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519398
  • 上传时间:2018-02-20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92.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14227.8

    申请日:

    2009.07.17

    公开号:

    CN101611688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7/00公开日:2009123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G1/06; A01G9/10; A01C21/00; 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李开祥; 张乃燕; 陈国臣; 马锦林; 陈林强; 王东雪

    地址:

    53000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路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小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是首先培育幼砧,选好圃地后做好苗床和容器的摆放工作,选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进行播种育砧;然后再进行嫁接繁殖的操作,先是搭建荫棚再进行嫁接,以4~6个月的幼苗为砧木,采用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在油茶适宜物候期进行嫁接,嫁接后立即拱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80%~90%,并做好及时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本发明繁殖方法嫁接季节长,培育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和规模化生产,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大大提高油茶良种开发应用的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书

    1.  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培育幼砧,具体操作如下:
    ①圃地选择:选择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以及便于管理的地方作圃地;
    ②做好苗床并进行容器摆放:将圃地平整并划分好苗床与步道后,再将装有营养土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摆放在苗床上;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育砧种子的选种、消毒和催芽,种子选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
    ④播种育砧:种子催芽后于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在容器内播种;
    ⑤砧木管理:播种后定期淋水保湿,待苗木出土后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
    (2)嫁接繁殖,具体操作如下:
    ①搭建荫棚:培育砧木的苗圃地于嫁接前搭好荫棚以备遮荫;
    ②嫁接:以4~6个月的幼苗为砧木,采用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在油茶适宜物候期进行嫁接;
    ③保湿:嫁接后立即拱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80%~90%;
    ④嫁接后管理:做好及时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幼砧时容器内的营养土是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配制的原料混合制成:土杂肥60%~70%、草皮灰泥20%~30%、腐熟厩肥或腐熟麸饼肥7%和过磷酸钙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幼砧时进行的砧木管理中,当苗木长出2~3片叶时开始施肥,每月施2次腐熟麸饼水肥或以含氮为主的复合肥;在病虫防治的同时,加入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殖酸液体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嫁接繁殖的步骤中,嫁接成活后每月施1次~2次腐熟麸饼水肥,在油茶生长旺盛期,每10天~15天进行根外施肥1次,以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并结合叶面施肥,加用敌百虫原粉1000倍~2000倍液和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12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说明书

    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的繁殖方法,特别是一种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油茶生产,长期以来采用有性繁殖(实生繁殖)方式可谓“根深蒂固”,这是造成油茶品种混杂、良莠不一、管理不便、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良种选育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优良无性系的不断产生,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协同攻关,油茶无性繁殖技术难关得以逐步解决并在油茶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为油茶生产走向良种化开辟了道路。其中扦插、嫁接、组培是油茶无性系繁殖的主要手段。油茶嫁接的繁殖方法是将优良母树的枝条嫁接到具有主根的油茶苗砧上,并通过砧、穗切口接面的形成层细胞产生愈伤组织,使相互接合成为统一的新植株。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油茶嫁接繁殖方法,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油茶芽苗砧嫁接”方法,但其嫁接的季节性较短,苗木培育的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对其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油茶良种嫁接繁殖苗的大力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培育方法简单、嫁接季节长、造林成活率高的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培育幼砧,具体操作如下:
    ①圃地选择:选择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以及便于管理的地方作圃地;
    ②做好苗床并进行容器摆放:将圃地平整并划分好苗床与步道后,再将装有营养土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摆放在苗床上;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育砧种子的选种、消毒和催芽,种子选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
    ④播种育砧:种子催芽后于每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在容器内播种;
    ⑤砧木管理:播种后定期淋水保湿,待苗木出土后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
    (2)嫁接繁殖,具体操作如下:
    ①搭建荫棚:培育砧木的苗圃地于嫁接前搭好荫棚以备遮荫;
    ②嫁接:以4~6个月的幼苗为砧木,采用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接穗,在油茶适宜物候期进行嫁接;
    ③保湿:嫁接后立即拱罩保湿,罩内湿度保持在80%~90%;
    ④嫁接后管理:做好及时除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
    所述培育幼砧时容器内的营养土是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配制的原料混合而成:土杂肥60%~70%、草皮灰泥20%~30%、腐熟厩肥或腐熟麸饼肥7%和过磷酸钙3%。
    所述培育幼砧时进行的砧木管理中,当苗木长出2~3片叶时开始施肥,每月施2次腐熟麸饼水肥或以含氮为主的复合肥;在病虫防治的同时,加入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殖酸液体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
    所述在嫁接繁殖的步骤中,嫁接成活后每月施1次~2次腐熟麸饼水肥,在油茶生长旺盛期,每10天~15天进行根外施肥1次,以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并结合叶面施肥,加用敌百虫原粉1000倍~2000倍液和72%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12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繁殖方法嫁接季节长,培育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和规模化生产,还可以较好地解决油茶无性系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等问题,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大大提高油茶良种开发应用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繁殖方法所用的砧木主要是采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培育成幼砧。由于油茶的优良无性系大多选自普通油茶,亲缘关系近,砧穗亲和力强,因此嫁接成活率高,而且普通油茶资源丰富,容易取材。
    下面对本发明繁殖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作详细的说明:
    1、培育幼砧
    (1)圃地选择:选择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及便于管理的地方作圃地,要求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冬可避寒、夏可免酷热。
    (2)做好苗床并进行容器摆放: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的堆沤肥作容器的营养土:土杂肥60%~70%、草皮灰泥20%~30%、腐熟厩肥或腐熟麸饼肥7%和过磷酸钙3%。将圃地平整并划分好苗床与步道后(苗床高10cm、宽100cm~120cm、长6m~8m,步道宽40cm),将装有营养土的容器整齐靠紧地排放在苗床上。
    (3)种子处理:种子选用油茶物种中的普通油茶种子,并于当年11月上旬进行种子催芽,其操作要求是:先浸种2天~3天,去掉浮于水面的轻粒种子和小粒种子,选取粒大、饱满、无霉变和虫害的种子,再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后用沙藏催芽,并注意保持河沙湿润,湿度以用手抓握成团,松手散开为宜。
    (4)播种育砧:种子催芽后于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待种子露白至胚根长出后取出播种,每个容器点播一粒,播种后覆土1.5cm~2.0cm,并用稻草或秸秆覆盖苗床后再淋透水。冬播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以提高苗床温度,利于提早出苗。
    (5)砧木管理:播种后必须及时、均匀地淋水,保持苗床湿润。当苗木长出2~3片叶后,结合除草松土,开始淋施水肥,每月2次,施浓度为0.1%~0.5%腐熟麸饼水肥或以含氮为主的复合肥,浓度逐渐增加,施肥后用清水浇淋叶面。苗期注意防治油茶根腐病、叶软腐病和炭疽病以及各类油茶害虫,在病虫防治的同时,可加入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腐殖酸液体叶面肥进行叶面追肥。
    2、嫁接繁殖
    (1)搭建荫棚:培育砧木的苗圃地于嫁接前搭好荫棚以备遮荫,可建简易荫棚,棚高一般在2.5m~3.0m,遮阴度75%~85%,具体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炎热夏季和干旱干燥季节高些,春季梅雨季节可适当揭开遮阴网。
    (2)嫁接:以4~6月的幼苗为砧木,选择较佳的嫁接时间进行嫁接,本发明繁殖方法较适宜的嫁接时间为每年的5月~8月。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法,接穗用油茶优良无性系半木质化至完全木质化枝条,接穗的叶芽要饱满,穗条随采随接,注意保湿。嫁接时先将砧木从离地面约5cm处的以上部分断掉,接着将砧木纵劈成两半,切口深1.2cm~1.5cm,再将接穗削成1.2~1.5cm长的楔形,接穗保留1芽1叶,叶片可剪去1/3~1/2的叶面或留全叶,砧木和接穗削口要平滑;然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叶柄一侧皮层对齐,并用长约3cm、宽约1.0cm的铝薄片套上并捏紧,松紧适度。
    (3)保湿:苗圃地保湿是嫁接苗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嫁接后立即拱塑料薄膜罩保湿(每苗床为一个独立保湿单元),罩内湿度应保持在80%~90%;嫁接苗愈合成活时间约需20天~30天左右,期间保湿罩不宜经常揭开,当苗木嫁接口愈合良好,且至少60%以上植株萌动抽生新梢时,方可将保湿罩拆除。
    (4)嫁接后管理:
    ①及时除萌:当嫁接口完全愈合后,开始不定时的将砧木的萌芽剪除;
    ②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沤制至充分腐熟制成的麸饼水肥作追肥用:麸饼肥70%、磷肥30%;嫁接成活后,在油茶生长期每月淋施1次~2次浓度为5%的麸饼稀释水肥。在嫁接苗生长旺盛期,每10天~15天根外施肥1次,以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并结合叶面施肥,加用敌百虫原粉1000倍~2000倍液和有效成分百分比为72%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12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
    以下是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繁殖的实例:
    例1:2006年11月上旬采用普通油茶种子进行种子催芽,2007年1月播种育砧,容器内的营养土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制成:土杂肥60%、草皮灰泥30%、腐熟厩肥7%和过磷酸钙3%。幼砧培育4个月后,以油茶优良无性系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留全叶),于5月中旬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25天后进行成活情况调查,成活率达86.6%。后经除萌、追施根肥和叶面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第二年3月即有88.3%的嫁接容器苗达到合格苗的标准,造林成活率达95.7%。
    例2: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沤制成的营养土放入每个容器内:70%土杂肥、20%草皮灰泥、7%腐熟麸饼肥和3%过磷酸钙。2007年12月以普通油茶种子播种培育幼苗,同年7月以6个月龄的普通油茶幼苗作砧木,以广西林科院选育的岑软2号、岑软3号两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枝条为接穗(留全叶),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嫁接15天后开始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3次,每7天~10天一次,其它管理措施同实施例1。嫁接20天后进行调查,83.2%嫁接植株产生愈伤组织,而且嫁接口愈合良好。

    关 键  词:
    油茶 嫁接 容器 繁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油茶幼砧嫁接容器苗的繁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3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