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终端保护膜、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10500.4 (22)申请日 2014.11.28 B32B 27/06(2006.01) B32B 33/00(2006.01) B32B 37/02(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 52384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 路 18 号 (72)发明人 朱士强 刘永菁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代理人 张全文 (54) 发明名称 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 法和移动终端 (57)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移动终端保护膜技术领域, 公 开了一种移动。
2、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 造方法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 层, 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 感光变色层。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 移动终端保护膜。制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透明 膜层定位、 在透明膜层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 感光变色层、 在感光变色层印刷防冲击层。 本发明 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 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其移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 膜层, 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感光变色层。 感光变色 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颜色将发生改变, 以增加 移动终端保护膜外观的多样性, 无需更换保护膜 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 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
3、(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68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6867 A 1/1 页 2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包括透明膜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至少一层在 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于所述透 明膜层的背面。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变色层连接有透明胶 层。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移。
4、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胶层为透明光学双面 胶。 5.如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为 25 至 50m。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胶层与所 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防冲击层。 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冲击层设置有一层或至 少两层。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变色层设 置有图案结构。 9.如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膜层为 PET 透明膜层, 所述透明。
5、膜层的厚度为 20 至 50m。 10.一种移动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如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 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1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透明膜层定位、 在透 明膜层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 在感光变色层印刷防冲击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6867 A 2 1/3 页 3 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移动终端保护膜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 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移动终端, 。
6、例如手机, 平板电脑等, 其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作材料单一, 使 用者需通过更换不同的移动终端保护膜来增加手机外观的多样性, 需要不断更换移动终端 保护膜, 使用不方便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 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其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 使用 方便且成本低。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包括透明膜层, 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 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0005 可选地, 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于所述透明膜层的背面。 0006 可选地, 所述感光变。
7、色层连接有透明胶层。 0007 可选地, 所述透明胶层为透明光学双面胶。 0008 可选地, 所述透明胶层的厚度为 25 至 50m。 0009 可选地, 所述透明胶层与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防冲击层。 0010 可选地, 所述防冲击层设置有一层或至少两层。 0011 可选地, 所述感光变色层设置有图案结构。 0012 可选地, 所述透明膜层为 PET 透明膜层, 所述透明膜层的厚度为 20 至 50m。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移动终端保护 膜。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透明膜层定位、 在透明膜层的背。
8、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 在感光变色层印刷防冲击层。 0015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其移 动终端保护膜包括透明膜层, 所述透明膜层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光变 色层。 感光变色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颜色将发生改变, 以增加移动终端保护膜外观的多 样性, 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 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
9、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说 明 书 CN 104476867 A 3 2/3 页 4 图。 0017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剖面示意图 ; 0018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和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剖面示意图 ; 0019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变色前的平面示意图 ; 0020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变色后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10、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或 “设置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 “连接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3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 右、 上、 下等方位用语, 仅是互为相对概念 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 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4 如图 1 图 4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包括透明膜层 11, 所述透明膜层 11 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下变色的感。
11、光变色层 12。感光变色层 12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颜色将发生改变, 以增加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外观的多样性, 无需更 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 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具体应用中, 感光变色层 12 颜 色的改变可以是渐变的, 即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感光变色层 12 的颜色由浅向深过渡, 直到 感光变色层12的颜色变化至最深, 随着紫外线的减弱或消失, 感光变色层12的颜色也可逐 渐恢复至变色前的颜色或状态。或者, 感光变色层 12 的改变也可以是突发性的, 即当紫外 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到达临界值后, 感光变色层 12 立即改变颜色, 直到紫外线的照射量 或照射强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12、, 感光变色层12可恢复变色前的颜色或状态。 感光变色层12 未变色前的颜色可以为透明或其它合适的颜色, 例如蓝色、 红色等。具体应用中, 也可以通 过在不同紫外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下, 感光变色层 12 呈现不同的颜色。或者, 感光变色 层 12 设置有多层, 不同紫外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下, 按紫外线的照射量或照射强度的由 小向大, 自表层向里层, 各层感光变色层 12 依次透明, 从而显示下一层感光变色层 12 的本 色。 0025 具体地, 感光变色层12可采用感光材料制成, 所述感光变色层12设置于所述透明 膜层 11 的背面, 感光变色层 12 不易被磨损, 利于延长感光材料寿命,。
13、 并可长期保持感光变 色层 12 的稳定性, 感光变色层 12 在长期使用下鲜明不易退色。 0026 具体地, 所述感光变色层12连接有透明胶层14, 透明胶层14可用于将保护膜粘接 于移动终端的壳体表面。 0027 具体地, 所述透明胶层 14 为透明光学双面胶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OCA), 其无色透明、 光透过率在 90以上, 且胶结强度良好, 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 固化收缩小。 所述透明胶层 1421 的厚度可为 10 至 70m, 优选 25 至 50m。 0028 具体地, 所述透明胶层14与所述感光变色层12之间可以设置有防冲击层13, 以提 。
14、高移动终端保护膜 1 的可靠性。防冲击层 13 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说 明 书 CN 104476867 A 4 3/3 页 5 0029 具体地, 所述防冲击层 13 可以设置有一层或至少两层。 0030 具体地, 所述防冲击层13的厚度可以为5至40m, 优选15至25m, 例如20m。 0031 具体地, 所述透明膜层 11 可为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 ) 透明膜层 11 等, 所述透明膜层 11 的厚度可以为 20 至 50m。 0032 具体地, 所述感光变色层 12 设置有图案结构。感光变色层 12 在变色后可以出。
15、现 图案, 或者在变色前后呈现不同的图案, 丰富了手机外观多样性。具体应用中, 还可以根据 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时长或 / 和照射强度显示不同的图案,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趣味性。图 案可呈图案形状或纹路状等, 图案结构可以包括产品的商标、 型号等信息。 0033 具体地, 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膜 1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膜 1 正面和背面 的包装防护膜, 在贴膜过程中, 需将包装防护膜撕除。 003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的表面贴设有上述的移动终端保护 膜 1, 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可作为防爆膜。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可贴于移动终端具有屏幕的正 面, 也可以贴于移动终端的背。
16、面等。移动终端可为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屏幕可包 括透明镜片 21, 透明镜片 21 可采用强化玻璃等材质制成, 透明镜片 21 可采用透明材料制 成, 例如强化玻璃等, 透明镜片 21 的厚度可在 0.2 至 1.2 毫米之间, 优选 0.4 毫米至 0.7 毫 米之间。透明镜片 21 的底面可设置有色层 22。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可粘接于透明镜片 21 的 正面。 在防爆膜的透明膜层11上, 印刷有至少一层感光变色层12, 利用覆膜工艺, 实现带有 玻璃产品的感光变色效果。 003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透明膜 层 11 定位、 在透。
17、明膜层 11 的背面印刷感光材料形成感光变色层 12、 在感光变色层 12 印刷 防冲击层 13, 油墨干燥固定, 热成型后剪切外围形状。在防冲击层 13 上设置透明胶层 14。 0036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膜、 移动终端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和移动终 端, 其移动终端保护膜 1 包括透明膜层 11, 所述透明膜层 11 连接有至少一层在紫外线照射 下变色的感光变色层 12。感光变色层 12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其颜色将发生改变, 以增加移 动终端保护膜 1 外观的多样性, 无需更换保护膜便可实现保护膜颜色的切换, 使用方便且 成本低。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或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476867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686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