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DNA氧化损伤是一切损伤之母”,机体的代谢每时每刻都有氧自由基产生,据报道,人体吸入的氧气中约有2%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氧自由基(ROS),过量的ROS能损伤脂质、蛋白质、DNA等多种生物大分子,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据估计,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内的约90%的疾病发生与自由基有关。羟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可以攻击DNA链上的鸟嘌呤碱基使C-8位发生羟化而生成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后者是DNA氧化损伤的主要产物之一。在复制过程中,DNA链上8-OHdG可以与C以外的其它碱基配对形成点突变,其中GC→TA突变的发生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并被认为是氧化应激因素致癌、致突变的主要机理之一。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修复机制及时将受损的DNA分子修补,从而维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8-OHdG主要在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uman 8-oxoguanineDNA glycosylase hOGG1)等酶的作用下从DNA链上切除并重新掺入正常的鸟嘌呤碱基,而切下的8-OHdG则可入血经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机体细胞修复8-OHdG的能力降低或丧失,就可能使这种个体罹患肿瘤的风险增高。目前机体8-OHdG水平已被广泛接受为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并用来估计氧化应激相关癌症发生的危险性。鉴于8-OHdG的强致突变作用,人们已将其作为肿瘤发生过程中氧化损伤的敏感标志物。一旦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衡,细胞中的DNA将会因氧化应激而受损,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何阻断DNA氧化损伤,提高机体DNA氧化损伤修复酶的活力,减少DNA氧化损伤及其基因突变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减低患癌的可能性,已成为肿瘤预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修复机制及时将受损的DNA分子修补,从而维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但是,当DNA分子受到严重损伤或反复遭到损害时,机体细胞的自身修复系统就不能及时地加以修复,即使在添加脱氧嘌呤和嘧啶核苷底物或补充核酸内切酶,也不能有效地促进DNA的修复。由此可见,研究如何降低有害物质的危害和减少DNA损伤比研究促进DNA损伤修复更为重要。因此,探讨抗氧化与遗体稳定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毒理学与抗衰老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DNA氧化损伤与衰老有密切的关系,衰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氧化磷酸化的老年变化。在电子传递呼吸链中产生的自由基可以导致线粒体DNA损伤,以及使一些线粒体DNA的包涵体进入细胞核基因组,体内抗DNA氧化损伤能力的减退与衰老有密切关系。
抗氧化防御体系的生理和药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预防、阻断和修复。第一道防御体系是预防形成活性自由基组分的物理和生化中间体;第二道防线是阻断损伤和转变对细胞敏感的氧化物生成反应;第三道防线是修复更新。研究表明,人体除了酶系统如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外,目前常用的抗氧化营养素或抗氧化剂则主要作为第一、第二道防御体系发挥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剂种类很多,只有在时空上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各施所长,以维持总抗氧化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整体防御功能;过度防御弊多利少,而且一些抗氧化剂同时也是促氧化剂,需要平衡其用量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另外,现有的DNA氧化损伤防护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第一道防御体系作用的论证,几乎没有涉及利用DNA氧化损伤的分子生物标志物8-OHdG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下机体的抗DNA氧化防御功能、具有抗氧化性、防护效果好的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原料丰富、工艺简单的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在DNA氧化损伤的辅助治疗、制备抗衰老药品与防癌保健品上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稔子30~60份、银杏20~40份、灵芝10~30份、火麻仁8~20份。
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地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稔子35~45份、银杏25~35份、灵芝15~25份、火麻仁8~15份。
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是由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为原料制成的药剂学上允许的所有口服剂型。
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是由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为原料的水浸提取后制成的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分别水浸泡后,灵芝先煎煮,再加入其他原料煎煮,过滤,滤液浓缩,再次过滤得到中药粗提物,备用。
所述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分别水浸泡30分钟~1小时,先将灵芝加热煮沸后维持20~30分钟,再加入其他原料加热至沸腾后维持30分钟~1小时,将药液过滤,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再次过滤得到中药粗提物,精制后再制成口服剂型。
所述的中药制剂可在DNA氧化损伤的辅助治疗、制备抗衰老药品与防癌保健品上具有应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为原料。
山稔子(Fructus Rhodomyrti)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野生山稔子盛产广东、广西等地。山稔子含有的黄酮甙、酚类、维生素C等,为抗氧化活性成分。
银杏(Ginkgo Biloba)又名白果,富含银杏总黄酮、萜类、酚类、硒、维生素C等,抗氧化活性成分丰富。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富含硒、灵芝多糖肽、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类、脂肪酸等。抗氧化活性成分丰富。
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实,以长寿乡广西巴马产火麻仁最富盛名。火麻仁含火麻酚、火麻二酚、火麻黄酮、维生素E,脂肪酸等。具有特殊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本发明结合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氧化损伤的分子生物标志物8-OHdG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DNA氧化损伤防护方面进行了实验论证:
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明显地降低和延迟DNA氧化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并对DNA断链具有抑制作用。该中药制剂可作用于氧化损伤的不同环节,能维持DNA双链完整性对抗DNA氧化损伤。
通过小鼠体内抗氧化实验,分析生化指标与生物标志物,发现本发明中药制剂可以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下小鼠的一般状况,提高血液和组织中TAP和GSH含量,抑制组织中MDA和8-OHdG的生成,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机制,并可能增强DNA修复功能,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DNA损伤。
本发明动物体外及动物体内试验均表明,所提供的中药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DNA氧化损伤防护与修复作用,中药制剂保护DNA的总体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氧化损伤高危人群预防相关慢性疾病的保健药物或治疗用辅助药物。
本发明采用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为原料,制成药剂学上所接受的所有口服剂型,例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散剂、酒剂等,产品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常先用煎煮提取中药粗提物,再精制成其他各种剂型,方便实用,有利于工业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2是小鼠脾淋巴细胞与25μmol/L H2O2作用20min后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3是小鼠脾淋巴细胞与50μmol/L H2O2作用20min后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4是小鼠脾淋巴细胞与125μmol/L H2O2作用20min后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5是体外实验中,阴性对照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6是体外实验中,阳性对照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7是体外实验中,在80倍稀释中药制剂保护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8是体外实验中,在40倍稀释中药制剂保护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9是体外实验中,在20倍稀释中药制剂保护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图10是体外实验中,在10倍稀释中药制剂保护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9中选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原料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实施例 4 实施例 5 实施例 6 实施例 7 实施例 8 实施例 9 山稔子 60 40 35 32 50 57 30 45 55 银杏 35 30 37 40 25 20 34 28 32 灵芝 15 20 23 30 28 13 10 22 25 火麻仁 8 10 15 18 12 17 9 13 20
用于DNA氧化损伤防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上述表格中重量份数的原料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干品,水浸泡30分钟~1小时,对不同的实施例可选择30、40、50、60分钟来浸泡,先对灵芝加热煮沸20~30分钟后,灵芝加热煮沸的时间根据不同实施例可选择20、25、28、30分钟,再加入其他原料加热至沸腾后维持30分钟~1小时,全部原料加热煮沸的时间不同实施例可选择30、40、50、60分钟,将药液过滤,滤液继续加热浓缩,再次过滤得到中药粗提物,该药物粗提取物经过正常的灭菌可以直接作为药物,也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如提纯、制粒、喷雾干燥等制成其它剂型的药物,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等等。
目前对DNA氧化损伤的检测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检测,直接检测DNA损伤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测量DNA单链断裂,即彗星试验。间接检测DNA氧化损伤较常用的指标是测定血清与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正常情况下,8-羟基脱氧鸟苷在DNA修复机制的作用下被及时剪切,形成8-羟基脱氧鸟苷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清与尿中8-OH-dG可作为DNA氧化性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
本发明的功能验证以中药原料的粗提取物进行。
实验材料
1、天然植物
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干品)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
2、制备方法
山稔子40g、银杏30g、灵芝20g、火麻仁10g用等体积去离子水浸泡30分钟,灵芝先加热煮沸30分钟,再加入其他原料加热至沸腾后维持30分钟,将药液过滤,此后继续加热浓缩至100ml,再次过滤,装入无菌玻璃瓶中,4℃保存,此时得到药物粗提取物浓度为1g/ml。该浓度为本发明实验中所用浓度,具体药物浓度可以根据具体的药用标准扩大或缩小。
3、实验动物
体重18-22g昆明种小白鼠,清洁级,雌雄兼用。由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4、主要试剂和和仪器设备:
低熔点琼脂糖、Triton-X100、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均购自Sigma公司(USA),正常熔点琼脂糖为Promega公司产品,RPMI1640培养基、Tris购自Gibco BRL公司(USA),新生小牛血清购自北京邦定公司,溴化乙锭购自Fluka公司,H2O2(分析纯)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它常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抗8-OHdG和8-OHdG 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日本老年医学研究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P)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为Leica公司(USA)产品,PAC200型转移电泳仪为BIO-RAD公司(USA)产品,DYY-III型转移电泳槽为(北京六一仪器厂)产品。LY/03-2型臭氧发生器(清华大学臭氧技术开发中心);SY-2型液晶显示体温计(北京师范大学产品);臭氧检测管(劳动部毒物检测技术指导站)。
一、体外抗氧化实验
1、天然植物的配制及使用剂量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原料干品经打碎→浸泡→灵芝先煮沸30分钟,再加入其他原料煮沸30分钟→过滤→浓缩→再次过滤获得的粗提提取物。实验前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配置成1g/ml的储存液,沸水浴30min后,4℃低温保存备用。实验时再根据需要配成合适浓度。
体外实验中,山稔子、银杏、灵芝、火麻仁按干燥重量4∶3∶2∶1组合,实验浓度为1g/ml。在整个体外实验过程中,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并以公认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0.1g/m)。
2、DNA氧化损伤的抑制实验
脾淋巴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实验小鼠断头处死,充分放血以减少脏器积血。无菌分离完整脾脏,置37℃预温的PBS溶液中,冲去浮血,剥除脾包膜及脂肪成分,将脾组织剪成大小1mm3小块,在胰酶中消化1~2min,然后置于PBS液中的金属滤网上(孔径为200目),用一次性注射器针栓轻轻将组织磨碎,使细胞从网眼滤出。将细胞悬液静置10min后,1000r/min离心3~5min,弃上清液,用0.01mol/LTris-NH4Cl裂解红细胞1min,再用PBS溶液离心洗涤,最后将细胞悬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台盼兰染色,活细胞计数>95%。将脾细胞调节成5×106~107/ml的密度,置37℃、5%CO2的孵箱中孵育。
不同浓度H2O2对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检测:
原代培养24h的脾淋巴细胞悬液,1000r/min离心3~5min,弃上清液,用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将脾细胞调节成5×106/ml的密度,台盼兰染色,活细胞计数>95%。取灭菌离心管12只,各加入脾细胞悬液1ml,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复管。各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25μl,使其终浓度分别25μmol/L、50μmol/L和125μmol/L,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的PBS溶液,4℃处理20min,收获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
本发明中药制剂对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检测:
同法制备原代培养24h的脾淋巴细胞,调节密度为1×107/ml。另取灭菌离心管18只,各加入脾淋巴细胞悬液1ml,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染毒组和本发明处理组I、II、III、IV,每组3管。本发明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本发明的提取液1ml,空白对照组和H2O2染毒组以RPMI 1640培养基代替,置37℃、5%CO2的孵箱终孵育60min,再加入50μmol/L的H2O2溶液25μl,空白对照组以PBS溶液代替,4℃下染毒20min,立即收获细胞,进行SCGE。
单细胞凝胶电泳:
采用经改良的Singh等方法。制片,在碱性条件下细胞裂解、碱处理及电泳,中和、EB染色和阅片。阅片时将载玻片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使用488nm的激发波,放大10×20倍。随机数100个细胞,计算DNA迁移的细胞率(拖尾率),并测量总彗星长度(彗星电泳方向的最大长度),以表示细胞拖尾的长度。
实验结果
不同浓度H2O2溶液对脾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作用:
图1~4为原代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不同浓度H2O2损伤一定时间,在碱性条件下电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集的荧光图像。在图中淋巴细胞的DNA被溴化乙锭染成橘红色,没有发生DNA断裂的细胞只有一个致密的圆形头部,损伤细胞DNA迁移形成彗星样拖尾;如图1所示为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可见少量彗星样细胞;如图2所示,脾淋巴细胞与25μmol/L H2O2作用20min后,彗星样拖尾细胞明显增多;如图3、4所示,随着H2O2浓度增加到50和125μmol/L,彗星细胞的尾长明显增长。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处理分析功能,测量总彗星长度,评价DNA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H2O2处理的各组,彗星细胞总长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H2O2诱发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n=10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本发明中药制剂对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
脾淋巴细胞经中药制剂预处理1h后,加入50μmol/L H2O2作用20min,立即收获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见表2、图5~10。
表2 中药制剂对H2O2所致脾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影响(n=100)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P<0.01
图5~10中显示的为本发明中药制剂对H2O2所致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的情况。其中图5为阴性对照组,图6为阳性对照组,图7~10分别为本发明中药制剂在稀释80、40、20、10倍的保护组。
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中药制剂均能显著降低H2O2对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显示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稀释倍数10-80倍的浓度范围内,随着中药制剂浓度的增加(稀释倍数减少),抗损伤作用加强,以稀释20倍保护效果最好;而随着提取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彗星细胞的拖尾率和总彗星长度又有所增加,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体内抗氧化实验
1、实验原理与观察分析指标
生物机体针对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物(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以利于机体在有氧环境下生存。某些外来化合物能激活并与体内抗氧化防御体系一起起到抗氧化保护DNA的作用。
抗氧化防御体系的生理和药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预防、阻断和修复。第一道防御体系是预防形成活性自由基组分的物理和生化中间体;第二道防线是阻断损伤和转变对细胞敏感的氧化物生成反应;第三道防线是修复更新。
研究表明,人体除了酶系统如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能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外,抗氧化营养素则可作为第二道防御体系发挥抗氧化作用。本发明的DNA氧化损伤防护作用可作为第二、第三道防御体系发挥抗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低分子清除剂,它不仅是组织中主要的非蛋白巯基化合物,还是GSH-PX和GST两种酶类的底物,是它们分解过氧化物所必须的组分,GSH还能稳定含巯基的酶,并预防血红蛋白及其他辅助因子受到氧化损伤,因而GSH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机体抗氧化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机体代谢过程产生的活性氧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并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其中,部分分解产物能引起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氧自由基不但通过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引起细胞损伤,而且还能通过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物一起细胞代谢异常。因此,通过检测MDA的水平可以反映集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间接反映出细胞受损伤的程度。
8-OHdG是DNA氧化损伤后碱基修饰的主要产物,作为DNA氧化的标志物,8-OHdG可引起G:C→T:A颠换突变,在细胞癌变和机体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机体8-OHdG水平已被广泛接受为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并用来估计氧化应激相关癌症发生的危险性。鉴于8-OHdG的强致突变作用,人们已将其作为肿瘤发生过程中氧化损伤的敏感标志物。现已发现,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组织器官中8-OHdG的水平逐渐升高,因此血清中8-OHdG的含量变化可反映机体内DNA氧化损伤的情况。生物大分子如DNA的氧化损伤一直是自由基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2、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及DNA氧化指标观察
用体重18-22g昆明种小白鼠建立小鼠氧化应激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三个组,设正常小鼠对照组、氧化应激模型组和氧化应激模型药物保护组。除对照组外,另外两组均吸入臭氧模拟氧化应激状态。将小鼠在实验动物中心适应1~2天后,放于半封闭的超净台中,将臭氧发生器放于封闭端一定高度,小鼠置于半开放端,调节臭氧发生器与鼠笼的距离,使鼠笼中心的臭氧浓度高达2mg/m3,每天吸入10小时。
通过预实验选择最佳给药剂量并考虑便于操作,按小鼠体表面积计算小鼠每天摄入药物量为500mg/kg,每天每只小鼠灌胃量为0.2ml,氧化损伤模型组服用蒸馏水作为对照。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前一天,称量小鼠体重并测量其肛温。灌胃开始于臭氧吸入前两天,并且灌胃时间与臭氧吸入时间错开4小时,吸入臭氧期间,随时监测臭氧浓度。
实验结束后,以眼球放血法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同时把分离出的肝脏、脾脏和胸腺组织一起冻存于-80℃,待测。
将分离得到的部分胸腺和肝脏制备成10%组织匀浆,根据TAP测定试剂盒、GSH测定试剂盒、MDA测定试剂盒及8-OHdG ELASA检测试剂盒的操作说明,分别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P),胸腺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生成量以及血清中8-OHdG的浓度。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分析(均值±标准差)
*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P<0.01
由表3所示,模型组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血清TAP含量从正常对照组的25.56±2.47降至11.33±2.05U/ml,胸腺组织GSH浓度从正常的36.46±2.01减至19.87±1.05mg/mg protein,而氧化损伤代谢产物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从正常对照的2.80±0.14增至7.66±0.43nmol/10mg protein,血清中DNA氧化损伤产物8-OHdG含量从正常的23.66±2.00升高至54050±3.91ng/ml。相同条件下,用药后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得以明显改善,其水平高于模型组,如血清TAP含量18.26±1.63U/ml,胸腺组织GSH浓度24.54±0.74mg/mg protein,肝脏组织MDA的含量3.51±0.22nmol/10mg protein和血清8-OHdG含量33.29±2.16ng/ml。上述结果表明被测试的本发明中药制剂可以不同程度的逆转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特别是血清中8-OHdG的含量,本发明保护组与阴性对照组十分接近,血清中8-OHdG的含量变化可反映机体内DNA氧化损伤的总体情况,说明本发明保护DNA的总体效果显著。
通过上述体内外实验验证,发现本发明中药制剂有以下特点:
一、体外抗氧化作用
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明显的降低和延迟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对DNA断链具有抑制作用。该中药制剂可能作用于氧化损伤的不同环节,维持DNA双链完整性对抗DNA氧化损伤。
二、体内抗氧化作用
本发明中药制剂可以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下小鼠的一般状况,提高血液和组织中TAP和GSH含量,抑制组织中MDA和8-OHdG的生成,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机制,并可能增强DNA修复功能,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DNA损伤。中药制剂保护DNA的总体效果显著。
综合上述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有利于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下机体的抗DNA氧化防御功能,具有抗氧化性,可进一步开发成抗衰老药品与防癌保健品。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主要应用人群为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应激状态者和剧烈运动人员等。另一方面,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粗提物作为活性成分与其他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组合可以形成新的具有抗DNA氧化功能的抗衰老的保健品,具体可以制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以及其他剂型等,甚至可以制成保健食品、保健酒,关于剂型配制方法的介绍很多,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制作,本说明书不予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