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5187331
  • 上传时间:2018-12-25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28.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3576.3

    申请日:

    2015.03.16

    公开号:

    CN104667242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3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K9/48; A61P31/1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济南鸿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云霞

    地址: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小区27号1单元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钩吻、生姜、川层草、吹云草、荩草、白草莓、当归、腐婢根、荆芥、贝子、豆豉姜、蒲公英、羌活、白龙头、委陵菜、诃子。该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研磨、混合形成明胶液、制成软胶片、压制成品等步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扶正祛邪、解表祛湿、清咽利喉、清热宣肺、解毒健脾的功效,针对性较强,实用性强,治疗效果理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钩吻、生姜、川层草、吹云草、荩草、白草莓、当归、腐婢根、荆芥、贝子、豆豉姜、蒲公英、羌活、白龙头、委陵菜、诃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2-15份、生姜2-15份、川层草3-8份、吹云草5-12份、荩草3-10份、白草莓1-8份、当归5-15份、腐婢根2-15份、荆芥3-18份、贝子2-13份、豆豉姜3-12份、蒲公英5-15份、羌活2-15份、白龙头1-10份、委陵菜2-16份、诃子3-1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3-12份、生姜3-12份、川层草5-7份、吹云草6-10份、荩草4-8份、白草莓3-7份、当归6-12份、腐婢根3-12份、荆芥5-15份、贝子5-12份、豆豉姜5-10份、蒲公英6-13份、羌活2-13份、白龙头2-9份、委陵菜3-15份、诃子5-12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5份、生姜5份、川层草5份、吹云草7份、荩草5份、白草莓4份、当归8份、腐婢根5份、荆芥6份、贝子8份、豆豉姜6份、蒲公英8份、羌活5份、白龙头5份、委陵菜5份、诃子8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10份、生姜10份、川层草6份、吹云草8份、荩草6份、白草莓5份、当归10份、腐婢根10份、荆芥12份、贝子10份、豆豉姜8份、蒲公英10份、羌活10份、白龙头8份、委陵菜10份、诃子10份。

    6.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0-75℃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1:4:8,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80±5℃的温度加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烘干温度为6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品的重量为0.6-0.8g/粒。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型H1N1流感,病名,俗称猪流感,猪流感(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很少导致猪的死亡(猪的病死率为1%~4%)。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猪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g/L高锰酸钾、1mL/L升汞处理3min,750mL/L乙醇5min,1mL/L碘酊5min,1mL/L盐酸3min和1mL/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证实可以传播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现有技术的治疗以西医为主,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即抗病毒治疗和抗生素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治疗时虽然病人症状缓解,但停药后复发率高的情况,导致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十分痛苦,治疗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程度病情、可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治疗效果理想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钩吻、生姜、川层草、吹云草、荩草、白草莓、当归、腐婢根、荆芥、贝子、豆豉姜、蒲公英、羌活、白龙头、委陵菜、诃子。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2-15份、生姜2-15份、川层草3-8份、吹云草5-12份、荩草3-10份、白草莓1-8份、当归5-15份、腐婢根2-15份、荆芥3-18份、贝子2-13份、豆豉姜3-12份、蒲公英5-15份、羌活2-15份、白龙头1-10份、委陵菜2-16份、诃子3-13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3-12份、生姜3-12份、川层草5-7份、吹云草6-10份、荩草4-8份、白草莓3-7份、当归6-12份、腐婢根3-12份、荆芥5-15份、贝子5-12份、豆豉姜5-10份、蒲公英6-13份、羌活2-13份、白龙头2-9份、委陵菜3-15份、诃子5-12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5份、生姜5份、川层草5份、吹云草7份、荩草5份、白草莓4份、当归8份、腐婢根5份、荆芥6份、贝子8份、豆豉姜6份、蒲公英8份、羌活5份、白龙头5份、委陵菜5份、诃子8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10份、生姜10份、川层草6份、吹云草8份、荩草6份、白草莓5份、当归10份、腐婢根10份、荆芥12份、贝子10份、豆豉姜8份、蒲公英10份、羌活10份、白龙头8份、委陵菜10份、诃子10份。
    该胶囊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0-75℃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1:4:8,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80±5℃的温度加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烘干温度为65℃。
    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品的重量为0.6-0.8g/粒。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钩吻:性味辛;苦;性温;大毒。祛风攻毒;散结消肿;止痛,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生姜: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川层草:性味微苦;寒;无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小便涩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吹云草:性味微辛;性平。归心;肝经。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主痈肿疮疡;无名肿毒;喉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牙痛。
    荩草:性味苦,平。清热,降逆,止咳平喘,解毒,袪风湿。主治肝炎,久咳气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外用治疥癣,皮肤瘙痒,痈疖。
    白草莓:性味甘苦。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疮疖。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腐婢根:性味味苦;性寒。归脾经。清热解毒,主疟疾;小儿夏季热;风湿痹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荆芥:性味辛,温。归入肺、肝经。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贝子:性味咸,凉。清热,利尿。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翳,痢疾。
    豆豉姜:性味辛;温;苦。归肝;脾;胃经。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感冒;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羌活:性味辛苦,温。归入膀胱、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白龙头:性味苦,寒,有小毒。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扁桃腺炎,妇女血崩,疖肿,乳痈。
    委陵菜: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诃子:性味苦、酸、涩,平。归归肺、大肠经。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中药胶囊随症施治,针对性强,其具有扶正祛邪、解表祛湿、清咽利喉、清热宣肺、解毒健脾的作用,在该药物的配方中,钩吻、白龙头有毒,生姜与其混合脆制可解其毒性,其药物针对甲型H1N1的特殊性,在治疗时以归入心肝脾肺胃经中药材为主,各种实现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力合作,缺一不可,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钩吻、生姜、川层草、吹云草、荩草、白草莓、当归、腐婢根、荆芥、贝子、豆豉姜、蒲公英、羌活、白龙头、委陵菜、诃子,其具体组成部分和制备过程如下述实施例所述。
    实施例1: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2份、生姜2份、川层草3份、吹云草5份、荩草3份、白草莓1份、当归5份、腐婢根2份、荆芥3份、贝子2份、豆豉姜3份、蒲公英5份、羌活2份、白龙头1份、委陵菜2份、诃子3份。
    该胶囊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5℃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1:4:8,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80±5℃的温度加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品的重量为0.6g/粒。
    实施例2: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15份、生姜15份、川层草8份、吹云草12份、荩草10份、白草莓8份、当归15份、腐婢根15份、荆芥18份、贝子13份、豆豉姜12份、蒲公英15份、羌活15份、白龙头10份、委陵菜16份、诃子13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3份、生姜3份、川层草5份、吹云草6份、荩草4份、白草莓3份、当归6份、腐婢根3份、荆芥5份、贝子5份、豆豉姜5份、蒲公英6份、羌活2份、白龙头2份、委陵菜3份、诃子5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12份、生姜12份、川层草7份、吹云草10份、荩草8份、白草莓7份、当归12份、腐婢根12份、荆芥15份、贝子12份、豆豉姜10份、蒲公英13份、羌活13份、白龙头9份、委陵菜15份、诃子12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5份、生姜5份、川层草5份、吹云草7份、荩草5份、白草莓4份、当归8份、腐婢根5份、荆芥6份、贝子8份、豆豉姜6份、蒲公英8份、羌活5份、白龙头5份、委陵菜5份、诃子8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钩吻10份、生姜10份、川层草6份、吹云草8份、荩草6份、白草莓5份、当归10份、腐婢根10份、荆芥12份、贝子10份、豆豉姜8份、蒲公英10份、羌活10份、白龙头8份、委陵菜10份、诃子10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患者服用该胶囊剂时,每日服用3次,每次3-5粒,每15日为一个疗程,服用过程禁房事,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忌服。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经实践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药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自2010年至今随访治疗的188例病案中,25-45岁160例,45-70岁28例,平均年龄40±1岁左右,服用本发明的药剂后,其治疗结果统计如下:
    病例总数 治疗时间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188 半个月 138 40 10 95
    上述治疗结果的判定标准为:
    显效:精神、行动、体温、饮食恢复如常,各项检查完全正常;
    有效:各处疼痛缓解,基本无发热、流鼻涕状况,精神正常,饮食、行动可以自主,各项检查结果趋于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及均各项检查无变化。
    典型病例:
    徐某,男,28岁,患病时症状趋于普通流感,喷嚏不休、流清涕、发热且浑身疼痛,经诊所治疗后服用达菲一周,其双脚冰凉,病情加重,鼻炎、咽炎及哮喘状况明显,改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则以辩证施治为主,中医医生推荐服用该实施例6的胶囊后两天,病情缓解,两周后痊愈,后随访无复发。
    邹某,男,36岁,患病时眼红、头痛、肌肉酸胀、咳嗽,体温近39摄氏度,身体极度疲劳、食欲不振,经检查白细胞数量、胸部影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隔离治疗一周后无效果,后服用本发明的胶囊一个疗程,身体恢复正常,后配合充足睡眠、锻炼、室内通风实现痊愈,随访无复发。
    狄某,女,58岁,厨师,因烹饪生猪肉过程患病,初期诊断为普通流感,并注射普通抗流感疫苗,无明显效果,后经全面诊断(包括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痰液分离培养的方法)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服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胶囊两个疗程后,身体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H1N1 流感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873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