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5146654
  • 上传时间:2018-12-19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749.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55246.9

    申请日:

    2016.08.29

    公开号:

    CN106343501A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27/00申请日:20160829|||公开

    IPC分类号:

    A23L27/00(2016.01)I; A23L27/10(2016.01)I; A23L33/10(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27/00

    申请人:

    何张玲

    发明人:

    何张玲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街22号城市阳光大厦17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含鱼油90‑120、豆瓣酱10‑20、辣椒10‑30、花椒8‑10、生姜3‑5、大蒜2‑3、八角0.3‑0.5、桂皮0.2‑0.3、香叶0.2‑0.3、香果0.1‑0.2、三奈0.2‑0.3、小茴香0.3‑0.8、豆蔻0.2‑0.3、草果0.3‑0.8、丁香0.3‑0.8、砂仁0.3‑0.8、栀子0.2‑0.5、甘草0.4‑0.6、陈皮0.2‑0.5、白酒0.5‑1、冰糖0.5‑1、豆豉1—3、独活1‑2、羌活1‑2、石上柏0.5‑1、鹿蹄草0.3‑0.8、防风0.2‑0.5、桂枝0.2‑0.3,该发明有祛风散寒,除湿功效,符合大众口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鱼油90-120;
    豆瓣酱10-20;
    辣椒10-30;
    花椒8-10;
    生姜3-5;
    大蒜2-3;
    八角0.3-0.5;
    桂皮0.1-0.2;
    香叶0.2-0.3;
    香果0.1-0.2;
    三奈0.2-0.3;
    小茴香0.3-0.8;
    豆蔻0.2-0.3;
    草果0.3-0.8;
    丁香0.3-0.8;
    砂仁0.3-0.8;
    栀子0.2-0.5;
    甘草0.4-0.6;
    陈皮0.2-0.5;
    白酒0.5-1;
    冰糖0.5-1;
    豆豉1—3;
    独活1-2;
    羌活1-2;
    石上柏0.5-1;
    鹿蹄草0.3-0.8;
    防风0.2-0.5;
    桂枝0.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
    鱼油100;
    豆瓣酱15;
    辣椒17;
    花椒9;
    生姜4;
    大蒜2;
    八角0.5;
    桂皮0.1;
    香叶0.2;
    香果0.2;
    三奈0.3;
    小茴香0.5;
    豆蔻0.3;
    草果0.6;
    丁香0.4;
    砂仁0.5;
    栀子0.3;
    甘草0.5;
    陈皮0.4;
    白酒0.9;
    冰糖0.8;
    豆豉2;
    独活1.5;
    羌活1.5;
    石上柏0.8;
    鹿蹄草0.4;
    防风0.3;
    桂枝0.2。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瓣酱是郫
    县豆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料,所述辅
    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酵母抽提物0.1-0.2;
    鸡精0.2-0.3;
    肉末5-10;
    肉类提取物0.2-0.3;
    骨髓浸提物2-3;
    香辛料1-3;
    盐3-6;
    糖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末可以是猪
    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类提取物可以
    是猪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提取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髓浸提物可以
    是猪骨和牛骨其中的一种浸提而成。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可以是八
    角、桂皮、香叶、香果、三奈、小茴香、豆蔻、草果、丁香、砂仁、栀子、甘草和陈皮中的一种或者
    多种组合而成。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步骤:
    1)将0.1-0.2重量份的香果和0.3-0.8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3-0.5重量份的八
    角、0.1-0.2重量份的桂皮、0.2-0.3重量份的香叶、0.2-0.3重量份的三奈、0.3-0.8重量份
    的小茴香、0.2-0.3重量份的豆蔻、0.3-0.8重量份的丁香、0.3-0.8重量份的砂仁、0.2-0.5
    重量份的栀子、0.4-0.6重量份的甘草、0.2-0.5重量份的陈皮、0.2-0.3重量份的桂枝进行
    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90-100℃的水浸泡0.5-1.5小时,取出沥干,等待使用;
    2)从8-10重量份的花椒中取3-5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1-2
    小时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3-5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3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90-12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40-160℃,将步骤3)中的生
    姜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170-
    185℃;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1-2重
    量份的独活、1-2重量份的羌活、0.5-1重量份的石上柏、0.3-0.8重量份的鹿蹄草、0.2-0.5
    重量份的防风、10-20重量份的豆瓣酱、0.5-1重量份的冰糖和1-3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号容
    器内,取0.5-1重量份的白酒其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拌,至
    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8-15分钟;
    7)从10-3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5-20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粑辣
    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3-8分钟后,熬制5-1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的白
    酒倒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8-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炒制
    5-10分钟,灌装成袋;
    8)将0.1-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0.3重量份的鸡精、5-10重量份的肉末、0.2-
    0.3重量份的肉类提取物、2-3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1-3重量份的香辛料、3-6重量份的盐和
    2-4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既得
    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灌装
    成袋为搅拌匀匀灌装成袋或过滤灌装成袋。

    说明书

    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火锅,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一项,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为了提高涮出的肉、
    菜的口感和增加其营养成分,一般都事先在锅中加入由汤汁、数种调味品及营养物质共同
    组成的底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人们所喜爱的口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市场上出现了风味
    各异的火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火锅底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口味的
    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健康及营养的要求,现有的火锅底料随让能够起在人们食用时起到散
    寒的作用,但仅仅如此,不能够进一步的起到更好的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而人们吃火锅的
    目的是能够祛风散寒,把人体内的风邪和寒气驱除,而现在的火锅为了片面的加强散寒的
    作用大量的添加辣椒和香辛料,表面看上去功效增强了,但是副作用也随之而出,给人们带
    来了口腔溃疡、便秘和腹泻等不良状况的出现,破坏了人体的身体健康,因此怎样将火锅达
    到祛风散寒作用的同时减少不良状况出现,成为人们更加注重的地方。

    目前主要有牛油及清油火锅等,但传统火锅均有易上火的缺点,吃后对嗓子,及肠
    胃的刺激很大,特别是牛油火锅还容易引起腹泻等问题。然而植物油火锅香气口感不足在
    味道上都有欠缺,达不到动物油的香气和口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包括原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鱼油90-120;

    豆瓣酱10-20;

    辣椒10-30;

    花椒8-10;

    生姜3-5;

    大蒜2-3;

    八角0.3-0.5;

    桂皮0.2-0.3;

    香叶0.2-0.3;

    香果0.1-0.2;

    三奈0.2-0.3;

    小茴香0.3-0.8;

    豆蔻0.2-0.3;

    草果0.3-0.8;

    丁香0.3-0.8;

    砂仁0.3-0.8;

    栀子0.2-0.5;

    甘草0.4-0.6;

    陈皮0.2-0.5;

    白酒0.5-1;

    冰糖0.5-1;

    豆豉1—3;

    独活1-2;

    羌活1-2;

    石上柏0.5-1;

    鹿蹄草0.3-0.8;

    防风0.2-0.5;

    桂枝0.2-0.3。

    作为优选的方案,鱼油100;

    豆瓣酱15;

    辣椒17;

    花椒9;

    生姜4;

    大蒜2;

    八角0.5;

    桂皮0.2;

    香叶0.2;

    香果0.2;

    三奈0.3;

    小茴香0.5;

    豆蔻0.3;

    草果0.6;

    丁香0.4;

    砂仁0.5;

    栀子0.3;

    甘草0.5;

    陈皮0.4;

    白酒0.9;

    冰糖0.8;

    豆豉2;

    独活1.5;

    羌活1.5;

    石上柏0.8;

    鹿蹄草0.4;

    防风0.3;

    桂枝0.2。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豆瓣酱是郫县豆瓣。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酵母抽提物0.1-0.2;

    鸡精0.2-0.3;

    肉末5-10;

    肉类提取物0.2-0.3;

    骨髓浸提物2-3;

    香辛料1-3;

    盐3-6;

    糖2-4。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肉末可以是猪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

    合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肉类提取物可以是猪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
    合提取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骨髓浸提物可以是猪骨和牛骨其中的一种浸提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香辛料可以是八角、桂皮、香叶、香果、三奈、小茴香、豆蔻、
    草果、丁香、砂仁、栀子、甘草和陈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

    1)将0.1-0.2重量份的香果和0.3-0.8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3-0.5重量份
    的八角、0.2-0.3重量份的桂皮、0.2-0.3重量份的香叶、0.2-0.3重量份的三奈、0.3-0.8重
    量份的小茴香、0.2-0.3重量份的豆蔻、0.3-0.8重量份的丁香、0.3-0.8重量份的砂仁、0.2-
    0.5重量份的栀子、0.4-0.6重量份的甘草、0.2-0.5重量份的陈皮、0.2-0.3重量份的桂枝进
    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90-100℃的水浸泡0.5-1.5小时,取出沥干,等待使
    用;

    2)从8-10重量份的花椒中取3-5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
    1-2小时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3-5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3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90-12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40-160℃,将步骤3)中
    的生姜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
    170-185℃;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1-
    2重量份的独活、1-2重量份的羌活、0.5-1重量份的石上柏、0.3-0.8重量份的鹿蹄草、0.2-
    0.5重量份的防风、10-20重量份的豆瓣酱、0.5-1重量份的冰糖和1-3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
    号容器内,取0.5-1重量份的白酒其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
    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8-15分钟;

    7)从10-3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5-20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
    粑辣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3-8分钟后,熬制5-1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
    的白酒倒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8-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
    炒制5-10分钟,灌装成袋;

    8)将0.1-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0.3重量份的鸡精、5-10重量份的肉末、
    0.2-0.3重量份的肉类提取物、2-3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1-3重量份的香辛料、3-6重量份的
    盐和2-4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
    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7)中灌装成袋为搅拌匀匀灌装成袋或过滤灌装成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香辣鱼油火底料,包括步骤:1)将0.1-0.2重量份
    的香果和0.3-0.8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3-0.5重量份的八角、0.2-0.3重量份的桂
    皮、0.2-0.3重量份的香叶、0.2-0.3重量份的三奈、0.3-0.8重量份的小茴香、0.2-0.3重量
    份的豆蔻、0.3-0.8重量份的丁香、0.3-0.8重量份的砂仁、0.2-0.5重量份的栀子、0.4-0.6
    重量份的甘草、0.2-0.5重量份的陈皮、0.2-0.3重量份的桂枝进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
    容器,注入90-100℃的水浸泡0.5-1.5小时,取出沥干,等待使用;2)从8-10重量份的花椒中
    取3-5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沥干,备用;3)取3-5
    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3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4)取90-12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
    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40-160℃,将步骤3)中的生姜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
    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170-185℃;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
    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1-2重量份的独活、1-2重量份的羌活、0.5-1重
    量份的石上柏、0.3-0.8重量份的鹿蹄草、0.2-0.5重量份的防风、10-20重量份的豆瓣酱、
    0.5-1重量份的冰糖和1-3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号容器内,取0.5-1重量份的白酒其中一半
    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
    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8-15分
    钟;7)从10-3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5-20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粑辣
    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3-8分钟后,熬制5-1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的白
    酒倒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8-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炒制
    5-10分钟,灌装成袋;8)将0.1-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0.3重量份的鸡精、5-10重量
    份的肉末、0.2-0.3重量份的肉类提取物、2-3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1-3重量份的香辛料、3-
    6重量份的盐和2-4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均匀,包装成辅料袋;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
    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
    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食用方式:打开辅料袋按6—8%的比例调入鲜开水中即成火锅底汤,让后按照喜
    好香辣程度不同投入底料袋中适宜的底料量。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加入独活、羌活、石上柏、鹿蹄草、防风和桂枝合理配比使火锅
    达到了祛风散寒的功效,同时在不丧失火锅本身的给人们带了的刺激感和口感的同时,降
    低了应发上火的几率,本发明中独活和羌活共同使用,羌活与独活都能祛风湿止痛、发汗解
    表,用治风寒湿痹证及外感风寒湿表证的功效。羌活气味雄烈,主入膀胱经,发散解表力强,
    能直上巅顶,横行肢臂,善治上部风邪;独活气味较淡,性质也较和缓,主入肾经,偏下行入
    里,长于祛腰膝筋骨间风湿,善治在下在里之风湿痹痛,且祛风湿力强,是治风湿痹痛之常
    用要药,这两味药共同使用,既能够达到驱除在上在表的风湿痹痛又能够在下在里之风湿
    痹痛,使本发明在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了对人整体的祛风功效;本发明中使用石上柏,石上柏
    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在本发明中不但增强了祛风除湿的的功效,而
    且降低了本发明中使用香辛料所带了燥热性,使该发明的火锅底料功效更温和,更适宜各
    类人群的食用,本发明中加入鹿蹄草,鹿蹄草性平,味微,能够祛风散寒,活血,促进人体的
    血液循环,提高了人的身体基础代谢力,有效的调理了人阴虚,风寒寄存人体的,从而提高
    了人的身体素质;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于外感
    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降低了火锅中的诸热毒性;本发明中采用
    桂枝和桂皮共同使用,虽然同属于肉桂树的产物,但由于各自的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能
    也各不相同,桂皮是指是指将其树皮去除最外层栓皮后的树干皮,即是桂树的老皮,将其形
    象称为“桂皮”;而桂枝使用,则仅取其带木质心的嫩枝,二者虽均味辛、甘,均能起到助阳散
    寒、温经通脉的功效,但是但两者是有区别的,也就是温阳的力量依次递增。桂枝性轻而走
    上,肉桂性沉而入下,所以在解表散寒用桂枝,治疗中下焦寒症取桂皮性沉而入肝肾。桂皮
    性热,归心、肝、肾、脾经,力强而功专走里,宜用于治阳衰与里寒重症,补命门火、治寒疝腹
    痛等症。而桂枝则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力缓而既走表又走里,治阳衰与里寒轻症宜用,又
    能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有汗或无汗,而且两者都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卤料调味,因此本
    发明中将桂枝和桂皮配比使用,通过桂皮和桂枝起到调节火锅的香味,驱逐鱼油的腥味,又
    能通过桂枝,起到祛风散寒的功效,而且桂枝力缓而走表,与桂皮形成很好的互补,达到对
    人体表里共同祛风散寒的功效;本发明中使用的独活、羌活、石上柏、鹿蹄草、防风和桂枝无
    异味,无剧烈苦味,因此不会影响火锅本省的口感,不会破坏火锅的香气;发明中,通过鱼油
    喷淋温度、时间的控制等操作,使辣椒口感酥脆,香味浓郁,同时青果并无苦味,不会影响到
    火锅底料中的口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通过鱼油、桂枝、豆瓣酱、辣椒、花椒、生姜、
    大蒜、八角、桂皮、香叶、香果、三奈、小茴香、豆蔻、草果、丁香、砂仁、栀子、甘草、陈皮、白酒、
    冰糖和豆豉的配比,原料之间相互配合,使制得的香辣鱼油火锅底料在使用时,汤色色泽饱
    满,口感丰富,入口风味十足,有浓郁的香味,透着辣椒醇香,独具风味,口齿留香,回味无
    穷,满足现在人对口感的需求,而且制作方法中,将高汤和底料分别包装,解决了高汤和底
    料共同储存不宜长期保存的问题,延长了使用时间,又能够根据个人爱好添加底料和高汤
    的配比,从而适宜各类不同口感人群的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的问题。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包括原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鱼油90-120;

    豆瓣酱10-20;

    辣椒10-30;

    花椒8-10;

    生姜3-5;

    大蒜2-3;

    八角0.3-0.5;

    桂皮0.2-0.3;

    香叶0.2-0.3;

    香果0.1-0.2;

    三奈0.2-0.3;

    小茴香0.3-0.8;

    豆蔻0.2-0.3;

    草果0.3-0.8;

    丁香0.3-0.8;

    砂仁0.3-0.8;

    栀子0.2-0.5;

    甘草0.4-0.6;

    陈皮0.2-0.5;

    白酒0.5-1;

    冰糖0.5-1;

    豆豉1—3;

    独活1-2;

    羌活1-2;

    石上柏0.5-1;

    鹿蹄草0.3-0.8;

    防风0.2-0.5;

    桂枝0.2-0.3。

    作为优选的方案,鱼油100;

    豆瓣酱15;

    辣椒17;

    花椒9;

    生姜4;

    大蒜2;

    八角0.5;

    桂皮0.2;

    香叶0.2;

    香果0.2;

    三奈0.3;

    小茴香0.5;

    豆蔻0.3;

    草果0.6;

    丁香0.4;

    砂仁0.5;

    栀子0.3;

    甘草0.5;

    陈皮0.4;

    白酒0.9;

    冰糖0.8;

    豆豉2;

    独活1.5;

    羌活1.5;

    石上柏0.8;

    鹿蹄草0.4;

    防风0.3;

    桂枝0.2。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豆瓣酱是郫县豆瓣。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按照下述重量份制成:

    酵母抽提物0.1-0.2;

    鸡精0.2-0.3;

    肉末5-10;

    肉类提取物0.2-0.3;

    骨髓浸提物2-3;

    香辛料1-3;

    盐3-6;

    糖2-4。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肉末可以是猪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

    合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肉类提取物可以是猪肉、牛肉与鸡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
    合提取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骨髓浸提物可以是猪骨和牛骨其中的一种浸提而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香辛料可以是八角、桂皮、香叶、香果、三奈、小茴香、豆蔻、
    草果、丁香、砂仁、栀子、甘草和陈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

    1)将0.1-0.2重量份的香果和0.3-0.8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3-0.5重量份
    的八角、0.2-0.3重量份的桂皮、0.2-0.3重量份的香叶、0.2-0.3重量份的三奈、0.3-0.8重
    量份的小茴香、0.2-0.3重量份的豆蔻、0.3-0.8重量份的丁香、0.3-0.8重量份的砂仁、0.2-
    0.5重量份的栀子、0.4-0.6重量份的甘草、0.2-0.5重量份的陈皮、0.2-0.3重量份的桂枝进
    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90-100℃的水浸泡0.5-1.5小时,取出沥干,等待使
    用;

    2)从8-10重量份的花椒中取3-5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
    1-2小时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3-5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3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90-12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40-160℃,将步骤3)中
    的生姜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
    170-185℃;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1-
    2重量份的独活、1-2重量份的羌活、0.5-1重量份的石上柏、0.3-0.8重量份的鹿蹄草、0.2-
    0.5重量份的防风、10-20重量份的豆瓣酱、0.5-1重量份的冰糖和1-3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
    号容器内,取0.5-1重量份的白酒其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
    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8-15分钟;

    7)从10-3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5-20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
    粑辣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3-8分钟后,熬制5-1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
    的白酒倒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8-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
    炒制5-10分钟,灌装成袋;

    8)将0.1-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0.3重量份的鸡精、5-10重量份的肉末、
    0.2-0.3重量份的肉类提取物、2-3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1-3重量份的香辛料、3-6重量份的
    盐和2-4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
    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所述步骤7)中灌装成袋为搅拌匀匀灌装成袋或过滤灌装成袋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1)将0.2重量份的香果和0.6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5重量份的八角、0.2重
    量份的桂皮、0.2重量份的香叶、0.3重量份的三奈、0.5重量份的小茴香、0.3重量份的豆蔻、
    0.4重量份的丁香、0.5重量份的砂仁、0.3重量份的栀子、0.5重量份的甘草、0.4重量份的陈
    皮、0.2重量份的桂枝进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1小时,取出沥
    干,等待使用;

    2)从9重量份的花椒中取4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2小时
    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4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10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55℃,将步骤3)中的生姜
    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175℃;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
    1.5重量份的独活、1.5重量份的羌活、0.8重量份的石上柏、0.4重量份的鹿蹄草、0.3重量份
    的防风、15重量份的豆瓣酱、0.8重量份的冰糖和2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号容器内,取0.9重
    量份的白酒其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
    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10分钟;

    7)从17重量份的辣椒中取12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粑辣
    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5分钟后,熬制10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的白酒倒
    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炒制10分钟,
    搅拌均匀灌装成袋;

    8)将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重量份的鸡精、8重量份的肉末、0.2重量份的肉
    类提取物、2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2重量份的香辛料、5重量份的盐和3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
    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
    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实施例二:

    1)将0.1重量份的香果和0.3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3重量份的八角、0.2重
    量份的桂皮、0.2重量份的香叶、0.2重量份的三奈、0.3重量份的小茴香、0.2重量份的豆蔻、
    0.3重量份的丁香、0.3重量份的砂仁、0.2重量份的栀子、0.4重量份的甘草、0.2重量份的陈
    皮、0.2重量份的桂枝进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90℃的水浸泡0.5小时,取出
    沥干,等待使用;

    2)从8重量份的花椒中取3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1小时
    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3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2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9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40℃,将步骤3)中的生姜和
    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170℃;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入二号容器中,再将1
    重量份的独活、1重量份的羌活、0.5重量份的石上柏、0.3重量份的鹿蹄草、0.2重量份的防
    风、10重量份的豆瓣酱、0.5重量份的冰糖和1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号容器内,取0.5重量份
    的白酒其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
    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8分钟;

    7)从1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5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粑辣椒
    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3分钟后,熬制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的白酒倒入容
    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8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炒制5分钟,过滤
    灌装成袋;

    8)将0.1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2重量份的鸡精、5重量份的肉末、0.2重量份的肉
    类提取物、2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1重量份的香辛料、3重量份的盐和2重量份的糖进行混合
    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
    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实施例三:

    1)将0.2重量份的香果和0.8重量份的草果去籽留壳后与0.5重量份的八角、0.3重
    量份的桂皮、0.3重量份的香叶、0.3重量份的三奈、0.8重量份的小茴香、0.3重量份的豆蔻、
    0.8重量份的丁香、0.8重量份的砂仁、0.5重量份的栀子、0.6重量份的甘草、0.5重量份的陈
    皮、0.3重量份的桂枝进行粉碎,然后将其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1.5小时,取出
    沥干,等待使用;

    2)从10重量份的花椒中取5重量份的花椒投入密封容器,注入100℃的水浸泡2小
    时后捞出沥干,备用;

    3)取5重量份的生姜切片,取3重量份的大蒜拍破,备用;

    4)取120重量份的鱼油倒入容器内进行加热,温度达到160℃,将步骤3)中的生姜
    和大蒜投入,生姜和大蒜在鱼油中变为浅黄色时捞出,沥干备用,继续加热鱼油到185℃;

    5)取步骤1)中的混合物和步骤4)浅黄色的生姜以及大蒜放二号入容器中,再将2
    重量份的独活、2重量份的羌活、1重量份的石上柏、0.8重量份的鹿蹄草、0.5重量份的防风、
    20重量份的豆瓣酱、1重量份的冰糖和3重量份的豆豉放入二号容器内,取1重量份的白酒其
    中一半倒入二号容器中,进行均匀搅拌;

    6)将步骤4)中加热的鱼油对步骤5)二号容器内的混合物进行喷淋,边喷淋边搅
    拌,至鱼油全部转入二号容器内,鱼油喷淋完毕后继续熬制15分钟;

    7)从30重量份的辣椒中取20重量份的辣椒用沸水浸泡两小时后绞绒成为糍粑辣
    椒倒入步骤6)熬制完的容器内,加温翻炒8分钟后,熬制15分钟,取步骤5)中剩余的白酒倒
    入容器内继续炒制容器内原料9成干,取步骤2)沥干后的花椒放入容器内继续炒制10分钟,
    搅拌均匀灌装成袋;

    8)将0.2重量份的酵母抽提物、0.3重量份的鸡精、10重量份的肉末、0.3重量份的
    肉类提取物、3重量份的骨髓浸提物、3重量份的香辛料、6重量份的盐和4重量份的糖进行混
    合均匀,包装成辅料袋;

    9)将剩余未使用的辣椒和剩余未使用的花椒装入另一辅料袋中;

    10)将步骤7)的底料袋和步骤8)的辅料袋以及步骤9)中的另一辅料袋共同装袋,
    既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

    本发明的方案是:对本实施例所得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底料进行口味评分实验
    经过80人口感与味道的评价有75人表示喜欢本实施例的口感和味道,有2人表示不喜欢本
    实施例的口感和味道,其余3人表示本实施例口感和味道一般,可见,大众对本实施例其口
    感与味道接受程度高,又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

    关 键  词:
    一种 祛风 鱼油 火锅 料及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祛风散寒鱼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466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