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消毒器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指一种能用于处理犬咬伤、抓伤或者其他动物咬伤、抓伤的伤口消毒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经过与传染性物质(通常是唾液)密切接触,通过咬伤或抓伤传播至人。
除南极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几乎总会致命。
贫穷和脆弱人群的死亡情况鲜有报告,狂犬病是这类人群中受到忽视的疾病。这一疾病主要发生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预防狗与人传播的措施并没有得到落实。狂犬病的漏报情况也妨碍了从国际社会动员资源,消除由狗作为媒介的人类狂犬病。
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发热,伤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异常或原因不明的颤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觉异常)。
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然后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是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瘫性狂犬病约占人类死亡病例总数的30%。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早瘫性狂犬病往往会有误诊,造成狂犬病的漏报现象。
诊断:
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人类狂犬病可通过各类诊断技术对活体和尸体做出确认,这些技术旨在检测受到感染组织(大脑、皮肤、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传播:
人类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动物深度咬伤或抓伤后染上狂犬病。犬类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者,是造成亚洲和非洲每年大约5.5万例人类狂犬病所有死亡病例的感染源。
在美国,蝙蝠是造成人类狂犬病多数死亡病例的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已成为澳大利亚和西欧的一项公共卫生威胁。人类由于接触狐狸、浣熊、臭鼬、豺、猫鼬以及其他食肉性野生宿主后出现的死亡情况极为罕见。
该病也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粘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因咬伤而出现人传人的情况虽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从未得到证实。
吸入含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或通过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但很罕见。摄入已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生肉或其他组织不是人类感染源。
接触后预防包括:
发生接触后,尽快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利用可满足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有效力和有效果的狂犬病疫苗接种一个疗程。
如有指征,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接触狂犬病后很快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防止出现症状和死亡。
对伤口的局部处理
以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处狂犬病毒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迅速对可能已感染狂犬病毒的所有咬伤处和抓伤处进行局部处理很重要。建议采用的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涤剂、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
接触后预防取决于人们与疑患狂犬病动物的接触方式,基本需要立即接种疫苗并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医院没有专门处理犬咬伤的设备和药液/消毒剂,基本无法做到用肥皂和水、洗涤剂、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
为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犬咬伤后处理要求,特别是用肥皂和水、洗涤剂、聚维酮碘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的要求,需要开发出一种使用液体的加压消毒器及其使用方法来符合处理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液体进行消毒的加压消毒器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消毒作用,还能使人的皮肤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可在医学领域起到了良好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它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用于承装消毒液的药液容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于所述药液容器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中设置有一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的底部延伸到所述药液容器的底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增压泵,所述连接单元通过硅胶软管依次连接增压泵和用于喷洒消毒液的不锈钢喷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表面对应与药液容器的位置设置有一门,所述门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药液容器通过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的上部通过导向套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上,所述连接单元的下部通过套筒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上,所述套筒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一真空腔,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一快拧接头,所述快拧接头与硅胶软管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管与套筒之间设置有一Y型密封圈,所述吸液管与所述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一O型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通过一限位块与导向套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通过一侧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定时装置和电子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装有消毒液的药液容器装入壳体中,并将吸液管插入药液容器中;
(2)工作时,通过吸液管把药液容器中的消毒液抽到真空腔内,真空腔连接着硅胶软管,经由增加泵加压将消毒液由不锈钢喷头喷洒进行患者伤口的清洗;
(3)清洗患者伤口15分钟后喷完消毒液。
本发明由于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消毒液加入到药液灌内经由增压泵加压进行消毒喷洒,可对类似被犬或者其他动物所咬伤、抓伤的伤口进行消毒清理,也可对其它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消毒作用,还能使人的皮肤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可在医学领域起到了良好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它包括一壳体100,壳体100内设有一药液容器200,药液容器200内承装有消毒液,壳体100的顶部对应于药液容器200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单元300,连接单元300中设置有一吸液管400,吸液管400的底部延伸到药液容器200的底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增压泵500,连接单元300通过硅胶软管110依次连接增压泵500和不锈钢喷头600,600用于喷洒消毒液的。
壳体100的表面对应与药液容器200的位置设置有一门120,门120通过铰链130连接在壳体100上。
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板140,药液容器200通过限位板140固定在壳体100内。
连接单元300的上部通过导向套310固定在壳体100顶部上,连接单元300的下部通过套筒320固定在壳体100顶部上,套筒320与壳体100之间形成一真空腔330,套筒320的侧面设置有一快拧接头321,快拧接头321与硅胶软管110相连通。
吸液管400与套筒320之间设置有一Y型密封圈322,吸液管400与壳体100顶部之间设置有一O型密封圈323。
连接单元300通过一限位块340与导向套310相连接。连接单元300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700;把手700为一球形把手,或者把手700是凹进去的,平视时,不会凸出平面;且把手700也可能是方形且中空的。
增压泵500通过一侧板150固定在壳体100上。
壳体100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架160。
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定时装置800和电子控制装置(图中未示),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参见图5,在此就不赘述了。
本发明的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装有消毒液的药液容器装入壳体中,并将吸液管插入药液容器中;
(2)工作时,通过吸液管把药液容器中的消毒液抽到真空腔内,真空腔连接着硅胶软管,经由增加泵加压将消毒液由不锈钢喷头喷洒进行患者伤口的清洗;
(3)清洗患者伤口15分钟后喷完消毒液。
本发明的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中,技术说明如下:
使用电源 单相220VAC
插头类型 国标三眼插头带地线
增压泵电压 12V
一次工作时间 15分钟
使用流量 0.26 L/min
增压泵可调节流量 0-0.32 L/min
喷洒最大流速 5 m/s
壳体材料 304不锈钢
吸液管、真空腔、喷头 316不锈钢
药液容器 4L
本发明的用于处理伤口消毒的加压消毒器,15分钟后使液体压力稳定,不锈钢喷头的压强达到2pa,不锈钢喷头的流量为30ml-3000ml/min,消毒处理的时间为15分钟以上。
本发明的加压消毒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消毒作用,还能使人的皮肤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可在医学领域起到了良好的实用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