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癌的药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中的药物,进一步是治疗骨癌的中药,尤其是用于治
疗晚期骨癌的药物。
背景技术
当前骨癌的发病率很高,经临床久治不愈或愈后多次复发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
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康复及生活质量。骨癌,无论发病在何处,临床上都是在癌字上作文
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癌药物已失去了意义,为了治愈骨癌这种较为难治的疾病,按照
中医的治法就是必须全力着眼整体、扶阳助阴、保护脾胃、以血肉友情之品、温阳八脉方能
有回转的余地。因此,研究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采用动植物中的中药制成,用
于治疗晚期的骨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包括药物A、药物B,其特征在于药物A是由以下组分的原
料制成的:
红豆杉28份-32份、熟地28份-32份、黑豆皮28份-32份、制川乌28份-32份、制附子
28份-32份、骨碎补28份-32份、肉苁蓉28份-32份、枸杞子28份-32份、补骨脂28份-32份、仙
灵脾28份-32份、菟丝子28份-32份、龟板28份-32份、鳖甲28份-32份、地骨皮58份-62份、盐
巴戟肉13份-17份、麦冬13份-17份、天冬13份-17份、云苓13份-17份、狗脊13份-17份、杜仲
13份-17份、防风13份-17份、细辛8份-12份、干姜13份-17份、生甘草58份-62份、炮甲珠1份-
5份、鲜姜片18份-22份、大枣肉23份-27份、蜂蜜148份-152份;制作方法:加水1800-2200ml,
文火煎二遍后合一,在浓缩至280-320ml,加入蜂蜜148-152g,混匀即可。
还包括药物B,药物B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
白芷2份-6份、川芎1.3份-1.7份、生甘草1.3份-1.7份、制川乌1.3份-1.7份、天麻
1.3份-1.7份、鹿茸尖1份-5份、紫河车8份-12份、三七4份-8份、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
1.3份-1.7份、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份;制作方法:将白芷、川芎、生甘草、
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
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
本发明可进一步通过以下优选方案实现:
药物A优选组份为:
红豆杉29份-31份、熟地29份-31份、黑豆皮29份-31份、制川乌29份-31份、制附子
29份-31份、骨碎补29份-31份、肉苁蓉29份-31份、枸杞子29份-31份、补骨脂29份-31份、仙
灵脾29份-31份、菟丝子29份-31份、龟板29份-31份、鳖甲29份-31份、地骨皮59份-61份、盐
巴戟肉14份-16份、麦冬14份-16份、天冬14份-16份、云苓14份-16份、狗脊14份-16份、杜仲
14份-16份、防风14份-16份、细辛9份-11份、干姜14份-16份、生甘草59份-61份、炮甲珠2份-
4份、鲜姜片19份-21份、大枣肉24份-26份、蜂蜜149份-151份;制作方法:加水1900-2100ml,
文火煎二遍后合一,在浓缩至290-310ml,加入蜂蜜149-151g,混匀即可。
药物B优选组份为:
白芷3份-5份、川芎1.4份-1.6份、生甘草1.4份-1.6份、制川乌1.4份-1.6份、天麻
1.4份-1.6份、鹿茸尖2份-4份、紫河车9份-11份、三七5份-7份、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
1.4份-1.6份、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份;制作方法:将白芷、川芎、生甘草、
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
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
本发明可在进一步通过最佳方案实现:
药物A最佳组份为:
红豆杉30g、熟地30g、黑豆皮30g、制川乌30g、制附子30g、骨碎补30g、肉苁蓉30g、
枸杞子30g、补骨脂30g、仙灵脾30g、菟丝子30g、龟板30g、鳖甲30g、地骨皮60g、盐巴戟肉
15g、麦冬15g、天冬15g、云苓15g、狗脊15g、杜仲15g、防风15g、细辛10g、干姜15g、生甘草
60g、炮甲珠3g、鲜姜片20g、大枣肉25g、蜂蜜150g;制作方法:加水2000ml,文火煎二遍后合
一,在浓缩至300ml,加入蜂蜜150g,混匀即可。
药物B最佳组份为:
白芷4g、川芎1.5g、生甘草1.5g、制川乌1.5g、天麻1.5g、鹿茸尖3g、紫河车10g、三
七6g、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1.5g、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g;制作方法:
将白芷、川芎、生甘草、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
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共计为30.51g,1天的用量,以每小袋
10.17g的剂量,装入铝箔袋内封口。
本发明具有双补肾之阴阳、滋养奇经八脉的作用、其中: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制附
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骨碎补补肾、活血、止痛、续骨。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
便。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补骨脂补肾肋阳、温脾止泻。仙灵脾强健筋骨、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鳖甲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地骨皮凉血退蒸、清泻肺热。盐巴戟肉补肾肋阳、除风除湿。麦冬润肺
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天冬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云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利水消肿、
抗癌。狗脊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杜仲补肾阳、强筋骨。防风祛风解痉、解毒胜湿。细辛散
寒止痛、宣通鼻窍、温肺化痰,解表。干姜回阳温中、温肺化痰、鲜姜片温中解表、止呕止吐。
生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炮甲珠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大
枣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排
脓、解表止痛。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天麻熄风止痉、平肝潜阳。鹿茸尖补肾益精、活血散
瘀、消肿止痛。紫河车补精血、益精气、营养细胞。三七化瘀定痛、止血活血、补血。姬松茸免
疫调节、抑制癌细胞生长。硒化卡拉胶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异变及抑制癌细胞生长与复制。
黑豆皮补肾、壮筋骨、补五脏、暖胃肠、解毒。
本发明具有双补肾之阴阳,滋养奇经八脉,另外黑豆皮与蜂蜜、防风、生甘草、鲜姜
片、解制川乌、附子和红豆杉之毒。
本发明中的大枣肉,是将大枣中的核去掉后的净果肉。
本发明中的紫河车为人的胎盘,也可用羊的胎盘替代。
本发明中的鹿茸尖为鹿茸上端的2寸长左右的尖。
本发明中含有50%的姬松茸多糖,为姬松茸真菌子实体或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和
糖蛋白成分。
本发明中含有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g,为无机硒通过海藻多糖的生物转
化后,变为含有有机硒,也就是含有硒多糖、硒氨基酸、硒蛋白的胞内、胞外硒,300μg/日用
量。
本发明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其中药物A和药物B,也可制成临床上能够接受
的口服液和颗粒状剂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动植物、真菌等中药为原料制作,疗程短、见效快、疗效
好、副作用小。
本发明经4年多的临床实验、验证,证明对晚期的骨癌具有特殊的疗效。通过对36
例骨癌患者治疗结果观察,总有效率达100%。
以下通过临床治疗结果观察实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资料:
1.主治骨癌晚期。
2.病例统计:治疗36例,患者中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为:40岁以下3
例、41岁-50岁7例、51岁-60岁19例、61岁-70岁7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4岁,其中初中
期骨癌11例,晚期骨癌25例。
3.治疗方法:药物A,30天为1个疗程,每天2次,每次225ml,分早、晚饭后服。
药物B,30天为1个疗程,每天3次,每次1小袋(10.17g),服用药物A1小时候在服用
药物B,其间要间隔1小时。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指标恢复正常、且无复发;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无变化;
5.治疗效果:
共治疗36例,合并总有效率100%,其中初中期(初发现者)11例,治愈9例,占82%,
好转2例占18%,有效率达100%,晚期骨癌5例,治愈21例,占84%,好转4例,占16%,总有效
率达100%。
病例1:
刘某某,男,70岁,山东省临沂市人,2013年6月16日患腰痛不能俯仰1个月,上午
轻,下午重,入夜剧痛呻吟不能入睡,口干不思饮食,近日五心烦热,腰背痛加剧,服用风湿
骨痛药,外贴风湿骨痛膏贴无效。2013年8月2日在市医院检查拍片,间13左缘,呈契形改变,
骨质破坏,右凸成角,侧位见13骨质缺损,呈凹陷的变化,考虑为恶性溶骨肉瘤。2013年9月
30日,在山东省医科大附属医院检测,专家会诊看片意见:①年龄大,病情发展快;②椎体呈
中心性破坏,支持原诊断。患者年龄高,肾亏于下,八脉失养。脊属督脉,腰脊皆肾所主。现肝
肾阴精匮乏,不能灌注濡润,故骨病形成。骨衰,则诸脏皆衰,火不生土,故脾胃失运。脾主中
气,中气虚,则溲便之变,故其便燥,另外溲便赤而绝非火象,应从本治。2013年9月5日开始
服用本发明A药和B药,服用7天后,便通、溲清、胃胀、腰痛等临床症状减轻,食欲有所增加,
饭后寒热焦作现象减退,疼痛感减轻。连服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愈,后又巩固3
个月,至今无复发。
病例2:
韩某某,男,49岁,辽宁省建平县人,2013年3月时感左腿膝盖下骨痛,当时几天没
在意,用些消炎止痛药物维持,后来病情加重,时冷时热,有时高烧39.8度,食欲减退,去医
院检查拍片,确诊为骨癌晚期,在地区医院入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得到控制并出院在家疗
养,第3个月后病情复发,自感较原来加重,经服用本发明A药和B药后1个月,临床症状减半,
连续服用2个月,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除,治愈。后又巩固治疗3个月一直未复发。
病例3:
李某,女,56岁,山东省泰安市人,2013年9月在市医院检查确诊为骨癌晚期,疼痛、
发烧、发冷、食欲下降,经服用本发明1个月后临床症状消除,2个月后治愈,又继服3个月至
今无复发。
本发明的A药和B药的联合治疗作用,其有益效果是:疗程短、见效快、疗效好、副作
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中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
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包括药物A,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
红豆杉28份-32份、熟地28份-32份、黑豆皮28份-32份、制川乌28份-32份、制附子
28份-32份、骨碎补28份-32份、肉苁蓉28份-32份、枸杞子28份-32份、补骨脂28份-32份、仙
灵脾28份-32份、菟丝子28份-32份、龟板28份-32份、鳖甲28份-32份、地骨皮58份-62份、盐
巴戟肉13份-17份、麦冬13份-17份、天冬13份-17份、云苓13份-17份、狗脊13份-17份、杜仲
13份-17份、防风13份-17份、细辛8份-12份、干姜13份-17份、生甘草58份-62份、炮甲珠1份-
5份、鲜姜片18份-22份、大枣肉23份-27份、蜂蜜148份-152份;制作方法:加水1800-2200ml,
文火煎二遍后合一,在浓缩至280-320ml,加入蜂蜜148-152g,混匀即可。
还包括药物B,药物B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成的:
白芷2份-6份、川芎1.3份-1.7份、生甘草1.3份-1.7份、制川乌1.3份-1.7份、天麻
1.3份-1.7份、鹿茸尖1份-5份、紫河车8份-12份、三七4份-8份、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
1.3份-1.7份、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份;制作方法:将白芷、川芎、生甘草、
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
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包括药物A、药物B,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份的原料制
成的:
红豆杉29份-31份、熟地29份-31份、黑豆皮29份-31份、制川乌29份-31份、制附子
29份-31份、骨碎补29份-31份、肉苁蓉29份-31份、枸杞子29份-31份、补骨脂29份-31份、仙
灵脾29份-31份、菟丝子29份-31份、龟板29份-31份、鳖甲29份-31份、地骨皮59份-61份、盐
巴戟肉14份-16份、麦冬14份-16份、天冬14份-16份、云苓14份-16份、狗脊14份-16份、杜仲
14份-16份、防风14份-16份、细辛9份-11份、干姜14份-16份、生甘草59份-61份、炮甲珠2份-
4份、鲜姜片19份-21份、大枣肉24份-26份、蜂蜜149份-151份;制作方法:加水1900-2100ml,
文火煎二遍后合一,在浓缩至290-310ml,加入蜂蜜149-151g,混匀即可。
药物B优选组份为:
白芷3份-5份、川芎1.4份-1.6份、生甘草1.4份-1.6份、制川乌1.4份-1.6份、天麻
1.4份-1.6份、鹿茸尖2份-4份、紫河车9份-11份、三七5份-7份、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
1.4份-1.6份、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份;制作方法:将白芷、川芎、生甘草、
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
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
一种治疗晚期骨癌的药物,包括药物A、药物B;
药物A最佳组份为:
红豆杉30g、熟地30g、黑豆皮30g、制川乌30g、制附子30g、骨碎补30g、肉苁蓉30g、
枸杞子30g、补骨脂30g、仙灵脾30g、菟丝子30g、龟板30g、鳖甲30g、地骨皮60g、盐巴戟肉
15g、麦冬15g、天冬15g、云苓15g、狗脊15g、杜仲15g、防风15g、细辛10g、干姜15g、生甘草
60g、炮甲珠3g、鲜姜片20g、大枣肉25g、蜂蜜150g;制作方法:加水2000ml,文火煎二遍后合
一,在浓缩至300ml,加入蜂蜜150g,混匀即可。
药物B最佳组份为:
白芷4g、川芎1.5g、生甘草1.5g、制川乌1.5g、天麻1.5g、鹿茸尖3g、紫河车10g、三
七6g、含量为50%的姬松茸多糖1.5g、含量为3%的有机硒即硒化卡拉胶0.01g;制作方法:
将白芷、川芎、生甘草、制川乌、天麻、鹿茸尖、紫河车、三七、粉碎过筛80目,再加入姬松茸、
硒化卡拉胶,混合均匀后,再用80目筛网滤过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提出的技术范围内,都能轻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和
操作,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