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制品的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
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
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
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
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
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随着17世纪海运的发展,红茶出口于英国,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
饮料。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
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英式红茶出了加糖和奶外,也发展出加入香料和各种
果味的种类。
一般英式的调味红茶,通常使用水果或植物精油与干燥后的红茶混合,使
其带有香味,但这样成本高,且劣质香料多为化学调配,不利于人的健康。
申请号为20141046776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陈皮红茶的制备方法,其
将摊青好的茶叶中加入陈皮并混合均匀从而得到茶叶混合物,将茶叶混合物倒
入揉捻机中揉捻,使其与茶叶共同加工制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一种调味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烘焙,所述揉捻过程
中,向茶叶中加入香料成分混均。
进一步地,所述揉捻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所述香料成分与水混合后,加入
茶叶中混均,再将茶叶通过揉捻机进行揉捻。
进一步地,揉捻结束后再加入香料成分水溶液与茶叶混均。
进一步地,所述香料成分可以是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柠檬精油。
进一步地,所述精油与水1:10混合后,均匀喷洒于茶叶表面,所述水与茶
叶的质量比为1:8-10。
本发明将香料成分与茶叶混合共同揉捻,使其在机械揉捻过程中更加渗入
茶叶中,香味浓重,通过之后与茶叶共同发酵,生产出口感独特的调味红茶。
利用该方法生产出的红茶口味独特,茶香浓厚,并非简单干燥茶叶加入香料可
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玫瑰调味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
采集鲜茶叶,室内加温萎凋,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
梗折不断,至叶脉呈透明状态。
(2)揉捻
将玫瑰精油与水按质量比1:10混合后,均匀喷洒于茶叶表面,所述水与茶
叶的质量比为1:10。将茶叶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机以50转/分速度将萎
凋叶进行揉捻,揉捻过程是先轻柔10分钟,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重复
进行,当茶叶局部泛红或呈淡黄绿色且茶汁外溢不成滴流时立刻终止。揉捻结
束后再加1:10的玫瑰精油水溶液与茶叶混均,所述水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8。
(3)发酵
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26℃,相对湿
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春茶为2小时-4小时,夏秋茶为1小时-2小时;春
茶的发酵叶带黄红色、夏秋茶的发酵叶成紫红色,立刻停止发酵。
(4)烘干
将发酵后的茶叶立刻放入烘干机内进行运转烘干。干过程分两次完成,第
一次为高温,烘干温度为110~115℃,烘干至茶叶叶片含水量为20%~25%,第
二次为低温烘干,温度为65~75℃,烘干至茶叶叶片含水量为3%~5%,两次烘
干间还有摊凉,摊凉时间为55~60分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加工方法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其加入香料成分
为薰衣草精油,所述薰衣草精油与水的质量比为1:2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加工方法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其加入香料成分
为柠檬精油,所述柠檬精油与水的质量比为1:13。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