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5199114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52.1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18334.8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号:

    CN104721728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506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06; A61P17/10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培安; 曾灿丽; 吴健民; 贺莲; 张静; 刘娟

    地址:

    415900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太子庙工业园康普大道8号康普药业院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重量份数百分比计为:生地黄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术8%。本发明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组分简单易得,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配方科学合理,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该制剂生产成本低、载药量大、释药性好、无毒无刺激性,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应用前景广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重量份数百分比计为:生地黄1-50%,丹皮1-10%,赤芍1-10%,蒲公英1-20%,蚤休1-10%,夏枯草1-10%,昆布1-10%,海藻1-10%,炒三棱1-10%,炒莪术1-10%。

    2.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重量份数百分比计为:生地黄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术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提取工艺:将生地黄等10味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0.5-3h、加水倍数6-15倍、煎煮次数1-4次;
    (2)精制工艺:将煎煮液浓缩至料液比0.5-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85%,暗处静置10-36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0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将卡波姆-940 5-20g分散在500-1000ml水中,溶胀,放置过夜,用三乙醇胺调pH至4-7,得无色透明的空白基质;
    (4)将浸膏粉碎过200目筛,溶于20-50g乙醇中,再加入丙二醇20-60g混合均匀;
    (5)在100-300r/min条件下,将2)缓缓加入1)中搅拌均匀,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制备步骤(1)煎煮时间2h、加水倍数10倍、煎煮次数3次。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制备步骤(2)料液比1:1.5、醇浓度80%、静置30h。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所用基质为卡波姆、丙二醇、三乙醇胺、氢氧化钠、乙醇、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是崇尚追美,可偏偏这年龄有不少的少年男女都长满了烦恼的痤疮,困恼广大青少年男女的身心。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病于青春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疮是在遗传因素的条件下,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增多)和毛囊口内的痤疮棒状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两个方面因素导致的。中医认为面鼻及胸背部属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目前医学上对痤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四环素、甲硝唑、维A 酸等西药治疗,存在疗效不确切,疗程长,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等缺陷。
    目前我国医学届、美容届推出不少治痤疮的产品,但疗效却不显著,很多药物只能缓解病情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费用高且易复发。本申请发明人经过仔细阅读和研究一系列中医药学资料,通过反复配方,得出本发明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费用低、疗效好、无刺激、无副作用的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重量份数百分比计为:生地黄1-50%,丹皮1-10%,赤芍1-10%,蒲公英1-20%,蚤休1-10%,夏枯草1-10%,昆布1-10%,海藻1-10%,炒三棱1-10%,炒莪术1-10%。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重量份数百分比计为:生地黄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术8%。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1)提取工艺:将生地黄等10味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0.5-3h、加水倍数6-15倍、煎煮次数1-4次;
    (2)精制工艺:将煎煮液浓缩至料液比0.5-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85%,暗处静置10-36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0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将卡波姆-940 5-20g分散在500-1000ml水中,溶胀,放置过夜,用三乙醇胺调pH至4-7,得无色透明的空白基质;
    (4)将浸膏粉碎过200目筛,溶于20-50g乙醇中,再加入丙二醇20-60g混合均匀;
    (5)在100-300r/min条件下,将2)缓缓加入1)中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制备步骤(1)煎煮时间2h、加水倍数10倍、煎煮次数3次。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制备步骤(2)料液比1:1.5、醇浓度80%、静置30h。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痤疮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所用基质为卡波姆、丙二醇、三乙醇胺、氢氧化钠、乙醇、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主要组分药理分析:
    生地黄,性味: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丹皮,辛苦;凉;微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经、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蚤休,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
    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胆经。具有清肝泻火,解郁散结,消肿解毒功效。
    昆布,咸;寒;无毒。归肝、胃、肾经。消痰软坚;利水退肿。
    海藻,味苦、咸,性寒,无毒。归肺;脾;肾;肝胃经。功效:软坚;消痰;利水;退肿。
    炒三棱,苦辛,平,入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炒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功效。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00 例痤疮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所有病例以《现代皮肤病学》、《中医外科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及证候为依据:
    ①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脂溢部位。皮损为白头或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头,严重者可有结节,囊肿。
    ②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而诱发。
    ③女性伴有月经不调或经前皮损增多加重。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药物,一日1-2 次,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擦干后,均匀涂搽一层,使用0.5-1h后将患处清洗。
    痤疮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及瘢疤者。
    显效:皮损消退70% 以上,或严重程度减低2 度以上。
    有效:皮损消退30 ~ 70%,或严重程度减低1 度以上,仍有新皮损出现者。
    无效:皮损消退在30% 以下,或加重者。
    治疗结果:痊愈8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
    临床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见效快,有效率达100%。
    本发明中药制剂相较于其它处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1. 组分简单易得,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2. 配伍严谨,科学合理,多种中药成分相辅相成,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维持体内激素平衡、促进皮脂代谢。
    3. 该制剂成本低、载药量大、释药性好、无毒无刺激性,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应用前景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只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处方:生地黄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术8%。
    制备方法:
    (1)提取工艺:将生地黄等10味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0.5-3h、加水倍数6-15倍、煎煮次数1-4次;
    (2)精制工艺:将煎煮液浓缩至料液比0.5-2,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60-85%,暗处静置10-36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0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将卡波姆-940 5-20g分散在500-1000ml水中,溶胀,放置过夜,用三乙醇胺调pH至4-7,得无色透明的空白基质;
    (4)将浸膏粉碎过200目筛,溶于20-50g乙醇中,再加入丙二醇20-60g混合均匀;
    (5)在100-300r/min条件下,将2)缓缓加入1)中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
    处方:生地黄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术8%。
    制备方法:
    (1)提取工艺:将生地黄等10味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2h、加水倍数10倍、煎煮次数3次;
    (2)精制工艺:将煎煮液浓缩至料液比1:1.5,加入乙醇后调节醇浓度至80%,暗处静置30h,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密度1.05(40-60℃),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3)将卡波姆-940 5-20g分散在500-1000ml水中,溶胀,放置过夜,用三乙醇胺调pH至4-7,得无色透明的空白基质;
    (4)将浸膏粉碎过200目筛,溶于20-50g乙醇中,再加入丙二醇20-60g混合均匀;
    (5)在100-300r/min条件下,将2)缓缓加入1)中搅拌均匀,即得。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痤疮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91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