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5127374
  • 上传时间:2018-12-18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91.1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36363.0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号:

    CN106882954A

    公开日:

    2017.06.23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24; C04B33/34; A47G19/22

    主分类号:

    C04B33/24

    申请人:

    谈学文

    发明人:

    谈学文

    地址: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奥体大街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曾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涉及陶瓷杯领域,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制坯;(2)、杯柄制作;(3)、拼接;(4)、烧制;(5)、保温;(6)、加热;(7)、初加工;(8)、再烧制。本陶瓷杯主要是包括制坯、烧制与施釉,将杯身与杯柄分开制作坯料,可以使得杯体更加适应更高的温度。同时杯体将杯体烧制分成两部,可以使得杯体之间的间隙更小,不会产生缝隙与气孔,而施釉采用蘸釉或浇釉的方式,可以使得杯体本身施釉更加完全,避免了施釉不完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制坯:准备一定量的陶土,将陶土放置在杯身模具中,形成杯身坯料,之后脱模阴干;(2)、杯柄制作:将陶土放置与杯柄的模具中,去除多余的陶土,形成杯柄坯料,脱模阴干;(3)、拼接:将杯柄坯料与杯身坯料通过陶土粘结在一起形成杯体,自然风干;(4)、烧制:将拼接好的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时长为80~150分钟,不断加热,直到320~450度;(5)、保温:将加热好的杯体在窑炉中保温15~30分钟;(6)、加热:将窑炉加热到1000~1500度,并杯体继续烧制6~10小时;(7)、初加工:将杯体取出打磨并施釉,阴凉处风干;(8)、再烧制:将风干后的杯体置于窑炉中烧制3~4小时,烧制温度为800~100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陶土在烧制之前要不断搓揉,直到陶土平滑,没有可见的空隙和气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拼接法为湿接法,即在陶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直到陶土与水不再分离为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烧制之前,现将窑炉加热到200度以上,在将杯体放入窑炉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施釉的方法为蘸釉,将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施釉的方法为浇釉,在盆中架放一木板,将杯体放在木板上,用勺或碗臼取釉浆泼浇。

    说明书

    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杯的主要原材料是泥巴,而不是稀有金属,不会浪费我们的生活资源,也不会污染环境,既不破坏资源,又无毒无害。选用陶瓷杯体现出对环保的认识,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爱护。

    陶瓷杯环保,耐用,实用,是土、水、火的结晶。天然的原料,结合大自然的力量,融入人类的科技,造就了我们生活当中比不可少的日用品,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坯:准备一定量的陶土,将陶土放置在杯身模具中,形成杯身坯料,之后脱模阴干;

    (2)、杯柄制作:将陶土放置与杯柄的模具中,去除多余的陶土,形成杯柄坯料,脱模阴干;

    (3)、拼接:将杯柄坯料与杯身坯料通过陶土粘结在一起形成杯体,自然风干;

    (4)、烧制:将拼接好的杯体置于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时长为80~150分钟,不断加热,直到320~450度;

    (5)、保温:将加热好的杯体在窑炉中保温15~30分钟;

    (6)、加热:将窑炉加热到1000~1500度,并杯体继续烧制6~10小时;

    (7)、初加工:将杯体取出打磨并施釉,阴凉处风干;

    (8)、再烧制:将风干后的杯体置于窑炉中烧制3~4小时,烧制温度为800~1000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陶土在烧制之前要不断搓揉,直到陶土平滑,没有可见的空隙和气泡。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拼接法为湿接法,即在陶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直到陶土与水不再分离为止。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烧制之前,现将窑炉加热到200度以上,在将杯体放入窑炉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施釉的方法为蘸釉,将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施釉的方法为浇釉,在盆中架放一木板,将杯体放在木板上,用勺或碗臼取釉浆泼浇。

    有益效果是:本陶瓷杯主要是包括制坯、烧制与施釉,将杯身与杯柄分开制作坯料,可以使得杯体更加适应更高的温度。同时杯体将杯体烧制分成两部,可以使得杯体之间的间隙更小,不会产生缝隙与气孔,而施釉采用蘸釉或浇釉的方式,可以使得杯体本身施釉更加完全,避免了施釉不完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制坯:准备一定量的陶土,将陶土不断搓揉,直到陶土平滑,没有可见的空隙和气泡,将陶土放置在杯身模具中,形成杯身坯料,之后脱模阴干;(2)、杯柄制作:将陶土放置与杯柄的模具中,去除多余的陶土,形成杯柄坯料,脱模阴干;(3)、拼接:将杯柄坯料与杯身坯料通过陶土采用湿接法粘结在一起形成杯体,自然风干,其中湿接法为陶土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直到陶土与水不再分离为止;(4)、烧制:将拼接好的杯体置于窑炉中,将窑炉加热到200度,在将杯体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时长为80分钟,不断加热,直到320度;(5)、保温:将加热好的杯体在窑炉中保温15分钟;(6)、加热:将窑炉加热到1000度,并杯体继续烧制6小时;(7)、初加工:将杯体取出打磨并施釉,阴凉处风干,施釉的方法为蘸釉,将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8)、再烧制:将风干后的杯体置于窑炉中烧制3小时,烧制温度为800度。

    实施例2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烧制时长为150分钟,不断加热,直到450度;步骤(5)中杯体在窑炉中保温30分钟;步骤(6)中将窑炉加热到1500度,并杯体继续烧制10小时;步骤(7)中施釉的方法为浇釉,在盆中架放一木板,将杯体放在木板上,用勺或碗臼取釉浆泼浇;步骤(8)中将风干后的杯体置于窑炉中烧制4小时,烧制温度为1000度。

    实施例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烧制时长为120分钟,不断加热,直到350度;步骤(5)中杯体在窑炉中保温20分钟;步骤(6)中将窑炉加热到1200度,并杯体继续烧制8小时;步骤(8)中将风干后的杯体置于窑炉中烧制3.5小时,烧制温度为900度。

    经过上述工艺步骤后,取出烧制成功后的陶瓷杯,清洗后使用,可以承受的温度为-10~210度,使用寿命也远超现有的陶瓷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陶瓷 制作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陶瓷杯的制作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1273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