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插设有加强装置,加强装置与冷却管内壁配合、并通过钎焊为一体,加强装置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和沿冷却管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本发明可有效加强易失效部位冷却管的强度,提高中冷器的整体寿命。。
CN201310737192.X
2013.12.30
CN104747273A
2015.07.01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2B 29/04申请公布日:201507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B 29/04申请日:20131230|||公开
F02B29/04
泰安鼎鑫冷却器有限公司
周卫平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石膏工业园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37207
姚德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插设有加强装置,加强装置与冷却管内壁配合、并通过钎焊为一体,加强装置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和沿冷却管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本发明可有效加强易失效部位冷却管的强度,提高中冷器的整体寿命。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包括冷却管(1),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管(1)的两端分别插设有加强装置(2),加强装置(2)与冷却管(1)内壁配合、并通过钎焊为一体,所述加强装置(2)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3)和沿冷却管(1)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4),冷却通道(4)与冷却管中部(5)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加强装置(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波结构、多矩形框结构、多十字架结构的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加强装置(2)插入冷却管(1)的深度H3为20-30mm,冷却管(1)两端加强装置(2)的深度相同。
说明书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冷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动机配件,现有大多数为铝质管带式中冷器,冷却管是铝质管带式中冷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却管的强度和可靠性的设计对铝中冷器的寿命至关重要。通常,冷却管的两端插入中冷器的两主片后采用硬钎焊连接,芯体四角处冷却管与主片孔焊接边沿,易受管内热介质冷热应力,以及外侧安装支架通过气室、主片传来的交变应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冷却管在此部位拐角处极易出现开裂漏气,影响了冷却管及中冷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的:提供一种提高冷却管强度的带加强装置的中冷器冷却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插设有加强装置,加强装置与冷却管内壁配合、并通过钎焊为一体,加强装置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和沿冷却管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冷却管中部相连通。 所述加强装置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波结构、多矩形框结构、多十字架结构的一种。 进一步的,加强装置插入冷却管的深度H3为20-30mm,冷却管两端加强装置的深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在冷却管的两端插设有加强装置,在芯体钎焊前插置于冷却管管口的两端,加强装置与冷却管内壁配合,焊后的加强装置与冷却管融为一体,可有效加强易失效部位冷却管的强度,提高中冷器的整体寿命;加强装置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和沿冷却管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加强装置的截面形状可采用矩形波结构、或多矩形框结构、或多十字架结构,相当于局部冷却管管壁加厚,不会对散热性能造成影响,易于安装,可提高产品整体的可靠性,适用于各种中冷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5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从图1所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和图2的左视图可以看出,本发明包括冷却管1和加强装置2,在中冷器冷却管1的两端分别插设有加强装置2,加强装置2与冷却管1内壁配合、并通过钎焊为一体。加强装置2包括有规则布置的加强筋3和沿冷却管1长度方向上的多个冷却通道4,冷却通道4与冷却管中部5相连通,相当于局部冷却管管壁加厚,不会对散热性能造成影响。 图3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加强装置2的结构可以是图3结构,加强装置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波结构;图4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加强装置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图4结构,加强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多矩形框6结构;图5为本发明加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加强装置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图5结构,加强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多十字架7结构。加强装置与冷却管1内壁的结合处通过钎焊为一体,可增加冷却管1与主片焊接区易失效部位的强度,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 从图1、图2、图3看出,加强装置2外端面与冷却管1端面平齐,加强装置2插入冷却管1的深度H3,即加强装置2的长度为20-30mm,冷却管1两端加强装置2的深度相同。加强装置2的宽度H5为49mm~49.5mm,加强装置2的厚度H4为7mm~7.5mm,其材料厚度H6为1mm~1.2mm。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