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5196906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768.2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33941.1

    申请日:

    2015.06.17

    公开号:

    CN104840225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B 10/04登记生效日:2017112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高宏变更后权利人:无锡华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299号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变更后权利人: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开发区标准厂房A3楼三层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纪勇|||授权|||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0/04合同备案号:2016320010057让与人:高宏、纪勇受让人:无锡华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申请日:20150617申请公布日:20150819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610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0/04申请日:201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0/04

    主分类号:

    A61B10/04

    申请人:

    高宏; 纪勇

    发明人:

    高宏; 纪勇

    地址:

    21402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299号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

    代理人:

    任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包括套杆、操作杆、弹性环、标本袋及袋口控制机构。标本袋压缩于套杆腔内,套杆头端进入手术空间后推进操作杆将标本袋释放出套杆,标本袋袋口在弹性环的复原张力及袋口控制机构作用下打开,在袋口控制机构作用下能对标本袋袋口大小进行调节。将手术切除标本装入标本袋,退移操作杆使弹性环压缩后退进入套杆腔,标本袋袋口在袋口控制机构作用下闭合并进入套杆腔内;需要时,在袋口控制机构作用下能再次打开标本袋袋口再次装入手术切除标本。将标本袋袋口拉出手术切孔后,能打开标本袋袋口;通过操作杆上的易折线能取出操作手柄,脱出套杆,并保留适当长度的操作杆用于牵张标本袋便于手术标本取出。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能调节标本袋袋口大小,并反复开闭标本袋袋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包括套杆(1)、操作杆(2)、弹性环(3)与标本袋(4);所述标本袋(4)为柔韧袋体,唯一袋口(41)活动套设在弹性环(3)外部;所述弹性环(3)受力后能压缩变形,不受力时能复原;所述弹性环(3)尾端固定连接在操作杆(2)头端;所述操作杆(2)活动套置在套杆(1)套腔内;所述弹性环(3)可随所述操作杆(2)滑动进入所述套杆(1)的套腔变形而收紧弹性环(3)的环口,从而封闭所述标本袋(4)袋口(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标本袋(4)的袋口(41)开放及关闭的袋口控制机构(5),所述袋口控制机构(5)使弹性环(3)体变形回缩进入套杆(1)腔内时标本袋(4)的袋口(41)闭合,同时在所述弹性环(3)的环口逸出套杆(1)腔内扩张复原时使标本袋(4)的袋口(41)开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尾端设置内杆限位体(21);操作杆(2)在套杆(1)腔内向前滑动至弹性环(3)的环口暴露出套杆(1)的腔外时,内杆限位体(21)顶持在套杆(1)尾端,使操作杆(2)在套杆(1)腔内无法继续向前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袋(4)袋口(41)的袋口头端(4A)与弹性环(3)环体头端(3A)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3)截面为类矩形,弹性环矩形截面长轴(3E)与弹性环(3)环口平面(3F)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尾端设置尾端易折线(2C),所述操作杆(2)从尾端易折线(2C)断离并脱卸操作杆手柄(22)后能将套杆(1)从操作杆(2)残留尾端抽出,并将操作杆(2)头端暴露;所述操作杆(2)头端设置头端易折线(2D)所述操作杆(2)从头端易折线(2D)断离后能形成取物手柄(23),便于将手术切除物从标本袋中取出。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袋(4)表面涂设亲水涂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控制机构(5)包括活动套置在弹性环(3)尾端或操作杆(2)头端的滑体(51)和设置在套杆(1)头端的施力环(52);所述滑体(51)的滑体头端(5B)与标本袋(4)的袋口尾端(4B)固定连接;所述滑体(51)与施力环(52)能临时连接及松脱。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51)与施力环(52)包括磁性材料或能被磁性材料吸引的金属材料,所述滑体(51)与施力环(52)相互吸引。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体(51)与施力环(52)相对的接触面分别设置阻力面,所述阻力面包括适配的凸块(53)或凹槽(54),所述凸块(53)柔韧可变形,凸块(53)前后侧设置变形凸块容纳槽(55)容纳因受力变形后的凸块(53);所述阻力面还包括对应的凹凸相间的摩擦力增大面。

    说明书

    说明书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腔镜取物器,尤其是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
    背景技术
    标本取物器作为用于腔镜手术中将活体标本从手术空间内取出,广泛应用于各种腹腔手术中。常用的取物器包括弹性环、标本袋、套杆以及拉线或者操作杆。弹性环外部绕标本袋的袋口,使用时通过拉线或者操作杆将弹性环回收入套杆,而袋口被套杆阻挡产生关闭。但标本袋袋口关闭后,因标本袋袋口与弹性环之间存在摩擦力,向前再次推入操作杆时标本袋关闭的袋口随弹性环一体的移动,使得标本袋袋口的无法再次张开。目前的取物器标本袋袋口只能进行关闭操作,只能进行一次标本取出。当切除多个标本时,需将所有标本全部切除后方能进行取出操作,切除的标本需放置在患者体腔内等待,可能造成种植转移。同时,目前的取物器标本袋袋口无法精确调节大小,不能与具体手术切除标本大小相适配,对手术者造成标本取出不便。
    现有标本取出袋所采用的弹性环均为丝带状金属或其他材质弹性体,置入体腔内大袋标本袋后无法提供较强的标本袋袋口强度,稍稍受力就变形使标本袋袋口截面减小,使手术标本放入标本袋的操作难度增加,给手术者带来在诸多不便。在牵拉取出标本袋时,容易因弹性环线形截面对标本袋袋口的切割使标本袋断裂,造成标本袋取出困难,甚至因标本袋进入手术腔隙标本脱出造成腔内污染或种植。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41308.5提供了一种方案,其部分解决了取物器标本袋袋口再次打开的问题,但其缺点却显而易见:套杆内腔及操作杆外形为非圆性结构,操作杆不能在套杆腔内转动。套杆固定时无法调节取物器标本袋袋口的开口方向,不便于医护人员准确的放入标本组织。标本袋袋口再次打开依赖于操作杆运动,实际上袋口开张与弹性环开张同步更恰当。标本袋袋口开张依赖于和套杆腔内壁连接的游离的线状连接件,套杆脱卸时较为困难,需破坏套杆的完整或间断连接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使用时连接件容易因旋转缠绕在弹性环或标本袋上发生标本袋释放故障或标本袋袋口打开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其简单紧凑,成本较低,能调节标本袋袋口大小,并反复开闭标本袋袋口,便于调节袋口方向,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包括套杆、操作杆、弹性环与标本袋。标本袋为柔韧袋体,唯一袋口活动套设在弹性环外部,所述弹性环受力后能压缩变形,不受力时能复原。弹性环尾端固定连接在操作杆头端,操作杆活动套置在套杆套腔内,弹性环可随所述操作杆滑动进入套杆的套腔变形而收紧弹性环的环口,从而封闭所述标本袋袋口。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标本袋的袋口开放及关闭的袋口控制机构,袋口控制机构使弹性环体变形回缩进入套杆腔内时标本袋的袋口闭合,同时在所述弹性环的环口逸出套杆腔内扩张复原时使标本袋的袋口开放。
       操作杆尾端设置内杆限位体,操作杆在套杆腔内向前滑动至弹性环的环口暴露出套杆的腔外时,内杆限位体顶持在套杆尾端,使操作杆在套杆腔内无法继续向前滑动。
        标本袋袋口的袋口头端与弹性环环体头端固定连接。
        弹性环截面为类矩形,弹性环矩形截面长轴与弹性环环口平面垂直。
       操作杆尾端设置尾端易折线,操作杆从尾端易折线断离并脱卸操作杆手柄后能将套杆从操作杆残留尾端抽出,并将操作杆头端暴露。所述操作杆头端设置头端易折线所述操作杆从头端易折线断离后能形成取物手柄,便于将手术切除物从标本袋中取出。
        标本袋表面涂设亲水涂层。
    袋口控制机构包括活动套置在弹性环尾端或操作杆头端的滑体和设置在套杆头端的施力环。滑体的滑体头端与标本袋的袋口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滑体与施力环能临时连接及松脱。
    滑体与施力环包括磁性材料或能被磁性材料吸引的金属材料,所述滑体与施力环相互吸引。
    滑体与施力环相对的接触面分别设置阻力面,阻力面包括适配的凸块或凹槽,凸块柔韧可变形。凸块前后侧设置变形凸块容纳槽容纳因受力变形后的凸块。阻力面还包括对应的凹凸相间的摩擦力增大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置入手术空间后能可控多次打开或关闭标本袋袋口,能对标本袋袋口的大小进行精密调节,套杆及操作杆间隙无线体埋设不易发生故障,取出标本时轻松脱卸套杆保留标本袋牵张手柄操作方便,标本袋表面涂设亲水涂层摩擦力小便于取出,牵拉取出标本袋时矩形弹性环截面较大标本袋不易断裂,其结构简单紧凑,组装简便,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操作杆及弹性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弹性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标本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体与施力环接触面设置阻力面的示意图。
    图中:1-套杆、11-套杆手柄、12-套杆腔、2-操作杆、21-内杆限位体、22-操作杆手柄、23-取物手柄、2C-尾端易折线、2D-头端易折线、26-控制体腔、3-弹性环、3A-环体头端、3E-截面长轴、3F-环口平面、4-标本袋、41-袋口、4A-袋口头端、4B-袋口尾端、5-袋口控制机构、51-滑体、52-施力环、53-凸块、54-凹槽、55-凸块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包括套杆1、操作杆2、弹性环3与标本袋4。所标本袋4为柔韧袋体,唯一袋口41活动套设在弹性环3外部。弹性环3受力后能压缩变形,不受力时能复原,弹性环3尾端固定连接在操作杆2头端。操作杆2活动套置在套杆1套腔内,弹性环3可随所述操作杆2滑动进入所述套杆1的套腔变形而收紧弹性环3的环口,从而封闭所述标本袋4袋口41。
        以上为目前所有腔镜取物器的基本组件及结构:套杆1头端内腔用于容纳没张开的标本袋4及弹性环3,弹性环3活动套置在标本袋4袋口41内。当弹性环3被释放出套杆1的腔外时,在弹性环3的复原张力作用下,弹性环3的环口开放,标本袋4的袋口41随后开放,便于将手术切除的标本放入。操作杆2的头端与弹性环3的尾端固定连接,便于对弹性环3进行操作。
        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标本袋4的袋口41开放及关闭的袋口控制机构5,袋口控制机构5使弹性环3体变形回缩进入套杆1腔内时标本袋4的袋口41闭合,同时在所述弹性环3的环口逸出套杆1腔内扩张复原时使标本袋4的袋口41开放。
    袋口控制机构5的设置使标本袋4的袋口41开放及关闭均可控,标本袋4的备用状态能及时复位。在同一手术需要切除多个标本时,每切除一个标本都能将标本装入标本袋4内取出体腔。然后将标本袋4重新复位进入备用状态,再次切除标本时再次使用。无需切除单个标本后放在体腔内等待,等多个标本均切除后一起取出,避免了标本放置在体腔内可能造成污染或种植。也不必在切除多个标本浪费多个腔镜取物器。在标本袋4袋口41错误关闭时,仅需通过控制机构5再次打开标本袋4袋口41即可,无需拔出套杆1,更无需更换新的腔镜取物器。
    如图2所示,操作杆2尾端设置内杆限位体21,操作杆2在套杆1腔内向前滑动至弹性环3的环口暴露出套杆1的腔外时,内杆限位体21顶持在套杆1尾端,使操作杆2在套杆1腔内无法继续向前滑动。
    操作杆2的尾端上设置内杆限位体21,当操作杆2头端的弹性环3环口出套杆1的出口时,操作杆即被限位。套杆1对操作杆进行限位,避免了实际操作时操作杆2误入过深,可能对手术空间内部组织照成伤害,同时能增加操作的精确度。
    如图3所示,弹性环3截面为类矩形,弹性环矩形截面长轴3E与弹性环3环口平面3F垂直。这样,当弹性环3在标本袋4袋口41打开后装入手术切除标本时,袋口41的入口(即环口平面3F)方向上为弹性环3类矩形截面长轴3E支撑袋口41,能提供更大的支撑力,避免装入手术切除标本时弹性环3环口过度变形导致标本装入困难。
    同时,当手术切除标本装入标本袋4的袋口41闭合后,牵拉操作杆2及弹性环3,进而牵拉取出标本袋4时,封闭的标本袋4的袋口41滑动聚拢在弹性环3的环体头端3A,标本袋4取出受力面积为环体头端3A的截面长轴的水平面,即弹性环3类矩形截面的长轴面。标本袋4牵拉受力面积显著增加,受力压强减少,不容易因弹性环3对标本袋4的切割导致标本袋4断裂,取出手术切除标本时更加安全可靠。
    标本袋4袋口41的袋口头端4A与弹性环3环体头端3A固定连接。其意义在于:避免操作杆2在套杆1内向前推移时,弹性环2环体头端3A从标本袋4袋口头端4A的裂隙中逸出。进而造成弹性环3推出套杆1扩张复原为环形后,标本袋4的袋口41却聚拢在弹性环3的环形后半部无法打开,减少具体操作时故障可能。
    标本袋4表面涂设亲水涂层。亲水涂层的特征是在湿润条件下极为润滑,摩擦力极小。其意义在于减少标本袋4取出难度,亲水涂层材料有多种,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等,此处不再一一表述。
    如图4及图5所示,袋口控制机构5包括活动套置在弹性环3尾端或操作杆2头端的滑体51和设置在套杆1头端的施力环52。滑体51的滑体头端5B与标本袋4的袋口尾端4B固定连接,滑体51与施力环52能临时连接及松脱。
    滑体51能在套杆1腔内的操作杆2的头端外侧及弹性环3尾端外侧滑动,向套杆1腔内退移牵拉操作杆2时,弹性环3变形后的环体也能沿滑体51的内部套置腔腔道滑动。
    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在使用前,与标本袋4袋口尾端4B固定连接的滑体51位于弹性环3尾端,同时位于操作杆2头端。此时,弹性环3被压缩为两线性弹性杆,标本袋4袋口41与弹性环3同步折叠成两线性,所述弹性环3与标本袋4均被压缩在套杆1的前端内腔。弹性环3的尾端与操作杆固定连接,活动套置在套杆1的套杆腔12的腔内。
    使用时:
    首先向套杆1头端出口推进操作杆2,标本袋4、弹性环3及滑体51均被推移向套杆1头端出口运动,弹性环3暴露出套杆的部分在自身弹性复张作用下环口张开,带动标本袋4的袋口41张开。当弹性环3全部被退出套杆1的套杆腔12时,整个弹性环3全部打开,整个标本袋4也全部被推出套杆腔12,袋口41充分打开。此时,操作杆2的内杆限位体21被限位在套杆1的尾端进口处,操作杆2无法继续向前推移。滑块51此时正好位于套杆1头端的施力环52内,操作杆2不能继续向前推移,保证了滑块51不会脱出套杆1套杆腔12外。
    然后,通过袋口41向标本袋4内装入标本,标本装入后,向套杆1尾端退移操作杆2,此时,滑块51和施力环52相互作用临时连接,使滑块51不会向后退移。弹性环3在操作杆2的带动下压缩变形成线型,沿滑块51的内部腔道进入套杆1的套杆腔12中,弹性环3环口缩小。同时,标本袋4袋口尾端4B被滑块51的滑体头端5B抵触,袋口41暂时不能进入套杆1的套杆腔12内,标本袋4的袋口41与弹性环3的环口同步缩小,最终使标本袋4的袋口41向弹性环3的环体头端3A聚拢,从而使标本袋4袋口41关闭。
    继续向套杆1的尾端牵拉操作杆2,标本袋4聚拢关闭的袋口41被牵拉进入套杆1的套杆腔12内。同时,操作杆2的牵拉作用力增大到大于滑块51和施力环52的临时连接作用力,滑块51与施力环52的临时连接被破坏,滑体51与施力环52松脱。继续向套杆1的尾端牵拉操作杆2,滑块51与操作杆2及标本袋4关闭袋口41部分同步向套杆1的套杆腔12内退移,标本袋4的袋口41彻底关闭,标本袋4内容物与外界隔离。连同套杆1同步退移操作杆2将标本袋4拉出腔镜手术切口。
    若只有一个切除标本,此时,标本取出工作完成。
    若有多个手术切除标本,将套杆1固定,向套杆1头端推入操作杆2,在操作杆2推移力下,弹性环3、标本袋4及滑块51被操作杆2抵触受力向套杆1头端出口运行。当弹性环3环体头端3A与标本袋4的袋体头端4A被推移暴露出套杆1的头端出口时,滑块51又被推移到施力环52的部位,滑体51与施力环52临时连接。滑体51在施力环52的连接作用力下,牵拉标本袋4的袋口尾端4B,避免袋口尾端4B逸出套杆腔12的头端出口。继续向套杆1头端推移操作杆2,弹性环3更多暴露出套杆1出口,因袋口头端4A与环体头端3A固定连接,而袋口尾端4B被滑块51临时固定不会逸出套杆腔12,标本袋4袋口41在弹性环3的自身复原张力作用下打开。取出标本,排出标本袋4内的气体,再次将标本袋4连同滑块51拉进套杆1的套杆腔12内,再次通过腔镜手术切口置入所述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即能重复上述标本袋4袋口41打开的操作,取出下一个标本。
    操作杆2尾端设置尾端易折线2C,操作杆2从尾端易折线2C断离并脱卸操作杆手柄22后能将套杆1从操作杆2残留尾端抽出,并将操作杆2头端暴露。操作杆2头端设置头端易折线2D所述操作杆2从头端易折线2D断离后能形成取物手柄23,便于将手术切除物从标本袋中取出。
    本结构设置的意义在于:当标本过大,仅能将标本袋4袋口41部分随套杆1同步被拉出腔镜手术切口,而标本袋4装载标本的底部无法被拉出腔镜手术切口。此时,标本袋4内的标本需进行粉碎处理方可取出。
    通过推移套置在套杆1腔内的操作杆2暴露尾端易折线2C,横行施力使操作杆2在尾端易折线2C处断裂,取出操作杆2膨大的操作杆手柄22。此时即可经残端抽离套杆1,进而暴露头端易折线2D。横行施力使操作杆2在头端易折线2D处断裂,保留适当长度的操作杆2作为后续粉碎标本时的取物手柄23。既便于手持利于后续粉碎操作,又避免操作杆2残存的手持部过长造成操作不便。当然,破坏操作杆2的操作只能在切除标本只有一个,或多个标本最后一个取出时实施,否则,将破坏所述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的工作性能,无法再次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需要切除取出的标本为多个标本且较大无法经腔镜手术切口拉出标本袋4时,不能破坏操作杆2,需在保留所述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打开标本袋4袋口41的操作,粉碎并取出标本,以便再次使用(打开标本袋4袋口41的操作上文已交代,不再复述)。使用时,应尽可能先切除小标本,再切除大标本,以方便大标本取出时破坏操作杆2保留取物手柄23。
    滑体51与施力环52包括磁性材料或能被磁性材料吸引的金属材料,滑体51与施力环52相互吸引。
     如此,在滑体51与施力环52临近时能相互吸引而临时连接固定,受力加大时,能及时松脱。但滑体51与施力环52吸引力大小因大于标本袋4袋口41在弹性环3上打开时需要的拉力,以免被袋口41和弹性环3的摩擦力拉出套杆1的套杆腔12,导致使用故障。
     如图6所示,滑体51与施力环52相对的接触面分别设置阻力面,阻力面包括适配的凸块53或凹槽54,凸块53柔韧可变形,凸块53前后侧设置变形凸块容纳槽55容纳因受力变形后的凸块53。阻力面还包括对应的凹凸相间的摩擦力增大面。阻力面的设置在于通过较大的摩擦力变化使施力环52对滑体51提供标本袋4打开时对袋口41的牵拉力,与磁性材料实施相互吸引的滑体51与施力环52效果相似,不过多描述。所述凸块53前后侧设置变形凸块容纳槽55容纳因受力变形后的凸块53,目的是减少正常的非滑块51部位与施力环52相对运动时的阻力,减少使用时过于费力造成不便。
     总之,本发明置入手术空间后能可控多次打开或关闭标本袋4袋口41,能对标本袋4袋口41的大小进行精密调节,能用于多个标本切除的手术;套杆1及操作杆2间隙无线体埋设不易发生故障;取出标本时轻松脱卸套杆1保留标本袋2的取物手柄23,操作方便;标本袋4表面涂设亲水涂层,摩擦力小便于取出;牵拉取出标本袋4时矩形的弹性环3截面受力面积较大,标本袋不易断裂;大的标本不易取出时,无需破坏标本袋4的完整性,能方便打开标本袋4的袋口41,粉碎并取出标本;结构简单紧凑,组装简便,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关 键  词:
    可控 大小 开闭 腔镜取物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控袋口大小及开闭的腔镜取物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69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