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弹鼓.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522066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2.3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16373.6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号:

    CN102003917A

    公开日:

    2011.04.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41A 9/73申请公布日:201104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41A 9/73申请日:20101022|||公开

    IPC分类号:

    F41A9/73

    主分类号:

    F41A9/73

    申请人:

    黄耀锋

    发明人:

    黄耀锋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河东路161号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曾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鼓,由弹鼓体、多个旋转棘轮和中心棘轮套合后形成多圈弹仓,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限位齿和铲弹齿在顺逆时针转动到位时相互产生转动受限,顺时针转动受限时各限位齿和铲弹齿接合形成加长的送弹通道。多个旋转棘轮组合后形成多圈道弹仓,子弹插入拨弹齿中紧密排列,体积小容弹量大,充分利用弹鼓空间。由外至内旋转供弹,供弹可靠阻力小,机件构成不复杂,生产加工简单,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2个以上的旋转棘轮,组合装弹数量不同的弹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弹鼓,包括弹鼓体、扭簧、由扭簧驱动的中心棘轮、铰接于中心棘轮的假弹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中心棘轮外、弹鼓体内的旋转棘轮,所述旋转棘轮为外圈均布拨弹齿的内部中空的圆形腔体,相邻的两个拨弹齿之间的距离约为子弹直径,所述旋转棘轮开设有出弹口,所述出弹口两侧分别设置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于所述旋转棘轮的外圈,所述旋转棘轮的内圈对应限位齿的位置还设置有铲弹齿;所述弹鼓体的送弹通道的内侧也设置有铲弹齿;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为可抵触所述铲弹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通路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所述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所述拨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棘轮至少为两个,各个旋转棘轮层层相套,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为可抵触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拨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弹齿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的径向偏向顺时针或逆时针30-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弹齿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的径向偏向顺时针4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弹齿在平行于中心棘轮的转轴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两片,所述铲弹齿端部中心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通过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拨弹齿之间的空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弹齿在平行于中心棘轮的转轴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三片,所述铲弹齿端部中心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两个凸起可通过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拨弹齿之间的两个空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的径向的高度大于所述拨弹齿,小于子弹半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的径向的高度为子弹直径。

    说明书

    一种弹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鼓。

    背景技术

    轻武器例如各种枪支等需要装弹容器支持,弹鼓作为一种容量大的装弹容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装弹量为一般装弹容器的二至四倍,因此使用弹鼓的轻武器的火力更为猛烈。

    弹鼓采用螺旋形轨道输送子弹,在弹鼓中部设置强力扭簧推动子弹在螺旋形轨道内运动,最终通过一段与普通弹仓结构相同的直线的送弹通道将子弹逐个送入武器中。由于弹鼓采用了多层螺旋形轨道,因此装弹容量相对于子弹在弹仓内做直线运动的普通弹仓来说大大提升了装弹量。

    然而,由于子弹在螺旋形轨道内移动的摩擦力的原因,现有的弹鼓仅仅能做到同时设置两层螺旋形轨道,所以大大限制了装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装弹量更大的弹鼓。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弹鼓,包括弹鼓体、扭簧、由扭簧驱动的中心棘轮、铰接于中心棘轮的假弹组,还包括设置于中心棘轮外、弹鼓体内的旋转棘轮,所述旋转棘轮为外圈均布拨弹齿的内部中空的圆形腔体,相邻的两个拨弹齿之间的距离约为子弹直径,所述旋转棘轮开设有出弹口,所述出弹口两侧分别设置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于所述旋转棘轮的外圈,所述旋转棘轮的内圈对应限位齿的位置还设置有铲弹齿;所述弹鼓体的送弹通道的内侧也设置有铲弹齿;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为可抵触所述铲弹齿。

    优选的,所述供弹通路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所述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所述拨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所述弹鼓体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弹鼓体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

    优选的,所述旋转棘轮至少为两个,各个旋转棘轮层层相套,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设置为可抵触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

    优选的,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的拨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的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与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

    优选的,所述铲弹齿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的径向偏向顺时针或逆时针30-60°。

    优选的,所述铲弹齿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的径向偏向顺时针45°。

    优选的,所述拨弹齿在平行于中心棘轮的转轴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两片,所述铲弹齿端部中心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通过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拨弹齿之间的空隙。

    优选的,所述拨弹齿在平行于中心棘轮的转轴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三片,所述铲弹齿端部中心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两个凸起可通过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三个拨弹齿之间的两个空隙。

    优选的,所述供弹通路齿和限位齿沿所述中心棘轮的径向的高度大于所述拨弹齿,小于子弹半径。

    优选的,所述铲弹齿沿所述中心棘轮的径向的高度为子弹直径。

    本发明的弹鼓由弹鼓体、多个旋转棘轮和中心棘轮套合后形成多圈弹仓,各旋转棘轮的供弹通路齿、限位齿和铲弹齿在顺逆时针转动到位时相互产生转动受限,顺时针转动受限时各限位齿和铲弹齿接合形成加长的送弹通道,可概括表述为一种以拨弹齿拨动子弹旋转并经铲弹齿提升方式供弹,以上一旋转棘轮和下一旋转棘轮旋转受限后,以供弹通路齿、限位齿和铲弹齿桥接组合出新的送弹通道为下一圈旋转棘轮的弹仓做排弹准备的弹鼓。多个旋转棘轮组合后形成多圈道弹仓,子弹插入拨弹齿中紧密排列,体积小容弹量大,充分利用弹鼓空间。由外至内旋转供弹,供弹可靠阻力小,机件构成不复杂,生产加工简单。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2个以上的旋转棘轮,组合装弹数量不同的弹鼓。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弹鼓的实施例1的空仓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弹鼓的实施例1的满仓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弹鼓的实施例1的供弹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弹鼓的实施例1的中心棘轮和假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弹鼓的实施例2的旋转棘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弹鼓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弹鼓体11、中心棘轮31、旋转棘轮21、22和23、假弹1、2、3、4、5、6、7和8、转轴41和扭簧。

    弹鼓体11是弹鼓载体,直接与武器供弹接口接合。弹鼓体11设置有直线型的送弹通道111,所有子弹均是通过送弹通道111最终进入武器。因为武器现有的安装弹仓的供弹接口主要是为直线型的弹仓设计的,为了方便替换,所以弹鼓11一般设置有一段直线型的送弹通道111。送弹通道111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冗述。旋转棘轮21、22和23、中心棘轮31、假弹1、2、3、4、5、6、7和8、转轴41和扭簧均设置于弹鼓体11内。

    如图4,中心棘轮31是铰接有假弹组的,安装在弹鼓体11中部的转轴41上的受扭簧驱动旋转的组合构件。在中心棘轮31上设置有串在一起的假弹1、2、3、4、5、6、7和8。扭簧安装在中心棘轮31内,与弹鼓体11、转轴41、离合齿和旋转按钮等机件组合后,通过旋转按钮逆时针扭紧,为中心棘轮31产生顺时针旋转的驱动力。扭簧具体的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故不再冗述。

    在中心棘轮31的外圈依次设置有同样以转轴41为旋转轴心的旋转棘轮21、22和23。所述旋转棘轮21为外圈均布有拨弹齿214的内部中空的圆形腔体,所述旋转棘轮22为外圈均布有拨弹齿224的内部中空的圆形腔体,所述旋转棘轮23为外圈均布有拨弹齿234的内部中空的圆形腔体。相邻两个拨弹齿214之间的距离约为子弹直径,也就是说相邻两个拨弹齿214之间刚好容纳一颗子弹。拨弹齿214的存在使子弹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因此显著提高了子弹在供弹过程中的移动性能,降低了对扭簧的性能要求,因此能够缩小扭簧的体积,提高弹鼓的装弹空间和工作可靠性。拨弹齿224和234起到与拨弹齿214相同的作用。由于拨弹齿214、224和234使旋转棘轮21、22和23的外部形状看起来类似棘轮,因此得名。

    所述旋转棘轮21开设有出弹口211,出弹口211两侧分别设置供弹通路齿212和限位齿213,所述供弹通路齿212和限位齿213设置于旋转棘轮21的外圈,在旋转棘轮21的内圈对应限位齿213的位置还设置有铲弹齿215,所述铲弹齿215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31的径向偏向顺时针45°左右。所述铲弹齿215沿所述中心棘轮31的径向的高度为子弹直径。

    所述旋转棘轮22开设有出弹口221,出弹口221两侧分别为供弹通路齿222和限位齿223,所述供弹通路齿222和限位齿223设置于旋转棘轮22的外圈,在旋转棘轮22的内圈对应限位齿223的位置还设置有铲弹齿225,所述铲弹齿225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31的径向偏向顺时针45°左右。所述铲弹齿225沿所述中心棘轮31的径向的高度为子弹直径。

    所述旋转棘轮23开设有出弹口231,出弹口231两侧分别为供弹通路齿232和限位齿233,所述供弹通路齿232和限位齿233设置于旋转棘轮23的外圈,在旋转棘轮23的内圈对应限位齿233的位置还设置有铲弹齿235,所述铲弹齿235的伸展方向为沿中心棘轮31的径向偏向顺时针45°左右。所述铲弹齿235沿所述中心棘轮31的径向的高度为子弹直径。

    在旋转棘轮21和22之间、旋转棘轮22和23之间以及旋转棘轮23和弹鼓体11之间形成作为子弹运送通道的环槽,该环槽的槽宽略大于子弹直径。供弹通路齿232和限位齿233设置为可抵触所述铲弹齿115,即供弹通路齿232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铲弹齿11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旋转棘轮23与弹鼓体11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限位齿233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铲弹齿11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旋转棘轮23与弹鼓体11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拨弹齿234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弹鼓体11的铲弹齿11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旋转棘轮23与弹鼓体11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

    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21的供弹通路齿212和限位齿213设置为可抵触位于外层的旋转棘轮22的铲弹齿225,即供弹通路齿212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铲弹齿22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旋转棘轮21与22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限位齿213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铲弹齿22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大于旋转棘轮21与11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旋转棘轮21、22和23的结构相同,只是尺寸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位于内层的旋转棘轮21的拨弹齿214沿所述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与旋转棘轮22的铲弹齿225沿中心棘轮31径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旋转棘轮21与22之间形成的环槽的槽宽。因此在旋转棘轮21相对于旋转棘轮22转动时,供弹通路齿212和限位齿213可抵触铲弹齿225,拨弹齿214不会与铲弹齿225抵触。

    供弹通路齿212、222和232的作用是形成出弹口211、221和231,并且如图2所示在弹鼓满仓时,旋转棘轮21、22和23已经是逆时针转动至极限状态,供弹通路齿212、222和232卡在铲弹齿215、225和235的右侧,起到限位的作用。也就是当旋转棘轮21、22和23无法继续逆时针旋转时,表示子弹满仓。

    限位齿213、223和233的作用是形成出弹口211、221和231,并且如图1所示在空仓状态时,旋转棘轮21、22和23已经是顺时针旋转至极限状态,限位齿233端部卡在铲弹齿115左侧,限位齿223卡在铲弹齿223卡在铲弹齿235左侧,限位齿213卡在铲弹齿225左侧,因此供弹通路齿212、222和232、铲弹齿215、225、235和115,以及限位齿213、223和233之间形成了连续的出弹口211、221和231,为位于弹鼓最中心位置的子弹提供供弹通道。

    供弹通路齿212、222和232与限位齿213、223和233的沿中心棘轮31的径向的高度大于拨弹齿214、224和234,小于子弹半径。这样才能使得供弹通路齿212、222和232与限位齿213、223和233可以抵触至铲弹齿225、235和115,起到限位的作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旋转棘轮21、22和23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旋转棘轮21的结构如图5所示。拨弹齿214在平行于转轴41的方向上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两片,两片拨弹齿214之间设置有空隙217。铲弹齿215端部中间设置有凸起216,于是在旋转棘轮21相对旋转棘轮22转动的过程中,铲弹齿225端部的凸起可以通过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两片拨弹齿214之间的空隙217。这样的结构使得铲弹齿225既有足够的长度起到铲弹的作用,将子弹从圆周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输送到送弹口211,还能使铲弹齿225不至于卡在拨弹齿214限制旋转棘轮21与22的相对转动。同样道理,可以理解旋转棘轮22和23的结构的作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类似,本实施例中旋转棘轮21的结构有所变化,拨弹齿214是一条直线上的三片,铲弹齿215端部中间设置两个凸起,该两个凸起刚好可以通过三片拨弹齿214之间的两个间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弹鼓空仓时,如图1,将中心棘轮31逆时针旋转,中心棘轮31完全卷合,卷合后供弹通路齿212受直径最小的旋转棘轮21的铲弹齿215阻挡,带动最小的旋转棘轮21逆时针旋转。当直径最小的旋转棘轮21的供弹通路齿212继续逆时针旋转至再大一级的旋转棘轮22的铲弹齿225阻挡,带动再大一级的旋转棘轮22继续逆时针旋转,以此类推,直到最外层的最大的旋转棘轮23的供弹通路齿232被固定在弹鼓体11上的铲弹齿115阻挡后,各零件的逆时针旋转停止,可以装弹,各零件的状态如图2所示。

    (2)当弹鼓体11内装入子弹盖好弹盖后,如图2所示,以扭簧为动力,驱动中心棘轮31顺时针旋转,旋转棘轮21、22和23在中心棘轮31的带动下作顺时针同轴同步转动,驱动力传递至最外围子弹,最外围的子弹进入弹鼓体11的送弹通道111,进入待发射状态。

    (3)当供弹工作时,最外的旋转棘轮23和以内的旋转棘轮22和21及中心棘轮31受扭簧的驱动作顺时针同步同轴转动,最外层子弹经弹鼓体11的铲弹齿115提升向送弹通道111排出。当最外的旋转棘轮23的限位齿233旋转至被弹鼓体11的铲弹齿115阻挡后,如图3,最外的旋转棘轮23停止转动,供弹通路齿232与弹鼓体11的铲弹齿115形成了加长了的送弹通道111,旋转棘轮22上的子弹阻力消失,旋转棘轮22开始顺时针旋转,子弹被外层的旋转棘轮23的铲弹齿235提升后向加长的送弹通道111供弹。于是,各旋转棘轮23、22和21按照由外至内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供弹,直至中心棘轮31开始转动,送出卷合在中心棘轮31上的假弹1、2、3、4、5、6、7和8进入送弹通道111,把余下的子弹完全排净。

    旋转棘轮21、22和23组合后形成多圈道弹仓,子弹插入拨弹齿214、224和234中紧密排列,体积小容弹量大,充分利用弹鼓空间。由外至内旋转供弹,供弹可靠阻力小,机件构成不复杂,生产加工简单。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2个以上的旋转棘轮,组合装弹数量不同的弹鼓。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弹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20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