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轿架.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5224064
  • 上传时间:2018-12-2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91.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12994.7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号:

    CN104495580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1/02申请日:20141224|||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2; B66B7/02

    主分类号:

    B66B11/02

    申请人:

    布劳恩电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庆丰; 崔志勇; 沈林海

    地址:

    313000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云岫北路8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代理人:

    裴金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无机房电梯轿架,属于电梯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包括下梁体、下梁导轮组件、轿底托架;所述下梁体水平布置,所述下梁导轮组件与所述下梁体呈水平布置;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梁导轮组件和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三者共同构成稳定支撑轿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重心与轿厢重心相互重合。本发明无机房电梯轿架包括上述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便捷、高强度、受力均匀、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无机房电梯轿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梁体(1)、下梁导轮组件(2)、轿底托架(3);所述下梁体(1)水平布置,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与所述下梁体(1)呈水平布置;所述下梁体(1)与所述轿底托架(3)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和所述轿底托架(3)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三者共同构成稳定支撑轿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重心与轿厢重心相互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布置在轿厢的重心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将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3)在四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轿底托架(3)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的顶面在八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5.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架,包括主下梁(4)、副下梁结构和两个轿架直梁(5),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4)均设置在轿厢底部,且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4)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下梁结构包括下梁体(1)、下梁导轮组件(2)和轿底托架(3);所述三者构成稳定支撑轿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中心与轿厢重心相互重合;安装在主下梁(4)两侧的轿架直梁(5)的中心连线与轿厢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体(1)水平布置,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与所述下梁体(1)呈水平布置;所述下梁体(1)与所述轿底托架(3)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和所述轿底托架(3)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布置在轿厢的重心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将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3)在四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轿底托架(3)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的顶面在八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轿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轿底上的轿厢反绳轮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轿架。
    背景技术
    现在的无机房电梯的轿架一般由一个轿架主下梁、副下梁和两个轿架直梁构成,其中轿架主下梁水平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主下梁与副下梁一般多为平行或带有角度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两轿架直梁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轿架下梁、上梁的两端。
    目前无机房电梯的下梁由主下梁和副下梁相结合的结构,其与轿厢底部之间为六点螺栓接触,接触面较小,并且这种结构的下梁会导致轿架直梁安装在偏离轿厢重心的位置,即轿架两直梁的中心连线与轿厢重心并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会导致电梯在安全钳动作时轿厢对轿厢导轨产生一个较大翻转力矩,使得轿厢运行不稳定;也使钢丝绳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增加电梯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受力均匀、能够增强电梯轿厢运行稳定性的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安装有该副下梁结构的轿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梁体、下梁导轮组件、轿底托架;所述下梁体水平布置,所述下梁导轮组件与所述下梁体呈水平布置;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梁导轮组件和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三者共同构成稳定支撑轿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重心与轿厢重心相互重合。
    该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利用下梁体、下梁导轮组件和轿底托架三者构成为轿厢提供较大面积的支撑面,可稳固支撑轿厢,减小或避免曳引机工作而使轿厢震动,进而提高电梯乘坐舒适度和平稳性。另外,改进传统副下梁重心支撑结构,避免轿厢在运行时侧翻,提高运行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下梁导轮组件布置在轿厢的重心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将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在四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轿底托架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的顶面在八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轿架,包括主下梁、副下梁结构和两个轿架直梁,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均设置在轿厢底部,且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下梁结构包括下梁体、下梁导轮组件和轿底托架;所述三者构成稳定支撑轿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中心与轿厢重心相互重合;安装在主下梁两侧的轿架直梁的中心连线与轿厢重心在同一直线上。
    该无机房电梯轿架布置有不同现有下梁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增大支撑轿厢的支撑面使得轿厢运行时防震、稳定;且利用特定结构布置,使得安装在上、下梁两端的轿架直梁的中心连线与轿厢重心在同一直线上,避免电梯在安全钳动作时轿厢对轿厢导轨产生一个较大翻转力矩而使轿厢侧翻,进一步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下梁体水平布置,所述下梁导轮组件与所述下梁体呈水平布置;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梁导轮组件和所述轿底托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下梁导轮组件布置在轿厢的重心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将所述下梁体与所述轿底托架在四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轿底托架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梁导轮组件的顶面在八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无机房电梯轿架安装简便,通过改变支撑轿厢的支撑面,以增大支撑受力面而增强轿厢的稳定性;并通过改善轿架直梁安装位置,使得轿厢重心与直梁中心线重心相互重合,提升轿厢返绳轮使用寿命,提高电梯运行平稳性效果,提升电梯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在无机房电梯轿架上的副下梁结构的下视图;
    图2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轿架的立体结构图。
    1-下梁体;2-下梁导轮组;3-轿架托架;4-主下梁;5-轿架直梁;6-安全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安装在无机房电梯轿架上的副下梁结构的下视图。该副下梁结构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其包括水平布置的下梁体1、与所述下梁体呈水平布置的下梁体导轮组件2和通过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分别与所述下梁体1和所述下梁体导轮组件2固定连接的轿底托架3。
    所述第一紧固件可以为将所述下梁体1与所述轿底托架3在四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而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下梁体导轮组件2的顶面与所述轿底托架3的下端面在八个点上固定连接的螺栓。这样十二点支撑的结构设置代替了传统下梁体对轿厢的六点支撑,增大了轿厢底部的支撑面,从而增强了轿厢的稳定性,减弱曳引机工作而传入轿厢内的震动作用。
    为了解决传统下梁结构的布置带来的直梁安装后偏离轿厢重心位置的问题,该副下梁结构整体构成的支撑面的支撑重心与轿厢重心相重合。进一步,为了保证轿厢重心落在轿底两返绳轮间的连线上,所述下梁导轮组件2布置在电梯轿厢的重心位置。这样布置的副下梁结构使得钢丝绳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受力均匀,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提升电梯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述轿架包括上述副下梁结构、主下梁4、两个轿架直梁5。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均设置在轿厢底部,且所述副下梁结构与所述主下梁平行设置。安装在主下梁两侧的轿架直梁的中心连线与轿厢重心在同一直线上。具体应用时,将所述下梁体1布置在电梯轿底托架3上,两个轿架直梁将轿架下梁和上梁相连接。下梁导轮组件2的存在以及所述副下梁结构的十二点支撑面,增大了下梁结构与轿厢间的支撑面,从而增强了轿厢的稳定性。当电梯在安全钳6动作时,因装有稳定副下梁结构的轿架,使得轿厢对轿厢导轨不再产生较大翻转力矩,防止轿厢因曳引机工作产生的震动而倾翻;同时,钢丝绳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受力均匀,确保轿厢重心落在两轿底返绳轮间的连线上,提高钢丝绳使用寿命,增加电梯的安全隐患。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关 键  词:
    一种 机房 电梯 副下梁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无机房电梯副下梁结构和轿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240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