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L苹果酸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L苹果酸的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641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9 CN 102864181 A *CN102864181A* (21)申请号 201210311913.6 (22)申请日 2012.08.29 C12P 7/46(2006.01) C12R 1/67(2006.01) (71)申请人 太仓市茂通化建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伟 阳村 (72)发明人 金雅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徐蓓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 L- 苹果酸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黄曲霉。
2、发酵 L- 苹果 酸的方法, 本发明以黄曲霉为出发菌株, 研究了碳 源、 氮源、 温度、 CaCO3对菌株 L- 苹果酸发酵的影 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 L- 苹果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发酵时, 500 mL 三角瓶中放入 100 mL 发酵培养基, 接入 10% 的孢子悬液, 加入一定量的 CaCO3, 在一定温度下, 以一定转速 的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
3、于, 发酵培养基 : 一定量碳源、 一定量氮源、 KH2PO4 0.01%、 K2HPO4 0.05%、 MgSO47H2O 0.01%、 CaCl2 2H 2O 0.01%、 FeSO47H2O 0.05%、 MnSO4 0.01%、 NaC1 510-6% ; pH 自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孢子悬液的制备过程为 : 将黄曲霉菌株斜 面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 30, 200 rpm 培养 30 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种子培养基 : 葡萄糖10%、 (NH4)2SO4 0.2%、 KH2PO4 0.01%、 K2HPO4 0.05。
4、%、 MgSO47H2O 0.01%、 CaCl2 2H 2O 0.01%、 FeSO47H2O 0.05%、 MnSO4 0.01%、 NaC1 510-6%。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碳源为葡萄糖。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氮源为 (NH4)2SO4。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发酵温度为 32。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CaCO3浓度为 40 g/L。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64181 A 2 1/3 页 3 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 L- 苹果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5、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 L- 苹果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苹果酸, 又名羟基琥珀酸或羟基丁二酸, 分子式为 C4H6O5, 分子量 134.09, 结构式 为 HOOCCHOHCH2COOH。主要有三种苹果酸 :L- 型苹果酸, 比较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 密 度 1.595, 熔点 100, 分解点 140, 比旋光度 -2.3(8.5 克 /100 毫升水) , 易溶于水、 甲醇、 丙酮等, 不溶于苯 ; 而D- 型苹果酸和DL- 混合型苹果酸则主要为化学合成, 前者密度 1.595, 熔点 101, 分解点 140, 比旋光度 +2.92(甲醇) 。
6、, 溶于水、 甲醇、 乙醇、 丙酮。等 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混合得外消旋体, 密度 1.601, 熔点 131-132, 分解点 150; 溶于水、 甲醇、 乙醇、 丙酮等, 不溶于苯。由于L- 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 因此对极性溶剂的 溶解度大, 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常温下它极易溶于乙醇及乙醚中, 在水中其溶解度随水 温的升高而增大, 呈强酸性。其酸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可进行两步解离 (K1=3.910-4, K2=7.510-6) 。 0003 L- 苹果酸是生物体代谢过程 TCA 循环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有机酸, 作为优良的 酸味剂和保鲜剂, 在食品、 医药、 化工、 日化和保健等领。
7、域具有广泛用途。由于L- 苹果酸口 感接近天然苹果的酸味, 且与柠檬酸相比具有酸度大、 味道柔和、 滞留时间长等特点, 具有 特殊的香味并且不损伤口腔和牙齿等特点, 已被广泛用于高档饮料、 食品等行业。 有研究表 明,L-苹果酸有可能替代柠檬酸成为新一代食品添加。 苹果酸与柠檬酸配合使用, 可以模拟 天然果实的酸味特征, 使口感更自然、 协调、 丰满。清凉饮料、 粉末饮料、 乳酸饮料、 乳饮料、 果汁饮料中均可添加苹果酸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苹果酸常与人工合成的二肽甜味剂阿斯巴 甜 (ASPARTME) 配合使用, 作为软饮料的风味固定剂。也可用作天然果子露保色剂、 蛋黄酱 乳稳定剂、 果酱调整。
8、剂、 甜味辅助剂、 酵母生长促进剂等。在欧美各国及日本的食品饮料生 产中, 苹果酸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本原料之一。目前, 美国年消耗在 1500 万磅以上, 其中 90% 用于食品和饮料加工。另外 , 苹果酸可形成许多衍生物, 日本近几年已成功地将苹果 酸盐应用于减糖、 减盐食品中, 应用苹果酸某些盐类代替食盐浸渍咸菜时, 其咸味仅有食盐 1/5- 1/7 情况下, 而浸渍效果却是食盐的两倍, 同时可以做为肾炎患者的食盐代用品 ; 在 豆浆中添加苹果酸钙盐, 可有效地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 利用苹果酸的抗疲劳、 护肝、 肾、 心脏 作用可以开发保健饮料。食品中添加L-苹果酸可使 pH 得到调整, 。
9、加上其本身所具有的抗 菌作用,L-苹果酸亦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食品工业, 如用作水产品的保鲜剂等。 0004 苹果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 发酵法、 转化法。 化学合成法生产的苹果酸 在应用上受到限制。转化法主要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转化。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 对转化工艺的研究获得突破, 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而发酵法生产苹果酸的研究还 未有重大进展, 非糖质原料发酵法尚处于实验室水平。 糖质原料发酵法工艺中, 一步发酵法 和混合发酵法都有较大进展, 但有关的研究报道尚少。而混合发酵法由于涉及到两种微生 物, 培养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发酵周期较长, 产酸率较低, 副产物较多。因。
10、此, 本发明采用米 说 明 书 CN 102864181 A 3 2/3 页 4 曲霉发酵糖质原料生产苹果酸, 通过对发酵温度、 接种量、 起始糖浓度及碳酸钙加入量的优 化, 以淀粉水解液为原料, 其产酸水平最高可达 90 g/L。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 L- 苹果酸的方法, 本发明以黄曲霉为出发菌 株, 研究了碳源、 氮源、 温度、 CaCO3对菌株 L- 苹果酸发酵的影响。 0006 一种利用黄曲霉发酵L-苹果酸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发酵时, 500 mL 三角瓶中放入 100 mL 发酵培养基, 接入 10% 的孢子悬液, 加入一定量的 CaCO3, 在一定温。
11、度下, 以一定转速 的培养。 0007 步骤 1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 (%) : 一定量碳源、 一定量氮源、 KH2PO4 0.01、 K2HPO4 0.05、 MgSO47H2O 0.01、 CaCl2 2H 2O 0.01、 FeSO47H2O 0.05、 MnSO4 0.01、 NaC1 510-6。 pH 自然。 0008 步骤 1 所述的孢子悬液的制备过程为 : 将黄曲霉菌株斜面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 30, 200 rpm 培养 30 h。 0009 步骤 3 所述的种子培养基 (%) : 葡萄糖 10、 (NH4)2SO4 0.2、 KH2PO4 0.01、 K2HPO4 0.05、。
12、 MgSO47H2O 0.01、 CaCl2 2H 2O 0.01、 FeSO47H2O 0.05、 MnSO4 0.01、 NaC1 510-6。 0010 步骤 2 所述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 0011 步骤 2 所述的最佳氮源为 (NH4)2SO4。 0012 步骤 1 所述的最佳发酵温度为 32。 0013 步骤 1 所述的最佳 CaCO3浓度为 40 g/L。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所用的菌株黄曲霉属于发酵糖质原料的 L- 苹果 酸产生菌。由于糖质原料价格相对低廉, 因此, 在发酵法生产 L- 苹果酸中糖质原料发酵工 艺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附图说明 0015 图 。
13、1 不同温度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但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17 本发明所用的菌株为黄曲霉, 购买于 ACCC, 编号为 : ACCC31913。 0018 实施例 1 本实施案例说明不同碳源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分别添加淀粉、 葡萄 糖、 麦芽糖、 蔗糖、 果糖、 甘露醇和山梨醇做碳源, 温度30, 250 r/min转速下, 发酵6 d。 结 果如表 1 所示。 0019 由表 1 可见, 除山梨糖外, 各类糖类都能作为较好的碳源, 其中以葡萄糖作为碳 源, 其产酸量最高。 0020 表 1 不同。
14、碳源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碳源种类浓度 (g/L)残糖 (g/L)L- 苹果酸 (g/L) 淀粉6013.432.5 葡萄糖607.640.8 说 明 书 CN 102864181 A 4 3/3 页 5 麦芽糖6014.231.1 蔗糖6034.524.1 果糖6018.926.8 甘露醇6046.87.8 山梨醇6056.42.5 实施例 2 本实施案例说明不同氮源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分别添加氯化铵 1 g/ L, 硝酸铵 1 g/L, 尿素 1 g/L, 硫酸铵 1 g/L, 硝酸钠 1 g/L, 蛋白胨 5 g/L, 玉米浆 5 g/L, 豆 饼粉 。
15、5 g/L, 添加 60 g/L 的葡萄糖, 温度 30, 250 r/min 转速下, 发酵 6 d。结果如表 2 所 示。 0021 由表 2 可知, 采用硫酸铵、 尿素和豆饼粉产酸效果较好, 从成本上考虑选用硫酸铵 为最佳氮源。 0022 表 2 不同氮源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氮源种类浓度 (g/L)残糖 (g/L)L- 苹果酸 (g/L) 氯化铵123.432.5 硝酸铵122.429.6 尿素114.237.6 硫酸铵110.242.4 硝酸铵118.926.8 蛋白胨523.626.3 玉米浆522.826.7 豆饼粉516.538.6 实施例 3 本实施案例说明不。
16、同温度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温度分别为 : 24, 26, 28, 30, 32, 34, 添加60 g/L的葡萄糖和1 g/L的硫酸铵, 250 r/min转速下, 发酵 6 d。结果如图 1 所示。 0023 由图 1 可知, 温度在 32以前 L- 苹果酸的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温度在 34时开始下降, 故选取最佳发酵温度为 32。 0024 实施例 4 本实施案例说明不同碳酸钙添加量对黄曲霉生产 L- 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在发酵中碳 酸钙会和生成的苹果酸反应生成难溶的苹果酸钙, 从而达到减弱对关键酶的反馈抑制, 使 代谢向着生成和积累苹果酸的方向进行。同时, L。
17、- 苹果酸与碳酸钙反应放出 CO2, 为 CO2固 定支路提供 CO2, 利于 L- 苹果酸的生成。因此, 培养基中 CaCO3 的存在是 L- 苹果酸有效积 累的必要条件。结果见表 3 所示。 0025 由表 3 所示, 当碳酸钙浓度为 40 g/L 时, L- 苹果酸的产量最高为 43.7 g/L, 残糖 最低为 6.7 g/L。故选择碳酸钙添加浓度为 40 g/L。 0026 表 3 碳酸钙 (g/L)L- 苹果酸 (g/L)残糖 (g/L) 04.6745.3 1013.636.2 2028.724.3 3032.820.8 4043.76.7 5040.110.3 说 明 书 CN 102864181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6418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