心压榨筒 4 提升的上限位。为了避免实心压榨筒 4 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影响其进入环形 滤筒、 存在安全隐患, 在机架1上设置有沿实心压榨筒4外圆面排布且竖向设置的导向限位 杆 42, 使实心压榨筒 4 沿着导向限位杆 42 稳定、 顺畅的上升和下降。 0020 滤筒移动装置7包括固定在无底滤筒3外且连接有滚轮73的滤筒支架71、 位于压 榨平台 2 和集料装置 6 上方的导轨 72、 驱动滤筒支架 71 移动的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为在 滤筒支架 71 上安装电机 74, 滚轮 。
18、73 位于导轨 72 上。为保护电机 74, 可在电机 74 侧外部 设置防护罩。滚轮 73 通过滚轮轴 77 安装在滤筒支架 71 底部, 集料装置 6 侧的滚轮轴 77 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滤筒支架 71 上, 电机 74 通过链条驱动该滚轮轴 77 转动, 从而带动另 一侧的滚轮 73 转动。 0021 导轨72分为平滑段和齿条段, 齿条段上设置有齿条75, 滤筒支架71上与齿条段对 应的一侧的滚轮连接有与齿条 75 啮合的齿轮 76, 另一侧的滚轮 73 位于平滑段。齿条段对 应在集料装置 6 上方, 滤筒支架 71 上靠近集料装置 6 侧的滚轮连接齿轮 76, 这样通过带动 齿轮 76。
19、 在齿条段上移动, 另一侧的滚轮 73 跟随并直接在导轨 72 的平滑段滚动, 提高了无 底滤筒 3 移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防止两侧滚轮 73 均直接在普通滑轨上滚动而发生打滑。 0022 集料装置6可为出料输送带, 食材经无底滤筒3排出后通过出料输送带自动运送, 自动化程度高。同时, 为了使出料输送带与压榨平台 2 能够更好的衔接, 防止无底滤筒 3 移 动排料时, 料经二者之间的缝隙掉落至压榨机外, 在出料输送带与压榨平台 2 之间连接有 衔接板 61。 0023 进料装置 5 包括设置有出料口 52 的输送料带 51, 进料端 54 为输送料带 51 的一 端, 输送料带 51 的两侧。
20、设有侧壁 53, 出料口 52 开设在侧壁 53 上 ; 两个侧壁 53 均转动连接 有位于输送料带 51 上的活动板 55, 且位于出料口 52 侧的活动板 55 嵌合在出料口 52, 出料 口 52 对侧的活动板 55 自由端的转动终点位于出料口 52 处 ; 活动板 55 连接有驱动其转动 的驱动装置 56, 该驱动装置 56 包括气缸 561 和铰接杆 563, 铰接杆 563 的两端分别与两侧 的活动板 55 铰接, 气缸 561 的活塞杆 562 与一侧的活动板 55 的自由端铰接, 这样通过驱动 单侧的活动板 55 即可实现两侧的同时转动, 结构更简单, 也可两侧的分别进行驱动 。
21、; 出料 口52连接有通向无底滤筒3的料道57, 料道57可向下倾斜, 经进料装置5排出的料通过自 说 明 书 CN 104354319 A 5 4/4 页 6 重直接从料道 57 落入无底滤筒 3。导流板 58 位于输送料带 51 上, 且一端与出料口 52 对侧 的侧壁53转动连接, 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抵在与其同侧的活动板55上, 从而避免料堆积在活 动板 55 与侧壁 53 形成的夹角处, 使输送更加顺畅。 0024 无底滤筒 3 可沿压榨平台 2 排列有多个, 进料装置 5 的出料口 52 与无底滤筒 3 相 对应并在侧壁 53 上间隔设置, 具体可沿一侧的侧壁 53 间隔设置多个, 无。
22、底滤筒 3 也相应排 列在靠近出料口 52 侧。 0025 导流板 58、 活动板 55 与侧壁 53 间的转动连接处为可为合页连接。导流板 58 的截 面呈 L 形, 且其开口包覆在活动板 55 外, 活动板 55 的截面呈 L 形, 且其开口包覆在侧壁 53 外, 使导流板 58 和活动板 55 不转动时, 即未工作时可包覆在侧壁 53 外, 其结构原理剖视图 如图 5 所示, 在侧壁 53 内形成平顺的表面以便输送料带 51 将食材输送至相应位置, 避免其 凸出侧壁 53 内表面对料的输送造成阻碍, 而在其铰接处产生堆积。导流板 58 和活动板 55 可采用 L 形的铝型材, 壁很薄, 。
23、更适于避免因壁厚较大而有阻料现象。 0026 位于出料口 52 对侧的活动板 55 的自由端设置有定位其转动终点的限位结构 59, 限位结构59包括位于出料口52侧的侧壁53上的限位柱591、 和其对侧活动板55自由端上 的延伸杆 592, 当活动板 55 的自由端转动至出料口 52 处时, 延伸杆 592 抵靠在限位柱 591 上实现限位。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方式的限位结构, 如采用磁性吸盘设置在出料口端或在出 料口端对应设置限位块。 0027 输送料带 51 设置在高处, 其料道 57 对应在无底滤筒 3 的上方, 输送料带 51 的进 料端 54 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传料带 9, 利用传料带 9。
24、 将料从低处传至高处的输送料带 51, 同 时靠出料的重力实现压榨机的进料, 操作更加方便。 0028 由于压榨的菜大多为块状或丝状, 活动板 55 和导流板 58 在输送料带 51 上, 其具 体可以是二者与输送料带 51 的输送表面留有一定间隙, 能使食材沿二者形成的通道输送 即可, 且同时避免覆于输送表面的食材从该间隙流至通道之外, 也可设置零间隙, 具体可根 据情况灵活设置。 0029 本压榨机自动送菜, 自动压榨, 自动出菜, 减少了人工, 并且用于滤水的无底滤筒 3 同时也用于排料, 通过滤筒的结构变化实现了其多功能性, 也实现了高效排料, 结构简单易 实施, 实用性强。 具体工作。
25、过程为 : 脱盐后的菜自传料带输送到输送料带51实心压榨筒 4 提升到上限位进料装置 5 通过出料口 52 自动进菜至无底滤筒 3实心压榨筒 4 下 降至无底滤筒3内通过自重进行压榨经40分钟左右将实心压榨筒4提升至上限位 利用滤筒移动装置 7 将无底滤筒 3 移动至出料输送带上方菜从压榨平台 2 上经无底滤 筒 3 下端落入出料输送带并输入拌料工序。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354319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54319 A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54319 A 8 3/4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54319 A 9 4/4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5431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