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器.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35876.4 (22)申请日 2013.09.23 F24F 5/00(2006.01) F24F 12/00(2006.01) F25B 13/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 的大道6号美的总部大楼B区26-28楼 (72)发明人 赖想球 张桃 张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
2、热量的方 法, 包括通过在压缩机上设置容器装置用于容纳 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在容器装置内 设置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 的制冷剂以及在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第二换热装 置, 通过将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 装置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通过驱动装置驱 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 内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后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 热装置释放热量。由于本发明方法通过驱动制冷 剂在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形成的环路内 循环运动而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送至室内, 这 实现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回收利用, 因此提高了 空调器的整体制热量、 降低了能源消耗。 (51。
3、)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67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56775 A 1/1 页 2 1. 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S1, 通过在压缩机上设置容器装置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S2, 在容器装置内设置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以及在空 调器的室内机设置第二换热装置, 通过将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 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以及 S3, 通过驱动。
4、装置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剂吸 收热量后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S1中, 将所述容 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S1中, 所述容器 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的侧壁选用铝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S2中, 所述第一 换热装置由金属管折弯而成,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和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 连接在一起。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5、 在所述第二换热 装置的两端设置控制阀, 通过控制阀在空调器制冷时关闭制冷剂在环路内的循环运动。 6. 一种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 室外机包括压缩机, 其特征在 于, 压缩机上设置有容器装置, 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容器装置内设置 有第一换热装置, 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 ; 室内机内设置有第二换热装置,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在第二换热装置和 第一换热装置形成的环路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用于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 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 7。
6、.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装置包裹在 压缩机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呈S 形, 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呈直管状。 9.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由 金属管折弯而成,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和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在一 起。 10.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 两端设置有在空调器制冷时关闭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的控制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56775 A 2 1/。
7、4 页 3 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 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用户在使用空调器制热时, 希望空调器开机后能迅速吹出大量的热风, 以使室 内温度能快速升高, 因此空调器的制热能力反应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 但热泵型空调器的 制热能力的都是有限度的, 为了更快的达到制热效果, 一般采用提高电功率的方法来提高 空调器的制热能力, 比如引入辅助电加热方式等, 采用提高电功率的方法虽然提高了空调 器的制热能力, 但这也增加电力消耗, 从而造成耗能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8、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及空调器, 旨在提高空 调器制热能力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包括 : 0005 S1, 通过在压缩机上设置容器装置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0006 S2, 在容器装置内设置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以及 在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第二换热装置, 通过将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装置的 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0007 S3,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 剂吸收热量后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 0008 优。
9、选地, 在 S1 中, 将所述容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 0009 优选地, 在 S1 中, 所述容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的侧壁选用铝板。 0010 优选地, 在 S2 中,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由金属管折弯而成,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 和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在一起。 0011 优选地, 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设置控制阀, 通过控制阀在空调器制冷时关 闭制冷剂在环路内的循环运动。 0012 相应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 室外机 包括压缩机。 压缩机上设置有容器装置, 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容器装 置内设置有第一换热装置, 用。
10、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 ; 室内机内设置有第二 换热装置,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在第二 换热装置和第一换热装置形成的环路上设置有驱动装置, 用于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 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 0013 优选地, 所述容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 0014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呈 S 形, 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呈直管状。 0015 优选地, 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由金属管折弯而成,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和第一换 说 明 书 CN 104456775 A 3 2/4 页 4 热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
11、导管连接在一起。 0016 优选地, 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设置有在空调器制冷时关闭制冷剂在环路内循 环运动的控制阀。 0017 由于本发明方法和空调器通过容纳在容器装置的蓄热溶剂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 量,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制冷剂在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形成的环路内循环运动而将 蓄热溶剂吸收的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 从而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 送至室内, 这实现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回收利用, 因此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制热量、 降低了 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空调器的线路图 ; 0019 图 2 为本发明空调器的第一换热装置安装与容器装置内的立体组合图 ; 。
12、0020 图 3 为图 2 所示容器装置设置在压缩机上的立体组合图 ; 0021 图 4 为图 2 所示第一换热装置和容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 0022 图 5 为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组合。 0023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 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 0026 S1, 通过在压缩机上设置容器装置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 ; 0027 S2, 在容器装置内设置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
13、吸收热量的制冷剂以及 在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第二换热装置, 通过将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装置的 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环路 ; 0028 S3,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 剂吸收热量后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 0029 具体地, 在 S1 中, 将容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以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传导给容器 装置内的蓄热溶剂, 为提高容器装置的导热性能, 容器装置包裹在压缩机上的侧壁选用铝 板。 0030 具体地, 在S2中, 第一换热装置由金属管折弯而成并呈S形, 第二换热装置呈直管 状, 该第二换热装置的两端和第一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连。
14、接在一起, 且在第二换 热装置的两端设置控制阀, 通过关闭控制阀以在空调器制冷时关闭制冷剂在环路内的循环 运动。 0031 由于本发明提高空调器室内制热量的方法将容器装置设置在压缩机上, 通过容器 装置的蓄热溶剂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 并通过制冷剂在第一换热装置和第二换热装置形 成的环路内循环运动而将蓄热溶剂吸收的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 从 而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送至室内, 这实现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回收利用, 因此提高了空 调器的整体制热量、 降低了能源消耗。 0032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空调器, 如图 1。该空调器包括 : 室内机和 说 明 书 CN 104。
15、456775 A 4 3/4 页 5 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 100。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 200、 压缩机 300、 油分离器 400、 气液分离器 500 和四通阀 600。 0033 室内换热器 100 的一端与四通阀 600 连接, 室内换热器 100 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 器 200 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 200 的另一端与四通阀 600 连接 ; 压缩机 300 分别与油分 离器 400 和气液分离器 500 连接, 且油分离器 400 和气液分离器 500 还分别与四通阀 600 连接, 从而通过四通阀 600 形成冷媒的流动回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 具体的制冷 制热。
16、过程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 在此不再详加说明。 0034 当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 压缩机 300 均压缩冷媒, 冷媒在压缩过程中释放热量 而造成压缩机 300 发热, 因而压缩机 300 在压缩冷媒过程中会释放热量。然而在空调器制 热时, 若压缩机 300 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 这不但会影响空调器的制热能力, 而且也造成了 能源浪费。为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能力、 节约能源, 本发明空调器还包括 : 容器装置 710、 第一 换热装置 720、 第二换热装置 730 和驱动装置 740。 0035 请参阅图 2 至图 4, 容器装置 710 具有容器槽 711 和容器盖 712。容器槽 71。
17、1 内容 纳有蓄热溶剂, 在本实施例中, 蓄热溶剂为乙二醇溶液 ; 该容器槽711包裹在压缩机300上, 且其包裹在压缩机 300 上的侧壁采用铝板, 以增加导热性。容器盖 712 密封在容器槽 711 上, 且容器盖 712 上开设有两开孔 713。 0036 第一换热装置 720 置于容器槽 711 内, 其由金属管折弯而成并呈 S 形以增大与容 器槽 711 内蓄热溶剂的接触面积。该第一换热装置 720 具有第一端口 721 和第二端口 722。 且第一端口 721 和第二端口 722 分别穿出相应的开孔 713。 0037 请参阅图 1、 图 4 和图 5, 第二换热装置 730 呈直。
18、管状, 其具有第一接口 731 和第二 接口 732。第一接口 731 和第二接口 732 分别通过导管 (图中未标号) 与第一换热装置 720 的第一端口 721 和第二端口 722 连接, 从而第二换热装置 730 和第一换热装置 720 形成一 环路, 该环路内填充有制冷剂。 0038 驱动装置 740 为一泵, 该驱动装置 740 连接在第一换热装置 720 的第一端口 721 和第二换热装置 730 的第一接口 731 之间。 0039 此外, 为防止在空调器制冷时制冷剂在第二换热装置 730 和第一换热装置 720 形 成的环路内循环运动, 本发明空调器还在第二换热装置730的第一。
19、接口731和驱动装置740 之间设置第一控制阀750, 在第二换热装置730的第二接口732和第一换热装置720的第二 端口 722 之间设置第二控制阀 760,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控制阀 750 和第二控制阀 760 为电 磁阀。 0040 本发明空调器的提高制热量的工作过程如下 : 0041 当空调器在制热时, 压缩机 300 压缩冷媒, 冷媒在压缩过程中释放热量而造成压 缩机 300 发热而释放热量, 容器装置 710 之包裹在压缩机 300 上的侧壁将压缩机 300 释放 的热量传导给容器装置 710 内的蓄热溶剂, 从而蓄热溶剂将压缩机 300 释放的热量传导给 第一换热装置720。
20、内的制冷剂 ; 第一换热装置720内的制冷剂吸收热量后从液态变成气态 ; 驱动装置 740 驱动气态的制冷剂沿图 1 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 ; 吸收热量后的制冷剂经过驱 动装置 740 和第一控制阀 750 进入第二换热装置 730 ; 进入第二换热装置 730 内的制冷剂 在室内机的强制对流风的作用下与室内冷空气换热, 从而将热量释放到室内 ; 制冷剂在第 二换热装置 730 内释放热量后经第二控制阀 760 回流到第一换热装置 720 内, 如此往复循 说 明 书 CN 104456775 A 5 4/4 页 6 环, 从而将压缩机 300 释放的热量回收并释放到室内, 因此提高了空调器的整。
21、体制热量、 降 低了能源消耗。 0042 在空调器制冷时, 通过关闭驱动装置740、 第一控制阀750和第二控制阀760, 从而 关闭制冷剂在第二换热装置730和第一换热装置720形成的环路内循环运动, 此时, 压缩机 300 通过容器装置 710 和蓄热溶剂将热量散发到室外空气中, 而不再通过制冷剂将热量输 送至第二换热装置 730 释放。 0043 由于本发明空调器的容器装置 710 通过蓄热溶剂吸收压缩机释放的热量, 通过驱 动装置 740 驱动制冷剂在第一换热装置 720 和第二换热装置 730 形成的环路内循环运动 而将蓄热溶剂吸收的压缩机 300 释放的热量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 73。
22、0 释放, 从而将压缩机 300 释放的热量输送至室内, 这实现了压缩机 300 释放热量的回收利用, 因此提高了空调器 的整体制热量、 降低了能源消耗。 004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456775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6775 A 7 2/4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6775 A 8 3/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6775 A 9 4/4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56775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