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穴位敷贴是医院广泛应用于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由各种中药打
磨成粉,经过醋或姜汁或蜂蜜调制,制作成饼状,用胶布固定于皮肤表面,通过透皮吸收起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传统的中药穴位敷贴通常是医生现场调制药粉,然后给患者贴于
局部穴位,一个敷贴患者一般只能贴1-2小时,有的患者在敷贴后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甚至
起水泡的情况。另外,患者每次敷贴都要到医院重复排队等待,而贴一次敷贴仅仅一分钟的
时间,这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保存时间长、易吸收且患者不易过敏的中药穴位敷贴制剂是
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得
到的敷贴制剂保存时间长、易吸收且患者不易过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1)药粉加工:将中药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粉混合后,粉碎、打磨成混合药粉;
(2)药粉泡制:取步骤(1)制得的混合药粉,用黄酒密闭浸泡,即得泡制后的混合药
粉;
(3)药胚制作:取步骤(2)制得的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以及步骤(1)制得的混
合药粉,混合均匀后成膏状药胚,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待敷贴成品制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加
入黄酒、凡士林,这样制备过程中的水分就不会那么容易蒸发,使得制备得到的敷贴制剂含
水量增加、不容易干燥,从而实现了延长敷贴制剂保存时间的目的。另外,黄酒的泡制法可
以增加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析出,这样敷贴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更多的被患者吸收,从而
实现了敷贴制剂易吸收、不过敏的目的。
另外,步骤(1)中,混合药粉的粒度为300目,这样使得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析出
的最多,且避免混合药粉的颗粒过于粗糙而对患者皮肤造成的伤害。
另外,步骤(2)中,混合药粉与黄酒的体积比为5:4,黄酒过多会使得混合后的药物
太稀而不易成型,黄酒过少会使得混合后的药物浸泡的不透彻,有效成分不易析出。
另外,步骤(2)中,密闭浸泡的时间为:36-48小时,这样可以提高泡制后混合药粉
的粘稠度,避免混合后药粉的酸腐变质。
另外,步骤(2)中,密闭浸泡的温度为20℃-30℃,这样可以提高泡制后混合药粉的
粘稠度,避免混合后药粉的酸腐变质。
另外,步骤(3)中,步骤(2)制得的混合药粉、凡士林的体积比为:5:3,这样制取的
敷贴制剂比较容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
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
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药粉加工:将中药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粉混合后,粉碎、打磨成混合药粉,最后得
到粒度为300目的混合药粉;
(2)药粉泡制:取步骤(1)制得的混合药粉,用黄酒密闭浸泡,即得泡制后的混合药
粉;其中,混合药粉与黄酒的体积比为:5:4,密闭浸泡的时间设置为36小时,密闭浸泡的温
度设置为20℃;
(3)药胚制作:取步骤(2)制得的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以及步骤(1)制得的混
合药粉,混合均匀后成膏状药胚,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待敷贴成品制作。其中,步骤(2)制得的
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的体积比为:5:3。
(4)敷贴制剂的制作:将步骤(3)中的药胚调成0.5cm*1.0cm*1.0cm的规格,粘附于
敷贴上,得到中药穴位敷贴制剂,保存备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制备方法适用于各种配伍的药粉,另外上述敷贴材料可以通
过购买得到,且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敷贴材料。
进一步地,第一实施方式中制备得到的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临床观察实验如下:
实验1:
实验方法如下:
治疗组:30例患有哮喘缓解期的患者,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敷贴制剂进行治疗;
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敷贴(主要成分是生姜汁调和的药粉)进行治疗;
实验结果:
治疗组的过敏率是13.6%;对照组的过敏率是38.9%;P<0.05。实验结果表明,本
实施方式中的敷贴制剂的过敏率小于对照组。
实验2:
实验方法如下:
实验组:本实施方式制备的敷贴制剂10贴;
对照组:传统敷贴制剂10贴;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敷贴制剂分别放置于常温下密闭空间、不密闭空间内,测量
两种敷贴制剂的保存时间。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敷贴制剂分别放置于冰箱内,测量两种敷贴制剂的保存时
间。
实验结果:
实验组的敷贴制剂在常温、密封的情况下可保存7-10天,冰箱保存可1个月不干
燥;
对照组的敷贴制剂在常温、密封的情况下可保存的时间小于12小时。
实验组的敷贴制剂在常温、不密封的情况下4小时都不会干燥;
对照组的敷贴制剂在常温、不密封的情况下2小时内就会干燥。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药粉加工:将中药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粉混合后,粉碎、打磨成混合药粉,最后得
到粒度为300目的混合药粉;
(2)药粉泡制:取步骤(1)制得的混合药粉,用黄酒密闭浸泡,即得泡制后的混合药
粉;其中,混合药粉与黄酒的体积比为:5:4,密闭浸泡的时间设置为48小时,密闭浸泡的温
度设置为30℃;
(3)药胚制作:取步骤(2)制得的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以及步骤(1)制得的混
合药粉,混合均匀后成膏状药胚,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待敷贴成品制作。其中,步骤(2)制得的
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的体积比为:5:3;
(4)敷贴制剂的制作:将步骤(3)中的药胚调成0.5cm*1.0cm*1.0cm规格,粘附于敷
贴上,得到中药穴位敷贴制剂,保存备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敷贴材料可以通过购买得到,为本领域常用的敷贴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中药穴位敷贴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药粉加工:将中药穴位敷贴使用的药粉混合后,粉碎、打磨成混合药粉,最后得
到粒度为300目的混合药粉;
(2)药粉泡制:取步骤(1)制得的混合药粉,用黄酒密闭浸泡,即得泡制后的混合药
粉;其中,混合药粉与黄酒的体积比为:5:4,密闭浸泡的时间设置为40小时,密闭浸泡的温
度设置为25℃;
(3)药胚制作:取步骤(2)制得的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以及步骤(1)制得的混
合药粉,混合均匀后成膏状药胚,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待敷贴成品制作。其中,步骤(2)制得的
泡制后的混合药粉、凡士林的体积比为:5:3;
(4)敷贴制剂的制作:将步骤(3)中的药胚调成0.5cm*1.0cm*1.0cm规格,粘附于敷
贴上,得到中药穴位敷贴制剂,保存备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敷贴材料可以通过购买得到,为本领域常用的敷贴材料。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