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尤其是涉及一种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七叶莲,别名鸭脚木、汉桃叶、手树、七加皮、七叶蘑、七叶烂、七叶藤、七加皮、狗脚
蹄、没骨消。七叶莲性温,味辛、微苦,具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关节炎、跌打损伤和各种疼痛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高粱果,味道甘甜,形状类似草莓但比草莓小,聚合果半圆形,紫红色,萼裂片和副
萼片宿存伸展。瘦果卵形,有脉,生于山坡、草原、林缘、灌丛及河滩草甸。全草、叶、青果都可
药用,用全草浸汁治腹泻、眼病、子宫出血。叶祛痰。未熟青果治肾结石,果生津止渴,祛 痰。
目前七叶莲大多用于入药,但将其加工成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未见相关文献报
道及相关产品上市,同时也为七叶莲的深加工提供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本方法制
得的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营养丰富,口感清润,保留了原材料的原有风味,同时也为七叶莲
的深加工提供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采摘下来的七叶莲叶、两面针和薄荷脑,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
杂质,切细,沥干水分,制得原料;
(2)杀青:采用机械杀青,待锅内温度达到220℃时,投入原料进行杀青,不断进行抓、
捂、抖动,使原料质地变软,待颜色由绿变褐,重量减轻35%即可出锅摊晾,时间为2h;
(3)炒青:将晾凉后的原料手工揉捻后,进行炒青,用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锅内温度
120℃,滚炒至5成干时即可出锅,立即摊晾;
(4)恒温浸提:将炒青后的原料用匀浆机进行打浆后,加入原料重量30倍的去离子水,
于48℃下恒温浸提3次,每次35min,过滤,制得原料液和料渣;
(5)高粱果茶的制备:选取新鲜优质的高粱果、刺玫果和拐枣,洗净去杂后,进行打浆;
取2kg的高粱果浆、刺玫果浆和拐枣果浆各1kg,加入1kg的绿茶菌液和0.65kg的抹茶粉,混
合均匀,过滤,制得高粱果茶液和高粱果渣;
(6)酶解:将料渣和高粱果渣烘干后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混合渣中加入5kg浓度为
15%的葡萄糖溶液、0.065kg的香兰素、0.45kg的果胶酶、0.25kg的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45
℃的环境下酶解68min;再置于88℃环境下灭酶20s,双联过滤,制得酶解液;
(7)调配:取35重量份的原料液、20重量份的高粱果茶液和10重量份的酶解液,加入15
重量份的甘草液、12重量份的枇杷花提取汁、5重量份的金银花粉和3重量份的白芍粉,混合
均匀,制得混合液;
(8)萃取、浓缩:将混合液采用微波萃取,萃取功率320W,萃取2次,每次20分钟,合并萃
取液,再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度为45kPa、温度为50℃,得浓缩液;
(9)均质、脱气:将浓缩液放入超声波均质机中,在频率为38kHz、压力为1.5MPa的条件
下均质,再进行真空常温脱气;
(10)无菌包装:将成品巴氏杀菌10分钟后,用玻璃瓶进行无菌包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营养保健的七叶莲,辅以高粱果调制而成,经杀青、揉捻、炒
青、恒温浸提、酶解、调配、萃取、浓缩、均质、脱气等多道工序,制得的成品营养丰富,口感清
润,原滋原味,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流失,还具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生津止渴等效果,有助
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调节人体亚健康,是一种绿色保健的养生饮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采摘下来的七叶莲叶、锦地罗和扭肚藤,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
杂质,切细,沥干水分,制得原料;
(2)杀青:采用机械杀青,待锅内温度达到180℃时,投入原料进行杀青,不断进行抓、
捂、抖动,使原料质地变软,待颜色由绿变褐,重量减轻40%即可出锅摊晾,时间为3.5h;
(3)炒青:将晾凉后的原料手工揉捻后,进行炒青,用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锅内温度
165℃,滚炒至6成干时即可出锅,立即摊晾;
(4)恒温浸提:将炒青后的原料用匀浆机进行打浆后,加入原料重量45倍的去离子水,
于60℃下恒温浸提2次,每次45min,过滤,制得原料液和料渣;
(5)高粱果茶的制备:选取新鲜优质的高粱果、栝楼果和芡实,洗净去杂后,进行打浆;
取3kg的高粱果浆、栝楼果浆和芡实果浆各1.5kg,加入1.2kg的绿茶菌液和0.8kg的葫芦茶
粉,混合均匀,过滤,制得高粱果茶液和高粱果渣;
(6)酶解:将料渣和高粱果渣烘干后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混合渣中加入8kg浓度为
25%的葡萄糖溶液、0.05kg的香兰素、0.65kg的果胶酶、0.25kg的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48
℃的环境下酶解55min;再置于92℃环境下灭酶35s,双联过滤,制得酶解液;
(7)调配:取45重量份的原料液、15重量份的高粱果茶液和12重量份的酶解液,加入8重
量份的葡萄糖浆、10重量份的五味子提取汁、5重量份的槐花粉和5重量份的枸杞粉,混合均
匀,制得混合液;
(8)萃取、浓缩:将混合液采用微波萃取,萃取功率400W,萃取3次,每次40分钟,合并萃
取液,再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度为52kPa、温度为47℃,得浓缩液;
(9)均质、脱气:将浓缩液放入超声波均质机中,在频率为26kHz、压力为0.15MPa的条件
下均质,再进行真空常温脱气;
(10)无菌包装:将成品巴氏杀菌20分钟后,用玻璃瓶进行无菌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七叶莲高粱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采摘下来的七叶莲叶、菊苣和半枝莲,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杂
质,切细,沥干水分,制得原料;
(2)杀青:采用机械杀青,待锅内温度达到120℃时,投入原料进行杀青,不断进行抓、
捂、抖动,使原料质地变软,待颜色由绿变褐,重量减轻38%即可出锅摊晾,时间为3h;
(3)炒青:将晾凉后的原料手工揉捻后,进行炒青,用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锅内温度
185℃,滚炒至7成干时即可出锅,立即摊晾;
(4)恒温浸提:将炒青后的原料用匀浆机进行打浆后,加入原料重量50倍的去离子水,
于62℃下恒温浸提2次,每次28min,过滤,制得原料液和料渣;
(5)高粱果茶的制备:选取新鲜优质的高粱果、香橼果和灯笼果,洗净去杂后,进行打
浆;取高粱果浆、香橼果浆和灯笼果浆各1kg,加入0.6kg的红茶菌液和0.8kg的乌龙茶粉,混
合均匀,过滤,制得高粱果茶液和高粱果渣;
(6)酶解:将料渣和高粱果渣烘干后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混合渣中加入10kg浓度为
18%的蛋白糖溶液、0.08kg的香兰素、0.6kg的果胶酶、0.35kg的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32℃
的环境下酶解55min;再置于92℃环境下灭酶26s,双联过滤,制得酶解液;
(7)调配:取50重量份的原料液、16重量份的高粱果茶液和8重量份的酶解液,加入14重
量份的蛋白糖、6重量份的枸杞菜提取汁、4重量份的牡丹皮粉和2重量份的白术粉,混合均
匀,制得混合液;
(8)萃取、浓缩:将混合液采用微波萃取,萃取功率420W,萃取3次,每次15分钟,合并萃
取液,再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度为66kPa、温度为43℃,得浓缩液;
(9)均质、脱气:将浓缩液放入超声波均质机中,在频率为27kHz、压力为0.5MPa的条件
下均质,再进行真空常温脱气;
(10)无菌包装:将成品巴氏杀菌30分钟后,用玻璃瓶进行无菌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3:
(1)原料预处理:选用新采摘下来的七叶莲叶、杜仲叶和山茱萸,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
杂质,切细,沥干水分,制得原料;
(2)杀青:采用机械杀青,待锅内温度达到140℃时,投入原料进行杀青,不断进行抓、
捂、抖动,使原料质地变软,待颜色由绿变褐,重量减轻30%即可出锅摊晾,时间为1.8h;
(3)炒青:将晾凉后的原料手工揉捻后,进行炒青,用小木板压在锅内滚炒,锅内温度
135℃,滚炒至6成干时即可出锅,立即摊晾;
(4)恒温浸提:将炒青后的原料用匀浆机进行打浆后,加入原料重量25倍的去离子水,
于68℃下恒温浸提2次,每次50min,过滤,制得原料液和料渣;
(5)高粱果茶的制备:选取新鲜优质的高粱果、玫瑰茄和罗汉果,洗净去杂后,进行打
浆;取5kg的高粱果浆、玫瑰茄浆和罗汉果浆各2kg,加入1.85kg的绿茶菌液和0.45kg的苦丁
粉,混合均匀,过滤,制得高粱果茶液和高粱果渣;
(6)酶解:将料渣和高粱果渣烘干后粉碎处理,并向粉碎后的混合渣中加入8kg浓度为
12%的葡萄糖溶液、0.02kg的香兰素、0.78kg的果胶酶、0.55kg的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32
℃的环境下酶解60min;再置于88℃环境下灭酶45s,双联过滤,制得酶解液;
(7)调配:取45重量份的原料液、18重量份的高粱果茶液和12重量份的酶解液,加入15
重量份的桂花浸膏、5重量份的仙茅提取汁、3重量份的葛粉和2重量份的洛神花汁,混合均
匀,制得混合液;
(8)萃取、浓缩:将混合液采用微波萃取,萃取功率650W,萃取2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
取液,再进行真空浓缩,真空度为27kPa、温度为70℃,得浓缩液;
(9)均质、脱气:将浓缩液放入超声波均质机中,在频率为55kHz、压力为2.3MPa的条件
下均质,再进行真空常温脱气;
(10)无菌包装:将成品巴氏杀菌25分钟后,用玻璃瓶进行无菌包装,即为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
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
术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