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5197608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51.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9542.1

    申请日:

    2015.03.29

    公开号:

    CN104666549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56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56申请日:201503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56; A61P17/00; A61P31/10;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756

    申请人: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建芳

    地址: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开发区万杰路121号(院内1幢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土荆皮9份、地肤子8份、黄柏8份、蝉蜕9份、蒲公英9份、野菊花9份、牡丹皮9份、赤芍6份。发明人认为体癣多由湿热内蕴,熏蒸皮肤,复感虫毒所致,即风湿热虫侵袭腠理而发病。本方中土荆皮、地肤子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黄柏清下焦湿热,蝉蜕疏风清热,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的功效。故组配本方。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体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土荆皮9份、地肤子8份、黄柏8份、蝉蜕9份、蒲公英9份、野菊花9份、牡丹皮9份、赤芍6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体癣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统称为体癣。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可引起很轻的炎反应,发生红斑、 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
    本病在我国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等所引起。发病可由于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的澡盆、浴巾等引起。更可由患者原有的手癣、足癣、股癣、甲癣、头癣等蔓延而来。发病与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糖尿病、消耗病等患者较易患体癣。
    临床表现:
    由于致体癣的病原真菌种类较多,每个患者的体质与抵抗力又不相同,加上卫生习惯的差别等因素,体癣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可引起很轻的炎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开始时损害分开散布,当逐渐扩大后,可互相融合重叠,有时甚至犯发至全身,尤其是一些患有免疫缺陷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等患者,皮损可很广泛。由于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环形损害的中心可自愈脱屑,边缘高起成圈状,也可有活动性红斑、丘疹及水疱或脱屑,中央则平坦脱屑或有色素沉着。儿童的体癣可呈几个圈,彼此重叠成花环状,形态甚为特殊。
    手癣、足癣、甲癣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引起,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体癣常较迁延泛发,在腰腹部、臂、躯干等部较为多见,常伴痒感;由须癣毛癣菌所致的体癣好侵犯面颊部及下腿部,常呈环状或不规则形,一般炎症较显著,由于搔抓可产生脓疱或深位的损害,且局部可发生环状隆起的硬结。引起股癣的絮状表皮癣菌有时也可引起体癣。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等除引起头癣外,有时也可引起体癣。前三种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好发于前额、面颊、颈、上肢以及躯干部,常呈环状或多环形;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较散发,炎症显著,常呈潮红色;紫色毛癣菌所致体癣初发损害常呈淡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张蔓延呈不规则形,形成地图样外观。
    通过临床及真菌检查,一般来说,体癣的诊断并不困难。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土荆皮【来源】 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 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夏季剥取,晒干。【性味】 辛,温;有毒。【归经】 归肺、脾经。【功能主治】 杀虫,止痒。用于疥癣瘙痒。【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用法用量】 9~15g。贮藏】 置干燥处。
    地肤子【来源】 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味】 辛、苦,寒。【归经】 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用法用量】 6~15g。【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黄柏【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炮制】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性味】 苦,寒。【归经】 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蝉蜕【来源】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性味】 甘,寒。【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用法用量】 3~9g。【贮藏】 置干燥处,防压。
    蒲公英【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性味】 苦、甘,寒。【归经】 归肝、胃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用法用量】 9~15g。【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野菊花【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性味】 苦、辛,微寒。【归经】 归肝、心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用法用量】 9~15g。
    牡丹皮【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性味】 苦、辛,微寒。【归经】 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用法用量】 6~12g。【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赤芍【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 苦,微寒。【归经】 归肝经。【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用法用量】 6~12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体癣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土荆皮9份、地肤子8份、黄柏8份、蝉蜕9份、蒲公英9份、野菊花9份、 牡丹皮9份、赤芍6份。
    发明人认为体癣多由湿热内蕴,熏蒸皮肤,复感虫毒所致,即风湿热虫侵袭腠理而发病。本方中土荆皮、地肤子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黄柏清下焦湿热,蝉蜕疏风清热,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的功效。故组配本方。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1诊断标准:光滑皮肤上以丘疹、疱丘疹、水疱、鳞屑组成的圆形或同心圆病损,中央自愈,向外周扩展。直接镜检及培养真菌阳性。
    1.2病例选择
    发明人共选治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发病时间在2月以内者24例,2月以上者26例。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发病时间在2月以内者23例,2月以上者2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和发病时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膏剂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连用15天。
    2.2 对照组
    酮康唑霜(由南京白敬宇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1l1),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连用15天。
    2.3两组用药均以15天为期,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皮损变化情况。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治愈:皮疹及体征消退,每周查真菌一次,连续2次阴性。好转:皮疹及体征部分消失或好转。无效:皮疹及体征元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治愈率56% ,有效率96% ;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26例,无效1例,治愈率46% ,有效率9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论是治愈率还是有效率对比上,均存在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近。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体癣,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土荆皮9份、地肤子8份、黄柏8份、蝉蜕9份、蒲公英9份、野菊花9份、 牡丹皮9份、赤芍6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成细粉,取羊毛脂35份,加热融化后加入上述细粉后混匀,密封后自然冷却,即得本发明膏剂。
    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外用,涂于患处,每日2~3次,一疗程 15天。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体癣 外用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体癣的外用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76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