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5199799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38.2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5685.5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4758652A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8申请日:201503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P1/08; A61K33/26(2006.01)N; A61K35/02(2015.01)N; A61K35/32(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王浩

    发明人:

    王浩

    地址:

    264300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大道东段1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天麻5-25份、新塔花10-30份、决明子10-30份、栀子5-20份、槐花5-20份、川牛膝5-20份、白蒺藜10-30份、磁石5-25份、鹿茸5-25份、夜交藤5-25份、甘松5-20份、枸杞10-30份、刺五加5-25份、茯神5-25份、益母草10-40份、夏枯草5-25份、龙齿5-20份、羚羊角5-25份、甘草5-2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解郁、安神宁心、益气活血、清热泻火的功效,其治疗眩晕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天麻5-25份、新塔花10-30份、决明子10-30份、栀子5-20份、槐花5-20份、川牛膝5-20份、白蒺藜10-30份、磁石5-25份、鹿茸5-25份、夜交藤5-25份、甘松5-20份、枸杞10-30份、刺五加5-25份、茯神5-25份、益母草10-40份、夏枯草5-25份、龙齿5-20份、羚羊角5-25份、甘草5-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天麻15份、新塔花20份、决明子20份、栀子10份、槐花10份、川牛膝12份、白蒺藜20份、磁石15份、鹿茸15份、夜交藤15份、甘松12份、枸杞20份、刺五加15份、茯神15份、益母草30份、夏枯草15份、龙齿10份、羚羊角15份、甘草10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目前,治疗眩晕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比灵、晕痛定等,采用西药治疗眩晕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抑制眩晕症的同时也给身体的其他器官带来较大的伤害。西医治疗眩晕无法做到针对性治疗,治标不治本。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或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发为眩晕。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眩晕的发病机理,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清热泻火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眩晕存在服用时间长、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天麻5-25份、新塔花10-30份、决明子10-30份、栀子5-20份、槐花5-20份、川牛膝5-20份、白蒺藜10-30份、磁石5-25份、鹿茸5-25份、夜交藤5-25份、甘松5-20份、枸杞10-30份、刺五加5-25份、茯神5-25份、益母草10-40份、夏枯草5-25份、龙齿5-20份、羚羊角5-25份、甘草5-2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天麻15份、新塔花20份、决明子20份、栀子10份、槐花10份、川牛膝12份、白蒺藜20份、磁石15份、鹿茸15份、夜交藤15份、甘松12份、枸杞20份、刺五加15份、茯神15份、益母草30份、夏枯草15份、龙齿10份、羚羊角15份、甘草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天麻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新塔花具有疏散风热、清抻头目、安神强壮的功效;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白蒺藜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磁石具有平肝潜阳、安神镇惊、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功效;鹿茸具有壮肾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甘松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枸杞具有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茯神具有渗湿利水、安神宁心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散结消肿的功效;龙齿具有镇惊安神、清热除烦的功效;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解郁、安神宁心、益气活血、清热泻火的功效,对眩晕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3%,治愈率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天麻15g、新塔花20g、决明子20g、栀子10g、槐花10g、川牛膝12g、白蒺藜20g、磁石15g、鹿茸15g、夜交藤15g、甘松12g、枸杞20g、刺五加15g、茯神15g、益母草30g、夏枯草15g、龙齿10g、羚羊角15g、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天麻10g、新塔花30g、决明子10g、栀子15g、槐花5g、川牛膝20g、白蒺藜12g、磁石25g、鹿茸5g、夜交藤20g、甘松10g、枸杞30g、刺五加5g、茯神20g、益母草10g、夏枯草25g、龙齿12g、羚羊角20g、甘草12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天麻20g、新塔花10g、决明子30g、栀子5g、槐花15g、川牛膝10g、白蒺藜25g、磁石5g、鹿茸20g、夜交藤10g、甘松15g、枸杞25g、刺五加10g、茯神25g、益母草15g、夏枯草20g、龙齿5g、羚羊角25g、甘草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天麻5g、新塔花25g、决明子15g、栀子20g、槐花12g、川牛膝15g、白蒺藜10g、磁石20g、鹿茸10g、夜交藤25g、甘松5g、枸杞15g、刺五加25g、茯神5g、益母草20g、夏枯草10g、龙齿15g、羚羊角5g、甘草8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天麻25g、新塔花15g、决明子25g、栀子12g、槐花20g、川牛膝5g、白蒺藜30g、磁石10g、鹿茸25g、夜交藤5g、甘松20g、枸杞10g、刺五加20g、茯神10g、益母草40g、夏枯草5g、龙齿20g、羚羊角10g、甘草15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
    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0~75岁。
    二、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4、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 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 CT、磁共振检查;
    5、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四、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2)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3)无效:症状无改变。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5个疗程,痊愈65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8例,无效7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周某,女,39岁。头晕目眩,视物运转,闭目即止,伴有耳鸣,汗出,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头晕目眩明显减轻,耳鸣等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个疗程,所用症状完全消失,治愈。
    病例2:杨某,男,58岁。患者近1个月来经常头晕,神疲乏力,十天前头晕加剧,视物旋转,耳鸣恶心,食少呕吐。诊见:舌淡苔白腻,脉滑。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2个疗程,自觉耳鸣、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食量增加;继续服用3个疗程,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眩晕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979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