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5191506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518.8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15573.6

    申请日:

    2015.01.13

    公开号:

    CN104621120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56申请日:201501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56; A01P7/04; A01N43/40(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3/56

    申请人:

    山东农业大学

    发明人:

    慕卫; 刘峰; 张大侠

    地址: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属于农药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治棉花蚜虫药效差且施药量大,从而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施药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有效成分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20-20: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两种单剂比均明显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可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并降低成本。另外,两种单剂作用机理不同,混合使用有利于克服害虫抗性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毒性低、药效好、见效快且病害防治范围广,不仅用于防治棉花蚜虫还可用于防治蓟马、粉虱、盲蝽蟓等害虫。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20-20:1。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10-10:1。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80%。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60%。

    6.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农药助剂和有效成分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中的任意一种。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棉花蚜虫、蓟马、粉虱、盲蝽蟓中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唑虫酰胺(Tolfenpyrad),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4-甲基苯氧基)苯基]-甲基}-1H吡唑-5-羧酰胺,是一种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具有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该药杀虫谱很广,对各种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缨翅目、双翅目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广泛用于蔬菜、果树、花卉、茶叶等作物上的害虫防治。
    烯啶虫胺 (Nitenpyram),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甲基)-N-乙基-N′-甲基-2-硝基亚乙基二胺,是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普广、安全无药害,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有优异防效。
    棉花上蚜虫的防治一直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上防治的重点。而且随着化学防治的连续使用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日益严重。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农产品残留超标、污染环境,也增加了农民的用药成本。因此选择高效、高选择性的药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治棉花蚜虫药效差且施药量大,从而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施药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
    优选的,有效成分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20-20:1。
    进一步的,有效成分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10-10:1。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复配防治棉花蚜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大量试验证明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质量比为1:10-10:1时增效作用显著。
    优选的,有效成分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80%。除有效成分外,农药组合物中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进一步的,有效成分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60%。
    作为优选,农药组合物包括农药助剂和有效成分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棉花蚜虫、蓟马、粉虱、盲蝽蟓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两种单剂比均明显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可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并降低成本。另外,两种单剂作用机理不同,混合使用有利于克服害虫抗性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毒性低、药效好、见效快且防治范围广,不仅用于防治棉花蚜虫还可用于防治蓟马、粉虱、盲蝽蟓等害虫。
    具体实施方式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为三种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能了解。复配增效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组合物以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为有效成分,两者组合对棉花蚜虫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不是两种药物的简单加和,用浸渍法测定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及其复配样品对棉花蚜虫的毒力。每处理重复3次,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唑虫酰胺、烯啶虫胺及其复配物对棉花蚜虫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唑虫酰胺、烯啶虫胺及其复配对棉花蚜虫的联合毒力

     表1结果表明唑虫酰胺与烯啶虫胺的比例在1:20-20:1的范围内均有增效作用,其中唑虫酰胺:烯啶虫胺=5: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最显著。以唑虫酰胺和烯啶虫胺的比例为1:10和1:5时毒力值相对较高,并以比例为1:5的毒力最高。
    实施例1
    称取3.16 g 95% 唑虫酰胺原药,15.79 g 95%烯啶虫胺原药,4 g 1602(分散剂),1 g 2700(分散剂),1g NP-10(润湿剂),0.15g黄原胶,2g乙二醇,0.1 g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100g,混合后,10000 r/min高速剪切2分钟,加入砂磨机研磨到所要求的粒径(平均粒径小于3微米),制成18%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2
    称取3.16 g 95%唑虫酰胺原药,31.58 g 95%烯啶虫胺原药,4g 2700(分散剂),0.5g NNO(分散剂),1g 1004(润湿剂),1g氯化铵(崩解剂),高岭土补至100g。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再用水做粘合剂进行造粒,制成33% 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
    称取21.05 g 95%唑虫酰胺原药,21.05 g 95%烯啶虫胺原药,4g 2700(分散剂),0.5gNNO(分散剂),1g 1004(润湿剂),高岭土补至100g。混合均匀后,进行气流粉碎,制成40%唑虫酰胺·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尿素和甲醛,摩尔比为1:2.0,溶解后加入2倍于甲醛和尿素重量的去离子水,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到8.5,升温至70℃,低速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
    常温下将5.26g 95%唑虫酰胺原药完全溶解在15g二甲苯中,边搅拌边加入12g上述脲醛树脂预聚物水溶液、10g 5%聚丙烯酸钠水溶液、8g水,10000转/分高速剪切形成稳定的O/W乳液;降低转速至400转/分,分5批在60分钟内加入1M盐酸调节体系pH值2.0,缩聚反应1小时;其后升温至60℃固化囊壁1小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7.0,加入2.5g吐温-80和2.5g十二烷基硫酸钠,再加入1%黄原胶水溶液15g;加入10.53g 95%烯啶虫胺原药,将烯啶虫胺原药溶解,并搅拌均匀,用水将体系总量补到100g,即得到15%唑虫酰胺·烯啶虫胺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5
    称取15.79g 95%唑虫酰胺原药,15.79g 95%烯啶虫胺原药,1602(分散剂)5g,2700(分散剂)2g,NP-10(润湿剂)1g,黄原胶(增稠剂)0.12g,乙二醇(防冻剂)3g,聚乙二醇(成膜剂)1g,有机硅消泡剂0.5g,玫瑰精0.6g,水补足100g。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组分并置于烧杯内,开启高速剪切机3分钟,然后砂磨机1500转/分钟研磨,检测样品粒径95%以上在1-5微米,平均粒径在3微米以下,得到30%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悬浮种衣剂。
    应用试验:
    药剂:实施例1所得18%唑虫酰胺·烯啶虫胺悬浮剂、实施例4所得15%唑虫酰胺·烯啶虫胺微囊悬浮剂、20%唑虫酰胺悬浮剂、10%烯啶虫胺水剂;
    作物:棉花;
    防治对象:棉花蚜虫;
     表2 应用试验药效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4样品对棉花蚜虫有非常好的防效。当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有效成分用量为30克/公顷时的防效,明显好于10%烯啶虫胺水剂30克/公顷和20%唑虫酰胺悬浮剂150克/公顷处理的防效,增效作用明显。

    关 键  词:
    一种 农药 组合 及其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15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