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5220287
  • 上传时间:2018-12-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67.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10500.4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号:

    CN104476867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32B 27/06申请公布日:201504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2B 27/06申请日:20141128|||公开

    IPC分类号:

    B32B27/06; B32B33/00; B32B37/02

    主分类号:

    B32B27/06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士强; 刘永菁

    地址:

    523841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代理人:

    张全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移动终端保护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透明膜层定位、在透明膜层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在感光变色层印刷防冲击层。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其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感光变色层。感光变色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其颜色将发生改变,以增加移动终端保护膜外观的多样性,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层连接 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设 置于所述透明膜层的背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连 接有透明胶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为透 明光学双面胶。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胶层 的厚度为25至50μm。

    6.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明胶层与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防冲击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击层设置 有一层或至少两层。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感光变色层设置有图案结构。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明膜层为PET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层的厚度为20至50μm。

    10.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如权利要求1 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11.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透明膜 层定位、在透明膜层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在感光变色层印刷 防冲击层。

    说明书

    说明书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移 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其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作材料 单一,使用者需通过更换不同的移动终端保护膜来增加手机外观的多样性,需 要不断更换移动终端保护膜,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其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 色的切换,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 层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可选地,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于所述透明膜层的背面。
    可选地,所述感光变色层连接有透明胶层。
    可选地,所述透明胶层为透明光学双面胶。
    可选地,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为25至50μm。
    可选地,所述透明胶层与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防冲击层。
    可选地,所述防冲击层设置有一层或至少两层。
    可选地,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图案结构。
    可选地,所述透明膜层为PET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层的厚度为20至50 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移动终 端保护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透明膜 层定位、在透明膜层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在感光变色层印刷 防冲击层。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其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 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感光变色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其颜色将发生改变,以 增加移动终端保护膜外观的多样性,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 换,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和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剖面示意 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变色前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变色后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 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 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 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 的。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1,包括透明 膜层11,所述透明膜层11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12。感光变色层12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其颜色将发生改变,以增加移动终端保 护膜1外观的多样性,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使用方便 且成本低。具体应用中,感光变色层12颜色的改变可以是渐变的,即在紫外线 的照射下,感光变色层12的颜色由浅向深过渡,直到感光变色层12的颜色变 化至最深,随着紫外线的减弱或消失,感光变色层12的颜色也可逐渐恢复至变 色前的颜色或状态。或者,感光变色层12的改变也可以是突发性的,即当紫外 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到达临界值后,感光变色层12立即改变颜色,直到紫外 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感光变色层12可恢复变色前的颜色 或状态。感光变色层12未变色前的颜色可以为透明或其它合适的颜色,例如蓝 色、红色等。具体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在不同紫外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下, 感光变色层12呈现不同的颜色。或者,感光变色层12设置有多层,不同紫外 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下,按紫外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的由小向大,自表层 向里层,各层感光变色层12依次透明,从而显示下一层感光变色层12的本色。
    具体地,感光变色层12可采用感光材料制成,所述感光变色层12设置于 所述透明膜层11的背面,感光变色层12不易被磨损,利于延长感光材料寿命, 并可长期保持感光变色层12的稳定性,感光变色层12在长期使用下鲜明不易 退色。
    具体地,所述感光变色层12连接有透明胶层14,透明胶层14可用于将保 护膜粘接于移动终端的壳体表面。
    具体地,所述透明胶层14为透明光学双面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OCA),其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且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 下固化,固化收缩小。所述透明胶层1421的厚度可为10至70μm,优选25至 50μm。
    具体地,所述透明胶层14与所述感光变色层12之间可以设置有防冲击层 13,以提高移动终端保护膜1的可靠性。防冲击层13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防冲击层13可以设置有一层或至少两层。
    具体地,所述防冲击层13的厚度可以为5至40μm,优选15至25μm,例 如20μm。
    具体地,所述透明膜层11可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明膜层11等,所述透明膜层11的厚度可以为20至50 μm。
    具体地,所述感光变色层12设置有图案结构。感光变色层12在变色后可 以出现图案,或者在变色前后呈现不同的图案,丰富了手机外观多样性。具体 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时长或/和照射强度显示不同的图案,进 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趣味性。图案可呈图案形状或纹路状等,图案结构可以包括 产品的商标、型号等信息。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膜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膜1正面 和背面的包装防护膜,在贴膜过程中,需将包装防护膜撕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移动终 端保护膜1,移动终端保护膜1可作为防爆膜。移动终端保护膜1可贴于移动 终端具有屏幕的正面,也可以贴于移动终端的背面等。移动终端可为手机、平 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屏幕可包括透明镜片21,透明镜片21可采用强化玻璃 等材质制成,透明镜片21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强化玻璃等,透明镜片 21的厚度可在0.2至1.2毫米之间,优选0.4毫米至0.7毫米之间。透明镜片 21的底面可设置有色层22。移动终端保护膜1可粘接于透明镜片21的正面。 在防爆膜的透明膜层11上,印刷有至少一层感光变色层12,利用覆膜工艺, 实现带有玻璃产品的感光变色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透明膜层11定位、在透明膜层11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12、在 感光变色层12印刷防冲击层13,油墨干燥固定,热成型后剪切外围形状。在 防冲击层13上设置透明胶层14。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 动终端,其移动终端保护膜1包括透明膜层11,所述透明膜层11连接有至少 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12。感光变色层12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颜色将发生改变,以增加移动终端保护膜1外观的多样性,无需更换保护膜 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移动 终端 保护膜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202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