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92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14 CN 104279222 A (21)申请号 201310289207.0 (22)申请日 2013.07.10 F16C 11/12(2006.01) (71)申请人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 (72)发明人 张国峰 郑杰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周长兴 (54) 发明名称 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57) 摘要 一种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 包括一弹力装置, 至少一设于该对支架至少一侧 的枢纽器, 及一曲。
2、柄。 该弹力装置的一对支架间设 有一套接一定力弹簧的轴筒, 各枢纽器的轴杆于 各支架邻接面进一步套接一可与该轴杆连动的摩 擦片、 至少一弹性组件, 而该曲柄朝向各枢纽器方 向径向伸出一具有厚度变化的延伸片, 且该延伸 片轴向开设一供该轴杆穿越的滑轨。由转动该曲 柄, 使该延伸片的滑轨的厚部或薄部分别挤压或 释放该弹性组件, 使得该摩擦片与邻接的各支架 间额外增加摩擦力或回复至原有摩擦力, 以抑制 该轴筒的转动及该定力弹簧的弹力或者释放该定 力弹簧的弹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9222 A CN 104279222 A 1/1 页 2 1. 一种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包括 : 一弹力装置, 其具有一对支架, 该对支架间设有一轴筒, 并于该轴筒外周面套接一可与 的转动的定力弹簧 ; 至少一枢纽器, 其设于该对支架至少一侧, 各枢纽器具有一枢设于各支架且与该轴筒 彼此连动的轴杆, 且该轴杆于各支架邻接面进一步套接一可与该轴杆连动的摩擦片、 至少 一弹性组件 ; 以及 一曲柄, 其可旋转地枢设于该对支架上, 且该曲柄朝向各枢纽器方向径向伸出一具有 厚度变化的延伸片, 且该延伸片轴向开设一供该。
4、轴杆穿越的滑轨, 使该滑轨周缘分别形成 一厚部及一薄部 ; 由转动该曲柄, 使该延伸片的滑轨的厚部或薄部分别挤压或释放该弹性组件, 使得该 摩擦片与邻接的各支架间额外增加摩擦力或回复至原有摩擦力, 以抑制该轴筒的转动及该 定力弹簧的弹力或者释放该定力弹簧的弹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对支架的直立面 轴向相对开设一对供该轴杆枢设的下轴孔和一对供该曲柄枢设的上轴孔 ; 且该对支架底部 的水平面则开设至少一连接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轴筒外周面轴向 开设一供该定力弹簧内圈固定端插接的插槽, 而该。
5、定力弹簧外圈活动端则开设至少一穿 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轴筒由聚缩醛 (POM) 制成为佳, 且其至少一端部向外呈渐缩状, 以便将该轴筒套入该定力弹簧的内圈中, 使得该定力弹簧与该轴筒形成连动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枢纽器包括一位 于该摩擦片和该弹性组件外侧且可与该轴杆连动的垫片, 以及一结合于该轴杆外端部的端 封件, 其中该垫片与该延伸片间套接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 使得该垫片相对于该端封件为 摩擦片。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摩擦片和。
6、该垫片 分别与该支架和该端封件的邻接面各设有可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弹性组件和该第 二弹性组件选自碟形弹片、 弹簧或波形弹片。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滑轨内设有一供 该轴杆穿套的滑动环。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曲柄顶部两端以 一第一枢轴枢设于该对支架上, 且在该曲柄顶部两端分别突设一对供该第一枢轴穿越且邻 接该对支架的第一凸耳。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中, 该曲柄朝向各枢纽 器方向。
7、径向伸出一对第二凸耳, 而该延伸片后方开设一片孔, 另将一第二枢轴穿套于该对 第二凸耳及该片孔后, 使该延伸片枢设于该对第二凸耳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9222 A 2 1/4 页 3 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升降支撑装置的领域, 尤其指一种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 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显示器, 尤其是平面显示器, 为因应观看的视觉角度变化, 除具有仰角调整的功能 外, 亦有业者增加了高度升降的功能, 使显示器可因应不同体型的人士, 而调整高度, 进而 符合人体工学的诉求。 0003 一般而言, 用于显示器的升降支撑装置。
8、是将一支承座接装于一对滑轨之间, 使该 支承座两侧的活动轨可沿着该对滑轨的固定轨纵向位移, 以调整该显示器的高度。 再者, 为 了使该显示器具有停滞定位的效果, 因此业者将至少一定力弹簧装设于该支承座与直立架 之间, 以便由该定力弹簧的弹力平衡该显示器、 支承座的重量及该对滑轨的摩擦力, 惟此俱 为公知技术, 在此不拟赘述。 0004 因此, 当该定力弹簧的弹力与该显示器、 支承座的重量及该对滑轨的摩擦力达到 平衡时, 使用者可以很轻松地调整显示器至适当高度。 惟随着大尺寸显示器的推出, 使得显 示器的重量亦大幅增加, 以致必需选用弹性系数高的定力弹簧, 方能获致前述重力、 摩擦力 与弹力产生。
9、平衡的效果。 0005 然而前述该定力弹簧的弹力若小于显示器、 支承座的重量及该对滑轨的摩擦力, 则该显示器会下降并抵接于该直立架的该对滑轨底部, 而无法进行高度的调整。 反之, 该定 力弹簧的弹力若大于显示器、 支承座的重量及该对滑轨的摩擦力, 则该显示器会上升并抵 接于该直立架的该对滑轨顶部, 亦无法进行高度的调整。 因此, 若能在该升降支撑装置增设 一摩擦力补偿机构, 以便补偿该定力弹簧的弹力不足或过大的缺陷, 使得该定力弹簧的弹 力加上该摩擦力补偿机构所额外增加的摩擦力或回复至原有的摩擦力, 即可对该接装于公 知升降支撑装置的显示器形成定位或进行升降调整, 乃相关业者亟待突破的瓶颈。 。
10、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补偿机构, 其具有额外增 加摩擦力或回复原有摩擦力的功能, 以便抑制定力弹簧的弹力, 使得该升降支撑装置的显 示器系处于停滞定位状态, 或者释放定力弹簧的弹力, 进而调整该显示器在该升降支撑装 置上的高度。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用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 补偿机构, 其包括 : 0008 一弹力装置, 其具有一对支架, 该对支架间设有一轴筒, 并于该轴筒外周面套接一 可与的转动的定力弹簧 ; 至少一枢纽器, 其设于该对支架至少一侧, 各枢纽器具有一枢设于 各支架且与该轴筒彼此连动的轴杆, 且。
11、该轴杆于各支架邻接面进一步套接一可与该轴杆连 动的摩擦片、 至少一弹性组件 ; 以及一曲柄, 其可旋转地枢设于该对支架上, 且该曲柄朝向 说 明 书 CN 104279222 A 3 2/4 页 4 各枢纽器方向径向伸出一具有厚度变化的延伸片, 且该延伸片轴向开设一供该轴杆穿越的 滑轨, 使该滑轨周缘分别形成一厚部及一薄部 ; 由转动该曲柄, 使该延伸片的滑轨的厚部或 薄部分别挤压或释放该弹性组件, 使得该摩擦片与邻接的各支架间额外增加摩擦力或回复 至原有摩擦力, 以抑制该轴筒的转动及该定力弹簧的弹力或者释放该定力弹簧的弹力。 0009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 0010 1、 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
12、构能够随时且快速地切换成抑制或释放定力弹簧的弹力, 并具有额外增加摩擦力或回复原有摩擦力的功能, 有助于提升升降调整上的便利性, 从而 使整个升降支撑装置能供相近尺寸范围内的显示器共享。 0011 2、 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构具有方便组装、 拆卸的功能, 还能够安装于公知的具有 定力弹簧的升降支撑装置, 以便补偿原有定力弹簧的弹力不足或过大的缺陷, 或是直接替 换原有定力弹簧, 藉此提升公知升降支撑装置的摩擦力, 以增加所能适用的显示器类型, 以 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 0013 图 2 为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构处于额外增加摩擦力型。
13、态的立体图 ; 0014 图 3 为图 2 所示该摩擦力补偿机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 0015 图 4 为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构处于回复至原有摩擦力型态的立体图 ; 以及 0016 图 5 为图 4 所示该摩擦力补偿机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 首先请参阅附图。 0018 如图 1 及 3 所示, 本发明摩擦力补偿机构是装设于公知升降支撑装置的该支承座 与直立架之间, 且该摩擦力补偿机构包括一弹力装置 1, 至少一枢纽器 2, 及一曲柄 3 所组 成。 0019 该弹力装置1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架11, 该对支架11的直立面轴向相对开设一 对。
14、下轴孔 111 及一对上轴孔 112, 且该对支架 11 底部的水平面则开设至少一连接孔 113, 以 便供公知连接件, 例如螺丝穿越该等连接孔 113 并锁固于公知升降支撑装置的直立架或支 承座。该对支架 11 间设有一轴筒 12, 并于该轴筒 12 外套接一卷曲成圈状的定力弹簧 13, 该定力弹簧13内圈的固定端131系接装, 例如插接于该轴筒12外周面轴向开设的插槽121 内, 而外圈则具有一开设至少一穿孔 133 的活动端 132, 以便供公知连接件, 例如螺丝穿越 该等穿孔 133 并锁固于公知升降支撑装置的支承座或直立架。 0020 其中, 该轴筒 12 以聚缩醛 (POM, 亦即。
15、俗称的塑钢 ) 制成为佳, 以便藉由其耐磨的 优点, 使该定力弹簧 13 进行拉伸或缩回的升降调整时, 可减少该轴筒 12 的磨耗。再者, 该 轴筒 12 至少一端部向外呈渐缩状, 以便于将该轴筒 12 套入该定力弹簧 13 的内圈中, 且为 了让该定力弹簧 13 的内圈与该轴筒 12 外周面产生连动关系 ( 亦即该定力弹簧 13 的内圈 能紧密包覆该轴筒 12 外周面 ), 使得该定力弹簧 13 受到作用力影响时, 可同步带动该轴筒 12 于该对支架 11 间旋转, 由于该定力弹簧 13 的内圈直径会小于该轴筒 12 外周面直径, 因 此该轴筒 12 至少一端部向外呈渐缩状设计, 将有利于导。
16、入该定力弹簧 13 的内圈中。 说 明 书 CN 104279222 A 4 3/4 页 5 0021 该枢纽器 2 是设于该对支架 11 至少一侧, 例如设于该对支架 11 至少一外侧或至 少一内侧 ( 亦即位于该轴筒 12 和各支架 11 间, 图未示 ), 如图 1 所示, 该对支架 11 外侧各 设有一枢纽器 2, 为方便说明起见, 仅揭示该右侧支架 11 外侧的枢纽器 2。其中, 各枢纽器 2 具有一断面为非圆形的轴杆 21, 该轴杆 21 枢设于该对支架 11 的下轴孔 111, 并穿越该轴 筒 12 中央轴向开设且断面等同于该轴杆 21 的筒孔 122 后, 于该支架 11 外侧。
17、直立面 ( 邻接 面 ) 进一步套接一可与该轴杆 21 连动的摩擦片 22、 至少一弹性组件 23、 该曲柄 3 的延伸片 32 所开设一长形滑轨 321、 一可与该轴杆 21 连动的垫片 24, 并以一端封件 25, 例如防脱螺 帽结合于该轴杆 21 外端部, 以便迫紧前述各组件。 0022 其中, 该延伸片 32 与垫片 24 间得进一步套接至少一第二弹性组件 23 , 使得该垫 片24基本上相对于该端封件25亦成为一摩擦片, 其中该摩擦片22和该垫片24分别与该支 架 11 和该端封件 25 的邻接面各设有可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槽 221( 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 )、 241, 以提供润滑效果。
18、。再者, 该弹性组件 23 和该第二弹性组件 23 实施时以碟形弹片、 弹 簧或波形弹片为佳。 0023 此外, 若该枢纽器 2 位于该对支架 11 至少一内侧, 则对应搭配的延伸片 32 以及枢 纽器 2 的摩擦片 22、 弹性组件 23、 第二弹性组件 23 、 垫片 24 等组成构件, 也同样位在轴筒 12 和各支架 11 间 ; 因此, 不管前述枢纽器 2 的组成构件搭配前述延伸片 32 而设置于该对 支架 11 的内侧或外侧时, 皆透过转动状态的曲柄 3, 使该延伸片 32 的厚部 322 或薄部 323 分别挤压或释放该弹性组件 23、 23 。 0024 因此, 当该定力弹簧13。
19、进行拉伸或缩回的升降调整时, 该定力弹簧13的内圈则带 动该轴筒 12 与该轴杆 21 再该对支架 11 间同步旋转, 而各摩擦片 22 和垫片 24 则各自与该 支架 11 和端封件 25 间产生预设的摩擦力。 0025 该曲柄 3 系由一第一枢轴 31 枢设于该对支架 11 的上轴孔 112, 使该曲柄 3 相对 于该对支架 11 可以转动, 该曲柄 3 朝向各枢纽器 2 方向径向伸出一具有厚度变化的延伸片 32, 且该延伸片 32 轴向开设一供该轴杆 21 穿越的滑轨 321, 使该该滑轨 321 周缘分别形成 一厚部 322 及一薄部 323, 而具有前述的厚度变化。 0026 其中,。
20、 为提供该延伸片 32 于该轴杆 21 径向滑动的顺畅度, 是以该滑轨 321 内设有 一供该轴杆21穿套的滑动环33。 此外, 该曲柄3系在顶部两端分别突设一对供该第一枢轴 31 穿越且邻接该对上轴孔 112 的第一凸耳 34, 且该第一枢轴 31 两端于该对第一凸耳 34 外 侧各自扣接一第一扣环 311, 使得该曲柄 3 能稳固地枢设于该对支架 11 的上部。另在实际 实施时, 该对第一凸耳 34 也可为分别枢接于该对上轴孔 112 的枢轴结构, 例如第一凸耳 34 轴向延伸出对应上轴孔 112 形状的凸柱, 亦使该曲柄 3 可枢设于该对支架 11 的上部。 0027 此外, 该具有厚度。
21、变化的延伸片 32 除可由该曲柄 3 一体径向伸出外, 其亦可在该 曲柄 3 朝向各枢纽器 2 方向径向伸出一对第二凸耳 35, 而该具有厚度变化的延伸片 32 后 方开设一片孔 324, 另将一第二枢轴 36 穿套于该对第二凸耳 35 及该延伸片 32 的片孔 324 后, 该第二枢轴 36 两端于该对第二凸耳 35 外侧各自扣接一第二扣环 361, 使得该延伸片 32 能稳固地枢设于该对第二凸耳 35 之间。 0028 进一步的, 该延伸片 32 的滑轨 321 不以图 1 所示的直线形孔槽为限, 其亦可为非 直线形, 例如弧形孔槽设计。 0029 因此, 该摩擦力补偿机构的技术特征在于,。
22、 该曲柄 3 的延伸片 32 的长形滑轨 321 说 明 书 CN 104279222 A 5 4/4 页 6 因具有不同的厚度, 例如厚部322与薄部323, 使得该曲柄3相对于该弹力装置1可进行开、 闭的旋转动作, 并带动该延伸片 32 的滑轨 321 沿着该轴杆 21 产生径向动作路径, 以形成该 厚部 322 与该薄部 323 的切换。 0030 请参阅图 2 及图 3, 其揭示该摩擦力补偿机构组立后处于未操作状态的立体图及 局部放大剖面图, 其中该曲柄 3 相对于该弹力装置 1 是呈关闭的未操作状态, 此时, 该延伸 片 32 的滑轨 321 的厚部 322 分别挤压两侧的弹性组件 。
23、23, 并促使相邻设置的摩擦片 22 及 垫片24对该支架11及该端封件25分别额外增加摩擦力, 以抑制该轴筒12的转动及该定力 弹簧 13 的弹力, 甚至显示器的重量, 使得该升降支撑装置的显示器系处于停滞定位状态。 0031 请参阅图 4 及图 5, 其是揭示该摩擦力补偿机构组立后处于操作状态的立体图及 局部放大剖面图, 其中该曲柄 3 相对于该弹力装置 1 是呈开启的操作状态, 此时, 该延伸片 32 的滑轨 321 的薄部 323 邻接于两侧的弹性组件 23、 23 , 且减小对相邻设置的摩擦片 22 及垫片 24 的施压, 使得该摩擦片 22 与该支架 11 及该垫片 24 与该端封。
24、件 25 回复至原有摩 擦力, 使得该轴筒12可随着该定力弹簧13的拉伸或缩回的动作而旋转, 进而调整该显示器 在该升降支撑装置上的高度。 0032 本发明所揭示的, 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 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 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员所易于推知的, 俱不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畴。 说 明 书 CN 104279222 A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9222 A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9222 A 8 3/5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9222 A 9 4/5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9222 A 10 5/5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79222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