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5203082
  • 上传时间:2018-12-26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000.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3032.6

    申请日:

    2015.04.27

    公开号:

    CN104782650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01N 5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李向东 王汉芳 时艳华 张德奇 邵运辉 方保停 岳俊芹 秦峰 杨程 马富举变更后:李向东 王汉芳 张德奇 邵运辉 方保停 岳俊芹 杨程 秦峰 时艳华 马富举|||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1/00申请日:20150427|||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1/00; A01N25/04; A01P7/04; A01P3/00; A01N43/653(2006.01)N; A01N47/26(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51/00

    申请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李向东; 王汉芳; 时艳华; 张德奇; 邵运辉; 方保停; 岳俊芹; 秦峰; 杨程; 马富举

    地址:

    450002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1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杨海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5-10%、丙环唑1-3%、福美双7-12%、芸苔素内酯0.005-0.1%、成膜剂1-2.5%、润湿分散剂1-2.5%、防腐剂1-1.5%、填充剂5-10%、警戒色料1-1.5%、防冻剂1-5%、消泡剂0.5-1%,余量为水。该种衣剂以吡虫啉、丙环唑、福美双和芸苔素内酯复配作为有效成分,四者优势互补,通过播前包衣处理可有效综合防治小麦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小麦蚜虫及苗期地下害虫,降低小麦生产中农药使用量和使用种类、次数,减少污染,并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推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5-10%、丙环唑1-3%、福美双7-12%、芸苔素内酯0.005-0.1%、成膜剂1-2.5%、润湿分散剂1-2.5%、防腐剂1-1.5%、填充剂5-10%、警戒色料1-1.5%、防冻剂1-5%、消泡剂0. 5-1%,余量为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8%、丙环唑1.5%、福美双10.5%,芸苔素内酯0.01%、成膜剂2%、润湿分散剂1.5%、防腐剂1.5%、填充剂8%、警戒色料1.5%,防冻剂2%、消泡剂1%,余量为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阿拉伯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和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山梨酸和水杨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戒色料为碱性玫瑰精或碱性大红。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己二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衣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利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是防治地下害虫及农作物土传、种传病害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之一。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它能够在种子表面固化形成称为种衣的膜。种衣剂在土壤中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允许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水分和空气通过,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能够杀灭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具有防治苗期病害和系统性病害、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苗健康生长等功效。悬浮种衣剂是种衣剂的一种,是由农药原药、成膜剂、湿润剂、分散剂、增稠剂、着色剂、填料和水经湿法粉碎而制成的一种可流动的稳定的均匀悬浮液,由于其使用方便、安全,在众多种类的种衣剂中倍受青睐。
    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提高及种植技术的加强,小麦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已引起农民的高度重视。使用优秀种衣剂从源头上去解决小麦的病虫害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种子包衣是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能提高种苗抗逆性和作物产量,并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据统计,国内市场种子处理剂的年销量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纵观世界农业,种衣剂的应用已经遍布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粮食价格的提高,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使用种衣剂是科学种田、增产丰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未来的一种趋势。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对农民科学种地的倡导,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小麦种衣剂的重要性。因此,小麦种衣剂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市场推广使用的小麦种衣剂品种虽多,但配方单一,缺乏专用和针对性,不能解决当前小麦生产实际中危害较为严重的蚜虫、全蚀病等病虫害发生的综合防治问题。同时,由于作物品种、生态环境条件和气候差异较大,栽培条件、病虫害种类和土壤类型不尽相同,单一配方的种衣剂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如不少厂家生产的克百威、多菌灵、三唑酮等对小麦地下害虫及全蚀病防效不佳。吡虫啉用于小麦种衣剂已得到共识并大面积推广,但一些种衣剂的配方及助剂不合理或制剂技术不够完善,包衣效果不良,且易出现药害,一旦播种过深或遭遇干旱,会导致出苗缓慢甚至缺苗断垄的现象。此外,种子包衣的作用机理研究不足,种衣剂不同组分的有效浓度、有效时限、相互作用及对播种后种子发芽、生长的不同效应和作用机制缺乏研究,对种衣剂合理化配方的发展缺乏理论研究和试验依据,随意混配或简单复配,防效不佳,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该种衣剂能够有效防治当前小麦实际生产中严重发生的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等多种病害和蚜虫及苗期地下害虫,并确保该悬浮种衣剂各活性成分无拮抗作用,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5-10%、丙环唑1-3%、福美双7-12%、芸苔素内酯0.005-0.1%、成膜剂1-2.5%、润湿分散剂1-2.5%、防腐剂1-1.5%、填充剂5-10%、警戒色料1-1.5%、防冻剂1-5%、消泡剂0. 5-1%,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上述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优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8%、丙环唑1.5%、福美双10.5%,芸苔素内酯0.01%、成膜剂2%、润湿分散剂1.5%、防腐剂1.5%、填充剂8%、警戒色料1.5%,防冻剂2%、消泡剂1%,余量为水。
    具体的,所述成膜剂为阿拉伯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和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山梨酸和水杨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警戒色料为碱性玫瑰精或碱性大红。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己二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种子处理防治小麦蚜虫,持效期长,防效显著。丙环唑,是一种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新型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并能促进发芽,提高出苗率。芸苔素内酯是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提高种子活力,具有强力生根、促进生长、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抗旱抗寒、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重功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多用于叶面喷施或浸种。种衣剂中添加一定量的芸苔素内酯,通过种子包衣,能缓解苗期药害,抵御冷害,提高保苗率,在水稻和玉米拌种处理已有相关研究应用实例,而在小麦种衣剂中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为促进活性组分粒子间润湿分散防止其相互凝聚,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还包括润湿分散剂,所述润湿分散剂优选为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和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保证有限的农药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不易脱落和飞散,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所述悬浮种衣剂还需要包括成膜剂。所述成膜剂既要保证所成衣膜透气、透水性好,种子正常萌发生长,又要保证所成衣膜难溶于水,衣膜内活性成分能缓慢释放,持效时间长。本发明所述成膜剂优选为阿拉伯胶、果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又称警色剂,可以提高悬浮种衣剂的使用安全,其中,所述着色剂优选为碱性玫瑰精和碱性大红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提高种衣剂低温储存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还添加了防冻剂。所述防冻剂优选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山梨酸和水杨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即可,如:按比例取各原料,将水加热至50-80℃,搅拌加入成膜剂和警戒色料,完全溶解后获得成膜溶剂;再向该成膜溶剂中加入吡虫啉、丙环唑、福美双,芸苔素内酯、润湿分散剂、防腐剂、填充剂、防冻剂和消泡剂后,送入砂磨机或剪切机研磨剪切,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2-3μm,即得产品。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本发明可根据当地防治对象发生情况确定所述悬浮种衣剂的适宜用量,通常可按种衣剂与种子的重量比为1:50-60使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悬浮种衣剂为枚红色可流动的悬浮液,低温、热贮稳定性合格,热贮分解率小于5 %,悬浮率大于90 %,湿筛试验98%通过45μm标准筛,颗粒细度为2-3μm。
    不同的种衣剂活性组分混合后各活性成分由于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的差异,使得各活性成分之间的联合作用通常表示为增效作用、相加作用或拮抗作用。所谓增效作用就是不同物质间的相互协作作用,其产生的效果大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而相加作用就是其产生的效果等于各个成分效果的总合;拮抗作用是指两种物质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物质干扰另一种物质的效果,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效果,使总体效果下降的现象。本发明按照孙云沛(Sim Y-P)法,计算共毒系数,评价吡虫啉、丙环唑与福美双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的混用效果,结果显示共毒系数均大于100,表明各组分之间的混合使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此外,本发明分别对所述悬浮种衣剂以及各悬浮种衣剂中各活性成分单剂进行了病害防治试验,并且悬浮种衣剂中各活性成分用量小于单剂用量,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的防效比单剂的防效高,表明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中各活性成分无交叉抗性,防治效果具有增效作用。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悬浮种衣剂以吡虫啉、丙环唑、福美双和芸苔素内酯复配作为有效成分,四者优势互补,可以扩大药剂的防病谱,同时提高药效,提高安全系数,一次用药可防治多种病虫害,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种类、次数,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本发明的种衣剂适用于小麦种子的包衣,手工包衣或机械包衣均可,按照种衣剂与种子的重量比为1:50~60 的比例直接使用。本发明种衣剂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蚜虫及地下害虫,并能提高出苗率,促根壮苗,调节小麦生长发育,增强小麦抗逆性,提高产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悬浮种衣剂以吡虫啉、丙环唑、福美双和芸苔素内酯复配作为有效成分,四者优势互补,通过播前包衣处理可有效综合防治小麦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小麦蚜虫及苗期地下害虫,降低小麦生产中农药使用量和使用种类、次数,减少污染,并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悬浮种衣剂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8%、丙环唑1.5%、福美双10.5%,芸苔素内酯0.01%、成膜剂2%、润湿分散剂1.5%、防腐剂1.5%、填充剂8%、警戒色料1.5%,防冻剂2%、消泡剂1%,余量为水;所述成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润湿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所述警戒色料为碱性大红,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实施例2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10%、丙环唑1%、福美双8%,芸苔素内酯0.03%、成膜剂1%、润湿分散剂1%、防腐剂1.5%、填充剂6%、警戒色料1.5%,防冻剂3%、消泡剂0.6%,余量为水;所述成膜剂为羟丙基纤维素,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芳基磺酸盐,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所述警戒色料为碱性大红,所述防冻剂为尿素,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实施例3
    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吡虫啉6%、丙环唑2.5%、福美双12%,芸苔素内酯0.08%、成膜剂2.5%、润湿分散剂2.5%、防腐剂1.5%、填充剂10%、警戒色料1.5%,防冻剂4%、消泡剂1%,余量为水;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醇,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木质素,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所述警戒色料为碱性大红,所述防冻剂为尿素,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上述各实施例所述悬浮种衣剂采用下述常规方法制备:按比例取各原料,将水加热至65℃,搅拌加入成膜剂和警戒色料,完全溶解后获得成膜溶剂;再向该成膜溶剂中加入吡虫啉、丙环唑、福美双,芸苔素内酯、润湿分散剂、防腐剂、填充剂、防冻剂和消泡剂后,送入砂磨机内研磨混合,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2-3μm,即得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种衣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本发明的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能在明显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产品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以下以实施例1所述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进行相关小麦效果试验。
    效果实例病虫害防效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本发明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
    对照药剂:
    (1) 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拜耳(中国)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2) 250克/升丙环唑乳油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3) 14%甲·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  河南开封市种衣剂厂
    品种:小麦,郑麦7698
    防治对象:小麦蚜虫,苗期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全蚀病
    1.2 试验地点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
    1.3 栽培条件
    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两合土,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土壤pH值为7左右,前茬作物为玉米。播种前亩施小麦专用复合肥50公斤;10 月10 日播种,精播机条播,基本苗15万/亩。各小区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田间管理方法与生产上相同,防治地下害虫方面未采取其它措施。
    1.4 试验处理
    本试验共6 个处理:
    1、本发明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50 包衣;
    2、本发明的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 包衣;
    3、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200包衣;
    4、250克/升丙环唑乳油,按推荐剂量稀释拌种;
    5、14%甲·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50包衣;
    6、空白对照(ck),不施任何药剂。
    1.5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 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10m×3m)。
    1.5 试验方法
    1.5.1 拌种方法
    各处理按药种比例称好后放入塑料袋内,握紧袋口,使袋内充满空气,充分摇动,直至种子包衣均匀,晾干后拌种。
    1.5.2 播种方法
    试验于10 月10 日播种,精播机条播,播量为基本苗15 万/亩。
    1.6 调查方法
    1.6.1 发芽势及发芽率调查
    每处理单独选取100 粒种子,在室内进行发芽试验,调查发芽势及发芽率。
    1.6.2 药害调查
    出苗后至生育期结束,随时注意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及是否有药害发生。
    1.6.3 苗期地下害虫调查
    在小麦3叶期,进行地下害虫调查。每小区随机调查3个1米双行的样段,凡是被蝼蛄、蛴螬、金针虫或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咬伤或咬死的麦苗均为虫伤苗,记录虫伤苗数,计算虫伤苗率及防治效果。
    1.6.4 纹枯病调查
    在2月中旬每小区随机抽取3个1米双行的样段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记录病株数及总株数,计算发病率及防治效果。
    1.6.5 全蚀病调查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分别于小麦返青期和孕穗期调查小麦全蚀病发生情况。进入翌年5月份,间隔15d调查小麦根部和穗部表现症状,成熟期随时观察病情发展,及时记载发病情况。
    1.6.6 蚜虫调查
    沿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定点定株调查整株上的活蚜数。由于从播种至翌年3月下旬小麦田麦蚜发生量极少,于3月份27日开始调查,每15天调查1次,共调查4次,计算百株蚜量和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蚜虫数-处理区蚜虫数)/空白对照区蚜虫数×100%
    1.6.7 产量测定
    用小区收割机全区收获,晾干后各小区分别称重,计算产量及增产率。
    2.试验结果
    2.1 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1)
    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各处理对小麦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无不良影响(表1),并能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

    2.2 药害情况
    经观察,在小麦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未见药害发生。
    2.3 对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试验中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以药种比为1:50、1:60包衣拌种,两处理对地下害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5.21%、74.09%,使用剂量增加,防效随之提高。在1:50 剂量下,其防效略高于600g/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效(80.77%);在1:60 剂量下,其防效略高于14%甲·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效(71.24%)。由此可知,在1:50-60 范围内,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

    2.5 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表3)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1:60 情况下,各处理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9.72%、84.71%,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相应有所提高。在1:50 剂量下,其防效略高于250克/升丙环唑乳油对纹枯病的防效(86.42%);在1:60 剂量下,其防效高于14%甲·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83.26%)。由此可以看出:以药种比1:50-60 包衣,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对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2.7 对全蚀病的防效(表4)
    调查结果显示, 5月13日空白对照区及处理3区出现少量次生根病株,5月17日处理2、处理4、处理5出现病株;5月18日处理1出现病株;5月23日,各处理区均出现不同程度次生根黑根病状,处理3及空白对照区偏重。从调查结果看:各处理对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1(本发明的小麦悬浮种衣剂1:50包衣)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63.96%,其次为处理4(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防效为63.47%,处理2(本发明的小麦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和处理5(14%甲·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全蚀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7.38%和61.28%。可见,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对全蚀病防效突出,随包衣剂量增加,防效相应提高。

    2.8 对蚜虫的防效(表5)
    由试验结果得知,处理1(本发明的小麦悬浮种衣剂1:50包衣)、处理2(本发明的小麦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处理3(600g/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的控制均表现出长达7个月的持效期,且前中后期均表现出较高防效。在麦蚜整个发生时期,或者说在小麦整个发育期,吡虫啉包衣拌种可以基本上控制蚜虫的发生危害,具有持久性和高效性。采用本发明小麦用悬浮种衣剂以播前以药种1:50-60的方式施药,能够减少污染,保护天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7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表6的试验结果显示,各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均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以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1:50包衣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高达18.26%,其次为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1:60包衣处理,为15.20%。

    3 结论
    3.1 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均无不良影响。
    3.2 本发明的小麦用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1:60情况下,对地下害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5.21%、74.09%,对纹枯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9.72%、84.71%,对小麦全蚀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3.96%、57.38%,并可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内的蚜虫。同时,又能促根壮苗,促进分蘖,调节生长发育,增强小麦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鉴于近年来我国小麦病虫害的综合发生,需要环保高效新型杀虫剂和杀菌剂复配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防病治虫的效果,而本发明正是有效的将杀虫剂和杀菌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通过播前包衣,减轻蚜虫、纹枯病、全蚀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病程度,减少田间打药次数,在当前农村打工经济发展,农村以妇女、老人为主要劳动力的形势下,该产品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一种 小麦 专用 悬浮 种衣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小麦专用悬浮种衣剂.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2030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