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5141050
  • 上传时间:2018-12-1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28.4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45151.1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号:

    CN106577232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31/00申请日:2016121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3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

    申请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发明人:

    明兴加; 王刚; 李博然; 伍淳操; 王昌华

    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路3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代理人:

    王海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包括播种和中耕管理,其中播种的关键技术点为:次年3??4月,对石斛种子置入营养液进行50±2℃诱导处理,并浸泡24h,得到种子储备液;将种子储备液均匀喷涂在岩壁上;该方法不占用耕地,可直接在秦巴山区的岩石上进行种子的原生境直播,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种苗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对濒危药用曲茎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包括播种和中耕管理,其特征在于:其
    中播种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坐南朝北砂岩的岩壁播种地;
    2)于上年4-5月曲茎石斛开花时,采取异株人工授粉培育果实,上年10-11月果实微黄
    且未开裂前采集种子;
    3)在播种前一个月,对用于播种的岩石进行前处理,并岩壁四周安装有喷灌设施;
    4)次年3-4月,对石斛种子置入营养液进行50±2℃诱导处理,并浸泡24h,得到种子储
    备液;
    5)将种子储备液均匀喷涂在岩壁上;
    6)种子萌发明显看到绿色的原球茎后,每个星期喷施一次MS营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所述的南朝北砂岩的岩壁为位于海拔700-1600米,崖面斜率在60-90度,年平均气温12~18
    ℃,极端温度不低于-10 ℃、不高于34 ℃、无霜期200 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所述对用于播种的岩石进行前处理为:拔除岩石上的杂草,同时除去生长比较茂盛的苔藓,
    仅保留少数比较矮小或零星有苔藓即可,利于曲茎石斛种子萌发初期即可附着于岩石上;
    用水冲洗岩石表面,直至岩石表面肉眼观察无泥土;将牛粪与水体积比1:1的比例兑水
    稀释,搅拌,混匀,使其具有一定的粘附性;
    用毛刷将稀牛粪刷于岩石表面1-2次,使其干燥后附着于岩石上,经雨水淋湿后仍可看
    到岩石上附着有少量牛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所述营养液为:以米汤为溶液,添加1/2MS +NAA0.3mg/L +赤霉素1.5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所述进行50±2℃诱导处理为将石斛种子置于营养液中后,升温到50±2℃,保温1h,然后自
    然冷却到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
    所述种子储备液中种子的浓度为:每3L中有一个石斛果实中的种子。

    说明书

    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材种植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崖壁播种
    的自然繁殖方法。

    技术背景

    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又名金钗石斛(简称金钗),加工的干燥药材称
    金耳环,系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主要分布于渝东、川东北、鄂西、鄂北、豫西、陕南等秦巴山
    区,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保护价值和提高秦巴山区贫困农户收益的经济价
    值。但由于长期过度采集,其野生资源已非常稀少,且由于分布地偏远,研究缺乏,目前尚无
    成功栽培的范例,亟待加强保护和利用研究。

    针对石斛种子细小的特性,明兴加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石斛种子自然繁殖
    方法(The Natural Propagation of Dendrobium,简称NPDS),认为适宜环境下可能广泛存
    在有利于种子萌发的真菌等微生物群落,直接从种子萌发的环境调控入手可能是实现有性
    繁殖的一条捷径。该专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曲茎石斛常附生于悬崖峭壁的特性,经过
    探索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包括
    播种和中耕管理,其特征在于:其中播种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坐南朝北砂岩的岩壁播种地;

    2)于上年4-5月曲茎石斛开花时,采取异株人工授粉培育果实,上年10-11月果实
    微黄且未开裂前采集种子;

    3)在播种前一个月,对用于播种的岩石进行前处理,并岩壁四周安装有喷灌设施;

    4)次年3-4月,对石斛种子置入营养液进行50±2℃诱导处理,并浸泡24h,得到种
    子储备液;

    5)将种子储备液均匀喷涂在岩壁上;

    6)种子萌发明显看到绿色的原球茎后,每个星期喷施一次MS营养液。

    其中,步骤1)所述的南朝北砂岩的岩壁为位于海拔700-1600米,崖面斜率在60-90
    度,年平均气温12~18℃,极端温度不低于-10℃、不高于34℃、无霜期200天以上,空气相对
    湿度60%以上。

    步骤3)所述对用于播种的岩石进行前处理为:拔除岩石上的杂草,同时除去生长
    比较茂盛的苔藓,仅保留少数比较矮小或零星有苔藓即可,利于曲茎石斛种子萌发初期即
    可附着于岩石上。用水冲洗岩石表面,直至岩石表面肉眼观察无泥土;将牛粪与水体积比1:
    1的比例兑水稀释,搅拌,混匀,使其具有一定的粘附性。用毛刷将稀牛粪刷于岩石表面1-2
    次,使其干燥后附着于岩石上,经雨水淋湿后仍可看到岩石上附着有少量牛粪。

    步骤4)所述营养液为:以米汤为溶液,添加1/2MS+NAA0.3mg/L+赤霉素1.5mg/L。

    步骤4)所述进行50±2℃诱导处理为将石斛种子置于营养液中后,升温到50±2
    ℃,保温1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

    步骤4)所述种子储备液中种子的浓度为:每3L中有一个石斛果实中的种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方法不占用耕地,可直接在秦巴山区的岩石上进行
    种子的原生境直播,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种苗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对濒危药用曲茎石
    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播种地的选择

    在秦巴山区选择海拔700-1600米且岩石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播种地点,岩石类型
    为砂岩,朝向坐南朝北,崖面斜率在60-90度之间。年平均气温12~18℃,极端最高温度34℃
    以下,极端最低温度-10℃以上,无霜期20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所选区域内常
    年有地表径流,森林覆盖率50%以上。

    2、种子的制备

    于4-5月曲茎石斛开花时,采取异株人工授粉培育果实,10-11月果实微黄且未开
    裂前进行采集。

    用刀片将果实一端切开,将种子收集于干净的报纸上,将其放置于阴凉通风处2-3
    天,促使种子微干,种子表面有光泽。然后,将种子用报纸包裹或存放于玻璃瓶内,放置于4-
    10度冰箱冷藏或阴凉通风处保存。需注意观察放置过程中是否发霉,若有需及时干燥处理。

    3、播种地的处理

    在播种前1个月,对用于播种的岩石进行前处理。拔除岩石上的杂草,同时除去生
    长比较茂盛的苔藓,仅保留少数比较矮小或零星有苔藓即可,利于曲茎石斛种子萌发初期
    即可附着于岩石上。用水冲洗岩石表面,直至岩石表面肉眼观察无泥土。

    将牛粪+水按1:1的比例兑水稀释,搅拌,混匀,使其具有一定的粘附性。用毛刷将
    稀牛粪刷于岩石表面1-2次,使其干燥后附着于岩石上,经雨水淋湿后仍可看到岩石上附着
    有少量牛粪。

    播种前在岩壁四周安装有喷灌设施,喷头要达到雾化的效果,否自容易将种子或
    幼苗冲走。

    4、种子储备液的制备

    4.1营养液的制备:以米汤为溶液,添加1/2MS、NAA0.3mg/L和赤霉素1.5mg/L,制备
    得到营养液A;以米汤为溶液,添加MS,制备得到营养液B。MS培养液的配方乳表1所示。

    表1 MS培养液配方



    注释: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
    缩液。

    4.2种子的发芽诱导

    次年3-4月份,播种前一天。按照每个石斛果实获得种子与3L营养液混合的比例制
    备种子储备液。

    将营养液A分为3组,混入石斛种子,被别给名为处理组Ⅰ、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将
    营养液B分为3组,混入石斛种子,被别给名为处理组Ⅳ、处理组Ⅴ和处理组Ⅵ。

    将处理组Ⅰ和处理组Ⅳ的种子储备液升温到40±2℃,并保温1h,后自然降温到室
    温(约23℃左右),并继续浸泡24h。

    将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Ⅴ的种子储备液升温到50±2℃,并保温1h,后自然降温到室
    温(约23℃左右),并继续浸泡24h。

    将处理组Ⅲ和处理组Ⅵ的种子储备液升温到50±2℃,并保温1h,后自然降温到室
    温(约23℃左右),并继续浸泡24h。

    次日,将个处理组种子储备液倒入喷雾器,通过喷雾将种子均匀播于岩石表面,喷
    洒的量为每平方米0.3L,喷涂的量为每处理组100m2。此外,待种子萌发明显看到绿色的原
    球茎后,每个星期喷施一次MS营养液,以促进生长。播种1个月后统计单位面积内容的发芽
    率。各处理组均排除20m2发芽偏低区域,统计另外80m2的发芽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不同营养液和高温诱导对石斛种子发芽的影响


    5中耕管理

    种子萌发初期非常细小,且萌发周期较长,此阶段需避免强光照射和干旱的影响。
    因此,播种后的2个月内,需保持岩石表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并采取喷雾设施来控制。同时,
    对于光照较强的地方,采取70-80%的遮阳网适当遮阳。待种子萌发的幼苗定根后,可适当
    降低湿度和遮阳的要求。播种后半年,统计处理组的成活率及平均单株生物量。具体见表3
    所示。

    表3不同处理对石斛种子发芽及生物量的影响


    关 键  词:
    一种 石斛 种子 岩壁 播种 自然 繁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曲茎石斛种子岩壁播种的自然繁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410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