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5191113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856.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3250.0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号:

    CN104623388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503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37/02; A61K35/32(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梁涛; 赵晓莉; 梁卫; 吕高虹; 许立

    地址:

    210029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代理人:

    肖明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生地10-20份,连翘10-15份,白芍10-20份,丹皮10-20份,秦艽10-15份,白茅根15-20份,炒白术10-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配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Ⅲ型变态反应,镇痛、抗炎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效果优于前期研究的狼疮清颗粒,而且组方精简,药量减少,去除了方中有毒中药青风藤,因此本发明配方较之前狼疮清颗粒从安全有效角度考虑具有较大优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 分制成:水牛角片15-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生地10-20份,连翘10-15份,白 芍10-20份,丹皮10-20份,秦艽10-15份,白茅根15-20份,炒白术10-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 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生地10份,连翘10份, 白芍10份,丹皮10份,秦艽10份,白茅根15份,炒白术10份。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方中的各原料药,根据炮制规范,分别制成中药饮片;
    (2)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丹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丹皮酚另器存放, 药渣备用;
    (3)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水牛角片,每次加6~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2~3次, 每次1~2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得水牛角提取液;
    (4)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秦艽、白芍、连翘、白花蛇舌草、炒白术与步骤(2)得 到的丹皮药渣合并,加4~8倍重量的乙醇水溶液提取2~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所 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混合药物提取液I;
    (5)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生地、白茅根,加6~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 1~1.5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向药液中加95%v/v乙醇水溶液 至含醇量达60%v/v,冷藏静置24~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至相对密 度1~1.2,得混合药物提取液II;
    (6)合并步骤(3)得到的水牛角提取液、步骤(4)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步 骤(5)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I,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丹皮酚,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中, 乙醇含量为60%v/v。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得到的终产品,加入 药学上可接受的常规辅料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制备成常用的口服剂型,包括口服 液、颗粒剂、胶囊剂或泡腾片。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 疮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并伴有多系统损害症状,通常以发热、关节痛、皮疹及肾脏、血液、中枢神经等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激素、免疫抑制剂仍是治疗SLE的主要手段。但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抑制炎症、减轻疾病活动度的同时这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机体代谢紊乱等。而中药的特点是长期给药毒副作用较小,因此中药在治疗红斑狼疮具有自己的优势。
    发明人于2011年申请了一项专利201110155223.1,并获得授权,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12~30份,生地黄9~15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漏芦5~10份,牡丹皮6~12份,赤芍6~12份,炙僵蚕5~10份,秦艽3~10份,青风藤6~15份,制黄精9~15份,炒白术6~12份,陈皮3~9份。但是该配方中的青风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毒中药大辞典中属于有毒中药,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该组方是中国专利201110155223.1的改进方,是基于中医理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结合多年诊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反复筛选、精心研制的中药复方。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30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生地10-20份,连翘10-15份,白芍10-20份,丹皮10-20份,秦艽10-15份,白茅根15-20份,炒白术10-15份。
    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水牛角片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生地10份,连翘10份,白芍10份,丹皮10份,秦艽10份,白茅根15份,炒白术10份。
    方中水牛角为君药,水牛角味咸苦,性寒,归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方中白花蛇舌草、生地、连翘、白芍、丹皮为臣药。白花蛇舌草味甘微苦,性寒,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连翘味苦,性微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肿;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丹皮味辛苦,性微寒,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养阴生津的功效,以加强君药的治疗作用。方中秦艽、白茅根、炒白术、等为佐使药。秦艽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能;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炒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理气和胃的功能,以顾护中焦脾胃。本方诸药配伍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养阴生津、扶正祛邪的功效(本方的功效)。
    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方中的各原料药,根据炮制规范,分别制成中药饮片;
    (2)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丹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丹皮酚另器存放,药渣备用;
    (3)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水牛角片,每次加6~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得水牛角提取液;
    (4)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秦艽、白芍、连翘、白花蛇舌草、炒白术与步骤(2)得到的丹皮药渣合并,加4~8倍重量的乙醇水溶液提取2~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混合药物提取液I;
    (5)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生地、白茅根,加6~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向药液中加95%v/v乙醇水溶液至含醇量达60%v/v,冷藏静置24~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至相对密度1~1.2,得混合药物提取液II;
    (6)合并步骤(3)得到的水牛角提取液、步骤(4)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I,再加入步骤(2)得到的丹皮酚,即得。
    步骤(4)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含量为60%v/v。
    步骤(6)得到的终产品,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常规辅料按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 制备成常用的口服剂型,包括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或泡腾片。
    上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配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养阴生津、扶正祛邪功效,可以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蛋白尿、皮肤表现为蝶形红斑为主,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敏反应、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恢复主要免疫学指标的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
    1.本药可以降低MRL/lpr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水平,降低尿蛋白定量,减轻IgG、IgA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2.抑制兔Ⅲ型变态反应,抑制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补体活性的作用,缓解皮肤出现的出血、充血、变色等现象。
    3.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
    4.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5.临床资料显示:狼疮康颗粒具有缓解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蛋白尿、皮肤表现为蝶形红斑为主,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敏反应、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改善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尿蛋白及主要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抗ds-DNA抗体)的作用。
    本方是专门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制剂,综合考虑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特点,研制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良药。与前期研究相比,这次的组方药物精简,临床人用量减少。本方经临床应用,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着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87.5%,临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配方与专利201110155223.1公开的配方(即狼疮清颗粒)相比,在药理实验上,本发明大剂量组降低MRL/lpr小鼠抗dsDNA抗体水平、抗核小体抗体水平、IgG、IgA荧光强度;对Arthus反应兔血清免疫复合物含量降低和改善皮肤反应程度的效果均强于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与本发明中剂量效果相当。在临床疗效上,对红斑狼疮病人治疗上抗ds-DNA抗体,IgG含量的降低本发明的效力明显高于狼疮清颗粒剂量组。
    本发明配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Ⅲ型变态反应,镇痛、抗炎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效果优于前期研究的狼疮清颗粒,而且组方 精简,药量减少,去除了方中有毒中药青风藤,因此本发明配方较之前狼疮清颗粒从安全有效角度考虑具有较大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由以下份量的原料药制成:
    水牛角片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生地10份,连翘10份,白芍10份,丹皮10份,秦艽10份,白茅根15份,炒白术10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由以下份量的原料药制成:
    水牛角片20份,白花蛇舌草25份,生地15份,连翘15份,白芍15份,丹皮15份,秦艽15份,白茅根20份,炒白术1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由以下份量的原料药制成:
    水牛角片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生地20份,连翘15份,白芍20份,丹皮20份,秦艽15份,白茅根20份,炒白术15份。
    实施例4:颗粒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的配方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配方中的各原料药,根据炮制规范,分别制成中药饮片;
    (2)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丹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丹皮酚另器存放,药渣备用;用环糊精包裹丹皮酚包合物备用。
    (3)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水牛角每次加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 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得水牛角提取液;
    (4)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秦艽、白芍、连翘、白花蛇舌草、炒白术与步骤(2)得到的丹皮药渣合并,加6倍重量的60%v/v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混合药物提取液I;
    (5)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生地、白茅根,加8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向药液中加95%v/v乙醇水溶液至含醇量达60%v/v,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至相对密度1.1,得混合药物提取液II;
    (6)合并步骤(3)得到的水牛角提取液、步骤(4)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I,浓缩至稠浸膏,干燥,加入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加入环糊精包裹丹皮酚包合物,混匀,包装,即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5:胶囊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2的配方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将配方中的各原料药,根据炮制规范,分别制成中药饮片;
    (2)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丹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丹皮酚另器存放,药渣备用;用环糊精包裹丹皮酚包合物备用。
    (3)将配方量的中药饮片水牛角每次加10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3,每次2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得水牛角提取液;
    (4)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秦艽、白芍、连翘、白花蛇舌草、炒白术与步骤(2)得到的丹皮药渣合并,加6倍重量的60%v/v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混合药物提取液I;
    (5)取配方量的中药饮片生地、白茅根,加8倍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所得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向药液中加95%v/v乙醇水溶液至含醇量达60%v/v,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至相对密度1.1,得混合药物提取液II;
    (6)合并步骤(3)得到的水牛角提取液、步骤(4)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步骤(5)得到的混合药物提取液II,浓缩至稠浸膏,干燥,加入环糊精包裹丹皮酚包合物,混匀,加入糊精,制粒,干燥,填充硬胶囊,包装,即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6:MRL/lpr自发性红斑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
    (一)动物:
    12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体重18-22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12周雌性MRL/lpr小鼠60只,体重18-22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繁殖饲养提供。
    (二)药品与试剂:
    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PB生物医药公司,狼疮康颗粒(实施例4制备得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20918。狼疮清颗粒(按照专利201110155223.1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得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00726。
    (三)仪器:酶标仪:美国Bio-Tek型号:SyneRgy HT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
    (四)实验方法:
    随机分6组:(1)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2)泼尼松组:0.01g/kg,(3)狼疮康颗粒小剂量组:9g(生药)/kg;(4)狼疮康颗粒中剂量组:18g(生药)/kg(5)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36g(生药)/kg;(6)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45.6g(生药)/kg灌胃给药,给药体积0.2ml/10g,连续给药60天,第61天检测。眼眶后静脉丛取血,3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用于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的测定。将小鼠脱颈椎处死,迅速取肾脏并固定,采用肾组织低温冰冻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四)检测项目:
    (1)血清抗ds-DNA,抗核小体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水平,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IgG、IgA免疫复合物沉积。荧光强度判定:“-”高、低倍镜均不显示,记为0分;“±”高倍镜隐约有显示,记0.5分;“+”低倍镜隐约可见,高倍镜下可见,记1分;“++”低倍镜下可见,高倍镜下清晰,记2分;“+++”低倍镜下清晰,高倍镜下耀眼,记3分;“++++”低倍镜下耀眼,高倍镜下刺眼,记4分。
    (五)实验结果:
    (1)狼疮康颗粒对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IgG、IgA荧光强度的影响
    表1 狼疮康颗粒对MRL/lpr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水平的影响(IU/L)

    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各药物组(除小剂量组)治疗后的抗dsDNA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药物组(除小剂量组)治疗后的抗核小体抗体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狼疮康颗粒各药物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效果不如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表2 狼疮康颗粒对MRL/lpr小鼠IgG、IgA荧光强度的比较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小鼠肾小球血管呈不均匀颗粒状荧光着色的轮廓,IgG,IgA荧光抗体在系膜区呈片状荧光,毛细血管壁呈线状荧光,髓质肾小管及间质区均有IgG,IgA明显沉积。各用药组(除小剂量组)肾小球及间质区荧光抗体沉积减少,强度较弱,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药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效果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六)结论:
    红斑狼疮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免疫学上的特征表现在细胞免疫的紊乱和体液免疫的亢进,致各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机体多个器官。本实验研究发现狼疮康颗粒,可以降低MRL/lpr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降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减轻IgG、IgA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改善肾脏病变,从而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而且该药与激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效果不如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实施例5:狼疮康颗粒对兔Ⅲ型变态(Arthus)反应影响。 
    (一)动物:
    健康家兔,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k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二)药品与试剂:
    弗氏完全佐剂,卵白蛋白:均为美国sigma公司,狼疮康颗粒(实施例4制备得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20918;狼疮清颗粒(按照专利201110155223.1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得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00726。
    (三)试剂配制:
    卵清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配制,即用0.5g/L卵清蛋白溶于生理盐水,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混匀制成卵清蛋白-弗氏完全佐剂。
    (四)实验方法:
    按《药理实验方法学》,每只家兔每周肌肉注射1ml卵白蛋白-Freundps完全佐剂一次致敏,连续四周。末次致敏当日,家兔随机分为6组,即(1)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2)泼尼松组:0.0025g/kg,(3)狼疮康颗粒小剂量组:2.28g(生药)/kg;(4) 狼疮康颗粒中剂量组:4.56g(生药)/kg,(5)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9.12g(生药)/kg,(6)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11.4g(生药)/kg,每组10只。各组按设置剂量于末次致敏当日给药或生理盐水,连续10d。第10天家兔背部皮内注射1%卵白蛋白(抗原攻击),每点注射量为0.2ml。观测下列指标:(1)抗原攻击24h各组家兔股动脉取血,按聚乙二醇法测定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2)反应的程度分级:根据《药理实验方法学》标准分级,即+++:2或5h明显充血、出血,呈融合状;24h明显出血性变色。++:2或5h中度充血出血,呈斑块状;24h中度出血性变色。+:2或5h轻度充血、出血;24轻度出血性变色。—:2h或24h无反应。
    (五)结果:
    狼疮康颗粒对Arthus反应兔抗原攻击24h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影响。
    表3 各组用药后对Arthus反应兔血清免疫复合物的影响

    与模型型组比较,*P<0.05,**P<0.01
    以上结果表明:泼尼松组,中、高剂量组家兔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狼疮康颗粒各剂量组与泼尼松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狼疮康颗粒能抑制Arthus反应兔抗原攻击24h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抑制Arthus反应效果不如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表4 各组兔抗原攻击后皮肤反应程度比较

    通过皮肤反应程度(充血、出血等)结果显示:泼尼松组反应程度较清,狼疮康颗粒随着剂量越大,反应程度越清,模型组反应程度最重,泼尼松组和狼疮康颗粒均有减轻反应程度的作用,狼疮清颗粒大剂量效力不及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六)结论
    Arthus属于Ⅲ型变态反应,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机制中存在Ⅲ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它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组织内沉积并有补体和粒细胞参与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狼疮康颗粒对Ⅲ型变态反应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抑制补体活性的作用,缓解皮肤出现的出血、充血、变色等现象。狼疮清颗粒大剂量效力不及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中剂量效果相当。
    实施例6:狼疮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一、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实验的影响
    (一)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各半,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二)药物剂试剂:
    狼疮康颗粒(实施例4制备得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20918;狼疮清颗粒(按照专利201110155223.1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得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 批号100726。阿斯匹林: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1105;冰醋酸:南京化学试剂厂,批号:110721
    (三)实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60只,♀、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6组:(1)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2)阿司匹林组:600mg/kg,(3)狼疮康颗粒小剂量组:9g(生药)/kg;(4)狼疮康颗粒中剂量组:18g(生药)/kg;(5)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36g(生药)/kg;(6)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45.9g(生药)/kg,给药容积均为10ml.kg-1。给药3天。末次给药45min后,各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注射后15min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腹部内凹、伸展后肢、臀部抬高),并计算镇痛百分率。结果见表5。
    表5 狼疮康颗粒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以上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和狼疮康颗粒各剂量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对化学性疼痛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狼疮康颗粒对化学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效力相当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
    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一)动物:ICR小鼠,雄性,18-22g,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二)药品与试剂:
    狼疮康颗粒(实施例4制备得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20918;狼疮清颗粒(按照专利201110155223.1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得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提供,批号100726。
    阿斯匹林: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1107
    伊文思蓝: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100213
    (三)实验方法:
    ICR雄性小鼠60只,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1)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2)阿司匹林组:600mg/kg;(3)狼疮康颗粒小剂量组:9g(生药)/kg;(4)狼疮康颗中剂量组:18g(生药)/kg;(5)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36g(生药)/kg;(6)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45.9g(生药)/kg给药体积10ml/kg,狼疮康颗粒各剂量组当天灌胃给药3天,末次给药45min后,实验前动物禁食12h,各组小鼠ip0.6%的冰醋酸0.1mL/10g,空白对照组ip生理盐水。30min后,尾iv1%的伊文斯兰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20min后,小鼠脱颈椎处死,剪开腹腔,用6mL生理盐水分数次冲洗腹腔,收集冲洗液定容至10mL。将腹腔冲洗液按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在590nm处测吸光度。结果见表6。
    表6 狼疮康颗粒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X±SD)


    模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和狼疮康颗粒中、大剂量组可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狼疮康颗具有一定 抗炎作用。抗炎效力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效果相当。
    结论:通过以上抗炎镇痛实验结果表明:狼疮康颗粒对化学性疼痛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产生镇痛效应;同时可以抑制抑制冰醋酸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一定抗炎作用,提示狼疮康颗粒可以改善红斑狼疮疾病所致的疼痛炎症反应。抗炎和镇痛效力狼疮清颗粒大剂量组与狼疮康颗粒大剂量组效果相当。
    实施例7: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SLE诊断狼疮康颗粒治疗组40例,狼疮疮清颗粒治疗组40例。年龄15~50(30.2±3.7)岁;平均病程(10.8±5.4)个月。狼疮康颗粒分3次口服,口服药物剂量1.83g(生药)/kg,狼疮清颗粒分3次口服,口服药物剂量2.28g(生药)/kg。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一)症状观察:主要临床表现:红斑狼疮病人发热,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蛋白尿、皮肤表现为蝶形红斑为主,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敏反应、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评定标准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二)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蛋白。采用血常规分析仪HF-3800,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蛋白。
    (三)免疫学指标观察:①免疫球蛋白G(IgG,IgA):迈瑞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IgG、IgA试剂盒检测。②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用迈瑞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抗ds-DNA抗体试剂盒,IL-4细胞因子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蓝基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酶标仪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四)实验结果:
    (1)症状观察:狼疮康颗粒治疗后临床缓解发热,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蛋白尿、血尿。皮肤表现为蝶形红斑为主,也可出现盘状红斑、指掌部和甲周红斑、面部丘疹等,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敏反应、月经不调、口干、盗汗20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狼疮清颗粒缓解20,部分缓解12例,无效8例,有效率80%。
    (2)血常规及尿蛋白检测:
    表7


    (3)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表8 治疗前后主要免疫学指标变化(X±SD)

    与治疗前比较:**P<0.01
    观察结果显示,狼疮康颗粒可以改善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蛋白尿、皮肤表现为蝶形红斑为主,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敏反应、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以及病人血常规,尿蛋白及主要免疫学指标IgG、抗ds-DNA抗体、IL-4的恢复。
    结论:狼疮康颗粒临床具有良好的治疗红斑狼疮疾病的效果。狼疮康剂量组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蛋白,IL-4的改善与狼疮清颗粒剂量组相当,但对抗ds-DNA抗体,IgG含量狼疮清颗粒剂量组效力不及狼疮康颗粒剂量组。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911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